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iaot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也越来越凸显。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教学课堂,其发展与计算机教学发展密切相关。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字]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引 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相关教育课程。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计算机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凸显。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教学课堂,其发展与计算机教学发展密切相关。
  计算机实验室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充分的软、硬件支撑,是计算机教学的必备因素。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学习过程受其环境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好坏。下面,就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做一浅析。
  一、计算机实验室在高等院校的功能和用途
  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多项任务。首先,计算机实验室需满足高校教学大纲中基础课和实践课的进程计划要求。其次,计算机实验室为高校教育网上选课、网络评教以及网上报名等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计算机实验室为高校各类上机考试及计算机项目竞赛提供了软硬件及技术支撑。第四,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为大学生提供课时外自主上机的机会,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满足他们查阅资料、获取信息以及丰富业余生活的需要。
  二、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1、计算机实验室环境要求
  适宜的环境不仅能延长计算机实验室内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设备辐射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影响。我国对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制定了国家标准GB 2887-89。一般来说,计算机实验室对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 ℃~35℃之间。实验室大批计算机同时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室内温度升高。做好通风散热工作,如配备空调、换气扇等,能有效防止实验室设备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线路老化甚至引发火灾。同时,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措施也能为师生提供舒适的上机环境。
  (2)湿度 计算机实验室湿度最好保持在30~80%之间。湿度过高,会使计算机内部焊点和插座焊点的接触性能变差,甚至被锈蚀,还会导致电源系统和电子元件的短路;湿度过低,容易使机械摩擦部分产生静电干扰,损坏元器件,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3)光线 为了避免阳光对显示器的直接照射,计算机实验室应安装遮光窗帘。这样既能减缓显示器老化,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光线反射对使用者视力造成的伤害。
  2、安全性保障
  (1)防火
  计算机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因此必须杜绝室内的吸烟现象。同时,计算机实验室内应配备有安全效的灭火装置,如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2)防盗
  计算机实验室应安装防盗门,此外应在每台电脑桌或机箱后盖加锁,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安装监控摄像头,更好地确保财产安全。
  3、用电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应根据其设备规模配备UPS电源,以便满足停电时的使用需求。实验室使用结束后,管理人员应检查并关闭电源,拉下电闸。突然断电对计算机硬盘损伤较大,因此电源箱开关和电闸需由实验室管理员来操作和管理,其他人不得随意操控。
  4、卫生管理
  为保持室内清洁,计算机实验室应每周彻底打扫一至两次,确保机箱散热处不堆积灰尘和垃圾,以免影响其正常运转。
  三、计算机实验室硬件设备维护与保养
  1、定期除尘
  计算机实验室内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很容易吸附大量灰尘,影响设备性能。因此计算机实验室应定期做好除尘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散热。一般情况下,每学年对计算机主机箱做一次除尘,对投影仪进行一到两次清洗处理。
  2、线路检查
  计算机实验室内布线较多,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线路及其接口,防止胶皮老化引起的线路烧毁或短路情况。同时还要做好防虫防鼠工作,以免老鼠等破坏线路。
  3、设备的升级、更换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软硬件淘汰率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新技术的需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设备升级和更换工作。同时,旧的计算机设备应当充分利用。例如运行速度慢、无法满足软件教学的设备可用于计算机组装、网络拓扑教学等。
  4、常备工具及耗材
  计算机实验室内应常备网线、水晶头、网钳、螺丝刀、直通头、尖嘴钳、交换机、键盘鼠标等工具及耗材,以便对突发事故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保障计算机实验室正常运作。
  四、计算机实验室的软件管理
  1、网络同传系统的使用
  通过网络同传系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计算机系统及教学软件的安装,大大节省了管理员维护系统的时间,同时保证了每台设备软件的一致性,便于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当系统遇到大面积故障时,也能通过网络同传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同传系统选用的发送端应和其他接收端的内存、硬盘配置保持一致,否则同传时数据容易丢失。
  2、还原系统的使用
  为了防止病毒感染、木马入侵和局域网ARP攻击,高校实验室内计算机系统最好设置自动还原。自动还原不但便于系统的安全管理,还能防止使用者修改系统、破坏软件。一般来讲,系统盘和安装软件的盘符应设置每次开机时还原;其他盘符可以按需要每天或每周进行还原,方便学生和老师保存作业和个人资料。
  五、计算机实验室在使用中的管理
  1制度和流程管理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制定上机制度和条例,以及实验室借用流程。使用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借用计算机实验室须按流程办理借用手续
  2教学过程中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管理员可以通过机房管理软件来控制实验室内设备,如统一开启或关闭计算机、解除屏幕锁定程序、向终端发送消息等。此外,管理员还能通过机房管理软件对终端屏幕进行实时监控,以帮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
  3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计算机实验室授课前,应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关制度、操作流程的培训。上课期间教师应负责计算机实验室内设备安全,上下课与管理员做好交接工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控制课堂纪律,教导和监督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使用计算机。学生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应听从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的安排,不得进行违规操作,并保持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卫生整洁。
  六、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要求
  1、管理员职责要求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各项工作职责,本着服务教学的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具有服务育人的职责,通过管理和服务来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公物,引导其正确地安排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2、业务素质及技能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岗位人员具备双重能力素养的工作。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管理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管理和设备维护经验,还需不断巩固和更新专业知识,以免被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时代淘汰。
  七、总结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基础保障,实验室管理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坚持科学化管理和人文化管理。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岗位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才能做到严格化和精细化,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