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报业十大事件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70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中国报业风起云涌,报业市场搏杀惨烈。既有新生力量不断登场,又有在大浪冲刷下退出历史舞台者。可以说重大事件此起彼伏,影响深远。时值岁末,我们撮其要者,与读者共同回顾一年中中国报业的风风雨雨。
  
  一 《人民日报》电子版2010年收费
  
  事件:从2010年1月1日开始,《人民日报》电子版(或称“网络版、数字报”)开始收费。收费模式有3种:每月24元、半年128元、全年198元。读者可通过在线支付、银行转账和邮局汇款3种方式支付。
  《人民日报》采取收费的举措其实酝酿已久。早在2009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屆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人民网资讯部主任许丹丹就公开透露,2010年《人民日报》数字版将实行收费阅读。但是在收费进行了两个多月后,人民网3月11日发布启事,宣布对1月1日推出的《人民日报》数字报收费阅读服务作出调整:从3月5日起,阅读《人民日报》数字报前4版内容长期免费,5版及5版以后版面内容当天免费;原先免费用户阅读前4版内容,也需注册登录,3月5日后,无需注册登录即可阅读当天及历史前4版内容。但阅读往期报纸的其他版面仍要付费。启事称,对已订阅2010年《人民日报》数字报的读者,人民网将提供妥善的解决方案供读者选用。
  对于这次调整的原因,许丹丹表示主要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目前阅读当日报纸连注册环节都已省略便可免费阅读。而对于《人民日报》收费服务实行后阅读率一路走低的疑问,许丹丹则予以否认。
  点评:《人民日报》电子版的收费之举,是“内容供应商”自信的表现,也是传统媒体维护版权、改善盈利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这对于树立人们的版权意识,防止盗版与侵权,显然有着重要而长远的意义。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当网民逐步习惯通过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方式阅读时,数字报发行必将成为报刊发行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至于《人民日报》电子版收费在实施短短两个多月后就被迫进行了调整,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免费阅读的互联网与收费阅读的报纸的博弈中,免费阅读又一次占据了上风。正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广东省记协主席范以锦所言:“如果能从其他渠道,免费看到同样的信息,真正付钱的人不会很多。”收费阅读任重而道远。
  
  二 中国全面推开报刊退出机制
  
  事件:在2010年4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全国财经媒体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李东东发表讲话说,报刊质量评估和退出机制将在中国内地推开,中国报刊业长期以来“只进不出”的格局被打破。
  报刊退出机制自2008年在辽宁、河北两省启动试点后,辽宁省先后停办12家报刊,河北省也有3种报刊退出市场。2009年,全国共有188种报刊以调整、兼并、重组、停办等方式退出市场。
  目前,新闻出版署正在制订“报刊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将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刊的基础建设、环境资源、出版经营能力等进行评估,不合格的将实施退出。据了解,初步的方案是每3年评估一次,在一个评估周期中,各地退出的报刊比例一般不低于本区域报刊总数的3%。
  点评:建立报刊退出机制,是中国报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话题。报刊退出机制的实施,将促进中国报业市场的优胜劣汰,让真正强大的、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报刊生存下来,同时让弱小的、缺少竞争力和生存理由的报刊死去。我们希望这样的政策能够催生中国报刊业的“航空母舰”,拥有可以到国际报刊市场上与新闻集团之类的传媒大鳄搏杀的能力。如何制订合理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报刊质量评估办法?如何保证报刊质量评估方法的严格执行?我们拭目以待。
  
  三 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社区报——《北京社区报》亮相
  
  事件:2010年2月28日,自称是“国内北京第一家公开发行的社区报”——《北京社区报》亮相。该报以“咱家的报”为宣传口号,办报理念是注重“家长里短”,与社区居民保持零距离,以关注民生为己任,以报道社区为宗旨,以全体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为核心服务对象,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推动社区先进文化建设为工作方向。《北京社区报》的前身是《北京社会报》。
  点评:关于社区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由社区创办并主要在该社区发行的定期出版物”,美国全国报业协会则定义为“旨在通过提供新闻和资讯的方式服务并建设本地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打造社区纽带的报纸”。社区报在国外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国内也先后出现过《南山日报》《巷报》等自称为社区报的报纸,但大都没有善终。在传媒发展逐渐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时候,更擅长精确传递信息的小众化报纸——社区报理应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因此,尽管《北京社区报》与严格意义上的社区报尚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北京社区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并希望《北京社区报》的创刊能够成为中国社区报黄金时代到来的一个标志。
  
  四 报社转制全面铺开,进展迅速
  
  事件:2008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08]114号),为报社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规定了最后期限。在2010年,全国各级、各地报社的转制工作全面铺开,进展迅速。
  7月7日,人民日报社召开新进人员聘用合同管理工作动员会,宣布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从2010年开始对新进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未来报社还将按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逐步推进全员聘用制改革。
  8月10日,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天津市党报宣传、经营两分开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天津日报》、《今晚报》按照宣传、经营两分开的改革方向,将所属非时政类报刊的所有权、经营权及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业务和资产剥离出来,分别成立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个新的集团公司成立后,将通过企业化、市场化变革,打破媒体体制瓶颈,使党报可经营资源真正进入市场,激发创造力,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壮大党报传媒的整体实力。
  点评:报业转制是报业集团经营体系的企业化、市场化,也是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成功实现报业转制,中国报纸才能够扔掉包袱,轻装上阵;同时,也才能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把中国报纸产业做大、做强,并且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在国际传媒市场上一显身手的能力。中国报业已经步入正轨,收获之日当为时不远。
  
