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025
摘 要:该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研究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现状,旨在帮助新乡市初中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加强运动损伤预防意识、提高预防措施的科学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损伤预防的科学性。
关键词:新乡市 初中 男子足球 学生运动员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a)-0025-02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伴随着我国青少年足球運动的兴起与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损伤的问题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该文旨在对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总结损伤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损伤预防的科学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百度学术查阅相关文献、书籍等,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新乡市10所初级中学男子足球队220名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18份,回收率99.09%,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98.17%。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Office Excel 2016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情况
2.1.1 频率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发生频率结果分别为:经常(11.63%)、偶尔(67.74%),未发生过(20.63%)。总体来看,发生过运动损伤的学生占据绝对多数(79.37%)。作为一种同场对抗性竞技体育活动项目,学生运动员之间难免会因为冲撞、拼抢、防守等发生身体接触,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而运动损伤发生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比赛环境是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发生环境(78.32%),相对于组织秩序更为严密的训练教学环境,比赛中,学生运动员更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神经紧绷、肌肉僵硬,加上激烈的比赛对抗强度,更加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2.1.2 程度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的运动损伤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轻度(78.30%),中度(18.63%),严重(3.07%)。由此可见,学生足球运动的总体强度不高,教学训练主要是针对技术与基本战术的演练,同时,足球专项教师对于训练与比赛的节奏与气氛的合理把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 部位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发生部位情况依次为:踝关节(32.34%)、小腿(20.31%)、膝关节(17.44%)、大腿(8.05%)等,主要集中在下肢。足球运动主要依靠下肢对球进行控制,在限定的球场范围内,根据进攻与防守的需求,运动员需要不断地变换节奏的奔跑,同时,许多足球技术动作对于下肢的灵活性、柔软性、力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激烈的运动状态下,运动员往往需要进行急停、急转、起跳、奔跑等动作,这对于下肢各个主要关节、肌肉、骨骼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往往容易造成不同类型的损伤。
2.1.4 类型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发生类型情况依次为:擦伤(41.23%)、扭伤(23.19%)、挫伤(20.62%)、拉伤(8.17%),其中以擦伤为最主要的运动损伤类型。擦伤是调查结果中,相对最轻的一种损伤类型,一般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训练与比赛,而相对于擦伤而言,扭伤、挫伤、拉伤的眼中程度就更大了,往往会影响到学生运动员机体的肌肉、骨骼、或韧带的健康状况,严重者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学习、训练与比赛。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均处在青春期,足球运动的参与热情高,安全防护与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淡薄,自身的足球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稳定,经常会因为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与一些冲动粗野的技术动作导致自身或者对手的运动损伤发生。
2.2 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原因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技术动作不规范(38.32%)、准备活动不充分(24.51%)、犯规(18.82%)、自我防护意识淡薄(11.36%)、其他(6.99%)。
2.2.1 技术动作不规范
青少年学生运动员都是初步接触到足球运动,多处在初级技术学习阶段,球感的培养还有待提高。多数青少年学生运动员中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造成的运动损伤例子主要集中为各种条件下,踢球发力程度掌握不足;运球过程中,不会熟练的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脚与球的接触方式;在防守过程中或者争抢高空球过程中,无法掌控好发力的时机与发力方式;对于守门员而言,一些扑球的技术动作掌握不熟悉、不规范也是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2.2.2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正式运动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现代训练科学指出,准备活动应包括基本的慢跑热身、动态拉伸、肌肉激活等工作,对于足球运动来说,全身性的准备活动都需要做到,并做到全面、到位。但是,多数情况下,专项教师对此的科学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充分、学生自身对此认识不够全面,都会影响到准备活动的充分程度,进而造成进一步的正式训练与比赛中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多为偶尔发生,且多发于比赛中,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部位集中在下肢。损伤类型多为擦伤。
(2)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犯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3.2 建议
(1)提高学生对损伤预防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向学生提出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分析易伤动作和易伤部位,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杜绝在比赛中粗野蛮干以及冲撞犯规,提倡发扬良好球风。
(2)加强学生技术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并且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等.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解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2(4):39-42.
[2] 许凌昊,刘飞振.华南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情况调查[J].南方医学教育,2013(2):47-48.
[3] 黄志森.体育院校足球专业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3):5.
