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税结构优化与减负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研究2019年减税降费新政对民营企业的实施效果,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以享誉全国的温州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财税结构性调整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本轮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已初步显现,有效减轻企业负担。随着财政结构不断优化,地方产业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强化税收执法效率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进一步优化地方产业结构,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税政策 民营企业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一、引言
  推进民营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因此,合理的财税结构是促进地方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随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的出台,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契机。然而,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企业的实际税负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普遍存在“税”降但“负”未降的现象,企业的减税获得感并不乐观(联办财经研究院,2018)。为此,本文以享誉全国的温州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财税结构性调整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作为财税政策的两大工具——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效果如何?如何构建适合温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地区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其产业导向作用,对于实现温州经济的新一轮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以财税结构的不均衡为切入点,结合温州实际,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考察本轮减税降费的实施效果,能够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财税政策与产业效应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从理论研究看,由于我国当前实施的财税改革是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供给学派的主要思想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供给学派最具代表的是Arthur Laffer(1983)提出的“Laffer Curve”。拉弗曲线一般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税累进性(Holter & Krueger,2014)。Holter & Krueger(2014)指出,如果财税收入主要用于居民收入分配,拉弗曲线会趋于平缓,财税累进性会降低,即政府的总收入会变少;当财税收入用于偿还债务时,拉弗曲线会变得陡峭,财税累进性会增加,此时有利于减少债务水平。国内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学者亦持有类似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转型中存在“拉弗效应”,如果减税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可实现财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赢局面,进而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孔令池等,2017;杨灿明,2017)。
  从实证研究看,已经有不少文献对财税政策的产业效应展开了研究。Alam和Waheed(2006)采用VAR模型分析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财税政策存在非对称的产业效应。任红梅(2018)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直接效应和联动累积效应。姚林香(2018)则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两者之间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理差异明显,对不同行业的激励效应也不尽相同。
  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从现有文献研究来看,国内关于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以企业内部管理因素的研究居多。耿伟(2015)通过经验回归分析发现,出口扩张明显抑制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有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高新产品的增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张大鹏(2017)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实证研究组织创新战略导向与领导风格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二者均对企业转型升级起显著作用。
  从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整理可以看出,虽然已有学者对过去年间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但是少有学者关注财税政策波动的作用效果,也较少有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对财税结构性调整进行研究。为此,本文以财税结构的不均衡为切入点,以“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财税政策波动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进而完善此方面的文献研究。
  三、民营企业财税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关系
  温州作为全国民营企业的集聚地,充分发挥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切实释放政策红利。自2019年减税降费新政颁布以来已将近一年,其实施效果已初步显现,后续成效还在不断的发酵之中。据税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全年各类税费减免近200亿元,充分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从表1中可知,自税制改革以来,温州市总体财政收支运行较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一般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228.4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78.97亿元,十年间财政收入增长了2.26倍,年平均增速为10.98%,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增长,财政收入质量较好。此外,财政支出也同比上涨,一般预算支出由2010年的310.7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84.12亿元,十年间财政支出增长了3.48倍,年平均增速为15%。教育、一般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三大板块,其中,2019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9.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雖然2019年财政支出增速仍在不断加快,但是2019年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出现近十年间的最低点5.73%,远低于年均增速10.98%,说明温州市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已得到较好体现(如表2所示)。
  此外,随着财政结构的不断优化,温州的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表1中可知,随着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温州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水平得到逐步提升,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也随之变化,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不断提升。其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自2014年达到50%以上并在后续期间持续保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温州的产业结构已由原先的二一三转变为三二一,但在2019年受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影响,第二产业比重出现攀升趋势,说明此次以深化增值税改革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新政策已开始发挥作用,有利于振兴实体经济。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财政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伴随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温州三大产业占比出现二三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的趋势变化,这意味着财政结构与产业结发展存在着动态的联动关系。   四、财税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对民营经济发展、地方产业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选择式(1)的模型对财税政策及产业升级进行研究分析。
  其中,i=第i个产业,ind代表产业结构优化,因此indit代表第i个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本文采用第i个产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比重表示;dt代表直接税负,idt代表间接税负,用V来反映不同税种的影响力;nontax表示非税收入,用来衡量财税结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大小。系数β用来衡量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力,ε为随机扰动项。
  (二)实证结果
  表3列示了财政结构对温州三大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三大产业结构模型下的整体模型拟合结果佳,调整R2值均超过了80%。从第一产业结构模型回归结果中可以判断出,除财政支出外,其余指标对于温州市第一产业升级均无显著影响。這说明第一产业结构发展对财税政策调整不敏感,本轮减税降费的着力点不在第一产业。
