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吉林敦化。新兴林场职工田正发、李莲夫妇正忙着在田里采摘木耳。
“我家有3亩地,春秋两季加起来共种植了8万多袋地栽黑木耳。”李莲告诉记者,自从2009年林场效益不好,他们就没有工作了,开始琢磨木耳种植。
“最初一年种3万袋,后来越种越多。”李莲说,“这十几年也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7月松花江的那场大水,菌袋全都漂在水上,当年损失了8万多块。种植木耳最怕连雨天,水多了,木耳长得格外快,来不及摘就都烂在地里了。”
最初的几年,木耳品种不佳、不懂栽培技术,产品也不好卖。后来,田正发夫妇换了“黑山”这个品种,还和一家品牌经销商签约,由经销商负责生产全过程监管和包销。“现在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我们在城里(敦化市)已经买了房,买了车,孩子也在城里上学。”李莲对记者说。
在新兴林场的“绿色黑木耳产业示范园区”,像田正发这样的种植户一共有10户,他们都是林场的职工,但因为效益不好只好自谋出路。
这是国有林场富余职工的二次创业,也是被国有林场经营举步维艰的现实逼出来的。据统计,2014年国有林场在岗职工平均收入1.8万元,最少的还不到1万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森林资源匮乏,林下几乎没有产出,职工生活普遍没有保障。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国有林场改革,妥善安置富余职工,以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
从4月1日起,内蒙古、东北等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那么,曾经以砍树为生的林业人该怎么办? 出路在哪呢?
“停伐后,林业发展模式将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8月21日,吉林省林业工作总站副站长才国斌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而在这过程中,林业富余职工的妥善安置,则尤为困难,成为重中之重。
才国斌介绍,按照国有林场改革的要求,林场职工以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为原则,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预计改革后将产生富余人员两到三万人,富余人员安置压力很大。应采用多项举措,鼓励富余人员二次创业。
靠山吃山不容易
在前往吉林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道路上,外围一条“玉带”环绕着,两边的青纱帐似“绿波”荡漾,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顶则云雾飘渺,如诗如画,很难想象这一幅山水画在多年前却是“七零八碎”。
位于吉林省东部蛟河市的该景区,总面积为34194公顷,主要由拉发山、松花湖、老头岭等六大景区组建而成,各景区经营权归所属地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蛟河市林业局局长张效仲暗下决心,必须改变现状。
“思路变,活路宽。”蛟河市林业局不等不靠,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发展股份制经济。张效仲介绍说,2000年,先以职工集资赎买方式收回个人及乡镇村景区经营权。2005年,林业局所属的19个国有场圃和3519名林场职工,以自然人身份自愿加盟,联合发起成立了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397万元,其中,国有股4330万元,职工个人股6067万元。
据统计,仅2014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千万元,带动旅游产业收入7500万元。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但把原来推向社会的2000多名职工全部招回安置,还吸纳了5000多名社会人员就业。”张效仲说。
对于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蛟河市林业局,才国斌自豪地讲,这在全省也是首家,除了创新发展股份制经济外,他们还实行事企分开的国有林场改革路径。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矛盾上,专门成立了森林经营公司,从事造林、抚育和采伐等生产活动。
张效仲表示,国有林场保留了防火、护林、资源林政管理等行政事业职能,对需要生产经营的工作采取购买劳务的方式,由森林经营公司负责。
但拥有好山好水和带头人的蛟河市林业局只有一个,更多的地区林业职工的转型成为难题。“让林业富余职工平稳转型,得到合理安置,端上新饭碗,现已成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课题。” 才国斌说。
自2009年开始,敦化市新兴林场利用木材生产剩余物,发展黑木耳产业。从最初的没技术、缺资金、销路不畅,到现在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期间经历了诸多艰辛,让程淑惠夫妻俩感触颇深。
现年46岁的她,与丈夫李洪奎均为新兴林场的普通职工,程淑惠坦言,“虽说是双职工家庭,但光靠每月七八百块钱的工资供孩子上学和维持家庭生活,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为改变这种窘境,他俩决定种植黑木耳,刚开始的时候,只种了5000袋,由于不懂技术,产量和质量都很低,收入也不高。
“都想放弃了。”程淑惠说,就在支撑不住时,2009年,林场不仅聘请专家讲授技术,又免费为职工建发酵室,这才激发了干劲,加大了投入,每年春、秋两季,种植量将近50000袋,年收入超10万元。
为使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知名品牌,2014年,新兴林场建立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的“绿色黑木耳产业示范园区”,园内共有10户,均采用全封闭、全程监控的生产方式,并选择优质木耳菌种,以山泉水浇灌,不施化肥农药。
据了解,目前,全场80多户职工有60多户发展黑木耳种植,种植总量达280万袋,年产值700万元,人均纯收入3万元。
在敦化市王牛沟林场,今年53岁的林场职工宋德星和其他职工共同承包了一个能容纳300吨林产品的冷库。“里面已经存了50多吨松子。”宋德星对记者说,有了冷库就可以打季节差,松子是三年一大收。来年收成低,肯定就可以压货。
“我家有3亩地,春秋两季加起来共种植了8万多袋地栽黑木耳。”李莲告诉记者,自从2009年林场效益不好,他们就没有工作了,开始琢磨木耳种植。
“最初一年种3万袋,后来越种越多。”李莲说,“这十几年也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7月松花江的那场大水,菌袋全都漂在水上,当年损失了8万多块。种植木耳最怕连雨天,水多了,木耳长得格外快,来不及摘就都烂在地里了。”
最初的几年,木耳品种不佳、不懂栽培技术,产品也不好卖。后来,田正发夫妇换了“黑山”这个品种,还和一家品牌经销商签约,由经销商负责生产全过程监管和包销。“现在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我们在城里(敦化市)已经买了房,买了车,孩子也在城里上学。”李莲对记者说。
在新兴林场的“绿色黑木耳产业示范园区”,像田正发这样的种植户一共有10户,他们都是林场的职工,但因为效益不好只好自谋出路。
这是国有林场富余职工的二次创业,也是被国有林场经营举步维艰的现实逼出来的。据统计,2014年国有林场在岗职工平均收入1.8万元,最少的还不到1万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森林资源匮乏,林下几乎没有产出,职工生活普遍没有保障。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国有林场改革,妥善安置富余职工,以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
从4月1日起,内蒙古、东北等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那么,曾经以砍树为生的林业人该怎么办? 出路在哪呢?
