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普遍较差,部分保险公司已经放弃过去两年所谓的“淡化开门红”策略,并战略放弃2020年,纷纷积极布局2021,希冀推出开门红产品扭转经营状况。2021年开门红产品已然启动,保险行业又将如何发展?
2020年9月下旬,随着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几家大型险企相继开启新产品预售活动,2021年的保险业“开门红”正式启动。
彼时,寿险“老大”中国人寿打响了2021年保险行业“第一枪”,该公司推出了“鑫耀东方”年金保险产品;而后,太保寿险于9月24日推出“鑫享事诚年金险(庆典版)”;平安人寿推出主力年金型产品“平安金瑞人生(2021)年金保险”,并于11月1日推出“平安财富金瑞2021保险产品计划”;新华保险(601336.SH)也在11月中下旬启动了自家的开门红产品——新华惠金生年金险,且早有类开门红产品的定期年金在售。
按照往年的节奏,进入四季度对于保险业来说,正是备战“开门红”的关键阶段。而2021年“开门红”大战要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头部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产品已基本设计完成并推出市场。
有市场分析指出:“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行业整体业务受挫,经营情况较差,在市场低迷、业绩承压的大背景下,业内对于2021年‘开门红’更加期待。”
开门红可助全年红
2020年10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公布前三季度保费成绩单,合计2.06万亿保费,同比增长5.8%,相较前8个月的增速略有下降。
从增速来看,五家寿险公司再次呈“两升三降”的分化态势。其中,新华保险前三季度累计揽收保费收入1343.55亿元,实现24.5%的增速,这也是新华保险连续第9个月领跑险企;中国人寿揽收保费收入5436亿元,同比增长9.38%。
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仍为负增长,且降幅基本与前8个月保持一致。其中,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775.86亿元,同比下滑4.01%;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828.41亿元,同比下滑1.63%;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21.17亿元,同比下滑5.32%。
而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能保持保费增速的高企,主要得益于其自2019年底以来较早且较大力推动的“开门红”,有效抵御了今年年初疫情的冲击,保费收入持续逆势上扬,不仅奠定了全年保费增速高企的坚实根基,更稳固了企业内部信心。
在保险行业里,历来都有“开门红则全年红”的说法,而如今前有新华保险后有中国人寿都成为“开门红”的受益者,更是成为其它险企纷纷效仿的标的。
因此,险企内部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险企不得不暂时搁置前两年所谓的“淡化开门红”策略,战略放弃2020年,率先推出2021年“开门红”产品来抢占市场,希望可以通过“开门红”来扭转自身的经营情况;而经营效果较好的险企则力求乘胜追击,稳固其寿险龙头的地位。
此外,目前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预期继续增长的态势也进一步刺激保险公司加紧推出开门红产品。
由于保险资金投资的稳健性要求,在保险资金投资中,債券的比例较大;而保险公司出于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其十年期国债在保险资金投资的债券中占比较大。从今年年初开始,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直处于波动下降趋势,直到4月下旬下降到最低点之后开始反弹。目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十年期国债利率回暖,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意味着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有望上涨。在此时加快步伐布局2021年开门红产品,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在2021年初获得大量保险投资资金,实现投资收益的进一步提升。且开门红产品多为年金产品,此类产品到期时间较长,前期投入较大更有利于保险公司吸收大量资金、进行稳定且期限较长的投资。
产品:“年金+万能”双主险组合
险企“开门红”,产品是关键。保险公司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大规模保费,理财险首当其冲。2021年的产品,各家险企再度祭出“开门红”的传统打法:主推理财型产品,“年金+万能”的双主险组合形式,给予较高收益率,同时设定限额,以此吸引客户。
从目前来看,2021年险企的“开门红”产品可谓诚意满满。从交费方式来说,各家均以期交业务为主,交费期限多为3年/5年/10年;从保险期限来看,相较2020年进一步缩短,去年15年期产品为开门红主流,但2021年产品则主要是10年期及以下产品,旨在通过产品快速返还进一步增强产品吸引力。
例如上述中国人寿的开门红新产品“鑫耀东方年金保险”,是一款典型的“交3保10”产品;平安的“金瑞人生21”是“交3/5/10保10/15”;太保寿险的“鑫享事诚”则为“交3/5保7”;而人保寿险的开门红新产品保险期间更是进一步缩短为“交3保6”。
就产品的收益率而言,各公司也给出了最大的诚意,中国人寿开门红新产品绑定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最高可达5.1%;平安人寿匹配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也在5%以上;太保寿险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在8月出现下调,但也高达4.9%。
华创证券的分析师张径炜认为,目前上市保险公司的2021年个险开门红产品形态大多延续了往年的年金+万能账户,多数为3年期缴第5年返还,整体在缴费期和保障期方面较此前两年进一步缩短,短交快返特征明显,体现了行业一定程度往回走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开门红”产品从2019年的最短保障期15年,到2020年最短保障期10年,再到2021年最短保障期6年(人保寿),2021年开门红甚至还出现了趸交型产品(国寿),从产品形态趋势来看,逐渐体现个险渠道开门红产品向银保理财型产品接近,低价值快交快返型产品进入个险。 高净值人群需求或增加
