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已经在小学语文教育界研讨很多年了,很多专家、学者期待着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真思维,看到学生的生成。我想,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根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的“退”,这个“退”不是教师不作为,也不是教师故意无所作为,而是根据学情顺学而导上,给学生空间,用真问题撬动真思维,艺术地促其发展,真正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状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到了讲《狼牙山五壮士》的任务。试讲是紧紧围绕“从哪儿看出他们是壮士”这个主问题展开的。有几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很清楚,这样的设计,教学环节清晰,学生会随着教师的引领,深入学习课文之后,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但两次试讲下来,我总是觉得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班中只是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在展示,更多的学生由于生活离文本较远总是处于游离状态,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口号的时候,更是一种只求气势,不求情感的嚷。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让我很心急。
通过学习,我查阅到了崔峦先生在小语会的发言:“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解惑的过程,是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这是指导当前语文教学的一段精辟的论述,它就像一针强心剂,我找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开端。于是,我开始真诚地去了解学生接触文本之后的认知,并对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57%的学生能读懂五壮士很勇敢,恨敌人;
32%的学生能读懂他们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
47%的学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跳崖;
40%的学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山;
28%的学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把枪砸碎;
15%的学生不懂课文为什么开始称他们为战士,后来称为壮士;
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可以自己读懂这篇文章的,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认识。学生的问题是有深度的,他们的问题都是围绕人物形象提出的,说明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是吸引他们的;他们的问题都集中于人物“壮”的表现,正好聚焦了我们教学的重难点。
就这样,以学生认知为起点的新的教学设计渐渐清晰起来。上课伊始,我和学生回顾大家质疑的问题。
师: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存在着这些问题,你认为哪个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它,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吗?
学生1:解决跳崖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环节是最感动我的。
学生2:解决称谓为什么从战士变为壮士,因为它包含了其他问题。
学生3: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其他问题都和这个问题有关系。就是因为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才出现了跳崖的举动,他们才被称为壮士。
学生4:我认为应该先解决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的原因,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前边。
这个环节,我用了5分钟,这是一种各抒己见的状态,呈现出海阔天空的境界。不难发现,学生在发言中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推理,之后,我归纳提升:“我同意……因为你们通过对比每个问题,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这一节课,我的教学从学生梳理的几个相关问题开始,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感受深刻。
课后,其他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对课堂这一环节赞许有加。夜晚静静思索,我发现这一环节成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这一环节契合了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读物作为一种客体,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而主体与此同时又在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的信息。阅读就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阅读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已有认知是认知的生长点,提出阅读的问题是激活认知、阅读兴趣的关键。北师大博导郑国民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提一些问题,教师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北京市教研部张立军主任也提出:“要用学生的真问题撬动真思维。”就是要求教师退到学生的身后,尊重学生的认知及真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是这一环节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现在的语文课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环节少之又少。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众多问题中,找出主要问题,特别是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每个问题,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围绕主要问题,确定学习交流顺序,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有序思维、有据而论的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课程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其实质疑问难的环节并不稀奇,关键是教师敢不敢把学生的真问题当做教学的起点,敢不敢真实地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关注学生的真知与困惑,肯退一步,放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是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就能形成语文学习的美好境界。
(责编 莫彩凤)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到了讲《狼牙山五壮士》的任务。试讲是紧紧围绕“从哪儿看出他们是壮士”这个主问题展开的。有几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很清楚,这样的设计,教学环节清晰,学生会随着教师的引领,深入学习课文之后,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但两次试讲下来,我总是觉得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班中只是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在展示,更多的学生由于生活离文本较远总是处于游离状态,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口号的时候,更是一种只求气势,不求情感的嚷。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让我很心急。
通过学习,我查阅到了崔峦先生在小语会的发言:“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解惑的过程,是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这是指导当前语文教学的一段精辟的论述,它就像一针强心剂,我找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开端。于是,我开始真诚地去了解学生接触文本之后的认知,并对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57%的学生能读懂五壮士很勇敢,恨敌人;
32%的学生能读懂他们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
47%的学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跳崖;
40%的学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山;
28%的学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把枪砸碎;
15%的学生不懂课文为什么开始称他们为战士,后来称为壮士;
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可以自己读懂这篇文章的,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认识。学生的问题是有深度的,他们的问题都是围绕人物形象提出的,说明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是吸引他们的;他们的问题都集中于人物“壮”的表现,正好聚焦了我们教学的重难点。
就这样,以学生认知为起点的新的教学设计渐渐清晰起来。上课伊始,我和学生回顾大家质疑的问题。
师: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存在着这些问题,你认为哪个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它,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吗?
学生1:解决跳崖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环节是最感动我的。
学生2:解决称谓为什么从战士变为壮士,因为它包含了其他问题。
学生3: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其他问题都和这个问题有关系。就是因为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才出现了跳崖的举动,他们才被称为壮士。
学生4:我认为应该先解决他们把敌人引上绝路的原因,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前边。
这个环节,我用了5分钟,这是一种各抒己见的状态,呈现出海阔天空的境界。不难发现,学生在发言中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推理,之后,我归纳提升:“我同意……因为你们通过对比每个问题,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这一节课,我的教学从学生梳理的几个相关问题开始,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感受深刻。
课后,其他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对课堂这一环节赞许有加。夜晚静静思索,我发现这一环节成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这一环节契合了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读物作为一种客体,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而主体与此同时又在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的信息。阅读就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阅读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已有认知是认知的生长点,提出阅读的问题是激活认知、阅读兴趣的关键。北师大博导郑国民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提一些问题,教师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北京市教研部张立军主任也提出:“要用学生的真问题撬动真思维。”就是要求教师退到学生的身后,尊重学生的认知及真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是这一环节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现在的语文课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环节少之又少。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众多问题中,找出主要问题,特别是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每个问题,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围绕主要问题,确定学习交流顺序,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有序思维、有据而论的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课程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其实质疑问难的环节并不稀奇,关键是教师敢不敢把学生的真问题当做教学的起点,敢不敢真实地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关注学生的真知与困惑,肯退一步,放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是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就能形成语文学习的美好境界。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