摘 要:该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研究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现状,旨在帮助新乡市初中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加强运动损伤预防意识、提高预防措施的科学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损伤预防的科学性。
关键词:新乡市 初中 男子足球 学生运动员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a)-0025-02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伴随着我国青少年足球運动的兴起与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损伤的问题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该文旨在对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总结损伤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损伤预防的科学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百度学术查阅相关文献、书籍等,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新乡市10所初级中学男子足球队220名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18份,回收率99.09%,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98.17%。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Office Excel 2016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情况
2.1.1 频率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发生频率结果分别为:经常(11.63%)、偶尔(67.74%),未发生过(20.63%)。总体来看,发生过运动损伤的学生占据绝对多数(79.37%)。作为一种同场对抗性竞技体育活动项目,学生运动员之间难免会因为冲撞、拼抢、防守等发生身体接触,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而运动损伤发生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比赛环境是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发生环境(78.32%),相对于组织秩序更为严密的训练教学环境,比赛中,学生运动员更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神经紧绷、肌肉僵硬,加上激烈的比赛对抗强度,更加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2.1.2 程度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的运动损伤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轻度(78.30%),中度(18.63%),严重(3.07%)。由此可见,学生足球运动的总体强度不高,教学训练主要是针对技术与基本战术的演练,同时,足球专项教师对于训练与比赛的节奏与气氛的合理把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 部位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发生部位情况依次为:踝关节(32.34%)、小腿(20.31%)、膝关节(17.44%)、大腿(8.05%)等,主要集中在下肢。足球运动主要依靠下肢对球进行控制,在限定的球场范围内,根据进攻与防守的需求,运动员需要不断地变换节奏的奔跑,同时,许多足球技术动作对于下肢的灵活性、柔软性、力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激烈的运动状态下,运动员往往需要进行急停、急转、起跳、奔跑等动作,这对于下肢各个主要关节、肌肉、骨骼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往往容易造成不同类型的损伤。
2.1.4 类型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发生类型情况依次为:擦伤(41.23%)、扭伤(23.19%)、挫伤(20.62%)、拉伤(8.17%),其中以擦伤为最主要的运动损伤类型。擦伤是调查结果中,相对最轻的一种损伤类型,一般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训练与比赛,而相对于擦伤而言,扭伤、挫伤、拉伤的眼中程度就更大了,往往会影响到学生运动员机体的肌肉、骨骼、或韧带的健康状况,严重者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学习、训练与比赛。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均处在青春期,足球运动的参与热情高,安全防护与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淡薄,自身的足球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稳定,经常会因为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与一些冲动粗野的技术动作导致自身或者对手的运动损伤发生。
2.2 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原因
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技术动作不规范(38.32%)、准备活动不充分(24.51%)、犯规(18.82%)、自我防护意识淡薄(11.36%)、其他(6.99%)。
2.2.1 技术动作不规范
青少年学生运动员都是初步接触到足球运动,多处在初级技术学习阶段,球感的培养还有待提高。多数青少年学生运动员中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造成的运动损伤例子主要集中为各种条件下,踢球发力程度掌握不足;运球过程中,不会熟练的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脚与球的接触方式;在防守过程中或者争抢高空球过程中,无法掌控好发力的时机与发力方式;对于守门员而言,一些扑球的技术动作掌握不熟悉、不规范也是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2.2.2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正式运动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现代训练科学指出,准备活动应包括基本的慢跑热身、动态拉伸、肌肉激活等工作,对于足球运动来说,全身性的准备活动都需要做到,并做到全面、到位。但是,多数情况下,专项教师对此的科学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充分、学生自身对此认识不够全面,都会影响到准备活动的充分程度,进而造成进一步的正式训练与比赛中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多为偶尔发生,且多发于比赛中,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部位集中在下肢。损伤类型多为擦伤。
(2)新乡市初中男子足球学生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犯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3.2 建议
(1)提高学生对损伤预防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向学生提出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分析易伤动作和易伤部位,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杜绝在比赛中粗野蛮干以及冲撞犯规,提倡发扬良好球风。
(2)加强学生技术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并且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等.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解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2(4):39-42.
[2] 许凌昊,刘飞振.华南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情况调查[J].南方医学教育,2013(2):47-48.
[3] 黄志森.体育院校足球专业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