一直以来,深受“防患于未然”观念的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居民储蓄对于大型突发事件更为敏感,突发事件会增加居民储蓄性投资的需求。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出现之后,大多数行业都受到停工停摆的影响,导致行业内公司和员工损失巨大,居民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不确定性增加,居民储蓄的意愿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从2018年起,理财类产品的預期年收益率就不断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中,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015年末也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加上国家层面对于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管理加强,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是人们心中“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首选。
这让许多稳健型的投资者开始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渠道。光大证券的分析师王一峰便认为,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和人身险产品会更加符合中高端市场投资理财的需求,相信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加之在2018年,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数就已经达到198万人。随着高净值群体对于寿险观念的转变,高净值人群对于寿险及健康险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未结束,未来还有“疫情反复”或“新疫情”的可能,这些事件和影响都会唤起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也刺激人们产生为自身和家人购买保障型保险的需求。
一般来说,年金产品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前期虽然投入较高,但风险较低,且收益普遍高于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高收入人群可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较高,且对于保障性保险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开门红产品中“年金+保险”的形式显然更符合中高端市场投资的需求。
此外,分析师王一峰也表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行为更偏向于团队专业和品牌好的产品,因此,品牌知名度高、团队专业化强的头部保险公司,将会更符合高净值人群投资偏好。
2020年上半年,保险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大幅度下滑,头部保险公司则两极分化,自6月份疫情明显好转之后,保险业有所回暖。此时,保险公司纷纷加快2021年“开门红”产品布局,也体现了其对于2021年保险业复苏的信心:一方面,今年经营情况较好的险企打算乘胜追击,进一步抢占市场;另一方面,部分今年经营情况较差的险企开始战略性放弃2020,开始布局2021,希望在市场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实现自身经营情况的扭转。
2021年“开门红”产品在此时打响头炮,相信也将带动新一轮的保险业复苏。
2020年9月下旬,随着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几家大型险企相继开启新产品预售活动,2021年的保险业“开门红”正式启动。
彼时,寿险“老大”中国人寿打响了2021年保险行业“第一枪”,该公司推出了“鑫耀东方”年金保险产品;而后,太保寿险于9月24日推出“鑫享事诚年金险(庆典版)”;平安人寿推出主力年金型产品“平安金瑞人生(2021)年金保险”,并于11月1日推出“平安财富金瑞2021保险产品计划”;新华保险(601336.SH)也在11月中下旬启动了自家的开门红产品——新华惠金生年金险,且早有类开门红产品的定期年金在售。
按照往年的节奏,进入四季度对于保险业来说,正是备战“开门红”的关键阶段。而2021年“开门红”大战要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头部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产品已基本设计完成并推出市场。
有市场分析指出:“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行业整体业务受挫,经营情况较差,在市场低迷、业绩承压的大背景下,业内对于2021年‘开门红’更加期待。”
开门红可助全年红
2020年10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公布前三季度保费成绩单,合计2.06万亿保费,同比增长5.8%,相较前8个月的增速略有下降。
从增速来看,五家寿险公司再次呈“两升三降”的分化态势。其中,新华保险前三季度累计揽收保费收入1343.55亿元,实现24.5%的增速,这也是新华保险连续第9个月领跑险企;中国人寿揽收保费收入5436亿元,同比增长9.38%。
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仍为负增长,且降幅基本与前8个月保持一致。其中,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775.86亿元,同比下滑4.01%;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828.41亿元,同比下滑1.63%;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21.17亿元,同比下滑5.32%。
而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能保持保费增速的高企,主要得益于其自2019年底以来较早且较大力推动的“开门红”,有效抵御了今年年初疫情的冲击,保费收入持续逆势上扬,不仅奠定了全年保费增速高企的坚实根基,更稳固了企业内部信心。
在保险行业里,历来都有“开门红则全年红”的说法,而如今前有新华保险后有中国人寿都成为“开门红”的受益者,更是成为其它险企纷纷效仿的标的。
因此,险企内部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险企不得不暂时搁置前两年所谓的“淡化开门红”策略,战略放弃2020年,率先推出2021年“开门红”产品来抢占市场,希望可以通过“开门红”来扭转自身的经营情况;而经营效果较好的险企则力求乘胜追击,稳固其寿险龙头的地位。
此外,目前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预期继续增长的态势也进一步刺激保险公司加紧推出开门红产品。
