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开始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其中“任务驱动法教学”因其特点,常被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但在实践中往往发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任务”不能顺利地实施,很多“任务”花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实施,还有很多“任务”实施了,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与教学目标却相去甚远等。
一、促进“任务”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的完成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要提高“任务”的有效性首先得在“任务”的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还要细化至具体目标。如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点,切记空泛滥,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抓住“任务”这个支点,驱动学生学习;否则很容易导致出无效的教学。
其次,“任务”执行前可简要说明其目的,使学生在思维中建立“任务”与课堂知识点的关系,带着思考去操作,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形成。
最后,结束“任务”后应及时总结,可针对当前“任务”或所有“任务”;可教师总结或学生总结,如此再次提炼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夯实“任务”的“功劳”。
二、促进“任务”有效率地完成
有了符合教学目标的“任务”,接下来就是“任务”的执行,即学生的操作实践,这是课堂的主要环节,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很多“任务”的完成效率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帮助提高学生的“任务”操作效率。
第一:简单演示部分“任务”,作示范,为学生进入“任务”操作环节带路,就像提供登机前的“升降梯”。
第二:明确“任务”步骤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对“任务”进行详细设置,可出具“任务”清单,明确步骤。同时“任务”结果应多以确定性形式出现,如填空题似的题目答案或在课堂演示操作类;当然也可以开放性形式出现,启发学生思考,如探究某软件的新功能或对比某几种登入软件方式的优劣,但这种题目不能太多,因为开放式题目对学生难度较大,不易得到有效率的结果。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三节“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课前准备时,为实现本节难点一能描述(客户机/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特点,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方式实现交流,特意设置一个“任务”,但上了几堂课下来,效果不佳,几经修改,才发现其中经验,“任务”修改过程如下:
第一个版本:要求学生使用网易邮箱大师软件(C/S)和浏览器(B/S)两种方式登入电子邮箱,通过登入,发送邮件、查收邮件、查看邮件往来几个操作,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
第二个版本:要求学生使用两种方式登入电子邮箱,分别完成以下操作,说说这两种方式的优劣:(1)进入通讯录,添加至少两位好友;(2)给通讯录中至少两位好友各发送一封邮件,要求正文有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文档;(3)完成以上两步后,至少查找与一位好友的邮件往来。
第三个版本:具体操作要求如上,只是结果有所改变,要求学生填写如下表格,并能做简单说明。
实践证明,第三个版本的“任务”效果最好,学生很快就知道要做什么,得到什么结果,既不能高估学生的基础,也不能让学生在迷糊的“任务”中打转。
第三: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去做“任务”:如限定时间、阶段性地提醒学生“任务”要得到的结果或表扬优先完成的学生,激发竞争。
通過以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对“任务”的控制,可使整个课堂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以“任务”为驱动,连贯紧凑,启迪学生智慧,以有效结果为目的,自主学习,如此一定能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效率。
一、促进“任务”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的完成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要提高“任务”的有效性首先得在“任务”的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还要细化至具体目标。如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点,切记空泛滥,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抓住“任务”这个支点,驱动学生学习;否则很容易导致出无效的教学。
其次,“任务”执行前可简要说明其目的,使学生在思维中建立“任务”与课堂知识点的关系,带着思考去操作,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形成。
最后,结束“任务”后应及时总结,可针对当前“任务”或所有“任务”;可教师总结或学生总结,如此再次提炼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夯实“任务”的“功劳”。
二、促进“任务”有效率地完成
有了符合教学目标的“任务”,接下来就是“任务”的执行,即学生的操作实践,这是课堂的主要环节,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很多“任务”的完成效率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帮助提高学生的“任务”操作效率。
第一:简单演示部分“任务”,作示范,为学生进入“任务”操作环节带路,就像提供登机前的“升降梯”。
第二:明确“任务”步骤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对“任务”进行详细设置,可出具“任务”清单,明确步骤。同时“任务”结果应多以确定性形式出现,如填空题似的题目答案或在课堂演示操作类;当然也可以开放性形式出现,启发学生思考,如探究某软件的新功能或对比某几种登入软件方式的优劣,但这种题目不能太多,因为开放式题目对学生难度较大,不易得到有效率的结果。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三节“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课前准备时,为实现本节难点一能描述(客户机/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特点,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方式实现交流,特意设置一个“任务”,但上了几堂课下来,效果不佳,几经修改,才发现其中经验,“任务”修改过程如下:
第一个版本:要求学生使用网易邮箱大师软件(C/S)和浏览器(B/S)两种方式登入电子邮箱,通过登入,发送邮件、查收邮件、查看邮件往来几个操作,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
第二个版本:要求学生使用两种方式登入电子邮箱,分别完成以下操作,说说这两种方式的优劣:(1)进入通讯录,添加至少两位好友;(2)给通讯录中至少两位好友各发送一封邮件,要求正文有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文档;(3)完成以上两步后,至少查找与一位好友的邮件往来。
第三个版本:具体操作要求如上,只是结果有所改变,要求学生填写如下表格,并能做简单说明。
实践证明,第三个版本的“任务”效果最好,学生很快就知道要做什么,得到什么结果,既不能高估学生的基础,也不能让学生在迷糊的“任务”中打转。
第三: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去做“任务”:如限定时间、阶段性地提醒学生“任务”要得到的结果或表扬优先完成的学生,激发竞争。
通過以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对“任务”的控制,可使整个课堂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以“任务”为驱动,连贯紧凑,启迪学生智慧,以有效结果为目的,自主学习,如此一定能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