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古代“性善论”主要包括性善、向善、为善等主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够向善,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在古人“性善论”的影响下,当代中学德育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道德教育目标、功能和模式,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性善论”;中学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77-02
中国“性善论”包含着仁、义、礼、智的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奠定了稳定的根基,在构建中学生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如何让中学生形成自我德育意识却是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反思的一个问题。
一、“性善论”思想的基本内核
“性善论”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性善。人只有性善,才能向善、为善。性善是向善、为善之源。人只有向善、为善,才能真正体现人的社会性。
(一)向善、为善的理论根源
“性善论”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但孟子的“性善论”是由孔子的思想发展来的。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爱”。其中,“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骂信好学,守无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人性论”思想,提炼并突出了人与生俱来性善的秉性。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说明,孟子承认人性中存在着先天的“善端”,“性善”为人的本性,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更可贵的是,孟子在主张人之本质根植于善的同时,还强调了教育在个体后天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在向善的根基上,通过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发其内心主观行善的心理情感。可见,人性“四德”的思想,为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的理论基础。
(二)向善、为善的社会价值
如果说性善是人的天性,那么向善、为善应是它的目的,具有真正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孟子的“人性论”思想论证了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向善和 为善的主观意愿与社会行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普遍道德准则虽然源于人善良的本性,但必须在生活中践行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界的影响而逐步消失。“内圣外王”思想主张的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能从为善中拓展为端的结果,保持人向善的本性,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而要保持这样的本性,又全然依赖于求真、向善与粹美的道德教育,这才是锤炼人格的必经之路。所以,人在内求外修的同时,不要忘教育的重要性。人只有在接受教化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真、善、美真正的价值所在。
二、“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孟子“性善论”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人的本性和行为结果的论述,对今天的中学德育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的“良心本体论”,都着重论述良心是人的内在本质,是其外在德行的根源,是万善的本源。但人性和道德的完善还有待于后天的学习和“善性”的扩充和培养。中国当代德育教育受“性善论”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确立的影响
“性善论”认为道德行为是对人性的提高和完善,是人性价值的真正实现。理想的德育教育目标应是“学为圣贤”。“性善论”依据人自身固有的性善特征对人的教育提出要求。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的确立亦是把握道德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人的内在自觉和外在修养,把可能的善性转化为现实的善性。如我国《中学生守则》第一条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第二条中“遵守社会公德”,第三条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第七条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第八条中“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第九条中“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第四条“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第五条“严于律己、遵守公德”。这些规定与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是为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实现内在精神与外在言行举止的统一,倡导人们按照“理想人格”以“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要求自己。“性善论”对道德主体的人本关怀预示着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必须尊重并满足人精神生活包括道德生活在内的需求,提升人的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中学道德教育只有侧重挖掘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良愿望,充分发挥良心的道德调节功能,将被动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主动性、自觉性的个体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功能的影响
中学德育教育功能旨在促进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这一阶段关系密切。而孟子的“性善论”的道德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的认识和阐述。“性善论”提出的“人性的向善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四端”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能何”、“以先觉后”等思想命题,从教和学两方面探究人善之本性, 是中学道德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本着善的品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学生善之本,规划其人生追求和目标。学生本着善之端,在学校教育中使自身素质得到拓展;本着善之根,在自我教化中实现人生价值。 “性善论”不仅提倡性善是人之本,还强调后天的教育。设想,倘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会不到学生内在“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的善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体会不到自我向善的意愿和为善的能力,或者教师在教化过程中,只体会到学生内在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的善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仅体会到自我向善的意愿和为善的能力,也许德育教育的目标就不能真正得以实现。正是 “四德”与“五常”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种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扩充“性善”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学生在德化中成才,社会在德化中和谐。如果没有德育教育的保障,学校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没有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社会就没有人的精神家园。中学德育教育本着“人性善”的基本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劳动者。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中学德育教育必须立足“德教”,倡导“尚德”为主的德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中学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三)“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还为人类道德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提供了借鉴。然而,如何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性善论”认为德育教育的具体模式和途径应是知行的辩证统一。
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如何通过具体的德育模式将道德理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呢?“内求外修”是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实质要求,提高自我道德教育意识的主要途径是构建德育教育的立体化模式。这种立体化的德育模式包括:第一,德育队伍的全员化。具体包括学生自省、教师引领、父母身教、学校主抓、社会监督。第二,德育内容规范化。如《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第三,德育方法多样化。第四,德育活动系列化。第五,德育评价科学化。立体化德育教育模式的实质是突出学生个体在行动中彰显自我的主体性,重视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学会独立思考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强调德育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断丰富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树立高尚道德的理想典范。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之网络科技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建设任重而道远。反思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对今天的中学德育教育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存心养性”与“反求诸己”的道德理念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撰.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
