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自上个世纪末进入高速发展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高校内部控制却一直是块短板,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乱用滥用等问题,内部控制建设亟待加强。财务内控作为高校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内部控制中起主导作用。虽然我国高校普遍将财务内控管理提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财务内控在人员综合素质、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全面内控管理的综合进程。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在财务内控中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通过深入研究比较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加强高校财务内控水平需要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及措施,以期通过高校上上下下一起努力,全面提升财务内控管理,为高校进一步提升办学和管理水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更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力量。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控;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资产管理
一、高校财务内控概述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软硬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明显缩小。高校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内部控制建设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强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各类办学和管理风险迫在眉睫。为此,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其中明确界定“高校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实现办学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其目标主要包括: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财务内控作为高校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务内控的主导型作用尤为关键。目前,高校财务内控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資产管理等方面,受制于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内控理念和执行不力等因素,高校财务内控在相关方面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一系列财务舞弊、贪污腐败、挪用乱用、监督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办学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高校财务内控管理是新时代高校全面内控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内控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人员主要是来自本校毕业生留校和校园招聘,专业化人才的社会招聘比例不高,财务人员的培养主要是内生自我培养模式。目前,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无法适应财务内控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从参加工作开始,基本以负责具体实务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被疏忽,人才培养及工作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模式,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沿袭过去,几乎没有变革,难以吸取新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难以跟上新形势下财务内控管理的要求。
(2)财务人员职业精神有待提高,因为高校作为非盈利性机构不同于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一些高校财务人员认为看不到希望,思想上松懈,长期以往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应付习惯,财务人员本分履职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缺失,甚至一些财务人员热衷于帮他人“走后门、开小灶”,自律性差,财务内控意识薄弱,不按财务准则和法律法规办事,造成了一些财务舞弊事件,给高校整体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财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财务人员未树立服务意识,不善于与其他部门同事沟通,不愿意真正参与到各类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去,对财务内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财务会计工作合规、财务核算的正确、财务报告的及时等方面,甚至将财务内控等同于财务报销管理。
2.预算管理权威性、科学性和控制性不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是整个高校财务内控的最初点和最重要环节,是高校一切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因素,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财务内控乃至全面内控管理的效果。我国高校很早就开展预算管理,但是多年的执行效果显示预算未能在财务内控中发挥主导型作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高校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预算管理的权威性不强,不少高校已经建立了从上到下的预算管理体系,也明确了相关校领导、部门或院领导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但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方参与力量不足,预算管理主要靠财务部门去推动,其他部门主要是基于上一年的预算基数进行简单的习惯性增量申报,未从各类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做合理性测算。
(2)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不足,不少高校预算编制仅仅是按照上级单位的基本要求完成,没有综合考虑各类内外部因素,简单运用“基数加增量”的方法,没有将预算编制同自身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将自身的发展重点逐期落实在预算中,预算缺乏科学性和自身特点,为预算而预算。
(3)预算管理的刚性不强,超预算支出及挪用、串用预算项目仍有发生。另外,预算管理评价不完善,预算执行滞后及超预算的项目,在来年编制的时候没有进行详细分析,对相关预算主体没有明确岗位评价责任,导致预算整体控制性不强,未起到内部控制作用。
3.财务收支管理整体水平不高
财务收支管理是各类经济活动结果内部控制的关键步骤。目前,高校财务收支管理水平不高,对具体经济活动的会计确认及计量仅仅能满足财务报告的需要,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的参与度不高。财务收支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财务收支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滞后,难以满足高校各类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且财务收支管理相关规定主要以口头形式或者单个文件形式进行沟通与传达,系统性与可持续性不强。 (2)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低,财务收支管理系统落后,好多高校还未实行网络预约报账系统和网银支付系统,部分财务收支还需通过现金及POS机器刷卡系统进行,效率低,风险高。
(3)财务收支管理只能对相关报销单据进行会计合规性和签字完整性审查,对于原始单据与实际经济活动是否一致,对于经费是否挪用、串用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4.资产管理水平落后
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资产的取得主要靠国家政府的拨款,持有资产的目的并非是创造价值,因此资产管理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资产管理公司与内控建设的联系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管理的意识相对淡薄,未建立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未明确资产管理的相关职责和分工,特别对一些公共使用的资产,没有相关管理的主体责任部门,最终出现“大家都在用,最终没人管”的局面。
