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危害最为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已给我国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高血压、高血脂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人民大众的认识和预防知识远远不够。“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项目,面向全国开展心脑血管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国人对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早期认识,使群众充分认识到相关疾病的危害及坚持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最终降低高危人群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率,提高国人血管健康水平。我科于2013年12月开始配合开展该项目,现将健康宣教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
年龄≥45岁、吸烟史、家族史、体质指数≥23.9、高血压、心绞痛病史、糖尿病史、中风史的人群。2013年12月—2014年7月共筛查1482例,男785例、平均年龄为57,女697例、平均年龄为53,筛查对象来源于社区、门诊、院内人员、在院患者等。
2 方式
采用进口血脂测量仪,进行一分钟末梢血快速检测,测血压,筛查出高血压高血脂人群进行健康宣教。
3 健康宣教
3.1 方法:每周举行一次小型健康教育,每月举行一次大规模健康宣 教,随时进行个体宣教,发放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的宣传手册。[1]
3.2 内容:
3.2.1 鼓励大众家里必备血压计,平时注意监测血压,半年进行一次包括血脂在內的体检,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及防控。
3.2.2 检测血脂前准备:采血前三天避免高脂饮食,进素食,24内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禁食12-14小时空腹采血。采血前必须保持安静坐位5分钟,采血前最好停用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激素等几天。
3.2.3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血脂检查必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升高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被称作“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会缓慢沉积在全身动脉的血管内壁上,再结合其他物质就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凸向血管腔,使血管变狭窄,阻挡血液流过,这种情况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称其为“好”胆固醇,是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带回到肝脏,从而减轻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此外高密度还可能将过多的胆固醇从动脉粥样斑块中移走,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大大降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食物,减轻体重、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对降低甘油三脂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3.2.4 血脂异常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生活方式病”,90%以上的血脂异常与生活方式有关,因此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基本的干预方式,其包括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体育运动、预防肥胖等。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主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等)为原则,这点十分重要,不能忽视。然而,必须认识到,轻微而短暂的运动对血脂异常、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肥胖患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运动方面,总的来说,每周进行5次体育锻炼。运动强度以心律不超过(170-年龄,例如65岁老人,心律不超过170-65=105)为宜。饮食应均衡、控制总进食量、不摄入动物脂肪、内脏高脂食物、采用低热卡路里、低盐、低脂肪、清淡饮食、体质指数应控制在18.5-23.9之间,已超重者应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25%左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例如谷类),足够新鲜蔬菜每天400-500克(芹菜、青菜等绿色蔬菜)和水果每天100-200克(如猕猴桃、梨、柚子、葡萄等含糖量低的水果),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避免油煎、油炸食物、方便食品、巧克力、零食等。少吃甜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无热量液体以满足饱腹感。
总之,血脂异常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只有提高国民对高血脂、高血压的危害性的认识才能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逐步使血脂、血压达到正常,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 对象
年龄≥45岁、吸烟史、家族史、体质指数≥23.9、高血压、心绞痛病史、糖尿病史、中风史的人群。2013年12月—2014年7月共筛查1482例,男785例、平均年龄为57,女697例、平均年龄为53,筛查对象来源于社区、门诊、院内人员、在院患者等。
2 方式
采用进口血脂测量仪,进行一分钟末梢血快速检测,测血压,筛查出高血压高血脂人群进行健康宣教。
3 健康宣教
3.1 方法:每周举行一次小型健康教育,每月举行一次大规模健康宣 教,随时进行个体宣教,发放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的宣传手册。[1]
3.2 内容:
3.2.1 鼓励大众家里必备血压计,平时注意监测血压,半年进行一次包括血脂在內的体检,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及防控。
3.2.2 检测血脂前准备:采血前三天避免高脂饮食,进素食,24内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禁食12-14小时空腹采血。采血前必须保持安静坐位5分钟,采血前最好停用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激素等几天。
3.2.3 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血脂检查必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升高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被称作“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会缓慢沉积在全身动脉的血管内壁上,再结合其他物质就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凸向血管腔,使血管变狭窄,阻挡血液流过,这种情况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称其为“好”胆固醇,是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带回到肝脏,从而减轻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此外高密度还可能将过多的胆固醇从动脉粥样斑块中移走,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大大降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食物,减轻体重、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对降低甘油三脂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3.2.4 血脂异常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生活方式病”,90%以上的血脂异常与生活方式有关,因此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基本的干预方式,其包括均衡饮食、增加体力活动、体育运动、预防肥胖等。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主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等)为原则,这点十分重要,不能忽视。然而,必须认识到,轻微而短暂的运动对血脂异常、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肥胖患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运动方面,总的来说,每周进行5次体育锻炼。运动强度以心律不超过(170-年龄,例如65岁老人,心律不超过170-65=105)为宜。饮食应均衡、控制总进食量、不摄入动物脂肪、内脏高脂食物、采用低热卡路里、低盐、低脂肪、清淡饮食、体质指数应控制在18.5-23.9之间,已超重者应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25%左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例如谷类),足够新鲜蔬菜每天400-500克(芹菜、青菜等绿色蔬菜)和水果每天100-200克(如猕猴桃、梨、柚子、葡萄等含糖量低的水果),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避免油煎、油炸食物、方便食品、巧克力、零食等。少吃甜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无热量液体以满足饱腹感。
总之,血脂异常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只有提高国民对高血脂、高血压的危害性的认识才能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逐步使血脂、血压达到正常,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