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胆囊合结石并肝硬化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n=40)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等,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8±12.2分钟、52.3±10.9分钟,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221.3±28.3ml、99.2±19.7ml,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0%(12例)、10.0%(4例),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得分110±8分,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得分133±9分,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囊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其疗效显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肝硬化 生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5.158
胆囊结石为普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以达到正常人群的2~5倍。由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凝血机制出现异常以及门脉高压的存在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胆囊切除的风险,开腹手术的死亡率可以高达20%左右。而且,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曾经也被列为相对禁忌证[1,2]。目前,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适应证不断拓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之中。相关研究表明,对Child A与B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胆囊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9~69岁,平均49.9±12.2岁;本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查体与B超等手段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各项生化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发病史加以确诊,其诊断的结果如下所示:肝炎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55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25例;经过胃镜与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分度情况如下所示:轻度12例,中度59例,重度9例;门静脉宽度范围1.2~2.4cm;肝功能采取Child-Rugh方法进行分级:A级49例,B级31例。将本组80例胆囊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n=40)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Child-Rugh分级以及门静脉宽度范围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将本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切口右肋下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左侧卧体位,头高脚低,常规建立气腹,术中气腹压维持在12mmHg,使用常规四孔法行胆囊切除术[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及SPSS13.0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以及分析,所出现的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8±12.2分钟、52.3±10.9分钟,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221.3±28.3ml、99.2±19.7ml,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0%(12例)、10.0%(4/4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两组术后生存质量比较: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最终得出如下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得分110±8分,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得分133±9分,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讨 论
临床发现肝硬化患者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可能是由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受损,出现代谢性肝缺陷,胆汁酸分泌异常,胆红素代谢紊乱,加之胆囊壁增厚,收缩功能不良,造成胆汁瘀滞,促进晶体在胆囊内析出,形成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加大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随着Child-Rugh肝功能分级标准的实施,进行肝损害的程度评价分级,目前法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肝硬化的死亡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4]。
由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明显大于观察组(P<0.01),术中出血量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其疗效显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胆囊结石 肝硬化 生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5.158
胆囊结石为普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以达到正常人群的2~5倍。由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差、凝血机制出现异常以及门脉高压的存在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胆囊切除的风险,开腹手术的死亡率可以高达20%左右。而且,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曾经也被列为相对禁忌证[1,2]。目前,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适应证不断拓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之中。相关研究表明,对Child A与B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胆囊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9~69岁,平均49.9±12.2岁;本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查体与B超等手段进行辅助检查以及各项生化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发病史加以确诊,其诊断的结果如下所示:肝炎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55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25例;经过胃镜与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分度情况如下所示:轻度12例,中度59例,重度9例;门静脉宽度范围1.2~2.4cm;肝功能采取Child-Rugh方法进行分级:A级49例,B级31例。将本组80例胆囊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n=40)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Child-Rugh分级以及门静脉宽度范围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将本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切口右肋下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左侧卧体位,头高脚低,常规建立气腹,术中气腹压维持在12mmHg,使用常规四孔法行胆囊切除术[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及SPSS13.0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以及分析,所出现的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9.8±12.2分钟、52.3±10.9分钟,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分别为221.3±28.3ml、99.2±19.7ml,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0%(12例)、10.0%(4/4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两组术后生存质量比较: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最终得出如下结果: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得分110±8分,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得分133±9分,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讨 论
临床发现肝硬化患者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可能是由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受损,出现代谢性肝缺陷,胆汁酸分泌异常,胆红素代谢紊乱,加之胆囊壁增厚,收缩功能不良,造成胆汁瘀滞,促进晶体在胆囊内析出,形成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加大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随着Child-Rugh肝功能分级标准的实施,进行肝损害的程度评价分级,目前法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肝硬化的死亡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4]。
由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明显大于观察组(P<0.01),术中出血量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其疗效显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