由于保险资金投资的稳健性要求,在保险资金投资中,債券的比例较大;而保险公司出于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其十年期国债在保险资金投资的债券中占比较大。从今年年初开始,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直处于波动下降趋势,直到4月下旬下降到最低点之后开始反弹。目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十年期国债利率回暖,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意味着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有望上涨。在此时加快步伐布局2021年开门红产品,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在2021年初获得大量保险投资资金,实现投资收益的进一步提升。且开门红产品多为年金产品,此类产品到期时间较长,前期投入较大更有利于保险公司吸收大量资金、进行稳定且期限较长的投资。
产品:“年金+万能”双主险组合
险企“开门红”,产品是关键。保险公司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大规模保费,理财险首当其冲。2021年的产品,各家险企再度祭出“开门红”的传统打法:主推理财型产品,“年金+万能”的双主险组合形式,给予较高收益率,同时设定限额,以此吸引客户。
从目前来看,2021年险企的“开门红”产品可谓诚意满满。从交费方式来说,各家均以期交业务为主,交费期限多为3年/5年/10年;从保险期限来看,相较2020年进一步缩短,去年15年期产品为开门红主流,但2021年产品则主要是10年期及以下产品,旨在通过产品快速返还进一步增强产品吸引力。
例如上述中国人寿的开门红新产品“鑫耀东方年金保险”,是一款典型的“交3保10”产品;平安的“金瑞人生21”是“交3/5/10保10/15”;太保寿险的“鑫享事诚”则为“交3/5保7”;而人保寿险的开门红新产品保险期间更是进一步缩短为“交3保6”。
就产品的收益率而言,各公司也给出了最大的诚意,中国人寿开门红新产品绑定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最高可达5.1%;平安人寿匹配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也在5%以上;太保寿险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在8月出现下调,但也高达4.9%。
华创证券的分析师张径炜认为,目前上市保险公司的2021年个险开门红产品形态大多延续了往年的年金+万能账户,多数为3年期缴第5年返还,整体在缴费期和保障期方面较此前两年进一步缩短,短交快返特征明显,体现了行业一定程度往回走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开门红”产品从2019年的最短保障期15年,到2020年最短保障期10年,再到2021年最短保障期6年(人保寿),2021年开门红甚至还出现了趸交型产品(国寿),从产品形态趋势来看,逐渐体现个险渠道开门红产品向银保理财型产品接近,低价值快交快返型产品进入个险。 高净值人群需求或增加
一直以来,深受“防患于未然”观念的影响,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居民储蓄对于大型突发事件更为敏感,突发事件会增加居民储蓄性投资的需求。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出现之后,大多数行业都受到停工停摆的影响,导致行业内公司和员工损失巨大,居民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不确定性增加,居民储蓄的意愿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从2018年起,理财类产品的預期年收益率就不断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中,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015年末也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加上国家层面对于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管理加强,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是人们心中“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首选。
这让许多稳健型的投资者开始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渠道。光大证券的分析师王一峰便认为,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和人身险产品会更加符合中高端市场投资理财的需求,相信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加之在2018年,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数就已经达到198万人。随着高净值群体对于寿险观念的转变,高净值人群对于寿险及健康险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未结束,未来还有“疫情反复”或“新疫情”的可能,这些事件和影响都会唤起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也刺激人们产生为自身和家人购买保障型保险的需求。
一般来说,年金产品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前期虽然投入较高,但风险较低,且收益普遍高于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高收入人群可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较高,且对于保障性保险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开门红产品中“年金+保险”的形式显然更符合中高端市场投资的需求。
此外,分析师王一峰也表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行为更偏向于团队专业和品牌好的产品,因此,品牌知名度高、团队专业化强的头部保险公司,将会更符合高净值人群投资偏好。
2020年上半年,保险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大幅度下滑,头部保险公司则两极分化,自6月份疫情明显好转之后,保险业有所回暖。此时,保险公司纷纷加快2021年“开门红”产品布局,也体现了其对于2021年保险业复苏的信心:一方面,今年经营情况较好的险企打算乘胜追击,进一步抢占市场;另一方面,部分今年经营情况较差的险企开始战略性放弃2020,开始布局2021,希望在市场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实现自身经营情况的扭转。
2021年“开门红”产品在此时打响头炮,相信也将带动新一轮的保险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