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国的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教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历史知识的特殊性,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俗话讲:“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既然是过去的现实,当然具有不可再现性,越是久远,学生越是不感兴趣,越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授课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门的历史教师仍然以“一书(课本)、一笔(粉笔)、一言堂”之“三一先生”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当然已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和对新时代下历史教师的要求;有些学校也不重视历史教学,可有可无 ,好像谁都可以教,课时系数低,待遇低,致使历史教学质量不高;最后,社会也不重视历史教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都关注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学科,游离于古书、档案中的历史科目当然不受重视了。
  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们不能左右,但是你不能让自己迷失,不管哪门课,只要用心,你依然可以使它精彩,成为学科教学中的佼佼者着,想办法使自己像袁腾飞一样,课堂充满掌声,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自然很高。怎么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有人这样描述教师对学生的爱:“像母亲热爱子女那样无私,像父亲热爱儿子那样严格,像兄长热爱弟弟那样宽容,像姐姐热爱妹妹那样体贴”,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生如子、大愛无疆可以说是教师职业文化的核心。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诚、亲切、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另一位是学生不喜爱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们喜爱的这位老师“处事公正、亲切、随和、责任心强,懂得如何和我们交流沟通,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样关心体贴我们,我们喜欢听他说话、听他讲课”正是这种各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这位老师的同时当然喜欢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这门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了。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就是由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从而建立起了和谐的的师生关系,保证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
  (二)激情导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上课之始,如果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提起兴趣,就能为整节课的讲授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传统的复习导入方式容易给人千篇一律的沉闷之感。教师可就导言作些设计。例如以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或出人意料的事件导入,相信会使学生感觉眼前一亮,精神振奋、兴致盎然 。导入语的效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三)授课激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如《宗教改革》一节,路德与教会对话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出一个好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讲《宋明理学》一课鹅湖之会,朱熹和陆九渊各主张什么,又是如何让批驳对方的?你同意谁的观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当然就要好的多。
  (四)让历史贴近生活,关注现实
  正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描述历史课程性质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设计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所见所闻之间联系的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更贴近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利于该性质的落实。在讲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使用比较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权力大小进行导入,结合对叙利亚动武决策方法,引导学生从这一现实问题切入到过去两国宪法颁布的历史史实,使学生从贴近自身的现实回溯过去,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五)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赏识。有一次历史测试,其中的选择题,思维难度很大。有一位男生竟做得全对,我找到他,肯定地说他的思维能力很强,并指出他的基础知识需要夯实。这个学生心悦诚服,以后,学习历史的劲头特大,历史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六)历史与现实“热点”相结合,更容易激起学生探讨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热点”问题,既能较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原则,也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为那些历史离他们毕竟太远了。然而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所感兴趣的“热点”。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例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割占中国领土台湾一事,激发学生对当今台海两岸关系的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认识,学生自然而然展开对台独势力的讨论,自然而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关注。当今中日关系尤其以“钓鱼岛”等事件为焦点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展开讨论,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催化剂。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教学也会有有春天。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思品课程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中华古代文学佳作皆以情思和文理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
【摘要】一年一度春风暖,两年一度历练时。省优质课比赛见证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和成功,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特别是在准备时间不足,集体智慧无法发挥的情况下,课堂上出現问题在所难免。笔者就自己听到的一些优质课和广大同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优质课新课程  一、教学目标实现不全,只注意了课程目标,忽视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  所谓课程目标,指与课本配套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近几年,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行驶速度愈来愈快,车辆对路面行驶条件要求也愈来愈高。但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各种裂缝,不仅对路面的连续性和平整性产生了破坏,
本文主要介绍了干线公路设计前期外业调查时,桥涵组在路线和桥位已定的情况下,外业调查内容。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ield investigat
沥青砼路面由于具有行车舒适度高、施工进度快并且能有效利用石化行业所产生的副产品而得到建设施工单位的特别青睐。所以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都采用沥青
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遇到软基、井、墓穴等,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会引起施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陷,路面纵横断
近年来我国新课改的深化实施对初中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提高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历史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学仅仅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
如今的城市绿化,往往多是大手笔,攀比心态日盛。为达效果,见山开山,遇石凿石。特别是遇到土壤条件差的,往往大动土木,凿石换土。而不是因地制宜,相地成功。在这种遇到群石乱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