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抓退化林修复与大径材培育,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来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因为土壤、水分、环境、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退化林的修复工作,并做好大径材培育,提高中国的林业发展水平。
  1退化林的修复
  1.1造林修复
  造林修复是当前退化林修复过程中最常用的办法,主要包括3种方式,一是补植补造修复;二是人工更新修复;三是采伐修复。其中补植补造修复比较常见,工作人员会在中度退化林分的空地中补种与原本森林相同的树种,以便能够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造林修复的工作是长期性的,因此造林人员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做好监管工作,对树木进行及时地修剪处理、除草等等;再者,造林工作过程中应该贯彻“因地制宜”的造林原则,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以及适度性,结合国家的《森林法》确定采伐蓄积以及采伐株数。总之,造林工作周期性较强,造林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联系,保证造林工作符合实际要求,提高造林质量。
  1.2改造修复
  改造修复也是退化林修复中重要的举措,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抚育改造。二是病虫害防治改造;三是品种替换改造。其中抚育改造的过程主要就是对低效的退化林效果较好,造林人员应该在充分了解原本退化林的结构组成状态以及密度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抚育工作,比如将退化林内部的病死树木进行处理,彻底清理林内垃圾等,并通过施肥灌溉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的水肥条件,以便为树木生长提供动力;而病虫害防治改造主要是对病虫危害较强以及衰退程度较高的退化林进行有效的改造,通过对退化林内部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进行祛除,比如病害、虫害等等,加强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完整的病虫害监测体系,严格防治病虫害的侵袭,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天敌防治的方法来处理病虫害;最后,品种替换改造可以及时处理掉一些生长活力不足的树木,换成一些抗病害、适应性强的品种,以此起到对退化林的修复作用。
  2大径材培育
  大径材培育是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南方地区,红心杉因其生长快、产量高、材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而成为大径材培育的首选树种,以下以红心杉的大径材培育为例进行分析。
  2.1适当选择培育地点
  培育地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大径材的培育质量,因此首先需要详细考量土壤条件以及水分条件。就红心杉来说,应选坡度平缓开阔,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土地。
  2.2整地
  种植之前应该仔细碎土,施足基肥,用5%福尔马林喷洒或每667 m2撒生石灰20~25 kg,或硫酸亚铁1.5~2.5 kg进行土壤消毒,待药液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再平整地面。
  2.3培育密度
  培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造林密度,根据大径材培育的实际情况,一般造林密度比较大,这样能够提早获得较高的生物量,最后保留株数为40株左右就可以。
  2.4栽植技术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栽植技术是大径材培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是在苗木的处理上应该严格注意保持苗木的水分,防止在此之前苗木失去水分而不能存活;另一方面需要注意栽植深度,一般杨树的栽植深度主要是根据根桩留取的长度决定,而且深植后能抗风抗旱、增加生根数量、有利于成活生长。
  2.5抚育管理
  大径材培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栽植后的抚育管理工作,由于第一年是苗木根茎的重点发育时期,因此首先就需要做好除草工作,以免杂草抢去苗木生长的水肥;其次需要根据红心杉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当幼苗出现真叶进入生长初期,可第1次施高磷低氮的混合肥(氮1∶磷5∶钾1),苗木开始进入速生期(6~8月)可施速效高氮肥料(氮3∶磷1∶钾1),速生期第二阶段(9~10月)应停止施氮肥,应施磷、钾肥;最后还需要做好防涝、灌溉,由于南方地区雨水较为充足,因此一定要做到大雨后雨水不淹苗床,苗木基干上沾有的泥土要及时用扫把轻轻地扫掉,再就是需要在苗木的缺水时期做好灌溉,而且适当的浇水也能够提高树高和地径生长量。
  2.6病虫害防治
  植物生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红心杉常见的病虫害较多,包括杉苗立枯病、炭疽病、杉梢小卷叶蛾等会对红心杉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大径材培育质量,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造林质量。
  2.7产出
  从当前的木材市场来看,红心杉作为建筑木材可以做到不翘不裂、坚韧耐腐,因此市场需求较大,而且小径材红心杉虽然供过于求,但是大径材红心杉却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培育大径材也是提高经济产出的重要途径,就当前市场行情,
  胸径40 cm、树高30 m以上的大径材红心杉每株市场价格为0.6万~0.8万元,因此当前红心杉的大径材培育具有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现代林业生態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加强退化林的修复以及大径材培育工作也是提高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相关科技人员要加强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完成退化林的修复,并且提高大径材培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的生长质量。
  文献来源
  [1]马芳军.谈退化林的形成原因与修复对策[J].种子科技,2019(15):57,59.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林业局刘成)