(2)资产的盘点工作不充分、不精确,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账面不符合,账面明细、归属与资产的实际占有和使用不一致的情况突出。
(3)资产的取得、流转、处置等环节未按照行政采购制度或相关审批流程进行,甚至存在内幕交易与徇私舞弊的可能,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与合规风险。
(4)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对外出租容易形成小金库。高校内部很多实验室、会议室、运动场馆等设施,由于分属不同的归口部门,非教学使用或者节假日时,闲置情况较多,未实现资源的充分配置与利用。一些高校资产在对外出租的资产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监督,容易形成资产归口单位或部门的小金库资金,具有较多的风险点。
三、加强高校财务内控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财务内控意识
要提高财务内控意识,首先要从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入手,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认真落实好财务内控各项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1)要加强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要善于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财务人员广泛参与外部培训,激发财务人员学习潜能,用先进的知识理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方式,树立财务内控的意识。
(2)要注重财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培养。作为财务人员一定要将职业精神和操守放在第一位,在有可能的条件下,根据财务人员的综合表现,适当实行差异化激励,真正让财务人员“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对于不能坚守职业操作,挑战底线、红线、高压线的财务人员,一经发现,采取严肃的警戒措施,杜绝一些财务舞弊风险
(3)要强化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让财务人员摆正工作心态,端正工作态度,树立窗口标准,切实为师生服务和把关,让师生们乐于讲真话、办真事,与各类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保持充分良性的沟通,真正参与到各类经济活动中去,用财务内控的视角和意识,将业务的风险降低,尽可能在事前和事中规避。
2.有效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要提升财务内控的水平,必须有效加强预算管理,从一切经济活动的源头做好规范和控制。
(1)要突出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从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开始,到中层职能部门和院系,再到具体岗位,树立“无预算、不开支”的预算管理意识,一切业务经济业务都要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担任预算管理委员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及院系党政一把手担任本部门的预算管理责任人,财务部门负责牵头全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及考核评价牵头人,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审计监察部应在预算管理中承担相应的职责,年度预算在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基础上,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全面提升预算管理的权威性。
(2)财务部门要积极与预算所涉及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建立科学客观的预算编制方法,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预算的影响和高校发展规划的预算现实需求,将自身的发展规划,明细到年度预算中去,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在“基数+增量”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绩效的因素,逐步形成“基数+增量+绩效”的预算编制方式。
(3)预算执行要形成刚性约束,对于超预算的支出,一定要坚决制止。对于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预算,一定要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形成报告,报校长办公会或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策,方可调整预算。要强化预算管理的结果评价,强化预算管理问责机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相关单位及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评结合起来,真是使预算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提升财务收支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收支管理水平,是落实全面内控管理的关键阀门,要提升财务收支管理水平。
(1)要加强高校财务收支管理相关制度建设,以《会计法》、财政部、教育部相关规章制度,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建立统一的财务收支管理手册,全面覆盖财务收支相关流程和节点。要加强对财务收支管理手册的宣传和推广,借助于校内的渠道和媒介,使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财务收支方面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有结合新的制度、新的业务,定期对财务收支手册进行更新和修订。
(2)要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报销网络预约化和各类收支网银化,进一步减少对现金结算方式的依赖,规范银行账户管理,降低财务收支风险。要做好相关财务系统的安全管理,规范财务系统业务流程,出台财务系统操作手册,确保系统岗位角色清晰隔离,授权合理合规。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系统与高校其他内控管理系统的接口开发,实现部分资源共享和协同管控,全面推进高校内控系统化进程。
(3)要扩大财务收支管理的监控范围,在对相关报销单据进行会计合规性和签字完整性审查的基础上,关注所涉经济活动的一贯性,对于偏离度较大的业务,与预算比对,与历史比对,深入分析单据背后的实质,确保入账业务合规合理。
4.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做好資产管理工作是全面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高校过去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短板,高校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要从上到下树立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意识,高校党政一把手带头,主动承担资产管理的责任,各部门院系一把手作为本部门院系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高校层面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办法,各部门院系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层层落实,明确责任。
(2)切实加强基层岗位资产盘点、统计工作,定期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对于不符的及时排除原因,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账务处理,保留好盘点报告。
(3)对于资产的取得、流转、使用、处置要严格遵守行政采购制度和相关审批流程,必要的时候要让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整体流程中,确保各类业务的合法合规。
(4)要充分利用高校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经济效益,给高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在经营资质、定价标准、收支控制方面确保各位资产出租及经营服务的收入流入高校账户,杜绝一切小金库现象的发生。定期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各类资产经营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高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随着我国高校内控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财务内控的作用日益突显。高校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经济活动风险,全面提升办学和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的通知[A].2016.
