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由中国美术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及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合作主办的《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于2008年5月15日至7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文化部的支持下,此展被列为奥运重要文化项目,体现了“人文奥运”的宗旨。
“灵动的风景”展示了过去两百多年德国风景画的发展历程。“人物与风景”的主题贯穿了从浪漫主义,到表现主义,再到现实主义的画作之中,有代表性地表现了风景画这个绘画种类在德国两百多年的传统。
纵观德意志的艺术史,追其源头,是个很难明确界定的概念。从政治上说,德意志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起,要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从那时起至中世纪末期,德意志艺术很难从中世纪艺术中分离出来,或者说,整个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都是在一种德意志精神的促动下发展,以至于出现了区别于古代艺术的新面貌。在基督教造型艺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手抄本、绘画也是在中古德意志的数位皇帝的促使下,得以蓬勃发展的。比起古代世界及拉丁民族而言,德意志更富于现实及世俗的精神。由于国家分裂,诸侯国众多,因而封建领主的权力往往要大于教会,这就为现实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然而在文艺复兴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与复兴运动中,德国一直没有呈现出独特的面貌。直到出现了一个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巨人”——阿尔布莱希·丢勒。丢勒早期在德国本土深受尼德兰艺术的影响,很小就表现出了在写实绘画中的天赋。年轻时留学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等人的影响,发现了意大利艺术在造型、线条、整体构图以及激情的表现力方面远非冷漠的北方文化所能及。于是开始逐渐形成了结合南北两方面风格的个人特征,成为了日后德国绘画之楷模。当时的德国在印刷术方面非常发达,因此板画插图就成为了此时德意志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丢勒在形成自己油画风格的同时,也把意大利优秀的素描风格融入到圣经插图当中,使得此时的德国版画成为艺术史上独具一格的一页。
如果说是丢勒把文艺复兴的精神带入了德国,那么,格吕·瓦尔德则是为文艺复兴的精神添加上了民族的浪漫激情。在阿恩海姆祭坛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意大利绘画中平静的耶稣,而是一个挣扎哀号的、充满血腥和苦难的基督。他把对人生苦难的感受和所理解的宗教精神结合到一起。尽管格吕·瓦尔德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画家,但在丢勒之外,他的荣誉无疑却让给了另外一位冷静而富于思辩力的画家老汉斯·荷尔拜因。荷尔拜因凭借着对于自然的精确观察与简洁概括的表现力成为了宗教祭坛画的佼佼者。然而德意志境内如狂风暴雨般的宗教改革让祭坛画只能成为历史的回忆,并使17、18世纪德国造型艺术少为人知。
18世纪的德意志还处在十几个小诸侯国的统治之下,政治上弱小,精神上独立,没有独立的德国艺术风格与文学精神。当时左右德国思想界的主要是来自法国拉丁古典文化的影响。面对外在的文化压力和内心的渴望,德意志思想家们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独特道路。在温克尔曼的推动下,德国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可以与拉丁古典文明相抗衡的道路,这就是希腊古典文化,一个注重现实与自然的文化。于是在德国的精神上层兴起了复兴希腊古典文化的高潮,与康德富于独立思考的哲学结合在一起,狂飙突进运动诞生了。
此时的德国艺术在戏剧和音乐方面最为繁荣,《浮士德》开辟了德国艺术的新纪元。它以反思的、独立思考的哲学精神取代了具有华美和机智情节的法国戏剧在德国的影响。在造型艺术方面,尽管受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题材绘画明显减少,然而在风景画和现实主义题材绘画方面却另辟蹊径。
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变,也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意志建立了。统一后的德国,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初期,德国艺术家们开始对此前未受关注的乡土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以自然为主题,意在表现民主性和德意志民族性的理想;重新探索个体内心世界,回归宗教本质。这一时期的德意志风景绘画是德国社会中产阶级思想的反映。实际上早在16世纪,德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风景画派,多瑙河画派。而到了19世纪初,德国风景画竟引发了西方绘画史的一个根本变化。
1774年出生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德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开辟了历史风景画的新道路。他把宗教精神、历史故事与人的理想、情感融入到风景画当中,使德国的风景画不同于法国、意大利,而成为了凝结着对人类存在的历史充满反思的作品。
