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 创新 创业”三导师制初探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依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普遍存在师资严重不足、科研水平不高、师资队伍不稳等问题。基于思想、知识、实践三维视角探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论证了建立“思想 创新 创业”导师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就“三导师”制在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作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高等院校 创业教育 三导师制
  从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次创业大赛始,我国创业教育已经走过17年的历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优秀的做法,但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仍然难以突破4%,西方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普遍可以达到20%。这反映出我国创业教育依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有很多,没有形成能够充分发挥“集群优势”的专业化、专家化创业教学团队机制是关键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教育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经在高等院校普及。创业课程一般由专业课、公选课、选修课组成。在创业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明显跟不上步伐。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创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会计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相应地要求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具备以创业学为主,兼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并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这对创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创业教育教师主要来自于辅导员、就业部门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等,他们大多数并不熟悉创业项目,远不能满足创业教育发展的真正需求。符合创业教育能力需要全部条件的教师可谓是凤毛麟角,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教师能够达到标准也不多。这就需要发挥“集群优势”,运用团队的力量合理分工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创业教育凸显实践性的特征,而当前创业教育教师很少有创业实践经历或者参与企业运营的经验,教学主要从理论到理论的传授,缺乏知识的自信力、说服力和传播力。就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2012年8月1日,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的精神,要求各地高校开设创业教育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课后,创业教育师资更为紧张,特别是专职教师。根据调研统计,二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41%的高校没有创业教育教师;34%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由就业、学工、团委、辅导员、经管学院教师兼任,兼职教师本身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加之创业教育课程专业性强,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讲好这门课,耗费时间与精力,而大部分教师只能边学边教,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25%的高校设有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由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两课”教师转行而来,创业理论知识不系统,缺乏创业实践经历,难以有效地把握创业教育规律,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十分吃力。
  2.创业教育教师科研水平不高。高等院校一般成立创业指导教研室,隶属于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或者学生工作部门。由于专职工作人员少,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加之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知识背景比较薄弱;教学、管理、科研集于一身,造成教学研究工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在行政部门,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并非主流的工作,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久之其功能变得泛化、简单化、表面化,仅余排课、考核等工作。
  3.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稳定。专职创业教育教师隶属于行政部门,主要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缺乏科研与教学的环境,没有科学的、阶梯式的教学科研团队,没有学科的支撑。职称评聘与专业教师岗位的评聘条件基本一致,有管理教学的责任却没有行政发展空间,属于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人,这引起大量优秀师资的流失,或转岗去从事行政工作,或转为专业教师。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 创新 创业”导师的内涵及其职责
  针对创业者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三方面能力的需要,建立“思想 创新 创业”三导师制可以弥补现有创业课程体系的缺失,完善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素质构成。
  1.创业教育“思想 创新 创业”三导师制的内涵。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强调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通过实践丰富、更新理论知识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思想、有创新创业知识、有创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不同群体的业务优势,吸纳学生政工干部担任思想导师、专业教师担任创新导师、校外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构建创业教育三导师制。高等院校建立“思想 创新 创业”三导师制,即:思想导师主要负责宣传创业政策,启蒙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供法律援助;创新导师负责传授与创业有关的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性知识支持,提高学生科技创新与自主创业能力;创业导师负责引领学生进入创业实践环节,在模拟、实习、实践中形成对创业的感性经验,帮助创业项目孵化落地。三者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互动交流,能够有效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精神支持、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三导师制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锻炼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2.创业教育“思想 创新 创业”三导师的职责
  第一,思想导师的职责。思想导师主要从就业服务、学生工作等部门遴选。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主要负责宣传创业政策,启蒙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坚定创业信心;同时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援助。
  第二,创新导师的职责。创新导师主要从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中选拔,主要是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有针对性的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等。大学生创业一般会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高技术壁垒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之一。创新导师可以指导创业大学生对科研成果的可靠性、成熟度有正确的评价。
  第三,创业导师的职责。创业导师主要从校外优秀企业家中聘任,主要利用课堂或者网络平台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际运作,特别是高校中有很多成为“睡眠成果”,而大学生确缺少合适的项目,由创业导师指导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来遴选市场前景好、投入资源少的项目,激活被束之高阁的成果,对学校、社会、学生、科研人员均是有益的事。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三导师”制的路径探索
  1.严格选拔创业教育导师,建立“三导师”师资库
  第一,思想导师主要从学工、团委、就业、组织、宣传等部门工作人员及辅导员中选拔,形成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强、组织能力强的100余人的思想导师团队。也可以从社会上选拔一些从事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思想导师队伍中,如退休干部、知名校友、创业模范等。
  第二,创新导师面向全校专业教师,选拔优秀师资参与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并且给这些导师配备学生助理,辅助他们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建立拥有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为核心,数量达到150余人的创新导师团队,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
  第三,创业导师主要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中选择,组成学科门类齐全、能力突出的100多人的创业导师团队。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退休干部、企业管理者等,他们一般希望发挥余热,能够专心从事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经验、实习、实践的指导。
  2.全面培训创业教育导师,建立分类培训规划。当前创业教育培训具有覆盖面窄,内容趋同、短期性的特点。要避免以上问题,应该鼓励高校开展校本化创业教育培训。
  第一,思想导师培训。思想导师擅长组织学生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缺乏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的认知。因此,对他们进行创业知识、实践培训十分必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才能深刻理解创业的意义,养成创业精神。到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实施还有很多的困难。
  第二,创新导师培训。创新导师的优势在于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扎实的知识积淀、广博的理论基础,但是总体上缺乏创业实践体验。创新导师可以分理论型和实践型进行培养,理论型主要从事创业理论研究,加强学生对创业知识、创业风险、市场机会等知识的掌握;实践型可以在企业兼职或者参与创业项目或者自己创业,将创业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同学生进行探讨,提升创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第三,创业导师培训。创业导师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工作人员,他们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如何将其创业经验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教学、教法的培训,开设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教学法等相关课程进行培训,提升其讲授能力。同时,需要对其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防止个别创业导师不遵守教学大纲、教学规则,将市场竞争中的不良做法带入校园,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3.科学考核创业教育导师,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导师建立不同的量化指标体系,有利于导师在开展工作时有明确的方向。思想导师以量化指标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状况,如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创新导师的考核可以由督导室完成,考核其对创业学生知识技术支持的状况;创业导师的考核由教务部门考核,考核其上课的数量质量,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为创业学生提供的指导及其效果等。同时建立创业教育导师的评教平台,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平台为导师打分,对进一步需要改进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晓,黄勇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G201401062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The Input Hypothes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Krashen’s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learners acquire a second langua
期刊
在进行研究性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还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到底该怎样有效地分析教情,学情?怎样使得我们的研究性备课变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怎样在实际的课堂
2015年是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简称2015国际光年.联合国之所以做出这一决议,是基于光和光基技术对世界人民的生活以及全球社会多层面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各种宣传提高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英语教学也应如此。尤其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自主学习更是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确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动机 教师角色 方法 环境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与传统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