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例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13例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4.62%;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得分均高于用药前,同时,用药后的消极因素得分低于低于用药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锥体外系综合症、体重增加、睡眠障碍及胃肠道功能紊乱。
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治疗期间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照顾和帮助。
关键词: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43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70-01
氨磺必利为苯胺替代物类精神抑制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均有显著疗效,且口服耐受良好,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对女性患者偶有药物副反应,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为此本文将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例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宗旨为观察氨磺必利的疗效及药物副反应,以此提出不同的护理重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均为女性;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2.6±2.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5±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排除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代谢异常、女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及用药一周内出现氨磺必利过敏者。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所有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初始剂量200mg/d,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根据患者耐受性在2~4周内再逐渐增加到最大可耐剂量至400~800mg/d。研究过程中不合用其他抗精神药物,若出现失眠,遵医嘱给予氯硝西泮;若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遵医嘱给予苯海索片。
1.2.2 检测方法。
(1)疗效评定:治疗8周后,参照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较基线的变化,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30)×100%,其中减分率≥80%为临床痊愈,50%~80%为显效,30~50%为好转,<30%为无变化。(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
(2)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行为障碍、病情控制进展及治疗效果,该量表有7项因子30个评定项目,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疾病症状。于入院前及治疗8周后,统计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的得分,及NOSIE量表总分。
(3)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量表),观察记录患者用药期间发生药物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13例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4例临床痊愈,7例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4.62%。
2.2 治疗前后NOSIE量表评分比较。用药后13例患者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得分均高于用药前,同时,用药后的消极因素得分低于低于用药前,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氨磺必利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选择性拮抗多巴胺D2和D3受体,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且可改善PANSS量表评分,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2]。本研究结果显示,13例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62%;且用药后13例患者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得分均高于用药前,同时,用药后的消极因素得分低于低于用药前。
大量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因受体作用特征各异,大多会在用药4周后出现轻度或中度药物不良反应,但无严重不良反应[3]。本研究中,随着药物剂量加大,给药速度加快,患者易出现锥体外系综合症、体重增加、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为此临床护理人员需系统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利于患者长期用药。
3.1 锥体外系综合症护理。临床常见锥体外系综合症主要包括震颤、肌张力亢进、流涎、静坐不能、吞咽困难等,为预防锥体外系综合症发病时全身肌肉痉挛、四肢僵硬,平卧时不能自主翻身,侧卧时下肢缺乏稳定性,应给予约束带加以防范或加床栏,并悬挂警示标识,预防坠床。静坐不能者常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需先与精神症状进行鉴别,再对症状进行护理,可遵医嘱减少用药次数和日剂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苯海索、普萘洛尔等抗胆碱能类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并倾听患者主诉,尽可能满足患者正常需求。患者发病时,坐卧不宁,常交替卧床和直立行走,肌张力亢进时易发生肌强直,致使走路不稳,为此护理人员需给予保护具,并在行走其间对患者搀扶支持,预防跌伤。流涎者需及时更换浸湿的衣服、被褥,保持衣物及床单干净清洁,若因流涎而发生呛咳,需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吞咽困难者,护士需做好口腔和局部皮肤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在日常饮食予半流质饮食,进食时,由专人喂食,预防食物误入气道,而诱发窒息,对严重吞咽困难者应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4]。
3.2 体重增加护理。氨磺必利可能通过影响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而致使体重增加,为此用药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并减少摄入含糖、高脂肪的饮食,并建议患者通过增加日常活动,以此促进消耗能量;另外,加强睡眠管理,减少嗜睡。
3.3 睡眠障碍护理。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和嗜睡,通常用药初期,患者因精神紧张而入睡困难,为此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心理紧张源,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氯硝西泮促进睡眠;然而随着药物剂量增加,部分患者出现嗜睡,为此需要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并设计合理作息时间,如可将服药时间改为夜间,避免日间嗜睡。
3.4 胃肠道功能紊乱。氨磺必利可能会产生抑制肠蠕动而引起便秘,为此应建议患者日常多饮水,多摄入粗纤维饮食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培养患者按时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通便。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治疗期间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照顾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艳梅,郑爱民.循证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2):3-5
[2] 刘付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6):149-151
[3] 谢少烽.氨磺必利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0-302