[3]檀传宝.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4]杜时忠.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读《生活德育论》有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
[关键词]“性善论”;中学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77-02
中国“性善论”包含着仁、义、礼、智的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奠定了稳定的根基,在构建中学生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如何让中学生形成自我德育意识却是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反思的一个问题。
一、“性善论”思想的基本内核
“性善论”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性善。人只有性善,才能向善、为善。性善是向善、为善之源。人只有向善、为善,才能真正体现人的社会性。
(一)向善、为善的理论根源
“性善论”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但孟子的“性善论”是由孔子的思想发展来的。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爱”。其中,“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骂信好学,守无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人性论”思想,提炼并突出了人与生俱来性善的秉性。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说明,孟子承认人性中存在着先天的“善端”,“性善”为人的本性,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更可贵的是,孟子在主张人之本质根植于善的同时,还强调了教育在个体后天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在向善的根基上,通过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发其内心主观行善的心理情感。可见,人性“四德”的思想,为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的理论基础。
(二)向善、为善的社会价值
如果说性善是人的天性,那么向善、为善应是它的目的,具有真正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孟子的“人性论”思想论证了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向善和 为善的主观意愿与社会行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普遍道德准则虽然源于人善良的本性,但必须在生活中践行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界的影响而逐步消失。“内圣外王”思想主张的最大价值所在就在于能从为善中拓展为端的结果,保持人向善的本性,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而要保持这样的本性,又全然依赖于求真、向善与粹美的道德教育,这才是锤炼人格的必经之路。所以,人在内求外修的同时,不要忘教育的重要性。人只有在接受教化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真、善、美真正的价值所在。
二、“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孟子“性善论”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人的本性和行为结果的论述,对今天的中学德育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的“良心本体论”,都着重论述良心是人的内在本质,是其外在德行的根源,是万善的本源。但人性和道德的完善还有待于后天的学习和“善性”的扩充和培养。中国当代德育教育受“性善论”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确立的影响
“性善论”认为道德行为是对人性的提高和完善,是人性价值的真正实现。理想的德育教育目标应是“学为圣贤”。“性善论”依据人自身固有的性善特征对人的教育提出要求。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目标的确立亦是把握道德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人的内在自觉和外在修养,把可能的善性转化为现实的善性。如我国《中学生守则》第一条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第二条中“遵守社会公德”,第三条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第七条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第八条中“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第九条中“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第四条“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第五条“严于律己、遵守公德”。这些规定与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是为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实现内在精神与外在言行举止的统一,倡导人们按照“理想人格”以“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要求自己。“性善论”对道德主体的人本关怀预示着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必须尊重并满足人精神生活包括道德生活在内的需求,提升人的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中学道德教育只有侧重挖掘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善良愿望,充分发挥良心的道德调节功能,将被动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主动性、自觉性的个体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功能的影响
中学德育教育功能旨在促进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这一阶段关系密切。而孟子的“性善论”的道德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的认识和阐述。“性善论”提出的“人性的向善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四端”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能何”、“以先觉后”等思想命题,从教和学两方面探究人善之本性, 是中学道德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本着善的品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学生善之本,规划其人生追求和目标。学生本着善之端,在学校教育中使自身素质得到拓展;本着善之根,在自我教化中实现人生价值。 “性善论”不仅提倡性善是人之本,还强调后天的教育。设想,倘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会不到学生内在“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的善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体会不到自我向善的意愿和为善的能力,或者教师在教化过程中,只体会到学生内在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的善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仅体会到自我向善的意愿和为善的能力,也许德育教育的目标就不能真正得以实现。正是 “四德”与“五常”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种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扩充“性善”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学生在德化中成才,社会在德化中和谐。如果没有德育教育的保障,学校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没有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社会就没有人的精神家园。中学德育教育本着“人性善”的基本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劳动者。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中学德育教育必须立足“德教”,倡导“尚德”为主的德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中学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三)“性善论”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还为人类道德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提供了借鉴。然而,如何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性善论”认为德育教育的具体模式和途径应是知行的辩证统一。
当代中学德育教育如何通过具体的德育模式将道德理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呢?“内求外修”是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实质要求,提高自我道德教育意识的主要途径是构建德育教育的立体化模式。这种立体化的德育模式包括:第一,德育队伍的全员化。具体包括学生自省、教师引领、父母身教、学校主抓、社会监督。第二,德育内容规范化。如《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第三,德育方法多样化。第四,德育活动系列化。第五,德育评价科学化。立体化德育教育模式的实质是突出学生个体在行动中彰显自我的主体性,重视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学会独立思考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强调德育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断丰富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树立高尚道德的理想典范。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之网络科技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建设任重而道远。反思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对今天的中学德育教育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存心养性”与“反求诸己”的道德理念对当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撰.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
[3]檀传宝.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4]杜时忠.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读《生活德育论》有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