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会有“三亩田”?“那是因为贪欲和虚荣。”孙云毫不避讳。
十一年前,一位做旅游的朋友把孙云引向杭州郊区的大清谷,在一片山水农田之间,一座废弃的学校,日日与山野对话,与田园相融。
演出空间设计专业出身,做过杭州最火爆的酒吧,刚刚转投室内设计不久,那时候的孙云还不是如今杭州顶尖设计师,也没有为浙江富商设计过住所。看到天地之间这一处残垣,竟然眼睛一亮,“要拥有这里”的想法,几乎和从前收藏各种古董家具一样蛮横霸道。
“东西放在那里,你想起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去看,但不满足,总是想拥有,其实是贪婪,就这样,孙云拥有了“三亩田”。
舒适:私园生活
回廊,古旧家具,石头房间……统统被孙云移至此地,连同一条敏锐的德国黑背。妻子东方月,杭州西湖之声电台著名主持人,从此在这里拥有了一段“篱笆女人与狗”的自由创作生活:
“我回到那个房子之后,继续写我的新书,记录那些充满颠簸与困顿的生活。狗在外面叫了起来,出去看,又是和猫在打架,那猫只有它的一个头那么大,却会跳上去扇狼狗的嘴巴。狗败兴而归,绕过树林去撒尿,不想半路又和一只蚱蜢纠缠起来。水杉旁的一棵小笋,经历了春夏居然已经长成修竹:南方石榴青涩的挂在树梢:风吸足了桂花香,一阵阵涌过来,猫丁丁的白色绒毛在风中细细颤抖……暮色初起,我如梦初醒看看钟,又是一天就在这样闲散的呆想中过去了。”(东方月《我在三亩田的日子》)
天堂般的日子总是倏忽而过,即便从物理年限上看来已有三五年。“三亩田”之初,孙云和妻子一周两三天从市中心的公寓到“三亩田”生活的习惯,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后来孙云成为内建筑的创始人之一,“三亩田”成为公司的活动会所。
交际:私会所功能
这看起来与孙云拥有“三亩田”的初衷并无二致,“拥有,并且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
起初,为了维持“三亩田”的生命,孙云请了一位“守田阿姨”。每次想到要回“三亩田”,就先给阿姨打电话,阿姨从农家收来各种菜式,接着的几天又将是孙云和东方月回归本原的生活。
后来,几个人合计赋予“三亩田”交际功能。60块钱一晚,买这样的山间一夜,最初只是为了“呼朋引伴”,“希望一些相熟的朋友能来住,其实也是炫耀,很快,朋友来了,朋友的朋友来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来了……来的人越来越陌生,陌生的人们只把“三亩田”当成一处山林客栈,尽管这里有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阳光和空气,挑剔和纠纷还是不断出现。孙云决定停掉“三亩田”的“炫耀和交际”功能。
平静:内心居所
此时的孙云,已经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教会,新公司的成立,再也不用给大设计公司做枪手,可以用自己的设计观点说服客户,不用再理会暴发户式的客户要求。信仰、阅历和感恩让孙云变得更加从容。“隐居?世界这么丰富,我为什么要隐居?”“三亩田”被误读的意义在被孙云的反问中否定。
相比而言,市区寓所的一面阳台,只是简单的几处盆栽,一把摇椅,一片阳光,可以让孙云在那里看书看到睡去,然后醒来继续。东方月在一边戏谑:“你真是爱死这片阳台了!”
