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选用早期综合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选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研究,按1: 1比例分为对照组(n=39,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9,选用早期综合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亦可降低抑郁评分,值得借鉴。
【关键词】综合心理护理;脑卒中;抑郁;生活质量;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11-03
抑郁为脑卒中患者常见伴随症状,属于继发性、器质性心境障碍,据统计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为30%~40%,以情绪低落、思维迟滞、兴趣减退等为特征,上述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不仅会影响患者精神状态,亦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导致其生活质量持续下降,增加社会负担[1]。随着临床对PSD重视程度的升高,各种药物及干预措施逐渐应用在PSD治疗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症状,但长期用药会增加患者对药物依赖性,基于此需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方案干预,以改善其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为明确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具体应用价值,本文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研究,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按1: 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中男/女=20/19,年龄均值(45.72±7.14)岁;病程均值(60.64±8.71)年;病程均值(3.05±0.51)月;12例出血性脑卒中、27例缺血性脑卒中;8例大专及其以上者、18例高中者、13例高中以下者。对照组39例中男/女=21/18,年龄均值(45.88±7.21)岁;病程均值(60.76±8.34)年;病程均值(3.12±0.42)月;11例出血性脑卒中、28例缺血性脑卒中;9例大专及其以上者、19例高中者、11例高中以下者,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计(P>0.05)。
纳入标准:①参考《各类脑血管诊疗要点》确诊者;②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者;③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无听力、认知障碍者;⑤脑卒中后发生抑郁者;⑥HAMD评分>17分者[2]。
排除标准:①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②意识及认知障碍者;③小学及其以下学历者;④严重躯体疾病者;⑤无法配合完成护理计划者;⑥随访丢失者[3]。
1.2方法 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按照神经内科护理制定给予其饮食、用药、生活指导,待病情控制后做好康复护理工作,同时告知其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并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康复环境,改善其负性情绪。
观察组选用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精神支持:在护理前对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参与护理人员掌握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特点,确保其在工作中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给予必要的疏导,提高其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其次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温馨住院环境,并为其提供精神救助、心理疏导,以此缓解其心理压力。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通过口头宣教、宣传资料、小组沟通等方法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②音乐疗法:为其播放舒缓、轻柔类音乐进行心理疏导,以平静患者及其家属焦躁情绪,再者指导和深呼吸、握拳以释放其负性情绪[4]。③健康教育:在展开健康教育前为患者讲解医院、疾病相关知识,例如:医院条例、病情诊断、治疗安排等,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增强其治疗信心,而后根据患者年龄、受教育背景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病情加重。④早期功能锻炼: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自理能力下降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患病早期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以预防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叮嘱患者协助或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劳动,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改善其抑郁症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协助其进行床上训练,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向正常过渡。单一使用药物无法有效控制患者抑郁症状,因此在康复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需持续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帮助其调整自我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5]。⑤心理干预:脑卒中患者因自理能力下降、工作能力丧失等出现悲观负性情绪,基于此護理人员可就康复事项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中认真观察其心理变化,耐心倾听其感受,使其能主动调整自己心理状态或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情绪变化,帮助其走出抑郁状态。⑥家庭支持:脑初中后抑郁患者需要家属陪伴,建议家属多陪伴、鼓励,并给予其心理支持、安慰,使其感受到家庭温暖,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1.3观察指标 参考HAMD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2w、4w、8w抑郁状态,得分越高抑郁状态越严重;参考NIHSS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2w、4w、8w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理想;参考QOL量表评价护理后2w、4w、8w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恢复越理想[6];参考ADL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2w、4w、8w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越明显[7]。
2 结果
2.1两组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2w、4w、8w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2w、4w、8w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凭空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2w、4w、8w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2w、4w、8w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3 討论
脑卒中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的特点,患者因担心病情、预后效果出现不同程度负性情绪,而抑郁则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身体状态,还可影响其神经功能,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加重病情。
经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证实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PSD患者心理、生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如下:①心理护理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进行培训,确保其在工作中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作出针对性干预措施,在护理实施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引导患者消除患病后、治疗中紧张情绪,使其以正确的状态面对疾病,提高与医务人员配合程度[8]。②心理护理根据评估结果、诱发抑郁因素分析其对病理过程影响,在心理、生理、机体、环境统一原则下展开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脑卒中、PSD认知,激发其潜在心理资源,协助其顺利过渡危机,以正确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③为确保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在沟通、护理措施实施中需营造舒适的环境,使用亲切的语言、熟练的操作获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程度,其次结合自身护理经验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疏导,消除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积极的状态面对疾病治疗[9]。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在康复训练中,提高其对康复训练认知,以最佳的状态面对疾病治疗,继而改善其心理、身体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2w、4w、8w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证实综合心理护理在PSD护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PSD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亦可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洪军, 崔红霞, 李金霞, 等. 循证护理在中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1): 280.
[2] 辛宇, 崔思珍, 邝小玲.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1): 290.
[3] 高俊英, 黄婷婷, 刘畅, 等. 基于奥马哈系统建立的延续护理模式对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J]. 广东医学, 2019, 40(8): 146-149.
[4] 张宗群, 沈亚丽, 张丽, 等. 心理护理综合干预与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 2019, 36(1): 130-132.
[5] 曾晓莉, 马维瑾.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2): 250.
[6] 李娟, 赵雪姣, 田芳, 等.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9, 48(8): 1386-1390.
[7] 段好阳, 陆萍, 陈晓伟, 等.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16): 3964-3965.
[8] 许海莲, 吕雨梅, 何宇迪, 等. 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行为激活疗法干预方案的设计与验证: 预试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14): 1672-1677.
