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考察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各个维度的得分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在SCL-90的各个维度得分上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基于该结果,建议高校从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构建心理危机工作体系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力争在下一个十年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149-03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数量、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增加。汪立夏等分别在2001年、2006年、2011年对江西省5所重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23.80%、22.86%、19.4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l]。李娜于2014年对某女子学院3225名2012级学生的心理普查中发现,有15.8%的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困扰[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面临来自生活、学习、工作、情感、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狀况是否也随之恶化?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在逐年提升?为深入探究该问题,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2008 - 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变化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某高校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从2008年至2018年十年间,每年向全体大一新生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回收有效问卷27348份。
  (二)研究工具:SCL-90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用以测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量表,采用李克特l~5级计分。该量表共有9个因子,通过计算因子均分、量表总分等方式来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体的因子均分、量表总分越高,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3、结构效度为0.965。此外,由于该量表主要是从个体的身心反应等九个维度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客观描述,因此减少了被试受某些主观因素影响从而导致评测结果不准确的可能性。
  (三)研究过程及数据处理
  1.研究过程
  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让当年大一新生登录心理软件系统填写症状自评量表。主试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在被试填写问卷前告知被试问卷主要用于调研目的,其信息并不会泄露,被试需根据其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2.数据处理
  根据测谎题项、缺失值和极端值剔除不合格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以考察2008-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及不同年份、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得分差异。
  二、研究结果
  (-)2008-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总分及其变化趋势如图l所示。
  结果表明,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不同年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
  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
  (三)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
  2008-2018年十年间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如表2所示。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
  三、讨论
  (一)2008-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逐年提高。首先,对于不同年份的大一新生而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所导致的。此外,因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要是反映个体近期内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不足以帮助高校及时掌握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受到其他应激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时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为更实时、高效的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持续跟踪心理普查过程中测查结果为异常的学生,也要关注受重大应激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学生。
  (二)不同年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自2008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高,这证实了一些研究的结论[3-4]。但是,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是逐年下降的[5-7]。其实,这两种观点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因为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会显露出来(比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工作不够仔细、心理问题学生不主动求助等)。仅从心理问题的发生数量和发生频率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下降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些年来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是得到提高的。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甚至精神病等问题放松警惕。
  (三)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8年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得分上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其他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8-9]。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具体分析SCL-90各因子得分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的原因。结合本校的校情来看,女生人数是明显多于男生的,男生是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他们要面临来自女生群体在学业、竞赛、升学、就业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因此,这可能导致男性的心理压力更大、心理健康水平更低。此外,在当前的主流价值观中,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社会期待,这在无形中也影响了男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应根据其校内学生的男女生比例,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该学校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四、对策和建议
  (一)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是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该系统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变量的量化指标的大数据进行监测,以及时、准确、快速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传统的心理预警系统存在着人为评判的不确定性、信息收集反馈的滞后性、信息内容的欺瞒性、学生心理数据庞大等难题,此类難题又成为阻碍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及时、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和反馈的重要原因,且学生大量的心理数据本身就是大数据。在高校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二)进一步丰富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渠道是有限的,主要途径包括新生入学心理测验、心理咨询记录、学生心理档案等。通过在入学阶段对全体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的确有助于高校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但对于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问题史、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认知方式等具体心理特征缺乏了解,而这些心理因素会影响不同个体在面对相同应激事件时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程度。同时,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是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于教师数量的,这也增加了高校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变化的难度。因此,高校需进一步丰富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改变当前被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局面,通过培养大学生心理信息员、建设心理状况动态评估体系、设计心理状况动态报告表、整合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信息等方式,及时、准确、快速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鼓励大学生随时登录高校心理中心网站进行心理健康自评,了解自身的焦虑状况、抑郁状况、社会支持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压力水平、人格特征、智力水平等,增进对自身心理特征的全方面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方式的多元化
  结合多数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实际来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施测心理健康量表来实现的。但是,不管是自评量表还是他评量表,都可能因为填写量表时的某些主观因素从而影响测评结果的真实性。高校应设计多种评估方式,从多个角度描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整合多元信息,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计大学生心理状况动态评估表,摒弃之前让大学生自主报告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式,通过大学生近期经历的应激事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以及相应的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来动态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此外,还可以建立高校一学生一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学生和家长自主报告和学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史、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情况等信息,从而更加完善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的多元化、立体化、完整化。
  (四)提高对“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关注程度
  高校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后,一般会重点约谈、重点关注测评结果异常的大学生,并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要求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予以关注,并定期将此类学生的心理动态、言语及行为表现等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报告,经由高校心理中心评估后向各学院心理辅导员反馈。在考虑到心理中心专职教师与高校学生近1:4000的师生比和辅导员与高校学生近1:200的师生比的实际之后,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大学生予以重点关注,这对于减少大学生的生命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是对大学生因心理危机导致生命损失的重要防线之一。但是,仅仅关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中测评结果异常的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在入学后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包括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可见,除了关注“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外,还要关注测评结果正常即“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正在经历心理危机事件或已经历心理危机事件,并产生了应激反应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汪立夏,舒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负性事件及求助行为趋势分析——基于江西省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3(5):24-27.
