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在介绍慕课内涵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慕课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使慕课稳步发展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 慕课 优点 不足 措施
一、慕课的内涵与发展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其中“M”代表大规模,一门课程动辄可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一个“O”代表开放,凡是想学习的,不分国籍,都可免费注册参与学习;第二个“O”代表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课程。因此作为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幕课的起源得益于美国科罗拉州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2007年,他们在自己的化学课上大胆实践了慕课,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得到众多同行的认同。在两位教师的推动下,慕课开始在全美推广。2011年,随着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爆红全球,幕课也红遍全世界,被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1]。2012年,慕课浪潮席卷全球,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从2003年起至2013年我国有28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2]。2014年5月8日,教育部推出自己的“中国式慕课”,名为“爱课程”,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16所高校首批在“爱课程”上线[3]。
二、慕课的优点与不足
(一)慕课的优点
1.结合了科学信息新技术。
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将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穿心教学内容和形式。
慕课打破一般网络课程将课本知识以讲说形式体现、与学习主体缺少沟通、无法根据授课对象灵活调整和针对性讲授等难题,从内容上设置作业、讨论、参与、答疑、考试、评价、证书等更多教学环节,授课内容由10分钟左右针对不同知识点的层层递进的微课构成,学生只有完成先修知识模块才能进行下一步学习,增强趣味性。从形式上将学生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控制学习内容与进度、提出问题与在线教师或其他学生讨论。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更能专注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慕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更符合心理学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对他们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更及时。
3.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借助于网络和慕课平台,慕课使得课堂跨越校园甚至国度的限制而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共享。
(二)慕课的不足
1.无法充分保证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
人的各项活动都是要和社会的其他构成体相互融入共同进行,学生在校生活的目的是获得智和德两方面素质的提高,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而慕课无法带给学生传统课堂所能给予的学习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教师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对他们的影响及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作用。
2.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慕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活性,但要完全满足数量众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专业功底等不尽相同的学生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3.不能应用于所有课程。
慕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太适合像逻辑学、数学等难度较大的学科和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4.无法确切掌控学习者学习状态。
慕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的兴趣和自觉,教师基本不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使得自律性或主动学习需求较差的学习者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从学习效果看慕课也有失败的案例,《赫芬顿邮报》报道Udacity提供的由圣何赛州立大学开发的三门慕课课程的通过率分别只有29%、44%和51%,远低于预期目标[4]。
5.短时间内难以普及。
从学校方面来说,慕课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和为慕课服务的平台与团队,这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另外,慕课的运行也将使课程成本、量化、标准及评估等重新洗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需重新权衡,这对管理者是一个挑战。
从师资方面来说,慕课课程的特点和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计算机水平、个人魅力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从学生方面说,慕课的开展需要他们具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设备,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具备这些条件。
三、采取措施,保障慕课的稳步发展
(一)健全慕课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
慕课建设不仅要重视立项评审,而且要重视建设质量,更要重视使用效果,防止有些教师为敛取资金或获得晋升等而进行投机取巧的行为,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慕课建设教师队伍不仅要具有开发高质量慕课的能力,还要具有实施慕课改革的热情和主动性,以确保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
(三)配备充足的教师数量
慕课建设需要有足够的教师力量,以保证在线时间,在尽力做到随时回答学习者提问的同时,还应在学习者学习比较静默、互动不活跃的时候,提出适当课题,引导学习者参与互动,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可以建立多人视频回话系统,模拟课堂授课情景,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尽量发挥慕课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
(四)提高慕课资源质量
加强慕课资源的体系化建设,体现慕课课程的学习性和教育性。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细化慕课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施设计,提高视频制作质量,增强慕课资源的播放效果,增强的课程趣味性,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习者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五)优化慕课运作模式
建立与各高校合作的大型商业慕课平台,提高我国慕课教学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运作水平,扩大慕课应用市场,提高竞争力。
四、结语
慕课带来的教育产业大洗牌深刻地影响到每个人,事关国计民生,理应受到足够重视[5]。但慕课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能急于跟风,而要理智分析,冷静对待,多方考虑,认真设计,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朱剑萍,张苏萍,葛敏敏.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思维的挑战与革新:基于在线课程“幕课”视野的有效教学论[J].上海城市管理,2014(1):81-83.
[2]《教育》编辑部.慕课兴起与思考[J].教育(周刊),2015(31):23-24.
[3]黄喆.英国推出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以应对美国的竞争[J].比较教育研究,2013(2):108.
[4]冯秀芝,姜开运,任艳玲.慕课来袭缓缓行:慕课利弊分析[J].才智,2015(10):7-8.
