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琵琶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之一,拥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广受音乐艺术爱好者的青睐。琵琶演奏技法多达六十余种,其中右手技法占据四十余种,主要以轮指和弹挑为主。琵琶轮指是琵琶演奏的基本功,也是琵琶教学的难点。在轮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轮指技术的传授,更要重视轮指技术与音乐审美相结合,以此确保琵琶轮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统一的音色。本文对琵琶轮指的技术及审美的复合教学进行浅谈。
关键词:琵琶轮指;审美;教学
琵琶轮指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法,是指右手指端有序地轮流拨弦,如“轮子”滚动一样自如均匀,该技法也是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演奏的独特之处。掌握好琵琶轮指技术,不仅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刻苦练习,更需要琵琶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方法,指导学生领悟琵琶轮指的要领,做到运用自如、清晰圆润,以此增强琵琶艺术的表现力。作为文化宫文艺部长,笔者在从事多年的琵琶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对琵琶轮指技术训练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琵琶轮指技术的教学要点
琵琶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上出轮是指由食指起轮,经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大拇指依次弹出,具有发音缓长、圆润、无痕、音量大等特点,且能够与其它技法自然衔接。下出轮是指由小指起轮,经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向左弹出,接着大拇指向右跳进。在实际演奏中,上出轮作为主要演奏技巧,而下出轮用以变化音色。所以,下面笔者对上出轮技巧的教学要点进行介绍。
(一)琵琶轮指的手形
琵琶轮指的手形关系到整个轮指的用力方法、方向,外形的美观、稳固,以及触弦的角度与音色等技术因素,这是轮指的基本技术要求。在琵琶教学中,笔者在综合传统轮指手法“龙眼”和“凤眼”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空握拳形”,这种手形要求手握空拳,外型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并使五个指尖位于一条直线,形成不同的弧形。“空握拳形”在轮指时,能够自如调节大小关节,使点子疏密适宜、清晰分明,音色亮厚、圆润。在演奏声音洪亮、饱满的旋律时,通过大关节用力拉开指间的距离,接近于“扇形”;在演奏声音柔美、圆润的旋律时,要通过小关节用力调节指距、触弦的角度,接近于“团形”。在演奏中不同的轮指手法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演奏者应当从听觉上具体掌控。
(二)轮指的动作、用力以及触弦点
琵琶轮指时要求自然下垂大臂,自然平伸小臂,保持面板与手背平行,手指拨弦要保证一定弯度,切忌过于僵直。手指在用力触弦后进入放松状态,准备下一轮指。拇指要在其余四个手指伸展弹出的过程中保持自然弯曲、虎口成圆形,并向下方作顺时针旋转动作,在靠近小拇指端处拨弦,之后进入放松状态,准备下一轮指。
轮指与弹挑的触弦点一致是确保音色统一的前提。由于食指与小指的触弦点存在距离,所以应当以中指为触弦点的基准,使中指触弦点距复手4-5cm左右,且轮指手要略高于弹挑手的位置。
轮指用力主要通过臂、腕、掌、手指各个关节传递到手指指端,而后将力量集中作用在弦上。掌关节是五个手指的支点,以指力为主,由于手指的长短粗细不一,其控制力、灵活性和力度均存在一定差异,致使无名指和小指的独立性较差、力量不足,所以在轮指时应当以无名指掌关节为手的重心,强化对无名指和小指的训练。
(三)轮指训练
琵琶轮指训练要从徒手训练入手,分解轮指动作进行练习。先练习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四个手指的伸展与回收动作,保证四个手指伸展与回收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纠正部分学生并排回收的错误。在大拇指转动练习时,指导学生使大拇指掌骨参与运动,而其他各个关节自然弯曲即可。在学生熟练掌握分解动作之后,进行轮指的整体动作练习,要求学生做到大拇指转动与其余四个手指回收、伸展动作协调一致,而后再在琵琶上练习。
笔者将琵琶轮指练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慢速练习阶段,二是快速练习阶段。在第一练习阶段中,要求学生做到准确掌握轮指动作,正确使用力度,充分舒展各指触弦动作,适当放慢各指触弦间隔,加快每次触弦速度;在第二练习阶段中,要求学生适当收敛各指的触弦动作,缩小触弦间隙,能够对手指触弦的力度游刃有余地掌控,达到均匀、紧密轮指的效果。
(四)示范、讲解与模仿
