元、明、清时期怒江地区民族社会生活概说

来源 :思想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怒江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由于复杂封闭的地理环境,直到元朝时期,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斯大林说:“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要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和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怒江地区山高谷深,交通梗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当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内地较先进的生产方式难以深入渗透到这一地区,因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另一方面,封建中央王朝在怒江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进步.但由于中央政权从来就没有把注意力真正转向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怒江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而生活在这一地区尤其是怒江腹地的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初期,也仍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与外地的交往很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