[5]金辉.汤敏:慕课是一场中国输不起的教育革命[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5(3):80-83.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5SC153;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课程建设项目-XJP2015008。
关键词: 慕课 优点 不足 措施
一、慕课的内涵与发展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其中“M”代表大规模,一门课程动辄可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一个“O”代表开放,凡是想学习的,不分国籍,都可免费注册参与学习;第二个“O”代表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课程。因此作为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幕课的起源得益于美国科罗拉州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2007年,他们在自己的化学课上大胆实践了慕课,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得到众多同行的认同。在两位教师的推动下,慕课开始在全美推广。2011年,随着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爆红全球,幕课也红遍全世界,被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1]。2012年,慕课浪潮席卷全球,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从2003年起至2013年我国有28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2]。2014年5月8日,教育部推出自己的“中国式慕课”,名为“爱课程”,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16所高校首批在“爱课程”上线[3]。
二、慕课的优点与不足
(一)慕课的优点
1.结合了科学信息新技术。
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将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穿心教学内容和形式。
慕课打破一般网络课程将课本知识以讲说形式体现、与学习主体缺少沟通、无法根据授课对象灵活调整和针对性讲授等难题,从内容上设置作业、讨论、参与、答疑、考试、评价、证书等更多教学环节,授课内容由10分钟左右针对不同知识点的层层递进的微课构成,学生只有完成先修知识模块才能进行下一步学习,增强趣味性。从形式上将学生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控制学习内容与进度、提出问题与在线教师或其他学生讨论。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更能专注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慕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更符合心理学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对他们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更及时。
3.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借助于网络和慕课平台,慕课使得课堂跨越校园甚至国度的限制而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共享。
(二)慕课的不足
1.无法充分保证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
人的各项活动都是要和社会的其他构成体相互融入共同进行,学生在校生活的目的是获得智和德两方面素质的提高,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而慕课无法带给学生传统课堂所能给予的学习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教师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对他们的影响及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作用。
2.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慕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活性,但要完全满足数量众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专业功底等不尽相同的学生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3.不能应用于所有课程。
慕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太适合像逻辑学、数学等难度较大的学科和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4.无法确切掌控学习者学习状态。
慕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的兴趣和自觉,教师基本不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使得自律性或主动学习需求较差的学习者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从学习效果看慕课也有失败的案例,《赫芬顿邮报》报道Udacity提供的由圣何赛州立大学开发的三门慕课课程的通过率分别只有29%、44%和51%,远低于预期目标[4]。
5.短时间内难以普及。
从学校方面来说,慕课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和为慕课服务的平台与团队,这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另外,慕课的运行也将使课程成本、量化、标准及评估等重新洗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需重新权衡,这对管理者是一个挑战。
从师资方面来说,慕课课程的特点和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计算机水平、个人魅力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从学生方面说,慕课的开展需要他们具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设备,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具备这些条件。
三、采取措施,保障慕课的稳步发展
(一)健全慕课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
慕课建设不仅要重视立项评审,而且要重视建设质量,更要重视使用效果,防止有些教师为敛取资金或获得晋升等而进行投机取巧的行为,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慕课建设教师队伍不仅要具有开发高质量慕课的能力,还要具有实施慕课改革的热情和主动性,以确保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
(三)配备充足的教师数量
慕课建设需要有足够的教师力量,以保证在线时间,在尽力做到随时回答学习者提问的同时,还应在学习者学习比较静默、互动不活跃的时候,提出适当课题,引导学习者参与互动,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可以建立多人视频回话系统,模拟课堂授课情景,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尽量发挥慕课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
(四)提高慕课资源质量
加强慕课资源的体系化建设,体现慕课课程的学习性和教育性。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细化慕课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施设计,提高视频制作质量,增强慕课资源的播放效果,增强的课程趣味性,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习者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五)优化慕课运作模式
建立与各高校合作的大型商业慕课平台,提高我国慕课教学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运作水平,扩大慕课应用市场,提高竞争力。
四、结语
慕课带来的教育产业大洗牌深刻地影响到每个人,事关国计民生,理应受到足够重视[5]。但慕课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能急于跟风,而要理智分析,冷静对待,多方考虑,认真设计,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朱剑萍,张苏萍,葛敏敏.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思维的挑战与革新:基于在线课程“幕课”视野的有效教学论[J].上海城市管理,2014(1):81-83.
[2]《教育》编辑部.慕课兴起与思考[J].教育(周刊),2015(31):23-24.
[3]黄喆.英国推出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以应对美国的竞争[J].比较教育研究,2013(2):108.
[4]冯秀芝,姜开运,任艳玲.慕课来袭缓缓行:慕课利弊分析[J].才智,2015(10):7-8.
[5]金辉.汤敏:慕课是一场中国输不起的教育革命[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5(3):80-83.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5SC153;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课程建设项目-XJP20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