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马市位于河南西部,是洛阳、三门峡经济隆起带、沿黄经济带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只有112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16万人,近几年却以其迅速提高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GDP而引人注目。2004年,该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位居河南省第一,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居河南省第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河南省第四,人均GDP位居河南省第五,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由2002年的第三十三位跃居至第八位。
让经济循环起来
义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工业城市,素有“百里煤海”之称。在GDP构成中,资源性工业以70%以上的比重在整个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但就在几年前,各项经济指标屡创新高的义马,却陷入因资源而带来的困扰之中。由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不仅经济增长在质量上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空间。
如何破解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而困的发展“怪圈”?这是市委书记张英焕2002年刚上任时遇到的第一道难题。
“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是张英焕书记的一句口头禅。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他保持了一贯冷静作风,提出“站在全国审视义马,立足义马超越义马,跳出义马发展义马”。上任的头两个月,他多次带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远赴北京、上海、辽宁等地考察学习。
张英焕说:义马市的经济要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经济模式。必须变以往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代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03年初,义马市在经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引进推动主导战略,建设能源、煤化工、铬化工三大基地,全面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
这一发展思路强调,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实现产业转型。
义马市依靠能源、煤化工和铬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一方面积极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环保生态型产业。在新的循环层次上,构筑了产业优势延续、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在内部实行强项带动的同时,义马市还坚持引进、推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为三大产业发展拓宽空间。近年来,先后吸引了英国开曼、杭州锦江、武汉凯迪、中国蓝星、开祥化工、河南兴亚、香港天地辉煌等一批大企业、大财团,前来投资项目或与本地企业合作办厂,与美国、英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了义马的发展空间。在吸引外来投资时,义马市改变了以往产业选择的基本方法,由单纯追求项目数量变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客商和项目,拒绝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项目,从而实现了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产业规模和档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义马市还特别重视科技投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吸引专业人才和专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目前义马市每万人中已有专业人员460多人。同时,还聘请了全国十余名科技专家担任顾问,及时为产业发展、技术提升提前介入指导。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工研究所、西安化工研究院等知名大学、院、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已先后引进技术近8类35项科技成果,为义马的经济增加了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了循环经济建设的层次和速度。
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促使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循环经济正在给义马市带来越来越明显的效益。先后被列入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经济扩权县市,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之一,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市。
让社会和谐起来
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义马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重点,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谐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政务环境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在开展效能建设中,义马政府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思路。他们以政务大厅、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镇村财务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效能投诉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为平台,构建全民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增加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质量,密切了服务、推选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将信访、立案等科室从机关迁移到居民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义马市国税局结合“一站式”、“一窗式”和限时服务各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内部流转,为纳税人开通了税收服务“绿色通道”。开展交通建设以来,遏制了“四乱”和“吃拿卡要报”等问题的发生,促进了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的转变,使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营造了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为加强机关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公正、高效行使职权,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义马市出台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规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机构必须在接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投诉人要求给予答复的,应当及时给予答复;需要转办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转交有关机关处理。这一办法还明确了管理相对人可投诉的各类情形,包括机关未建立健全内容管理制度,机关工作人员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该办法规定,对影响机关效能、贻误管理工作、损害管理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危害经济发展环境等行为,将追究其效能责任。
今年年初,义马市立足于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对信访部门的职能进行拓展,在原信访局的基础上成立群众工作局。群工局被赋予六项权力,即交办转办权、督促检查权、指导协调权、直接调查权、情况通报权、责任追究建议权,使信访部门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群工局可以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群众信访提出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服从大局,采取积极措施,处理问题。针对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群工局还专门成立了“群众之家”。“群众之家”设有法律服务室、群众活动室、交流谈心室、社情民意室、帮扶济困室。“群众之家”除了信访职能外,还有原属民政部门的扶贫救济和低保职能,原属人劳社保部门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仲裁职能,原属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服务职能及原属科技部门的科技扶贫职能。“群众之家”开放以来,接待来自社会各界群众数千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难题近百件。
在群众信访工作方面,义马不只是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还从根本上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和完善民意沟通机制,坚持“领导接访”、“群众工作日”等制度,开展“结对交友谈心”活动。努力把各级群工部门建成与群众交流思想的平台、群众向政府反映意见的绿色通道。200多名县、科级干部负责联系20个行政村和118个自然村,1000多名机关干部与10802户群众交友结对子,沟通交流,帮助解决难题。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百千万工程”。