“停伐后,林业发展模式将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8月21日,吉林省林业工作总站副站长才国斌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而在这过程中,林业富余职工的妥善安置,则尤为困难,成为重中之重。
才国斌介绍,按照国有林场改革的要求,林场职工以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为原则,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预计改革后将产生富余人员两到三万人,富余人员安置压力很大。应采用多项举措,鼓励富余人员二次创业。
靠山吃山不容易
在前往吉林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道路上,外围一条“玉带”环绕着,两边的青纱帐似“绿波”荡漾,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顶则云雾飘渺,如诗如画,很难想象这一幅山水画在多年前却是“七零八碎”。
位于吉林省东部蛟河市的该景区,总面积为34194公顷,主要由拉发山、松花湖、老头岭等六大景区组建而成,各景区经营权归所属地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蛟河市林业局局长张效仲暗下决心,必须改变现状。
“思路变,活路宽。”蛟河市林业局不等不靠,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发展股份制经济。张效仲介绍说,2000年,先以职工集资赎买方式收回个人及乡镇村景区经营权。2005年,林业局所属的19个国有场圃和3519名林场职工,以自然人身份自愿加盟,联合发起成立了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397万元,其中,国有股4330万元,职工个人股6067万元。
据统计,仅2014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千万元,带动旅游产业收入7500万元。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但把原来推向社会的2000多名职工全部招回安置,还吸纳了5000多名社会人员就业。”张效仲说。
对于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蛟河市林业局,才国斌自豪地讲,这在全省也是首家,除了创新发展股份制经济外,他们还实行事企分开的国有林场改革路径。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矛盾上,专门成立了森林经营公司,从事造林、抚育和采伐等生产活动。
张效仲表示,国有林场保留了防火、护林、资源林政管理等行政事业职能,对需要生产经营的工作采取购买劳务的方式,由森林经营公司负责。
但拥有好山好水和带头人的蛟河市林业局只有一个,更多的地区林业职工的转型成为难题。“让林业富余职工平稳转型,得到合理安置,端上新饭碗,现已成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课题。” 才国斌说。
自2009年开始,敦化市新兴林场利用木材生产剩余物,发展黑木耳产业。从最初的没技术、缺资金、销路不畅,到现在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期间经历了诸多艰辛,让程淑惠夫妻俩感触颇深。
现年46岁的她,与丈夫李洪奎均为新兴林场的普通职工,程淑惠坦言,“虽说是双职工家庭,但光靠每月七八百块钱的工资供孩子上学和维持家庭生活,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为改变这种窘境,他俩决定种植黑木耳,刚开始的时候,只种了5000袋,由于不懂技术,产量和质量都很低,收入也不高。
“都想放弃了。”程淑惠说,就在支撑不住时,2009年,林场不仅聘请专家讲授技术,又免费为职工建发酵室,这才激发了干劲,加大了投入,每年春、秋两季,种植量将近50000袋,年收入超10万元。
为使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知名品牌,2014年,新兴林场建立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的“绿色黑木耳产业示范园区”,园内共有10户,均采用全封闭、全程监控的生产方式,并选择优质木耳菌种,以山泉水浇灌,不施化肥农药。
据了解,目前,全场80多户职工有60多户发展黑木耳种植,种植总量达280万袋,年产值700万元,人均纯收入3万元。
在敦化市王牛沟林场,今年53岁的林场职工宋德星和其他职工共同承包了一个能容纳300吨林产品的冷库。“里面已经存了50多吨松子。”宋德星对记者说,有了冷库就可以打季节差,松子是三年一大收。来年收成低,肯定就可以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