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似乎是在刹那间凝固的时间画面,既宁静又清澈。由于一整套在结构上反复出现的图案图形及对光的细腻控制,他的作品通过风景表达出对生活的一贯态度。在《两个望月的男人》中,作者表现了一个他常用的题材。在一个斜坡上站立着两个男子,他们正望着画面中央光晕环绕、渐渐下沉的圆月。他们所处的画面前景与奇异的橘褐色的天空之间有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幅画巧妙地构造出一种截然的对立,即望月人的现实世界与只能通过他们的视野和思想才能到达的无限空间。作为现实象征的前者只在微弱的逆光中隐约可见,作为无限象征的后者却是光的化身。黑暗的肉体的前景与光明的不可及的背景的对立,暗示着现实的悲观与未来的遥远。这也是弗里德里希所想表达的宗教和政治观点。而他的风景油画代表作《冰海》,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它描绘了一艘船消失在堆积的浮冰之中的情景,在浪漫主义作品中,船常被看作是人生之旅的象征。画中广阔无垠的自然与失落的文明融合在一起,孤独与破败变成时代的写照,而风景则成为这种涵义的载体。
以他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绘画开创了德国艺术的新纪元。也可以说,与德国历史、宗教、现实更加紧密关联的德国绘画由此确立,它是一种新的绘画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体现了德国文化精神的视觉表达。在19世纪前半叶,浪漫主义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典型的德国流派,涌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风景画家。除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外,还有卡尔·弗里德里希·辛克尔、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莫里兹·冯·施温德、路德维希·李希特、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菲利浦·奥托·隆格等。来自挪威的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在夜景绘画上颇有建树。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转瞬即逝的光线和其后变化非常关注。他通常用快速勾画的线条来表达瞬间的现象,每一笔都清晰可见。在这点上,他的作品不同于弗里德里希完美的大幅画面。受17世纪创新和发展了意大利本土风景绘画的画家约瑟夫·安东·科赫影响的李希特,则通过风景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笔下的人物身着民族服装,享受着惬意的田园生活,如《希维特拉(黄昏)》中对傍晚农民归家这一情景的描写。从1820年代起,一股强烈的写实主义潮流兴起,浪漫主义绘画经常使用内外相互映衬的表现方法,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浪漫的景象。《窗前的女人》是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妻子充满渴望地眺望无尽的远方,莫里兹·冯·施温德在《晨曦》中表达了对焕发着清晨气息的大自然的问候。
这些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合当代需要的艺术,在风景画中孕育着新的生命力。他们的绘画代表了觉醒的一代,其作品中风景是一种全新的表现。风景在他们这里成了烘托气氛、传达感情和自身感受的载体。风景与人物的关系有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含义。画家借助风景,将他们对色彩与形状的不断变化感悟进行重新构造,象征性地表达出他们的感悟过程。于是,风景画派在19世纪一跃成为现代派的化身。
德国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德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复兴。如门采尔、威廉·莱布尔等。他们着眼于描绘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门采尔选取的题材广泛,在《轧铁工厂》中,对德国工业革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映了工业时代生气勃勃的创造力,但也揭示了当时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和工人的苦难生活。19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了象征主义文艺思潮,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德国艺术家阿诺德·波克林成为这一风格的主要代表,在作品总表达梦境与幻想,具有神秘色彩。这为日后更为辉煌的表现主义埋下了伏笔。
20世纪整个欧洲艺术呈现出纷繁多变的面貌。在后期印象派画家的推动下,巴黎成了新时代的艺术之都,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艺术的发展为这个世纪的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与之相抗衡的是在德国文化中普遍兴起的表现主义思潮。
德国表现主义不同于注重装饰的野兽派和形式分割的立体主义,把人的精神和艺术表现融为一体。1905年在德国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早期社团“桥社”。创始人有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艾利希·海克尔和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随后埃米尔·诺尔德、马克斯·佩希施泰因以及奥托·缪勒也加入其中。他们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亲历的观察方式替代陈旧的、传统的艺术模式,呼唤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新时代,摆脱了种种社会制约的人们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随着“桥社”对风景画的密切关注,以及受其影响在1900前后产生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德国风景画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篇章。表现主义绘画对于德国风景画派的革命性意义,几乎可与浪漫主义相提并论。1906年,基尔希纳运用表现主义使用色彩的手法,创作了《德累斯顿的园中湖》。他用充满激情的笔触,仅仅运用不同的色彩营造出湖岸与灌木丛生动的景象。画家对画面空间的景深缩小及画面平面感的追求都在此画中有所体现。马克斯·佩希施泰因在《暴风雨来临之际》采用自由表现的方式,用不安的笔触描画着天与地,并挤压画面中景的夏末景象,渔民的房屋矗立在零散歪斜的树木中,整个画面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中。
