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个别学校教学成绩成为“第一要务”,从而淡化或忽视了对能力、素质的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桎梏。主要表现在:
   1. 教师方面问题
   一是意识不强致不敢创新。个别教师对“灌输式”“填鸭式”等旧模式、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因熟悉而过分信任和依赖,对新方法新模式则熟视无睹,持怀疑观望态度,不敢尝试。这部分多为年龄较大的教师。
   二是惰性心理致不想创新。个别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虽有创新意识,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创新工作动力不足。
   三是从众心理致不能创新。个别教师受学校环境影响,怕因工作创新致同行议论,不想当“出头椽子”。这种现象多为学校等环境因素所致。
   四是能力不高致不会创新。个别教师限于自身学识,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创新举措不符合实际,或创新措施不够到位,致创新效果不佳。
   2. 学生方面问题
   学生对教师普遍怀有崇拜的心理,教师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不容怀疑和违背。这种盲目迷信的心理,使学生习惯于做“忠实”的听众,抑制了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 学校方面问题
   学校对创新教学思想上不够重视,过度追求成绩提升,对创新教学不支持不鼓励,没有提供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不能调动教师创新教学的积极性。
   4. 家长方面问题
   一般家长对教学认知多源于自身受教育经历,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家长或受成绩影响,或对新的教学方式不理解、对效果不肯定等原因,对新的教学模式不接受,阻止教学创新的实施。
   二、主要做法
   从上述问题分析可以得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参与。这其中学校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家庭为支撑。仅从教师方面讲,培养创新能力,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综合实施。
   1. 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教师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强化创新和进取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求异、独创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立足点和重心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 不断地改进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传统教育中已经明显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只有通过启发、发现和讨论等不同的先进教学方法,才真正能够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思维。因此,教师应采用引导启发、积极参与的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一是学生自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自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做到授人以“渔”。
   二是教师导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本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引导使学生萌发创新的思想意识。同时,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和善于发问以及留有足够的发问时间等基础上,教师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要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三是学生互学,发挥团队学习的合力。小组合作学习等团队学习模式,有助于新观点、新思想、新问题出炉,有利于集思广益,学习形式生动,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争辩中,在积极参与中,思想进一步放开、认识进一步深化、思考问题的角度进一步广泛,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特别是一些适于争辩的题材,如《香菱学诗》,可以编成课本剧。此外,一些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篇章,可以组织画画比赛、板书设计等。
   四是学生点评,培养学生敢于碰硬的能力。制约学生创新精神的最大障碍就是不敢碰硬,唯教师是从。要通过点评教师教案、点评课本文章等做法,使学生树立“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创新观念。
   五是课外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视野宽窄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有显著影响。要通过与学校对口支援等平台,通过教师进修观摩、学生实地学习、购置名校授课案例书籍光盘,并结合课本的实际,如组织学习实地参观、组织郊游等措施,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
   3. 营造环境,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温床
   教育教学的环境应该给每一位学生创设自由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可自由想象,也可以异想天开。学生是否能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教学的最主要的内容。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愉悦与宽松的人文环境,努力用自己对学生的友好的真情实感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创造一个师生情感互相交融的友好氛围,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去追求人世间的最高财富——知识与技能,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并激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提高创新能力。
   三、几点体会
   一是要重潜绩,转变教育观念。创新能力的展现多为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学校、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创新能力具有的潜绩性,把重视学生成绩转移到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认识上来。
   二是要重坚持,贵在持之以恒。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讲求循序渐进,坚持经常,不应该半途而废。
   三是要重核心,强调实事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搞语文教学改革,不能花拳绣腿,形式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针对学生、学校实际,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碰硬的精神。
   (卢龙县饮马河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内容,传授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凭借条件。注意力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而,充分认识注意的特点和心理机制,实施科学的驾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竞争压力也更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身体也会出现更多的变化,亚健康已经成为很普遍存在的形象,要改变这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本文通过课题组近年来针对大学生成才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培养大学生成才过程中运用赏识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因此,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一个广播电视节目获得更好的收视率则是一个好的编辑应该率先思考的问题。文章简要地分析了在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如何提高广播电视编辑综合素质的问题。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崛起,传统媒体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在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的指导下,宜兴市广播电视台以面向市场、做精内容、创新技术、拓展渠道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县域媒体的特有优势,深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县域新媒体综合平台,不断加快传播融合,为全力打造全链条的产业经营打下基础。文章为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综合平台融合应用、项目实施的
课文《三打白骨精》曾三次试教,教案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变化为主线,以由扶到放的学法指导为辅线,以反复叙事为延长线的教学特色。本文重点从结构的
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很多教师对“问题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做法,但几乎都集中在教师提出问题方面。笔者认为,在数学课题实施“问题教学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大胆质疑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增进师生间的友好交往,也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以腾讯和新浪为两大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等)影响着受众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和习惯。而新媒体凭借其自身的特征,在社会信息传播、分享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传媒团队中重要的创作单元之一,编辑记者需要正确看待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同时,编辑记者需要通过新媒体具备的功用,恰到好处地使用和利用新媒体,为我所用。文章从客观辩证的维度分析和探讨编辑记者与新
新媒体环境下,推送技术带来了更精准的传播效果并推动着更广泛的媒介互动融合,传统媒体纷纷试水新媒体,腾讯公司智能手机聊天工具微信的诞生迅速成为了智能手机用户基于真实通讯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网络技术不断提高,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编辑必须要改变工作方式,去更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