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促进互动课堂“心动”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cerit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动”课堂重在“心动”, “开放”是关键。应通过开放思想、开放思维、开放问题、开放教法和开放作业等途径促使课堂真正“心动”起来。
   【关键词】教学;开放;互动;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互动式教学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互动”重在“心动”。但有些课堂,虽然师生互动频繁,问、答频率很高,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员知识的掌握作用不大。如何让心“心动”起来,在充分体现“互动”教学主动性、民主性的同时,突出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呢? “开放”是关键,所谓“开放”,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的模式,突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现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
   1 开放思想
   “心动”的前提是开放思想,让思想先”活”起来。怎样的思想才算开放的思想呢?波普尔在介绍爱奥尼亚学派的特征时,提出了以下三点:我们试图认识或发现的真理不是最终的,而是可以接受改进的;我们的知识和学说是推测性的,它是由猜测和假设构成的,而不是最终的确定的真理;批判和批判的讨论是我们按近真理的唯一手段(摘自波普尔:理性主义的开端(1958)载《开放的思想和社会一一波普尔思想精粹》[英]戴维•米勒编,张之沧译,第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0出版)。
   承认第一条、第二条,对教学内容就有了研究探讨的余地。世上没有绝对真理。教学内容也是如此。教员在教学中决不能把所传授的观点奉为最终的真理,应视为“可以接受改进”,欢迎学员以挑战性思维进行研讨,发现和指出其不完美的地方。第三条提出了接近真理的办法,那就是批判和批判的讨论。教学要为学员提供进行批判和批判的讨论的理想平台,让学员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批判和批判的讨论,使学员更多的具有开放的思想。教员要注意“尊重学员” ,允许每个学员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想法,开放学员的心灵空间,让学员在一种民主、平等、无威胁的师生关系中,无所畏惧的心态下,在心灵世界完全开放的空间中参与教学;要开放教学内容, “活”用教材,力求教学内容开放而不生硬,正确而不死板,富有“可以接受改进”的探讨性。只有这样,学员的思想才有“活”起来的可能。
  2 开放思维
   开放学员的思维空间。 “开放”的程度愈高,学员心“心动”的几率越大,奇思妙想也愈多。课堂中,教员要善予给学员提供更多的、更足的机会去思考与探究,而且要让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员进行有序的思考和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使学员的思维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员的思维品质。为此,课堂的互动应以学员的思维互动为核心,防止因教员教学思维的局限性束缚学员的思路,切忌停留在学员“心动”的表层上,要让课堂成为学员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互动的课堂学习中,实现思维上的相互启发,观念上的相互吸收,经验上的相互唤起,意识上的相互碰撞。
   “开放思维”要提倡挑战性和破例性思维,鼓励学员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材、挑战教员。只有当学员思维接受挑战时,才能生成更多思维“火花”;教学也只有关注学员思维的挑战性,学员才有创新的空间,才有机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教学思考,最后才有可能呈现出思维的“沸点”和不同的思维结果,使学员的心真正“心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员纯粹把学员当作被动式的接受机器,学员的思维只是跟着教员“一、二、一”, “齐步走”,学员的思维必将被僵化。
   3 开放问题
   开放问题,即把课堂所研究的问题放开,上不封顶,下不兜底,赋予问题以挑战性。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封闭性问题,一类是开放性问题。开放问题是相对于传统的“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封闭性”问题的设定而言的。所设计的多是“开放性问题”,它一般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有时只给出一种情境,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都要求主体自行设定和探求。因此,开放问题所设定的问题多属于“挑战性问趣”。忻再义教授认为:“这类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教学》 1992年P2、3)。开放性问题的核心是探索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没有唯一答案,甚至不一定有解;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共同互动研讨,都容易激发学员的探究兴趣,培养学员合作意识。开放性问题为学员张扬个性、施展才华,满足他们多样化学习要求提供了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开放性”问题,既是全面培养学员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开放性问题有条件开放(条件过剩或不足)、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等多种类型。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开放性问题可以由教员设定,也可以就地取材,将原有的问题稍作变化,使之成为开放题。开放性问题一般具有“非常规性”,即学员以前未解决过相同性质的问题;“认知冲突性”,即容易与学员的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困难性”,即难于“立即解决”,需要有效利用思想方法作推理、探索等才能解决;“不可直接预见性”,即结果不具有直接的可预见性;“焦虑性”,即问题容易引起一定的“焦虑性”心理反映。
  4 开放教法
   所谓“开放教法”,就是打破传统教学教法,突破“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紧紧围绕“心动”,不拘一格,形式不限,多法并举,激趣导学,让学员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这样,教法在灵活、多样的变化中,显现出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使教学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气。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可见, “开放教法”,应务求多法并举,这有益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围绕“心动”开放教法,要求教员不做“权威”,不搞“一言堂”,要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学员学习的“咨询者”和“导师”,甚至是“同学”。教员要重视创设学员愉悦、自主的学习情境,鼓励课堂上学员提问、发表见解,重视师与生、生与生间的多向信息传输,重视教学与学员生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培养学员的自学与动手实践能力。要倡导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社会实践性学习法等;教员要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要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员主动参与;要善于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变式教学是根据学员情趣、兴趣随机变换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变式教学,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5 开放作业