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的义马模式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委书记张英焕表示:义马市将紧紧抓住被河南省定为5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列入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和国家巩固宏观调控政策的机遇,充分利用政策,超常规大踏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加快发展,把三大基地做大、做强、做优;并将一切工作始终围绕并服从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健康强大,社会繁荣稳定,干群团结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态工业经济城市。
让经济循环起来
义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工业城市,素有“百里煤海”之称。在GDP构成中,资源性工业以70%以上的比重在整个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但就在几年前,各项经济指标屡创新高的义马,却陷入因资源而带来的困扰之中。由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不仅经济增长在质量上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空间。
如何破解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而困的发展“怪圈”?这是市委书记张英焕2002年刚上任时遇到的第一道难题。
“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是张英焕书记的一句口头禅。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他保持了一贯冷静作风,提出“站在全国审视义马,立足义马超越义马,跳出义马发展义马”。上任的头两个月,他多次带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远赴北京、上海、辽宁等地考察学习。
张英焕说:义马市的经济要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经济模式。必须变以往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代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03年初,义马市在经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引进推动主导战略,建设能源、煤化工、铬化工三大基地,全面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
这一发展思路强调,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实现产业转型。
义马市依靠能源、煤化工和铬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一方面积极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环保生态型产业。在新的循环层次上,构筑了产业优势延续、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在内部实行强项带动的同时,义马市还坚持引进、推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为三大产业发展拓宽空间。近年来,先后吸引了英国开曼、杭州锦江、武汉凯迪、中国蓝星、开祥化工、河南兴亚、香港天地辉煌等一批大企业、大财团,前来投资项目或与本地企业合作办厂,与美国、英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了义马的发展空间。在吸引外来投资时,义马市改变了以往产业选择的基本方法,由单纯追求项目数量变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客商和项目,拒绝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项目,从而实现了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产业规模和档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义马市还特别重视科技投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吸引专业人才和专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目前义马市每万人中已有专业人员460多人。同时,还聘请了全国十余名科技专家担任顾问,及时为产业发展、技术提升提前介入指导。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工研究所、西安化工研究院等知名大学、院、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已先后引进技术近8类35项科技成果,为义马的经济增加了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了循环经济建设的层次和速度。
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促使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循环经济正在给义马市带来越来越明显的效益。先后被列入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经济扩权县市,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之一,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市。
让社会和谐起来
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义马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重点,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谐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政务环境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在开展效能建设中,义马政府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思路。他们以政务大厅、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镇村财务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效能投诉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为平台,构建全民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增加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质量,密切了服务、推选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将信访、立案等科室从机关迁移到居民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义马市国税局结合“一站式”、“一窗式”和限时服务各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内部流转,为纳税人开通了税收服务“绿色通道”。开展交通建设以来,遏制了“四乱”和“吃拿卡要报”等问题的发生,促进了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的转变,使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营造了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为加强机关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公正、高效行使职权,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义马市出台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规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机构必须在接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投诉人要求给予答复的,应当及时给予答复;需要转办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转交有关机关处理。这一办法还明确了管理相对人可投诉的各类情形,包括机关未建立健全内容管理制度,机关工作人员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该办法规定,对影响机关效能、贻误管理工作、损害管理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危害经济发展环境等行为,将追究其效能责任。
今年年初,义马市立足于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对信访部门的职能进行拓展,在原信访局的基础上成立群众工作局。群工局被赋予六项权力,即交办转办权、督促检查权、指导协调权、直接调查权、情况通报权、责任追究建议权,使信访部门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群工局可以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群众信访提出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服从大局,采取积极措施,处理问题。针对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群工局还专门成立了“群众之家”。“群众之家”设有法律服务室、群众活动室、交流谈心室、社情民意室、帮扶济困室。“群众之家”除了信访职能外,还有原属民政部门的扶贫救济和低保职能,原属人劳社保部门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仲裁职能,原属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服务职能及原属科技部门的科技扶贫职能。“群众之家”开放以来,接待来自社会各界群众数千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难题近百件。
在群众信访工作方面,义马不只是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还从根本上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和完善民意沟通机制,坚持“领导接访”、“群众工作日”等制度,开展“结对交友谈心”活动。努力把各级群工部门建成与群众交流思想的平台、群众向政府反映意见的绿色通道。200多名县、科级干部负责联系20个行政村和118个自然村,1000多名机关干部与10802户群众交友结对子,沟通交流,帮助解决难题。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百千万工程”。
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的义马模式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委书记张英焕表示:义马市将紧紧抓住被河南省定为5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列入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和国家巩固宏观调控政策的机遇,充分利用政策,超常规大踏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加快发展,把三大基地做大、做强、做优;并将一切工作始终围绕并服从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健康强大,社会繁荣稳定,干群团结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态工业经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