对于琵琶轮指的初学者而言,他们只能看到轮指外在的手型及轮指动作,通过模仿达到形似,但是却不能完整掌握琵琶轮指动作的感受力和控制力,无法领悟轮指的精髓,使得形神难以兼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难做到音量统一、音色统一及各指时值的统一。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先整体示范琵琶轮指的动作,而后运用讲解与示范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逐一分解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在讲解动作时,笔者着重于讲解动作的运动过程,以及轮指技巧的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对轮指的整体认知,并且清楚地了解每个手指动作和运动过程中应达到的标准。如果学习者的年龄较小或文化程度偏低,笔者通常采取示范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增强他们对琵琶轮指的感性认知。如,我在教学琵琶轮指的手型时,让学生右手轻轻握着一颗乒乓球,而后再让学生将球拿掉,使右手保持半握的拳状,进而使学生掌握手型,达到形似。而神似则需要学生通过耐心的训练,自己领悟才能达到。
二、琵琶轮指技术与审美的复合教学
琵琶轮指教学,不仅要重视技术训练,还要重视琵琶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以音色处理、演奏方法、听觉训练、动作形态等不同方面为切入点,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发音时,培养学生对音色优劣的辨别力和洞察力,分辨音色正確与否,及时调整手型,逐步达到对音色控制自如的程度。学生要在音色刚柔的变化过程中做到臂与身体动作相辅相成,对声音进行控制,表现出演奏者的音色修养,并彰显演奏者的个性与风格。在学习琵琶的初级阶段,通过示范让学生体会琵琶轮指的音质美感,培养学生对音的听觉感受力和音乐审美意识,淡化轮指技巧练习的枯燥感。在轮指技能训练时,要将音乐审美情感培养贯穿于琵琶轮指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融入音乐旋律练习轮指技巧,确保学生融会贯通轮指技巧和音乐表现,避免在演奏时出现机械性、呆板地轮指情况。这就要求琵琶教师妥善处理好技与艺、演奏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笔者在琵琶教学范奏中会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以便让学生切身体会轮指技巧与乐曲美感的相互融合,使学生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指导学生运用感性经验进行琵琶演奏,并将培养音乐审美情感作为琵琶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黄 灿.大珠小珠落玉盘——试论琵琶轮指的训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3).
[2]李 岳.琵琶“轮指”技巧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闫 芳.珠落玉盘 珠玉之美——谈琵琶轮指的音色及训练[J].艺海,2012(1).
[4]张 璐.探究琵琶的重要指法——轮指[J].大众文艺,2011(3).
[5]刘 石.琵琶轮指的动作法、训练法与运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工人文化宫)
关键词:琵琶轮指;审美;教学
琵琶轮指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法,是指右手指端有序地轮流拨弦,如“轮子”滚动一样自如均匀,该技法也是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演奏的独特之处。掌握好琵琶轮指技术,不仅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刻苦练习,更需要琵琶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方法,指导学生领悟琵琶轮指的要领,做到运用自如、清晰圆润,以此增强琵琶艺术的表现力。作为文化宫文艺部长,笔者在从事多年的琵琶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对琵琶轮指技术训练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琵琶轮指技术的教学要点
琵琶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上出轮是指由食指起轮,经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大拇指依次弹出,具有发音缓长、圆润、无痕、音量大等特点,且能够与其它技法自然衔接。下出轮是指由小指起轮,经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向左弹出,接着大拇指向右跳进。在实际演奏中,上出轮作为主要演奏技巧,而下出轮用以变化音色。所以,下面笔者对上出轮技巧的教学要点进行介绍。
(一)琵琶轮指的手形
琵琶轮指的手形关系到整个轮指的用力方法、方向,外形的美观、稳固,以及触弦的角度与音色等技术因素,这是轮指的基本技术要求。在琵琶教学中,笔者在综合传统轮指手法“龙眼”和“凤眼”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空握拳形”,这种手形要求手握空拳,外型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并使五个指尖位于一条直线,形成不同的弧形。“空握拳形”在轮指时,能够自如调节大小关节,使点子疏密适宜、清晰分明,音色亮厚、圆润。在演奏声音洪亮、饱满的旋律时,通过大关节用力拉开指间的距离,接近于“扇形”;在演奏声音柔美、圆润的旋律时,要通过小关节用力调节指距、触弦的角度,接近于“团形”。在演奏中不同的轮指手法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演奏者应当从听觉上具体掌控。