其他文献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随着消费者对中高端农产品市需求的不断提升,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云南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近年来,云南鲜切花、咖啡、中药材等农产品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云南省累计认证绿色食品1 158个、有机农产品1 84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3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前列。2019年,云南
期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民生问题十分重要。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比上年增加了184万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利用率大幅下降、土地撂荒率直线上升、现代化生产方式难以普及,“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海南地势中高周低,全年阳光雨水充沛,气候湿热,年均温度在22~27℃,是茶叶种植与生长的理想地域。在海南种植茶树,2年左右便可投产,海南拥有发展茶叶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我国的新兴茶区。《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茶文化在海南已有千年历史,茶产业是海南热带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挖海南茶文化内涵,赋予海南
期刊
近几年来,南繁育种为中国的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南繁育种工作主要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展,三亚气候宜人、光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南繁育种作物的生长。本文以玉米种植为例,分析南繁育种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1南繁育种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1播种区的选择  播种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播种区。南繁育种对于土质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确保土壤肥沃,周围应配备灌溉和排水设施。可以选择靠近河流或者
期刊
对于肉牛产业来说,“五良”配套技术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必备技术,该技术对于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推广普及“五良”配套技术对肉牛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五良”配套技术指的是在良种、良舍、良医、良粮和良法5方面,给肉牛生长提供一种适合生长和生产的环境,使肉牛生产性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是肉牛能够健康、稳定、安全生产的基础。  肉牛进行无公害标准化“五良”配套技术饲养首先一定要选择优良的品种。优
期刊
部分玉米种植户为了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化肥,不仅增加了成本,同时也造成了农业污染。然而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种植技术的应用,则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原理分析  1.1增加土壤自有肥力  在玉米种植的整个过程中,土壤肥力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应用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选择有机肥料,在秸秆当中添加腐熟剂,并配合水分和养分加入土壤中,促使微生物快速繁
期刊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位于云南和贵州两省交界处,该乡缺水较为严重。近年来,在乡政府的带领下,当地不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扩大耕地面积,建立高产稳产田。通过引入优质良种,学习先进的耕作技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油菜作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2019年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33.33 hm2,总产量达到2 900 t。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旧屋基彝族乡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介绍如下。  1油菜种植技术  
期刊
在中国,玉米可以说是中国粮食与食品加工的主要作物之一。在玉米种植中,需要做好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工作,从而实现玉米质量与农户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第一,在玉米种植之初,做好土地选择与修整工作是基本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玉米喜水、喜温、怕涝等特点,选择方便灌溉、肥力中上等的沙壤土或壤土;其次,在土地修整中要经过翻耕、起垄等环节,从而达到改善土质、保持水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消灭藏在土壤中的害虫,消
期刊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布病较为常见,一旦发生极容易迅速传播,不仅会导致母畜流产不孕,还会使公畜出现睾丸炎以及关节炎等。当前,奇台县在牛羊养殖过程中虽然已经对布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以及探討的问题。本文就奇台县布病防治在牛羊养殖中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为牛羊布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期刊
中国自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中山陵初次大规模爆发以来,松材线虫病对于我国的长江流域松林危害甚大,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我国通过近30年的防治,防治成效显著,有效地遏制了传媒昆虫松褐天牛的传播,而且利用物理清伐病死木,同时借助积极的营造混交林,使用各种如虫线清等药物防治该病,取得的成效斐然。而且我国经过多年实践,也积极地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发展,像肿腿蜂等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