“桥社”对非洲和太平洋岛国艺术的原始风格的发掘,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贡献,并促使他们关注对自然人体和性特征的直观表现。他们主张通过夸张和扭曲人物形象来达到心灵世界的表现。“桥社”艺术家将风景与人物进行了革新性的合成。风景画,特别是加入裸体人物的风景画,成为其绘画的主要内容。人物与空间的这种既充满张力,有时又近乎脆弱的关系,构成20世纪初强调色彩与形式的表现主义画派艺术创作的中心主题。施密特·罗特卢夫在《浴后》中,就把轮廓生硬的人物和碎片状的风景揉合在一起,而风景的强烈色彩又挤压着平面人物。
1911年,更具创新精神的“青骑士”社团也出现了。尽管青骑士社团中很多成员并非德国人,然而他们的作品中却更强的体现了历史中的德意志精神,即抽象艺术的精神。青骑士社团以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等人为代表,让抽象艺术作为绘画的形式得以实现。
在德国当代绘画中,乔治·巴塞利兹、卡尔·霍斯特·怀迪克和马库斯·吕佩尔兹的绘画作品,有代表性地表现了二战后,那一代的东、西德艺术家是如何将风景和人物题材提升为绘画的中心主题。他们的作品对1945年后德国艺术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但都将创作重点放在人物绘画上。个人的神话、政治的隐喻直至对希腊神话的解析是他们艺术的特征,绘画语言的个性化是他们的纲领。在他们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在他们浪漫主义前辈发明风景画的两百年之后,新生代画家对于风景与人物的艺术创作理念正在向什么方向前进。卡尔·霍斯特·怀迪克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派的先驱人物,他的城市风景画多以柏林为主题。《墙(竞技场)》一画中,将目标对准了这座分裂的城市的荒谬现实中。三个人狗杂交的怪物,从西柏林一侧眺望伸向远方的白色柏林墙后面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在他富有冲击性和表现性的创作风格中,具象物体被简化,运用象征手法和色彩反差,呈现出当时这个被一分为二的城市中反常而紧张的气氛。
“绘画将世界折射到图像中来”,但这些图像并不是简单的风景照,而是画家所体验的生活世界的缩影,这个体验的世界对于有艺术敏感力的人来说是“神奇的王国”,有时不经意间,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路德维希·李希特的这段话,对于今天的风景画家还是欣赏风景画的我们来说都一样适用。
(图片提供:中国美术馆)
“灵动的风景”展示了过去两百多年德国风景画的发展历程。“人物与风景”的主题贯穿了从浪漫主义,到表现主义,再到现实主义的画作之中,有代表性地表现了风景画这个绘画种类在德国两百多年的传统。
纵观德意志的艺术史,追其源头,是个很难明确界定的概念。从政治上说,德意志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起,要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从那时起至中世纪末期,德意志艺术很难从中世纪艺术中分离出来,或者说,整个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都是在一种德意志精神的促动下发展,以至于出现了区别于古代艺术的新面貌。在基督教造型艺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手抄本、绘画也是在中古德意志的数位皇帝的促使下,得以蓬勃发展的。比起古代世界及拉丁民族而言,德意志更富于现实及世俗的精神。由于国家分裂,诸侯国众多,因而封建领主的权力往往要大于教会,这就为现实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然而在文艺复兴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与复兴运动中,德国一直没有呈现出独特的面貌。直到出现了一个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巨人”——阿尔布莱希·丢勒。丢勒早期在德国本土深受尼德兰艺术的影响,很小就表现出了在写实绘画中的天赋。年轻时留学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等人的影响,发现了意大利艺术在造型、线条、整体构图以及激情的表现力方面远非冷漠的北方文化所能及。于是开始逐渐形成了结合南北两方面风格的个人特征,成为了日后德国绘画之楷模。当时的德国在印刷术方面非常发达,因此板画插图就成为了此时德意志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丢勒在形成自己油画风格的同时,也把意大利优秀的素描风格融入到圣经插图当中,使得此时的德国版画成为艺术史上独具一格的一页。
如果说是丢勒把文艺复兴的精神带入了德国,那么,格吕·瓦尔德则是为文艺复兴的精神添加上了民族的浪漫激情。在阿恩海姆祭坛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意大利绘画中平静的耶稣,而是一个挣扎哀号的、充满血腥和苦难的基督。他把对人生苦难的感受和所理解的宗教精神结合到一起。尽管格吕·瓦尔德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画家,但在丢勒之外,他的荣誉无疑却让给了另外一位冷静而富于思辩力的画家老汉斯·荷尔拜因。荷尔拜因凭借着对于自然的精确观察与简洁概括的表现力成为了宗教祭坛画的佼佼者。然而德意志境内如狂风暴雨般的宗教改革让祭坛画只能成为历史的回忆,并使17、18世纪德国造型艺术少为人知。