  五 编辑记者微博群成为报网互 动新热点
  
  事件:2010年,报网互动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报社编辑记者微博群上线。
  7月30日,《人民日报》办公厅、总编室、新闻协调部等部门的近200位编辑、记者微博落户人民网。据了解,人民微博自开通以来,得到了《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的大力支持。在2010年两会、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南非世界杯等重大事件报道中,《人民日报》各部门和各地分社的编辑、记者的微博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大量迅捷、鲜活的现场信息和客观、尖锐的评论,成为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一大亮点。作为人民微博上线以来力推的第一个微博群,《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微博群不僅是报网互动的新手段,也将把更多的名编辑、名记者推介给广大网友。
  无独有偶,《深圳晚报》的40名记者也于11月宣布,他们将开通“微博”,对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二届高交会进行报道。
  点评:报网互动是2000年以来出现的具有中国新闻特色的新概念,指传统报纸和所属的新闻网站为了扩大影响力而采取的种种营销活动,2004年以来被中国内地多家媒体采用。《人民日报》等引入风头正健的微博,使其成为媒体与受众培养友谊、交流信息、进一步拉近报纸与网民距离的交互手段,是十分成功的。
  
  六 海峡两岸报纸交流合作频繁
  
  事件:在2010年,海峡两岸报纸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频繁,而且许多合作是实质性的。
  台湾《经济日报》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财经专业报纸。内地的《经济日报》更是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中央级报纸。8月8日,两岸《经济日报》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重庆签署。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在高层互访、内容交换、业务交流、经营管理、广告代理、活动策划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平等互利,共谋发展。
  9月10日,福建海峡导报社与台湾第一家专门报导两岸信息的报纸——《旺报》的社长兼总编辑黄清龙深入探讨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签订了新闻内容合作合约。《海峡导报》与《旺报》将以此为基础,展开多方位合作。
  2010年9月适逢“金门协议”签署20周年。《厦门日报》利用独特地缘优势,与《金门日报》携手合作,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两岸媒体同步报道同一新闻话题的业务合作。双方以接力采访、共享新闻的模式,关注这一新闻事件,同步发稿,互换有无,使报道更加深入。《金门日报》于2010年开辟了“厦门信息”专栏,与厦门日报社合作,透过新闻交换,为当地、台湾本岛以及其他地区的金门乡亲提供最新的厦门信息。
  点评: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两岸上述六报的合作成为新闻交流与合作的先锋和典范。正如《金门日报》所言,“合作开启了两岸新闻互动新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两岸报界应该建立起更长久、更全面的合作机制,就两岸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七 大众报业集团成立陈中华记者学院
  
  事件:2010年7月30日,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大众报业集团陈中华的名字命名的陈中华记者学院在山东蓬莱揭牌。大众报业集团陈中华记者学院落户于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致力于培训有志于从事新闻事业的优秀人才。
  陈中华是大众报业集团功勋员工、高级记者、一级作家,2010年11月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他的先进事迹得到中央领导贺国强、刘云山同志的充分肯定,是中宣部、中国记协号召全国新闻界学习的典型。
  陈中华自1998年调入大众报业集团以来,始终奔波在新闻采访第一线,爱岗敬业,作风扎实,写出了大量精品佳作,被誉为“庄稼地里长出来的记者”。特别是2006年罹患癌症经积极治疗后,处于恢复期的陈中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上,以坚强的毅力、忘我的奉献精神、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同行的尊重。
  点评:以一个记者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新闻培训学院,这在全国省级报业集团中尚属首例。此次大众报业集团记者学院以陈中华名字命名,体现了大众报业集团对优秀人才的尊重,体现了大众报业集团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与培养名记者、名编辑的决心,也是希望更多的陈中华式的优秀记者脱颖而出。
  
