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个体畸变的影像表达艺术研究——以《巴黎最后的探戈》的场面调度分析为例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人类不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而且也遭受着长期以来的极权统治,因而开始对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自我价值产生质疑.人们在精神层面极度空虚和寂寞,转而从本能的自由性爱运动中探寻存在的价值.《巴黎最后的探戈》在泛着黄色、阴郁影调的画面中,直面人物欲望与道德、现实之间的选择,诉诸着狂热又病态的情爱故事.这部曾获戛纳电影奖的经典艺术影片,在场面调度中戏剧化诠释个体的孤独、苦闷、叛逆、逃匿等命题,包括画面视觉、镜头、演员、空间的调度.观者不论从视觉的直接感官刺激,还是到空间形式变化的心灵冲击,都在随着小人物一同感受他们的畸变人生历程.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奇通过极具张力的场面调度语言,向我们大胆揭示滚滚的现代主义巨轮下,底层人民受到压迫的畸形、狰狞的面貌,直陈徘徊于传统道德与现实文明之中的个体畸形变态的悲剧生活.
其他文献
《神思》是中国美学巨著《文心雕龙》中的一篇,也是其作者刘勰明确提出了关于艺术想象的美学范畴——“神思”,并对其做了专门的论述,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思”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陆机的《文赋》,但是相较于陆机而言,刘勰在艺术想象方面的理论又更为细致,更为深入,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神思”的提出、艺术想象中灵感的重要性及获得条件和艺术想象活动中情感活动的参与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刘勰在“神思”论形成过程中对陆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水墨动画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曾在国际上享誉一时,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中国水墨动画的美学风格和哲思对之后的中国动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古典美学风格和蕴藏在中国水墨动画深处的哲学意蕴,重温中国水墨动画的古典美感,旨在通过挖掘中国水墨动画的经典魅力,以期对之后的中国动画起到借鉴意义.
城市更新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而这种物理空间快速的“新陈代谢”带来了影响更为深远的城市问题,因此“城市微更新”以及“社区微更新”等重新回归人的尺度与日常生活的设计改造项目应运而生,探讨城市微更新与日常生活建构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尝试结合近年来微更新的相关项目案例,探讨“更新”的内容问题,强调空间的公共性与精神性,以及微小空间的生活性与真实性.正是那些细碎角落的日常生活场景建构了一个有温度、有灵魂的城市空间与城市记忆,也正是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互动,带动了一个城市的创新发
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开播,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十面石鼓作为出现在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华古物,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石鼓,中国镇国之宝,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是大秦帝国的瑰宝.它于唐代被发现在凤翔府陈仓境内(即今陕西宝鸡市石鼓山).这十面石鼓,是中华石刻文字的鼻祖,开我国以石为文的先河,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独树一帜.石鼓是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艺术瑰宝,对其进行美感分析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盅盘舞是流传于海南文昌地区的岭南民间舞蹈,2005年入选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它聚集了社会实践、传统仪式、节庆活动三种意识形态,蕴含丰富的宗亲文化、宗教文化,体现了海南岛宝贵的革命歌舞价值.本文重新解读文昌盅盘舞文化内涵,探寻盅盘舞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电影《海上钢琴师》由托纳多雷执导、莫里科内配乐,电影将音乐与剧情相结合,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的故事.这是一部以钢琴音乐为主要线索的电影,作曲家利用钢琴音乐塑造了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位孤独天才的漂泊人生,电影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皆与钢琴音乐息息相关.本文拟讨论电影主人公在不同人生境遇下的三种音乐形象:漂泊孤寂的灵魂、清新脱俗的风姿以及情长萦心的身影,一方面探究钢琴音乐在影片中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一方面对三种音乐形象的审美意蕴与价值展开讨论,以期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