[2]费伟.浅议高校内控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06):247+249.
[3]刘罡.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8(01):150-152.
[4]朱丽萍.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18(01):200+202.
[5]杨玲.高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121-122.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控;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资产管理
一、高校财务内控概述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软硬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明显缩小。高校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内部控制建设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强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各类办学和管理风险迫在眉睫。为此,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其中明确界定“高校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实现办学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其目标主要包括: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财务内控作为高校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务内控的主导型作用尤为关键。目前,高校财务内控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資产管理等方面,受制于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内控理念和执行不力等因素,高校财务内控在相关方面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一系列财务舞弊、贪污腐败、挪用乱用、监督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办学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高校财务内控管理是新时代高校全面内控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内控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人员主要是来自本校毕业生留校和校园招聘,专业化人才的社会招聘比例不高,财务人员的培养主要是内生自我培养模式。目前,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无法适应财务内控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从参加工作开始,基本以负责具体实务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被疏忽,人才培养及工作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模式,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沿袭过去,几乎没有变革,难以吸取新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难以跟上新形势下财务内控管理的要求。
(2)财务人员职业精神有待提高,因为高校作为非盈利性机构不同于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一些高校财务人员认为看不到希望,思想上松懈,长期以往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应付习惯,财务人员本分履职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缺失,甚至一些财务人员热衷于帮他人“走后门、开小灶”,自律性差,财务内控意识薄弱,不按财务准则和法律法规办事,造成了一些财务舞弊事件,给高校整体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财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财务人员未树立服务意识,不善于与其他部门同事沟通,不愿意真正参与到各类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去,对财务内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财务会计工作合规、财务核算的正确、财务报告的及时等方面,甚至将财务内控等同于财务报销管理。
2.预算管理权威性、科学性和控制性不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是整个高校财务内控的最初点和最重要环节,是高校一切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因素,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财务内控乃至全面内控管理的效果。我国高校很早就开展预算管理,但是多年的执行效果显示预算未能在财务内控中发挥主导型作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高校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预算管理的权威性不强,不少高校已经建立了从上到下的预算管理体系,也明确了相关校领导、部门或院领导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但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方参与力量不足,预算管理主要靠财务部门去推动,其他部门主要是基于上一年的预算基数进行简单的习惯性增量申报,未从各类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做合理性测算。
(2)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不足,不少高校预算编制仅仅是按照上级单位的基本要求完成,没有综合考虑各类内外部因素,简单运用“基数加增量”的方法,没有将预算编制同自身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将自身的发展重点逐期落实在预算中,预算缺乏科学性和自身特点,为预算而预算。
(3)预算管理的刚性不强,超预算支出及挪用、串用预算项目仍有发生。另外,预算管理评价不完善,预算执行滞后及超预算的项目,在来年编制的时候没有进行详细分析,对相关预算主体没有明确岗位评价责任,导致预算整体控制性不强,未起到内部控制作用。
3.财务收支管理整体水平不高
财务收支管理是各类经济活动结果内部控制的关键步骤。目前,高校财务收支管理水平不高,对具体经济活动的会计确认及计量仅仅能满足财务报告的需要,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的参与度不高。财务收支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财务收支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滞后,难以满足高校各类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且财务收支管理相关规定主要以口头形式或者单个文件形式进行沟通与传达,系统性与可持续性不强。 (2)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低,财务收支管理系统落后,好多高校还未实行网络预约报账系统和网银支付系统,部分财务收支还需通过现金及POS机器刷卡系统进行,效率低,风险高。
(3)财务收支管理只能对相关报销单据进行会计合规性和签字完整性审查,对于原始单据与实际经济活动是否一致,对于经费是否挪用、串用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4.资产管理水平落后
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资产的取得主要靠国家政府的拨款,持有资产的目的并非是创造价值,因此资产管理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资产管理公司与内控建设的联系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管理的意识相对淡薄,未建立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未明确资产管理的相关职责和分工,特别对一些公共使用的资产,没有相关管理的主体责任部门,最终出现“大家都在用,最终没人管”的局面。
(2)资产的盘点工作不充分、不精确,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账面不符合,账面明细、归属与资产的实际占有和使用不一致的情况突出。
(3)资产的取得、流转、处置等环节未按照行政采购制度或相关审批流程进行,甚至存在内幕交易与徇私舞弊的可能,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与合规风险。