  八 中国出现3D报纸热潮
  
  事件:2010年3月9日,被称为“欧洲第一张3D报纸”的比利时报纸《最后一点钟报》问世。借助一副特制的眼镜,报纸上的图片“立”了起来,给人以全新的立体感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张报纸唤醒了中国报人的3D梦想。在很短的时间内,3D报纸的身影竞相在中国各地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推出的3D报纸达到20余份。一个新生事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发展如此神速,实在令人咋舌。
  4月16日,国内第一份3D报纸《十堰晚报》在湖北问世;5月1日,大众报业集团旗下《齐鲁晚报》发行3D号外《梦世博》;5月27日,南方传媒集团旗下《南方都市报》又推出了一份3D报纸。此后还有《城市晚报》《东方早报》福建《海峡都市报》《太原晚报》《厦门日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重庆晚报》《山东商报》《北京娱乐信报》《每日新报》《宜兴日报》《南国城报》《玉林日报》等都先后推出了319报纸。出版3D报纸的有实力雄厚的报业集团,也有知名度不高的地市级甚至县级报纸。这些报纸涉及的地域几乎包括所有东部地区,也有少量西部地区。由此可见3D报纸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
  点评:中国造纸术传到中东用了600多年,传到欧洲则用了1000年。而3D报纸从欧洲传入中国只需要短短38天!这个速度说明当今世界文明传播的层级结构日益“扁平化”,传播方式日益直线化,甚至直接化,整个地球的村落化趋势更加明显。
  有人为3D报纸的诞生而欢欣鼓舞:把2010年称为“3D报纸元年”,甚至高呼“报纸3D时代已经到来”。果真如此吗?其实,如果把3D报纸当做报业衰退的“救命稻草”,那恐怕就会大失所望了。从3D技术的产生来看,以文字传播见长的报纸并不是展示3D的天然舞台。放弃文字和深度很可能会让报业“死”得更快。出版3D报纸所需要的研发、印制、发行的巨大成本也限制了3D报纸的发展。从报纸的传播特点来看,3D真正想在某一份除了画报或者纯广告报纸上全面推开几乎是不可能也不理智的。因此,3D报纸只能是一种实验、一种姿态、一种标志,偶一为之尚可,常态化是不可能的。
  
  九 网络流行语“给力”登上中共中央党报头条标题
  
  事件: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进发动力;政策创新激 发活力·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个方面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
  “给力”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一向是以严肃、严谨著称的。因此,《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标题中吸纳网络流行语,立刻引发如潮热议。像以前的囧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这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立刻引发热议。截至当晚8时,这一消息仅在新浪微博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评论近千条。大多数网友都对此表示意外,有人大呼“今天的《人民日报》很给力!”
  《人民日报》的示范作用很快显现。此后各报密集使用“给力”作标题。
  點评:人们普遍对《人民日报》采用网络热词作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感到意外。感到意外之余,不少网友认为,《人民日报》此举是顺应网络潮流,亲近网民的表现。有网民甚至称赞说,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
  其实,汉语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吸收有生命力、有表现力的网络语言原本用不着大惊小怪。引起争议和关注,只是因为使用网络新词的主体是《人民日报》。其实,网民对此应该有一个平常心。使用不使用网络语言,完全取决于是不是需要。如果真的需要,当然可以使用网络语言;反之,是为了表明一个亲近网民或者紧随潮流的姿态,那就应该引以为戒了。
  
  十 中国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被取代
  
  事件: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世界报业趋势》年鉴特邀作者陈中原在《新闻记者》2010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中国多年的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第一次被印度取代。
  根据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最新发布的世界付费日报发行量排行榜,全球最大的5个报纸市场是:印度(1.10亿份/天)、中国(1.09亿/天)、日本(0.5亿/天)、美国(0.46亿/天)、德国(0.2亿/天)。最近5年来,印度的成长速度最迅猛,其次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以8.8%的年均速度增长,付费日报种数从2005年的1874种增长到2009年的2700种,增加了826种;中国付费日报种数的增长速度只有0.9%(加上免费日报也只有1.1%),种数从2005年的954种增加到2009年的1000种。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中国报业与印度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同样,中国报业的发行量也需要加快发展步伐。最近5年来,印度付费日报发行量以接近8%的增长速度在开拓市场,中国的增长速度只接近2.8%。
  点评:是不是世界第一报业大国,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是不是真的被印度取代,也不必耿耿于怀。我们还应该更多地算人均账,算经济账,算实力账。我们的报业原本就不具有世界第一的实力,可以说原来有的不过是世界第一的虚名。又或者说,我们丢掉的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又或者说,我们什么都没有丢失。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对中国报业面临的局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未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金黄解毒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大黄、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TLC)色谱中均能明显检
2012年8月1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肝胆胰脾专业团队在腹腔镜下,成功地为一名16岁少女切除了右肝上的肿瘤。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即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年来临床运用中药口服,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取
2011年2月21日,河南省疾控中心通报了去年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省18个省辖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病发病420777例,死亡1809例,没有甲类和按甲类
目的用“形神合一”的理论,探索心理障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关系及身心同治的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心理障碍状况进行评估;在中药常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与31例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
动态提取是一种新的中药提取工艺,也是中药提取的发展方向。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多次煎煮方法,通过离心分离解决了药渣中药液的残留问题。动态提取提高了中间产品的质量,降低了能
记者2010年12月9日在四川华西医院获悉,来自四川眉山的5个月的妞妞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必须尽快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妞妞的爸爸妈妈很年轻,都只有21岁,他们争着“割肝”救女。但因
资源的开发是对资源进行调整,以达到利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过程。资源的利用是对已开发的资源进行有目的使用,将其加工和制成新产品等。中药资源开发原则是: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2010年12月16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肝病防治公益救助项目在湖南临澧县启动.对参加肝病免费普查救助的群众提供检查,为确诊的乙肝患者免费办理《肝病防治救助证》,并赠送肝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