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有自身的界定和特点,它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空间的利用和组织、时间观念、服饰、目视行为和触摸,探讨服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的含义和作用,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能更好地诠释服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服饰文化;服饰内涵
一、非语言交际
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送,70%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非语言交际通常和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
二、服饰文化
服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饰泛指衣、裤、鞋、帽、袜、巾、首饰、箱包以及各种配件、饰品;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以外的各种服装配件和饰品。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广义服饰。衣服有三项功能:舒适、保护遮羞与文化展示。尽管服装仍然具有前两个功能,但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却愈来愈大。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汉族为传承的中华特有的服饰传统。“三礼”(《周礼》、《礼仪》、《礼记》)记载了等级森严的服饰礼仪制度,从而形成了中国服饰的一整套传统做派,具有独特意义的着装理念,以及名目繁多的服饰样式,使中华服饰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世界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衣着象征身份地位,或表明职业。IBM公司曾规定,公司代表和经理必须穿白衬衫、黑色套装和硬领子。白色衬衫和黑色套装现在仍是IBM可信任的象征。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的文化所规定的。我们的衣食往往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文化约束之中。因此,服饰文化和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饰是情感世界的真实反映
成功问鼎白宫之后,奥巴马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系一条红色领带,配一身黑色西服。美国媒体称,这条领带的选择可谓众望所归。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美国民众心目中正希望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横空出世,奥巴马的红色领带不仅迎合了当天的氛围,也顺应民众的心身,传递了正能量。英国首相卡梅伦则演绎出“英伦范”的领导人着装范本,他是一位“深知外表和语言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政治家”,男性时尚杂志《GQ》评论说。很少被政客们佩戴的醒目绿色领带,一度是卡梅伦着装搭配的最爱,这是为了彰显他的环保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卡梅伦的着装也变化自如,他的西服既不保守,也不前卫,领带宽度也正好合适,这种穿衣风格既不想引人注意,也不想令人不愉快,正如他的政策一样。事实上,卡梅伦在潜移默化中仿效着奥巴马的着装风格,这似乎反映了他在潜意识中想建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某种关系。
(二)服饰是民族文化与个性文化的再现。
第一夫人彭丽媛改良的旗袍、不同场合的丝巾搭配、中国品牌的手提包让她在不同场合尽显个人风范,从而成功入选世界一百位最具影响人物之一。穿衣打扮不仅是个人的品味体现,更多时候还代表着特殊的用意。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的着装更显随性、不拘小节。作为玻璃维亚首位印第安人总统,莫拉莱斯首次出访时,竟然穿着羊驼毛织成的条纹毛衣与他国政要一道合影。虽然他可能不被世界时尚所接受,但莫拉莱斯的条纹毛绒衫,无疑已经成为其忠实拥护者必备的衣服。
(三)服饰是社会礼仪和风俗习惯的折光
礼仪是指人们在接触与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礼仪的核心是在尊重并且遵循对方习俗及文化的背景下对双方行为的恰当的融合。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况下,只有掌握礼仪的精髓,遵循基本的细节,才能在社交活动中有理有节。而某种程度上场合、服饰和礼仪有着密切的关系。场合正式,对于服装要求比较正式。在非正式场合,衣着可以比较随便。西方社交活动中在请柬上往往对于着装有单独说明,印在请柬的右下角。在西方葬礼上人们穿深色的衣服,在中国人们却穿白色的衣服;婚礼上,西方则穿白色的衣服,中国却穿红色的衣服。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是因为人们头脑中有一套规范,而这些规范就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则由文化所决定的。
在维多利亚时代,上层社会的妇女不能裸露腿部,因此,妇女都穿着长裙。有的家庭把这个习俗加以引申,甚至把桌子腿也用布裹起来,以免引起不雅的联想。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西装和领带是领导人出访时必备着装,代表着庄重和尊重。2012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在奥巴马总统的建议下,唯一打着领带来参会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也解下领带,让这个讨论棘手危机的重要场合多了一丝轻松。这些例子说明习俗具有时代特征,并非始终不变。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而服饰是受文化所约束的。
三、小结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行为,这是一种文化规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各自有一套说话规约或习惯。在对于交际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非语言交际这一分支的研究。非语言交际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法则,也没有一套明确的符号,它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服饰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家的打扮是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他们如何穿戴不仅影响到时尚潮流,还是传达政治信息的重要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有效的施政法宝。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我们缺乏敏感,常常容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美]马兰德罗,巴克.非语言交流[M],孟小平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4]孙燕.倾听民族服饰的另类声音[J].中国民族报,2005年11月25日第9版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服饰文化;服饰内涵
