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琴曲山水意象的生命精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意象是古代琴曲的重要命题,古代琴谱中“文字式琴论”和“指法式音响隐喻”的撰写逻辑隐含着古人对于山水意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追求。琴谱和琴乐作为一个极其开放的“召唤结构”,期待琴人通过反复思考和领悟以填补其中的“空白”之处,尤其对于失传的琴曲来说,需要打谱者发挥更多创造性研究工作。琴人在修习琴曲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达到浑朴天真、情真意切的“高峰体验”,完成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可以说,琴人研习琴乐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心见性的过程。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未知的远方,那里有着未知的艰难,未卜的前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要陪着一个人一路走下去,即使现在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一)  景和三年兰秋望日,岭南的丹荔由专人护着飞骑入了长安。  谢行周命人将新鲜的果子送往未央宫,岂料数盏茶后竟见那提食篮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小太监跪在阶下汗如雨下,踌躇良久后才战战兢兢地禀道:“奴才至未央宫时,皇后娘娘正在午休,奴才知道不便打扰,本想将果
期刊
夏对完善中华礼乐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禹即位之初,致力于完善了舜的礼乐制度,禘、郊、祖、宗四种祭祀历代先王的制度,实现了道统与血统的统一。禹在舜朝即主持了《韶》乐的制作,即位后,命皋陶制作《大夏》,以弘扬先王功德,巩固执政地位。禹统治稳固后,命皋陶增修《大夏》,扩充至九个乐章,也称《九夏》,宣扬禹治水的功绩实施礼乐教化,启也参与了此项工作,并因此最终继位。夏制作了《夏颂》,多佚,仅存《赓歌》。夏启当政前期弘扬禹乐,后期为追求享乐制作《万》舞,导致政权衰败。太康失去统治权,其昆弟作《五子之歌》,追思夏禹的训诫
在对德州当下礼俗用乐进行整体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跟踪了一场婚礼和一场丧礼,对其仪式过程和用乐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地方历史文献的爬梳,可知德州当下礼俗及其用乐是一种历时的延续,不只是一种地域性存在,可能是与国家礼制具有相通性,是礼制下移、“官乐民存”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吸引南北有志青年前来寻找梦想,而“广交会”的发展则引动了中外和穗港之间的人口流动、文化流动,第一家音乐茶座就于1980年应
从甲午战争开始,日人愈加重视音乐在战争中的作用,掀起侵华音乐创作热潮,此后经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的发酵,日本在华音乐活动进入全盛时期,最终随日本战败而消亡。战时日本在华音乐活动形式多样,不仅有为日本侵华和殖民统治服务的侵华歌曲征集与宣传活动、音乐“宣抚”活动,还有配合后期日本反战斗争的反战音乐活动等,是日本侵华心理战、宣传战中的文艺武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宁梵呗”,有着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样式,学术界视其为中国佛教仪礼音乐南方风格的重要代表,佛教界尊其为寺院音声佛事的楷模范本。本文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据,结合寺志文献解析,论述了天宁梵呗的历史沿革、传承现状、内容构成及文化价值。
如果以苗疆走廊作为参照,贵州民间音乐的历时传延和空间流布,就构成了一个在汉传音乐文化“型塑”下的“网状式通道文化”时空结构。在以往的学术语境中,这种时空结构的研究往往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多点的田野比较和民族志叙事,但是在方法论上却缺少对一个乐种流变过程的细部观察,及其在流变线索追踪中的音乐形态分析,因而其差异性和共通性无从以“实在的音声”予以实证。本文试图转换方法论视角,选取赶马调、贵州花灯、侗戏作为个案,以苗疆走廊作为参照,从微观观察出发,通过音乐形态流变线索的比较分析,探寻贵州民间音乐基于苗疆走廊“通
信仰是满族萨满祭祀的根基,而仪式则是信仰传承的外在形式。形成之初的野外祭祀发展至今,满族萨满祭祀形式与内涵不断变化,从原始崇拜到权威的仪式,从信仰与仪式的衰弱转化成大众娱乐,萨满文化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占据新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东北地区满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越发强烈,“萨满”成为满族艺术创作的母题之一,衍生出音乐、绘画、雕塑、服饰等民俗艺术。萨满文化的真正内涵,脱离了物化的仪式形式,内在的符号张力使其成为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东北满族萨满祭祀文化形态与仪式演变,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供人探索。
古琴减字是建立在汉字符号系统基础之上的自源符号系统,其减省汉字部件的做法并非来自梵文半字,而是源于汉字固有的“截除性简化”模式;其将减字组合为一个字符的做法实际是来自汉字“合体连读会意”模式;流行于隋唐时期的“省形合文”是与其同构的参照之一。“截除性简化”与“合体连读会意”在汉字发展史中长期存在,早已渗入汉字使用者思维模式之中。正是这些“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汉字思维,在深层结构中影响和制约着古琴减字构形的生成。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四十载的研究实践,其学理视角从早期对西方学科理论的“套用”,逐渐开始转向本土化理论建构与“中国经验”的探索和积累。在这期间,无论是对传统研究对象的静态共时性书写,还是新兴对象的动态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都为其打开了“新视界”,其内部存在的多重可能性也为国际民族音乐学理论的中国实践提供了多样化的范本。其中,由琼、粤、桂、滇形成的“环北部湾”区域的少数民族音乐亦成为民族音乐学论题(Issue)的重要“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