(4)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对外出租容易形成小金库。高校内部很多实验室、会议室、运动场馆等设施,由于分属不同的归口部门,非教学使用或者节假日时,闲置情况较多,未实现资源的充分配置与利用。一些高校资产在对外出租的资产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监督,容易形成资产归口单位或部门的小金库资金,具有较多的风险点。
三、加强高校财务内控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财务内控意识
要提高财务内控意识,首先要从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入手,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认真落实好财务内控各项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1)要加强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要善于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财务人员广泛参与外部培训,激发财务人员学习潜能,用先进的知识理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方式,树立财务内控的意识。
(2)要注重财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培养。作为财务人员一定要将职业精神和操守放在第一位,在有可能的条件下,根据财务人员的综合表现,适当实行差异化激励,真正让财务人员“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对于不能坚守职业操作,挑战底线、红线、高压线的财务人员,一经发现,采取严肃的警戒措施,杜绝一些财务舞弊风险
(3)要强化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让财务人员摆正工作心态,端正工作态度,树立窗口标准,切实为师生服务和把关,让师生们乐于讲真话、办真事,与各类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保持充分良性的沟通,真正参与到各类经济活动中去,用财务内控的视角和意识,将业务的风险降低,尽可能在事前和事中规避。
2.有效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要提升财务内控的水平,必须有效加强预算管理,从一切经济活动的源头做好规范和控制。
(1)要突出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从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开始,到中层职能部门和院系,再到具体岗位,树立“无预算、不开支”的预算管理意识,一切业务经济业务都要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担任预算管理委员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及院系党政一把手担任本部门的预算管理责任人,财务部门负责牵头全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及考核评价牵头人,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审计监察部应在预算管理中承担相应的职责,年度预算在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基础上,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全面提升预算管理的权威性。
(2)财务部门要积极与预算所涉及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建立科学客观的预算编制方法,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预算的影响和高校发展规划的预算现实需求,将自身的发展规划,明细到年度预算中去,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在“基数+增量”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绩效的因素,逐步形成“基数+增量+绩效”的预算编制方式。
(3)预算执行要形成刚性约束,对于超预算的支出,一定要坚决制止。对于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预算,一定要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形成报告,报校长办公会或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策,方可调整预算。要强化预算管理的结果评价,强化预算管理问责机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相关单位及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评结合起来,真是使预算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提升财务收支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收支管理水平,是落实全面内控管理的关键阀门,要提升财务收支管理水平。
(1)要加强高校财务收支管理相关制度建设,以《会计法》、财政部、教育部相关规章制度,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建立统一的财务收支管理手册,全面覆盖财务收支相关流程和节点。要加强对财务收支管理手册的宣传和推广,借助于校内的渠道和媒介,使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财务收支方面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有结合新的制度、新的业务,定期对财务收支手册进行更新和修订。
(2)要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报销网络预约化和各类收支网银化,进一步减少对现金结算方式的依赖,规范银行账户管理,降低财务收支风险。要做好相关财务系统的安全管理,规范财务系统业务流程,出台财务系统操作手册,确保系统岗位角色清晰隔离,授权合理合规。加强财务收支管理系统与高校其他内控管理系统的接口开发,实现部分资源共享和协同管控,全面推进高校内控系统化进程。
(3)要扩大财务收支管理的监控范围,在对相关报销单据进行会计合规性和签字完整性审查的基础上,关注所涉经济活动的一贯性,对于偏离度较大的业务,与预算比对,与历史比对,深入分析单据背后的实质,确保入账业务合规合理。
4.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做好資产管理工作是全面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高校过去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短板,高校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要从上到下树立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意识,高校党政一把手带头,主动承担资产管理的责任,各部门院系一把手作为本部门院系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高校层面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办法,各部门院系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层层落实,明确责任。
(2)切实加强基层岗位资产盘点、统计工作,定期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对于不符的及时排除原因,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账务处理,保留好盘点报告。
(3)对于资产的取得、流转、使用、处置要严格遵守行政采购制度和相关审批流程,必要的时候要让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整体流程中,确保各类业务的合法合规。
(4)要充分利用高校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经济效益,给高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在经营资质、定价标准、收支控制方面确保各位资产出租及经营服务的收入流入高校账户,杜绝一切小金库现象的发生。定期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各类资产经营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高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随着我国高校内控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财务内控的作用日益突显。高校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经济活动风险,全面提升办学和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的通知[A].2016.
[2]费伟.浅议高校内控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06):247+249.
[3]刘罡.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8(01):150-152.
[4]朱丽萍.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18(01):200+202.
[5]杨玲.高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