一、非语言交际
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送,70%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非语言交际通常和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
二、服饰文化
服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饰泛指衣、裤、鞋、帽、袜、巾、首饰、箱包以及各种配件、饰品;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以外的各种服装配件和饰品。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广义服饰。衣服有三项功能:舒适、保护遮羞与文化展示。尽管服装仍然具有前两个功能,但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却愈来愈大。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汉族为传承的中华特有的服饰传统。“三礼”(《周礼》、《礼仪》、《礼记》)记载了等级森严的服饰礼仪制度,从而形成了中国服饰的一整套传统做派,具有独特意义的着装理念,以及名目繁多的服饰样式,使中华服饰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世界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衣着象征身份地位,或表明职业。IBM公司曾规定,公司代表和经理必须穿白衬衫、黑色套装和硬领子。白色衬衫和黑色套装现在仍是IBM可信任的象征。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的文化所规定的。我们的衣食往往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文化约束之中。因此,服饰文化和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饰是情感世界的真实反映
成功问鼎白宫之后,奥巴马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系一条红色领带,配一身黑色西服。美国媒体称,这条领带的选择可谓众望所归。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美国民众心目中正希望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横空出世,奥巴马的红色领带不仅迎合了当天的氛围,也顺应民众的心身,传递了正能量。英国首相卡梅伦则演绎出“英伦范”的领导人着装范本,他是一位“深知外表和语言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政治家”,男性时尚杂志《GQ》评论说。很少被政客们佩戴的醒目绿色领带,一度是卡梅伦着装搭配的最爱,这是为了彰显他的环保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卡梅伦的着装也变化自如,他的西服既不保守,也不前卫,领带宽度也正好合适,这种穿衣风格既不想引人注意,也不想令人不愉快,正如他的政策一样。事实上,卡梅伦在潜移默化中仿效着奥巴马的着装风格,这似乎反映了他在潜意识中想建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某种关系。
(二)服饰是民族文化与个性文化的再现。
第一夫人彭丽媛改良的旗袍、不同场合的丝巾搭配、中国品牌的手提包让她在不同场合尽显个人风范,从而成功入选世界一百位最具影响人物之一。穿衣打扮不仅是个人的品味体现,更多时候还代表着特殊的用意。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的着装更显随性、不拘小节。作为玻璃维亚首位印第安人总统,莫拉莱斯首次出访时,竟然穿着羊驼毛织成的条纹毛衣与他国政要一道合影。虽然他可能不被世界时尚所接受,但莫拉莱斯的条纹毛绒衫,无疑已经成为其忠实拥护者必备的衣服。
(三)服饰是社会礼仪和风俗习惯的折光
礼仪是指人们在接触与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礼仪的核心是在尊重并且遵循对方习俗及文化的背景下对双方行为的恰当的融合。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况下,只有掌握礼仪的精髓,遵循基本的细节,才能在社交活动中有理有节。而某种程度上场合、服饰和礼仪有着密切的关系。场合正式,对于服装要求比较正式。在非正式场合,衣着可以比较随便。西方社交活动中在请柬上往往对于着装有单独说明,印在请柬的右下角。在西方葬礼上人们穿深色的衣服,在中国人们却穿白色的衣服;婚礼上,西方则穿白色的衣服,中国却穿红色的衣服。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是因为人们头脑中有一套规范,而这些规范就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则由文化所决定的。
在维多利亚时代,上层社会的妇女不能裸露腿部,因此,妇女都穿着长裙。有的家庭把这个习俗加以引申,甚至把桌子腿也用布裹起来,以免引起不雅的联想。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西装和领带是领导人出访时必备着装,代表着庄重和尊重。2012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在奥巴马总统的建议下,唯一打着领带来参会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也解下领带,让这个讨论棘手危机的重要场合多了一丝轻松。这些例子说明习俗具有时代特征,并非始终不变。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而服饰是受文化所约束的。
三、小结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行为,这是一种文化规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各自有一套说话规约或习惯。在对于交际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非语言交际这一分支的研究。非语言交际通常与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法则,也没有一套明确的符号,它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服饰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家的打扮是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他们如何穿戴不仅影响到时尚潮流,还是传达政治信息的重要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有效的施政法宝。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我们缺乏敏感,常常容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美]马兰德罗,巴克.非语言交流[M],孟小平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4]孙燕.倾听民族服饰的另类声音[J].中国民族报,2005年11月25日第9版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