  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指标的回归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且小于零,系数值为-0.916,表明温州财政支出每缩小1个单位,第一产业发展水平提高0.916。这说明由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效应和研发效应,其主要功效是对温州第二三产业的结构发展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模型拟合反映出财政结构及税负制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由表中第二产业结构模型检验结果可知,间接税税负对第二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其系数为负且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间接税对第二产业升级偏离度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即随着间接税负的降低,温州市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提高。从作用效果看,温州市间接税税负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乘数为-1.587,即间接税税收每减少1个单位,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提高1.587。然而,直接税负对温州市第二产业升级未产生显著性影响。这一结果表明本轮减税降负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是增值税减税政策因素在起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增值税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非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作用乘数为-8.477,即财政收入每减少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提升8.477个百分点。这说明非税收收入对温州市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启发我们,要想进一步优化温州市第二产业结构,其着力点应放在间接税税负和非税收收入的调整上。
  相对而言,虽然第三产业结构模型的拟合效果佳,但检验结果表明,除非税收收入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未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性影响。非税收收入对温州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即非税收收入指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变动约8.562个百分点。这与我们以往的直接感受有所不同,研究中我们也并未找到由于非税收收入增加导致温州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证据。
  五、民营企业财税结构优化的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以财税结构的不均衡为切入点,采用温州市2010—2019年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收支水平、财税结构等数据,实证分析各项财税政策要素对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财政收支结构分析而言,财政支出结构水平对温州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均无重要影响效应,说明温州的财政支出水平尚未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有效作用,仍需进一步调整。
  第二,从作用效果来看,第二产业升级受多项财税政策结构性调整影响,其中受非税收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第二产业也受间接税税负的影响,间接税税负对促进第二产业结构升级起抑制作用。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次减税降费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财税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温州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仅仅与非税收收入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税收执法效率,保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真正落地生效。本轮的减税降费政策具有结构性与普惠性相结合的特点,注重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调整来推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此,从2018年我国开始深化增值税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来助推民营企业的发展,将制造业在内的企业增值税税率由原先的17%下降到16%,接着2019年又继续下调至13%;将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由原先的11%下降到2018年的10%,接着再于2019年下调至9%。虽然给予民营企业减税降负的红利政策不断,但是调查显示各企业减税获得感参差不一。究其原因,可能存在政策传导机制不佳的问题,减税政策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其政策效果被打了折扣,企业增值税减税税负转嫁不充分。因此,要切实保障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执行,需制定落实的政策,优化政策执行机制,强化收税执行效率,切切实实为民营企业减负。
  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税降费与财政赤字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体。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会导致地方财政支出减少,增加地方财政压力。因此,要实现进一步的减税降负,需要统筹资金,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区域财政支出的政策引导力度,从而进一步切切实实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负,真真实实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方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2020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厦门分会场聚焦“筑梦鹭岛 创赢未来”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突出“十三五”收官成效、疫情防控成果及建設国家创新型城市等特点,结合厦门经济特区设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以创业者为中心,采用政府搭台、多方合作的方式,合理搭建双创工作展示交流平台,举办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  亮点一:双创大赛精彩纷呈   厦门双创周举办多场双创大赛,其中凤凰谷创
期刊
2020全国双创周深圳活动暨第六届深圳国际创客周于10月15日至21日圆满举办(以下简称“双创周”)。本届双创周围绕“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题,遵循统筹布局、市区联动原则,按照“1+N”模式安排活动会场。深圳分会场设在龙岗区,另在各区(新区)、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设18个分会场,共安排深圳活动27个。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展示、高峰论坛、项目路演、互动体验和成果发布等多类型的活动,全方位、立体化
期刊
摘 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基于1998-2017年江西农业农村实时数据,采用清单分析法测算出农村水环境污染物,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水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江西农村水环境污染时空分布差距较大;第二,江西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水环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全国各地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下简称“双招双引”)的背景下,双招双引工作发展出产业链、引导基金、PPP模式、新型载体、产才融合等众多模式。面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各地市应当从战略、产业、保障、规划等方面采取强化顶格推进、调整工作重点,以产业招人才、以人才带产业,完善联动保障、加强利益共享,紧抓重要战略,转型产业招引等措施,争取在越来越激烈的抢项目、抢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期刊
摘 要: 农产品品牌是引领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挖掘农产品特色资源优势,助力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引领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湖北省高度重视农产品省级品牌创建和农产品品牌梯队建设,“三品一标”品牌培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農业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品牌优势、品牌建设主体的品牌管理实力薄弱、品牌建设的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建议采取强化“三品一标”建设,深入挖掘地理标志
期刊
摘 要: 基于2014—2018年192家医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相关调查数据,就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创新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创新效率 机构投资者 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 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  创新效率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医疗行
期刊
摘 要: “双循环”对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青岛市李沧区作为中国商业名区,商贸流通业对区内产值贡献较大。但受制于商贸流通产品仍以中低技术制造产品为主,在新发展格局下,技术变革带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内外需求下降导致经济循环受阻、同质化竞争严重、价值链整体较短等问题日益凸显。打造核心竞争力、发挥区位优势、把握科技赋能实质和消费升级趋势、回归商业本质等是破解其困境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从建设效应、同城效应、虹吸效应、扩散效应四方面阐释高铁对区域经济影响机制;基于2009—2018年山东省17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探究高铁开通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面,高铁开通在5%显著性水平下促进GDP总量增长;产业结构方面,高铁开通变量HSR系数均为正数但不显著,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但效果不明显,可能与山东省境内高铁数量少、开通时
期刊
摘 要: 以旅游公共服务为切入点,利用贵州省1984-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构建SVAR模型,探索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旅游公共服务对旅游业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并且呈现出不规则波动,当前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未对旅游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影响因素 旅游公共服务 贵州旅游业  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
期刊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企业不断向独资化方向发展,中外双方股东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争夺愈演愈烈。中外合资企业A公司在合作的同时双方股东围绕公司控制权一直相互博弈,结果最终出现了中方“控股不控权”的现象。事实证明,在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博弈中,中外双方股东谁拥有的关键性资源越多且质量越高,谁就拥有合资企业实质控制权。中方企业要切实掌握控制权,必须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制造工艺的学习和突破,提升自主研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