  [2]李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102-103.
  [3] 曹莹,赵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231-232.
  [4] 火焰,李小琦,贺定翠.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3):2841-2843.
  [5] 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231-234.
  [6]黎文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2):9-11.
  [7]尤方芳,林静.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结果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234-236.
  [8]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5):664-679.
  [9] 张立营.1999-2011年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才智,2013(5):282.
  [责任编辑:陈明]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CDIO教育理念,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太原科技大学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具体表现为:以注重理论基础、强化综合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原则,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实践教学;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实习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习管理是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传统的实习管理方式弊端突出。课题组在分析了传统实习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通过运用新的管理方式——“互联网+实习管理”的模式,对实习前期规划、中期过程管理、后期分析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运用“互联网+实习管理”的新模式能有效提升各级管理部门及指导老师对实习全过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一支生力军,然而目前有关专门学生干部管理的研究略显滞后,已经不能满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学生干部选拔制度是整个管理环节的第一步,通过研究选拔的原则、选拔的程序,选拔的方式,能够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改革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生干部;选拔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
期刊
[摘要]未来化工产业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为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构筑并实施“生活案例一理论教学一工程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引探、类比、启发等教学方法将生活案例、理论教学、工程案例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工程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关键词]化
期刊
[摘要]在工程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热工流体类课程已成为各工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基于该类课程的特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介绍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结构、知识点、教学过程及课程评价。教学过程为传授一接收一反馈一练习一调整,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卷面成绩。论文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为例介绍新教学过程,总结新教学模式下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改进,收到更好的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难题,文章介绍了一种融“人文”于“理工”的课程教学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入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文素养;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011
期刊
[摘要]在建设“双一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课题组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为案例,对增进教学效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措施、效果评估等进行介绍,探讨了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指出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制度保障”思想指导下,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让创新意识一脉贯通,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期刊
[摘要]高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存在双方合作缺乏长期规划,结合不够紧密;相当数量的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本身就有抵触,积极性不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呈现两张皮,缺少有效对接或对接程度相对表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科学构建理事会、落实校企办学的双主体地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拓展校企合作内涵、共建行业特色学院的办学机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始终贯彻校企合作这一办学中心理念,实现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瞬息万变,思维方式更迭换代,教师只有积极学习大数据思维,才能推动云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研究从教师提升教学素养层面展开实践,通过引入任务明确、正反馈及时、激励可视化、社群社交聚合的“游戏化”机制,借助易操作的APP端来解决大班课教学痛点,化解通识选修大班课学生多过程性评价难度大、学时少、通识理念传播受限、组织松散、课堂沉闷、考核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把课堂打造成一款集趣味性知识性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产物,其办学管理由母体高校负责,其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人才培养存在学生实践能力“眼高手低”,职业适应性差等问题。文章创建了以制图能力、计算机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4Capablity)为核心,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实践、产业实践(4Practice)为平台的渐进式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践铸基础、专业实践强能力、科技实践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