18世纪的德意志还处在十几个小诸侯国的统治之下,政治上弱小,精神上独立,没有独立的德国艺术风格与文学精神。当时左右德国思想界的主要是来自法国拉丁古典文化的影响。面对外在的文化压力和内心的渴望,德意志思想家们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独特道路。在温克尔曼的推动下,德国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可以与拉丁古典文明相抗衡的道路,这就是希腊古典文化,一个注重现实与自然的文化。于是在德国的精神上层兴起了复兴希腊古典文化的高潮,与康德富于独立思考的哲学结合在一起,狂飙突进运动诞生了。
此时的德国艺术在戏剧和音乐方面最为繁荣,《浮士德》开辟了德国艺术的新纪元。它以反思的、独立思考的哲学精神取代了具有华美和机智情节的法国戏剧在德国的影响。在造型艺术方面,尽管受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题材绘画明显减少,然而在风景画和现实主义题材绘画方面却另辟蹊径。
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变,也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意志建立了。统一后的德国,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初期,德国艺术家们开始对此前未受关注的乡土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以自然为主题,意在表现民主性和德意志民族性的理想;重新探索个体内心世界,回归宗教本质。这一时期的德意志风景绘画是德国社会中产阶级思想的反映。实际上早在16世纪,德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风景画派,多瑙河画派。而到了19世纪初,德国风景画竟引发了西方绘画史的一个根本变化。
1774年出生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德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开辟了历史风景画的新道路。他把宗教精神、历史故事与人的理想、情感融入到风景画当中,使德国的风景画不同于法国、意大利,而成为了凝结着对人类存在的历史充满反思的作品。
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似乎是在刹那间凝固的时间画面,既宁静又清澈。由于一整套在结构上反复出现的图案图形及对光的细腻控制,他的作品通过风景表达出对生活的一贯态度。在《两个望月的男人》中,作者表现了一个他常用的题材。在一个斜坡上站立着两个男子,他们正望着画面中央光晕环绕、渐渐下沉的圆月。他们所处的画面前景与奇异的橘褐色的天空之间有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幅画巧妙地构造出一种截然的对立,即望月人的现实世界与只能通过他们的视野和思想才能到达的无限空间。作为现实象征的前者只在微弱的逆光中隐约可见,作为无限象征的后者却是光的化身。黑暗的肉体的前景与光明的不可及的背景的对立,暗示着现实的悲观与未来的遥远。这也是弗里德里希所想表达的宗教和政治观点。而他的风景油画代表作《冰海》,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它描绘了一艘船消失在堆积的浮冰之中的情景,在浪漫主义作品中,船常被看作是人生之旅的象征。画中广阔无垠的自然与失落的文明融合在一起,孤独与破败变成时代的写照,而风景则成为这种涵义的载体。
以他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绘画开创了德国艺术的新纪元。也可以说,与德国历史、宗教、现实更加紧密关联的德国绘画由此确立,它是一种新的绘画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体现了德国文化精神的视觉表达。在19世纪前半叶,浪漫主义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典型的德国流派,涌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风景画家。除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外,还有卡尔·弗里德里希·辛克尔、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莫里兹·冯·施温德、路德维希·李希特、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菲利浦·奥托·隆格等。来自挪威的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在夜景绘画上颇有建树。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转瞬即逝的光线和其后变化非常关注。他通常用快速勾画的线条来表达瞬间的现象,每一笔都清晰可见。在这点上,他的作品不同于弗里德里希完美的大幅画面。受17世纪创新和发展了意大利本土风景绘画的画家约瑟夫·安东·科赫影响的李希特,则通过风景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笔下的人物身着民族服装,享受着惬意的田园生活,如《希维特拉(黄昏)》中对傍晚农民归家这一情景的描写。从1820年代起,一股强烈的写实主义潮流兴起,浪漫主义绘画经常使用内外相互映衬的表现方法,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浪漫的景象。《窗前的女人》是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妻子充满渴望地眺望无尽的远方,莫里兹·冯·施温德在《晨曦》中表达了对焕发着清晨气息的大自然的问候。
这些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合当代需要的艺术,在风景画中孕育着新的生命力。他们的绘画代表了觉醒的一代,其作品中风景是一种全新的表现。风景在他们这里成了烘托气氛、传达感情和自身感受的载体。风景与人物的关系有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含义。画家借助风景,将他们对色彩与形状的不断变化感悟进行重新构造,象征性地表达出他们的感悟过程。于是,风景画派在19世纪一跃成为现代派的化身。