(二)轮指的动作、用力以及触弦点
琵琶轮指时要求自然下垂大臂,自然平伸小臂,保持面板与手背平行,手指拨弦要保证一定弯度,切忌过于僵直。手指在用力触弦后进入放松状态,准备下一轮指。拇指要在其余四个手指伸展弹出的过程中保持自然弯曲、虎口成圆形,并向下方作顺时针旋转动作,在靠近小拇指端处拨弦,之后进入放松状态,准备下一轮指。
轮指与弹挑的触弦点一致是确保音色统一的前提。由于食指与小指的触弦点存在距离,所以应当以中指为触弦点的基准,使中指触弦点距复手4-5cm左右,且轮指手要略高于弹挑手的位置。
轮指用力主要通过臂、腕、掌、手指各个关节传递到手指指端,而后将力量集中作用在弦上。掌关节是五个手指的支点,以指力为主,由于手指的长短粗细不一,其控制力、灵活性和力度均存在一定差异,致使无名指和小指的独立性较差、力量不足,所以在轮指时应当以无名指掌关节为手的重心,强化对无名指和小指的训练。
(三)轮指训练
琵琶轮指训练要从徒手训练入手,分解轮指动作进行练习。先练习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四个手指的伸展与回收动作,保证四个手指伸展与回收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纠正部分学生并排回收的错误。在大拇指转动练习时,指导学生使大拇指掌骨参与运动,而其他各个关节自然弯曲即可。在学生熟练掌握分解动作之后,进行轮指的整体动作练习,要求学生做到大拇指转动与其余四个手指回收、伸展动作协调一致,而后再在琵琶上练习。
笔者将琵琶轮指练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慢速练习阶段,二是快速练习阶段。在第一练习阶段中,要求学生做到准确掌握轮指动作,正确使用力度,充分舒展各指触弦动作,适当放慢各指触弦间隔,加快每次触弦速度;在第二练习阶段中,要求学生适当收敛各指的触弦动作,缩小触弦间隙,能够对手指触弦的力度游刃有余地掌控,达到均匀、紧密轮指的效果。
(四)示范、讲解与模仿
对于琵琶轮指的初学者而言,他们只能看到轮指外在的手型及轮指动作,通过模仿达到形似,但是却不能完整掌握琵琶轮指动作的感受力和控制力,无法领悟轮指的精髓,使得形神难以兼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难做到音量统一、音色统一及各指时值的统一。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先整体示范琵琶轮指的动作,而后运用讲解与示范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逐一分解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在讲解动作时,笔者着重于讲解动作的运动过程,以及轮指技巧的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对轮指的整体认知,并且清楚地了解每个手指动作和运动过程中应达到的标准。如果学习者的年龄较小或文化程度偏低,笔者通常采取示范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增强他们对琵琶轮指的感性认知。如,我在教学琵琶轮指的手型时,让学生右手轻轻握着一颗乒乓球,而后再让学生将球拿掉,使右手保持半握的拳状,进而使学生掌握手型,达到形似。而神似则需要学生通过耐心的训练,自己领悟才能达到。
二、琵琶轮指技术与审美的复合教学
琵琶轮指教学,不仅要重视技术训练,还要重视琵琶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以音色处理、演奏方法、听觉训练、动作形态等不同方面为切入点,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发音时,培养学生对音色优劣的辨别力和洞察力,分辨音色正確与否,及时调整手型,逐步达到对音色控制自如的程度。学生要在音色刚柔的变化过程中做到臂与身体动作相辅相成,对声音进行控制,表现出演奏者的音色修养,并彰显演奏者的个性与风格。在学习琵琶的初级阶段,通过示范让学生体会琵琶轮指的音质美感,培养学生对音的听觉感受力和音乐审美意识,淡化轮指技巧练习的枯燥感。在轮指技能训练时,要将音乐审美情感培养贯穿于琵琶轮指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融入音乐旋律练习轮指技巧,确保学生融会贯通轮指技巧和音乐表现,避免在演奏时出现机械性、呆板地轮指情况。这就要求琵琶教师妥善处理好技与艺、演奏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笔者在琵琶教学范奏中会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以便让学生切身体会轮指技巧与乐曲美感的相互融合,使学生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指导学生运用感性经验进行琵琶演奏,并将培养音乐审美情感作为琵琶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黄 灿.大珠小珠落玉盘——试论琵琶轮指的训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3).
[2]李 岳.琵琶“轮指”技巧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闫 芳.珠落玉盘 珠玉之美——谈琵琶轮指的音色及训练[J].艺海,2012(1).
[4]张 璐.探究琵琶的重要指法——轮指[J].大众文艺,2011(3).
[5]刘 石.琵琶轮指的动作法、训练法与运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