[4] 周月梅.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J].淮海医药,2012,30(6):558-559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例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13例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4.62%;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得分均高于用药前,同时,用药后的消极因素得分低于低于用药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锥体外系综合症、体重增加、睡眠障碍及胃肠道功能紊乱。
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治疗期间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照顾和帮助。
关键词: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43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70-01
氨磺必利为苯胺替代物类精神抑制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均有显著疗效,且口服耐受良好,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对女性患者偶有药物副反应,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为此本文将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例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宗旨为观察氨磺必利的疗效及药物副反应,以此提出不同的护理重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均为女性;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2.6±2.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5±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排除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代谢异常、女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及用药一周内出现氨磺必利过敏者。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所有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初始剂量200mg/d,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根据患者耐受性在2~4周内再逐渐增加到最大可耐剂量至400~800mg/d。研究过程中不合用其他抗精神药物,若出现失眠,遵医嘱给予氯硝西泮;若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遵医嘱给予苯海索片。
1.2.2 检测方法。
(1)疗效评定:治疗8周后,参照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较基线的变化,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30)×100%,其中减分率≥80%为临床痊愈,50%~80%为显效,30~50%为好转,<30%为无变化。(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
(2)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行为障碍、病情控制进展及治疗效果,该量表有7项因子30个评定项目,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疾病症状。于入院前及治疗8周后,统计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的得分,及NOSIE量表总分。
(3)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量表),观察记录患者用药期间发生药物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13例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4例临床痊愈,7例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84.62%。
2.2 治疗前后NOSIE量表评分比较。用药后13例患者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得分均高于用药前,同时,用药后的消极因素得分低于低于用药前,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氨磺必利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选择性拮抗多巴胺D2和D3受体,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且可改善PANSS量表评分,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2]。本研究结果显示,13例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62%;且用药后13例患者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得分均高于用药前,同时,用药后的消极因素得分低于低于用药前。
大量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因受体作用特征各异,大多会在用药4周后出现轻度或中度药物不良反应,但无严重不良反应[3]。本研究中,随着药物剂量加大,给药速度加快,患者易出现锥体外系综合症、体重增加、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为此临床护理人员需系统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利于患者长期用药。
3.1 锥体外系综合症护理。临床常见锥体外系综合症主要包括震颤、肌张力亢进、流涎、静坐不能、吞咽困难等,为预防锥体外系综合症发病时全身肌肉痉挛、四肢僵硬,平卧时不能自主翻身,侧卧时下肢缺乏稳定性,应给予约束带加以防范或加床栏,并悬挂警示标识,预防坠床。静坐不能者常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需先与精神症状进行鉴别,再对症状进行护理,可遵医嘱减少用药次数和日剂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苯海索、普萘洛尔等抗胆碱能类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并倾听患者主诉,尽可能满足患者正常需求。患者发病时,坐卧不宁,常交替卧床和直立行走,肌张力亢进时易发生肌强直,致使走路不稳,为此护理人员需给予保护具,并在行走其间对患者搀扶支持,预防跌伤。流涎者需及时更换浸湿的衣服、被褥,保持衣物及床单干净清洁,若因流涎而发生呛咳,需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吞咽困难者,护士需做好口腔和局部皮肤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在日常饮食予半流质饮食,进食时,由专人喂食,预防食物误入气道,而诱发窒息,对严重吞咽困难者应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4]。
3.2 体重增加护理。氨磺必利可能通过影响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而致使体重增加,为此用药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并减少摄入含糖、高脂肪的饮食,并建议患者通过增加日常活动,以此促进消耗能量;另外,加强睡眠管理,减少嗜睡。
3.3 睡眠障碍护理。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和嗜睡,通常用药初期,患者因精神紧张而入睡困难,为此需要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心理紧张源,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氯硝西泮促进睡眠;然而随着药物剂量增加,部分患者出现嗜睡,为此需要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并设计合理作息时间,如可将服药时间改为夜间,避免日间嗜睡。
3.4 胃肠道功能紊乱。氨磺必利可能会产生抑制肠蠕动而引起便秘,为此应建议患者日常多饮水,多摄入粗纤维饮食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培养患者按时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通便。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治疗期间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照顾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艳梅,郑爱民.循证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2):3-5
[2] 刘付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6):149-151
[3] 谢少烽.氨磺必利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0-302
[4] 周月梅.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J].淮海医药,2012,30(6):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