德国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德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复兴。如门采尔、威廉·莱布尔等。他们着眼于描绘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门采尔选取的题材广泛,在《轧铁工厂》中,对德国工业革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映了工业时代生气勃勃的创造力,但也揭示了当时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和工人的苦难生活。19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了象征主义文艺思潮,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德国艺术家阿诺德·波克林成为这一风格的主要代表,在作品总表达梦境与幻想,具有神秘色彩。这为日后更为辉煌的表现主义埋下了伏笔。
20世纪整个欧洲艺术呈现出纷繁多变的面貌。在后期印象派画家的推动下,巴黎成了新时代的艺术之都,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艺术的发展为这个世纪的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与之相抗衡的是在德国文化中普遍兴起的表现主义思潮。
德国表现主义不同于注重装饰的野兽派和形式分割的立体主义,把人的精神和艺术表现融为一体。1905年在德国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早期社团“桥社”。创始人有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艾利希·海克尔和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随后埃米尔·诺尔德、马克斯·佩希施泰因以及奥托·缪勒也加入其中。他们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亲历的观察方式替代陈旧的、传统的艺术模式,呼唤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新时代,摆脱了种种社会制约的人们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随着“桥社”对风景画的密切关注,以及受其影响在1900前后产生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德国风景画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篇章。表现主义绘画对于德国风景画派的革命性意义,几乎可与浪漫主义相提并论。1906年,基尔希纳运用表现主义使用色彩的手法,创作了《德累斯顿的园中湖》。他用充满激情的笔触,仅仅运用不同的色彩营造出湖岸与灌木丛生动的景象。画家对画面空间的景深缩小及画面平面感的追求都在此画中有所体现。马克斯·佩希施泰因在《暴风雨来临之际》采用自由表现的方式,用不安的笔触描画着天与地,并挤压画面中景的夏末景象,渔民的房屋矗立在零散歪斜的树木中,整个画面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中。
“桥社”对非洲和太平洋岛国艺术的原始风格的发掘,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贡献,并促使他们关注对自然人体和性特征的直观表现。他们主张通过夸张和扭曲人物形象来达到心灵世界的表现。“桥社”艺术家将风景与人物进行了革新性的合成。风景画,特别是加入裸体人物的风景画,成为其绘画的主要内容。人物与空间的这种既充满张力,有时又近乎脆弱的关系,构成20世纪初强调色彩与形式的表现主义画派艺术创作的中心主题。施密特·罗特卢夫在《浴后》中,就把轮廓生硬的人物和碎片状的风景揉合在一起,而风景的强烈色彩又挤压着平面人物。
1911年,更具创新精神的“青骑士”社团也出现了。尽管青骑士社团中很多成员并非德国人,然而他们的作品中却更强的体现了历史中的德意志精神,即抽象艺术的精神。青骑士社团以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等人为代表,让抽象艺术作为绘画的形式得以实现。
在德国当代绘画中,乔治·巴塞利兹、卡尔·霍斯特·怀迪克和马库斯·吕佩尔兹的绘画作品,有代表性地表现了二战后,那一代的东、西德艺术家是如何将风景和人物题材提升为绘画的中心主题。他们的作品对1945年后德国艺术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但都将创作重点放在人物绘画上。个人的神话、政治的隐喻直至对希腊神话的解析是他们艺术的特征,绘画语言的个性化是他们的纲领。在他们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在他们浪漫主义前辈发明风景画的两百年之后,新生代画家对于风景与人物的艺术创作理念正在向什么方向前进。卡尔·霍斯特·怀迪克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派的先驱人物,他的城市风景画多以柏林为主题。《墙(竞技场)》一画中,将目标对准了这座分裂的城市的荒谬现实中。三个人狗杂交的怪物,从西柏林一侧眺望伸向远方的白色柏林墙后面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在他富有冲击性和表现性的创作风格中,具象物体被简化,运用象征手法和色彩反差,呈现出当时这个被一分为二的城市中反常而紧张的气氛。
“绘画将世界折射到图像中来”,但这些图像并不是简单的风景照,而是画家所体验的生活世界的缩影,这个体验的世界对于有艺术敏感力的人来说是“神奇的王国”,有时不经意间,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路德维希·李希特的这段话,对于今天的风景画家还是欣赏风景画的我们来说都一样适用。
(图片提供: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