   作业担当着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巩固、消化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学员作业过程,也是一个“心动”的过程。但“心动”的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作业开放的程度。因为,“开放作业”实质是强化作业的弹性,拓展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它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答案具有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要求学员通过联想,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更好地引起学员的挑战思维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实践证明,优质丰富的作业才真正利于学员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学员才能卸下包袱,僵化的思维才能得以开启,才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开放作业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其一,以内容开放激活思维。要围绕课堂所学知识点,结合学员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现状,坚持超越适度、难度适宜和富有挑战的原则,对作业内涵进行深化、拓展和延伸,突出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相互渗透性和向课外知识的延伸性,摒弃“答案唯一性”的限定,多设置对学员思维构成一定挑战并能促进学员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员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其二,以形式开放激活兴趣。尽量多布置多向性、反思性、实践性强的作业,题型要使人耳目一新,以引发学员兴趣。要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员需求,作业类型多样并富有弹性,要既保证优等生吃得饱,又保证后进生吃得了,每批作业都要有一两道不设标准答案的活题,鼓励优等生大胆求异、创新。其三、以时间开放激活情感。作业可按照长期性、随课性和专题性安排布置。长期性作业,主要突出学员知识的日积月累,强化学员对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关注之情,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随课性作业,主要伴随教学进程随时安排布置作业。作业与现行教学紧密相连,激活学员参与教学的情感;专题性作业,属于探究性作业,它是需学员付出一段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作业。旨在以作业为载体促进学员积极进行研究活动,它把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可采用独立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朝着新课标方向努力,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解决问题。交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自主探索;解决问题Encouraged to learn to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explore  【Abstrac
期刊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通过涂鸦、剪贴、折叠等形式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发展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力。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使美术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因此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应以开发幼儿的潜力,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为前提,运用各种途径、灵活多样的组织各种教学,使
期刊
美术教学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为主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倘其无思,即无美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 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
期刊
说起舞蹈的课堂教学,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舞蹈,简单的讲,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是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为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得到普及。其中,舞蹈艺术的发展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人说学舞蹈难、累、苦,练习基本功枯燥无味,教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我认为每一门艺术,每一门学科,只要你用心去学都有他的乐趣所在。舞蹈也
期刊
【摘要】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直接关系到学生能
期刊
常有老师这样抱怨,自己也有同感,精心准备了一份教案,走进课堂上下来效果很一般,甚至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不是教案的简单实施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始终关注者;不是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课堂的共同构建者。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哪些状态,如何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  1 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打通情路,实现心灵沟通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培养阅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阅读学习;兴趣培养  ZangYing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Classical  【Abstract】 Classical teaching is an issue worth exploring, cultiva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自我识字的能力,增强识字的效果呢?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一种趣味教学法。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  1 教学融入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资源,识字也不例外。学生学习汉语有别于学习
期刊
因为作文指导是比较系统,包括作前的收集、积累、整理资料的指导,作中分析材料、处理材料、语言表达的指导,作后修改、评讲。现有的作文教学往往仅重视作中指导,忽视作前、作后的指导,导致作文教学效率的不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程中,在注重作中指导的基础上,既注重作前的指导,又重视作后指导,努力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在此本人就作文教学的“作后指导”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1 找准学生作文中的主要
期刊
【摘要】作文的教学方法尽管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培养兴趣的门道,抑或是激发创新的行径,这都是同一种说辞,所谓九九归一的返璞归真。这里所讲的“真”,也就是作文教学的本质。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人们对作文教学的本质做了许多探索,本文将从勤奋的习性、亲身的经历、丰富的词汇及修辞来阐述作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本质;作文教学;返璞归真;勤奋;经历;词汇;修辞语法    经常听到同事叹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