时隔十一年,那条德国黑背已经老死山间,孙云起初浮躁的虚荣心,已然经历沉淀,对世事充满宽容,“城市有城市的好,乡村有乡村的美,怀着一颗平常心,忙碌于各种事务,陪父母,陪妻子,举办活动,还有自己的设计事业,“三亩田”已不再需要用来炫耀和展示,原先的“闲云野鹤”生活也从一周两三天,变成一年两三天。
最近孙云着力于商业设计,作为国内十个受邀设计师之一参加法兰克福展,在杭州市中心拥有三家店铺,同时还是一整个大阳台的仙人掌的主人,他有太多的生活需要享受了,不再是虚荣的“三亩田”,而是实实在在对生活的热爱。
十一年前,一位做旅游的朋友把孙云引向杭州郊区的大清谷,在一片山水农田之间,一座废弃的学校,日日与山野对话,与田园相融。
演出空间设计专业出身,做过杭州最火爆的酒吧,刚刚转投室内设计不久,那时候的孙云还不是如今杭州顶尖设计师,也没有为浙江富商设计过住所。看到天地之间这一处残垣,竟然眼睛一亮,“要拥有这里”的想法,几乎和从前收藏各种古董家具一样蛮横霸道。
“东西放在那里,你想起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去看,但不满足,总是想拥有,其实是贪婪,就这样,孙云拥有了“三亩田”。
舒适:私园生活
回廊,古旧家具,石头房间……统统被孙云移至此地,连同一条敏锐的德国黑背。妻子东方月,杭州西湖之声电台著名主持人,从此在这里拥有了一段“篱笆女人与狗”的自由创作生活:
“我回到那个房子之后,继续写我的新书,记录那些充满颠簸与困顿的生活。狗在外面叫了起来,出去看,又是和猫在打架,那猫只有它的一个头那么大,却会跳上去扇狼狗的嘴巴。狗败兴而归,绕过树林去撒尿,不想半路又和一只蚱蜢纠缠起来。水杉旁的一棵小笋,经历了春夏居然已经长成修竹:南方石榴青涩的挂在树梢:风吸足了桂花香,一阵阵涌过来,猫丁丁的白色绒毛在风中细细颤抖……暮色初起,我如梦初醒看看钟,又是一天就在这样闲散的呆想中过去了。”(东方月《我在三亩田的日子》)
天堂般的日子总是倏忽而过,即便从物理年限上看来已有三五年。“三亩田”之初,孙云和妻子一周两三天从市中心的公寓到“三亩田”生活的习惯,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后来孙云成为内建筑的创始人之一,“三亩田”成为公司的活动会所。
交际:私会所功能
这看起来与孙云拥有“三亩田”的初衷并无二致,“拥有,并且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
起初,为了维持“三亩田”的生命,孙云请了一位“守田阿姨”。每次想到要回“三亩田”,就先给阿姨打电话,阿姨从农家收来各种菜式,接着的几天又将是孙云和东方月回归本原的生活。
后来,几个人合计赋予“三亩田”交际功能。60块钱一晚,买这样的山间一夜,最初只是为了“呼朋引伴”,“希望一些相熟的朋友能来住,其实也是炫耀,很快,朋友来了,朋友的朋友来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来了……来的人越来越陌生,陌生的人们只把“三亩田”当成一处山林客栈,尽管这里有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阳光和空气,挑剔和纠纷还是不断出现。孙云决定停掉“三亩田”的“炫耀和交际”功能。
平静:内心居所
此时的孙云,已经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教会,新公司的成立,再也不用给大设计公司做枪手,可以用自己的设计观点说服客户,不用再理会暴发户式的客户要求。信仰、阅历和感恩让孙云变得更加从容。“隐居?世界这么丰富,我为什么要隐居?”“三亩田”被误读的意义在被孙云的反问中否定。
相比而言,市区寓所的一面阳台,只是简单的几处盆栽,一把摇椅,一片阳光,可以让孙云在那里看书看到睡去,然后醒来继续。东方月在一边戏谑:“你真是爱死这片阳台了!”
时隔十一年,那条德国黑背已经老死山间,孙云起初浮躁的虚荣心,已然经历沉淀,对世事充满宽容,“城市有城市的好,乡村有乡村的美,怀着一颗平常心,忙碌于各种事务,陪父母,陪妻子,举办活动,还有自己的设计事业,“三亩田”已不再需要用来炫耀和展示,原先的“闲云野鹤”生活也从一周两三天,变成一年两三天。
最近孙云着力于商业设计,作为国内十个受邀设计师之一参加法兰克福展,在杭州市中心拥有三家店铺,同时还是一整个大阳台的仙人掌的主人,他有太多的生活需要享受了,不再是虚荣的“三亩田”,而是实实在在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