[9] 汪克丽, 程吉英, 姚丽君, 等. 协同护理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2): 223-227.
【关键词】综合心理护理;脑卒中;抑郁;生活质量;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11-03
抑郁为脑卒中患者常见伴随症状,属于继发性、器质性心境障碍,据统计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为30%~40%,以情绪低落、思维迟滞、兴趣减退等为特征,上述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不仅会影响患者精神状态,亦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导致其生活质量持续下降,增加社会负担[1]。随着临床对PSD重视程度的升高,各种药物及干预措施逐渐应用在PSD治疗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症状,但长期用药会增加患者对药物依赖性,基于此需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方案干预,以改善其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为明确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具体应用价值,本文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研究,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按1: 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中男/女=20/19,年龄均值(45.72±7.14)岁;病程均值(60.64±8.71)年;病程均值(3.05±0.51)月;12例出血性脑卒中、27例缺血性脑卒中;8例大专及其以上者、18例高中者、13例高中以下者。对照组39例中男/女=21/18,年龄均值(45.88±7.21)岁;病程均值(60.76±8.34)年;病程均值(3.12±0.42)月;11例出血性脑卒中、28例缺血性脑卒中;9例大专及其以上者、19例高中者、11例高中以下者,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计(P>0.05)。
纳入标准:①参考《各类脑血管诊疗要点》确诊者;②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者;③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无听力、认知障碍者;⑤脑卒中后发生抑郁者;⑥HAMD评分>17分者[2]。
排除标准:①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②意识及认知障碍者;③小学及其以下学历者;④严重躯体疾病者;⑤无法配合完成护理计划者;⑥随访丢失者[3]。
1.2方法 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按照神经内科护理制定给予其饮食、用药、生活指导,待病情控制后做好康复护理工作,同时告知其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并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康复环境,改善其负性情绪。
观察组选用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精神支持:在护理前对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参与护理人员掌握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特点,确保其在工作中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给予必要的疏导,提高其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其次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温馨住院环境,并为其提供精神救助、心理疏导,以此缓解其心理压力。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通过口头宣教、宣传资料、小组沟通等方法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②音乐疗法:为其播放舒缓、轻柔类音乐进行心理疏导,以平静患者及其家属焦躁情绪,再者指导和深呼吸、握拳以释放其负性情绪[4]。③健康教育:在展开健康教育前为患者讲解医院、疾病相关知识,例如:医院条例、病情诊断、治疗安排等,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增强其治疗信心,而后根据患者年龄、受教育背景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病情加重。④早期功能锻炼: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自理能力下降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患病早期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以预防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叮嘱患者协助或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劳动,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改善其抑郁症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协助其进行床上训练,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向正常过渡。单一使用药物无法有效控制患者抑郁症状,因此在康复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需持续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帮助其调整自我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5]。⑤心理干预:脑卒中患者因自理能力下降、工作能力丧失等出现悲观负性情绪,基于此護理人员可就康复事项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中认真观察其心理变化,耐心倾听其感受,使其能主动调整自己心理状态或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情绪变化,帮助其走出抑郁状态。⑥家庭支持:脑初中后抑郁患者需要家属陪伴,建议家属多陪伴、鼓励,并给予其心理支持、安慰,使其感受到家庭温暖,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1.3观察指标 参考HAMD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2w、4w、8w抑郁状态,得分越高抑郁状态越严重;参考NIHSS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2w、4w、8w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理想;参考QOL量表评价护理后2w、4w、8w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恢复越理想[6];参考ADL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2w、4w、8w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越明显[7]。
2 结果
2.1两组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2w、4w、8w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2w、4w、8w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凭空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2w、4w、8w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2w、4w、8w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3 討论
脑卒中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的特点,患者因担心病情、预后效果出现不同程度负性情绪,而抑郁则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身体状态,还可影响其神经功能,导致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加重病情。
经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证实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PSD患者心理、生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如下:①心理护理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进行培训,确保其在工作中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作出针对性干预措施,在护理实施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引导患者消除患病后、治疗中紧张情绪,使其以正确的状态面对疾病,提高与医务人员配合程度[8]。②心理护理根据评估结果、诱发抑郁因素分析其对病理过程影响,在心理、生理、机体、环境统一原则下展开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脑卒中、PSD认知,激发其潜在心理资源,协助其顺利过渡危机,以正确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③为确保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在沟通、护理措施实施中需营造舒适的环境,使用亲切的语言、熟练的操作获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程度,其次结合自身护理经验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疏导,消除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积极的状态面对疾病治疗[9]。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在康复训练中,提高其对康复训练认知,以最佳的状态面对疾病治疗,继而改善其心理、身体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2w、4w、8w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证实综合心理护理在PSD护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早期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PSD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亦可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洪军, 崔红霞, 李金霞, 等. 循证护理在中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1): 280.
[2] 辛宇, 崔思珍, 邝小玲.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1): 290.
[3] 高俊英, 黄婷婷, 刘畅, 等. 基于奥马哈系统建立的延续护理模式对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J]. 广东医学, 2019, 40(8): 146-149.
[4] 张宗群, 沈亚丽, 张丽, 等. 心理护理综合干预与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 2019, 36(1): 130-132.
[5] 曾晓莉, 马维瑾.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2): 250.
[6] 李娟, 赵雪姣, 田芳, 等.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9, 48(8): 1386-1390.
[7] 段好阳, 陆萍, 陈晓伟, 等.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16): 3964-3965.
[8] 许海莲, 吕雨梅, 何宇迪, 等. 脑卒中后阈下抑郁患者行为激活疗法干预方案的设计与验证: 预试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14): 1672-1677.
[9] 汪克丽, 程吉英, 姚丽君, 等. 协同护理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2): 2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