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区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动力,只有社区得到发展,群众得到实惠,才能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破坏,实现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对茂兰保护区开展社区工作的回顾和对社区发展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梳理,探讨新常态下社区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常态;社区;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3.061
1 保护区基本情况
1.1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其中核心区8305公顷,缓冲区8130公顷,实验区485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4%,核心区达92%。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种子植物164科、698属、182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1种,二级保护植物147种,茂兰特有种40种。有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茂兰特有种5种。还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仅昆虫就已发现1300余种,有150余种为茂兰特有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1.2 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涉及4个乡(镇)、14个行政村、85个自然寨(92个村民小组)、2862户共有11084人,是贵州省内保护区中区内居住人口最多的保护区。其中有2个自然寨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16个自然寨分布在缓冲区、67个自然寨分布在实验区;社区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旅游服务业和劳务输出为辅,人均年收入3171元左右。近几年,生态旅游区及周边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并加工生产一些旅游商品出售,参与旅游接待户数逐年增加,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经营得好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为全长50公里的四级柏油路,95%村寨已通简易公路, 85%的村寨有饮用自来水,无线通信网络覆盖95%的区域,仅5%的核心区域无通信覆盖,所有村寨均通电。
2 保护区社区工作开展情况
茂兰保护区自1984年成立以来,奉行“社区发展促进资源保护”的发展理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区工作。
2.1 鼓励和引导社区群众利用农村新能源,缓和农村砍伐薪材矛盾
区内建造沼气池433口、节柴灶节柴炉300余口,改造56个村民小组村寨输电线路,共计15000米。通过开展农村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后,年可少砍薪材1970立方米木材,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单一状况,减少了薪材的消耗量,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2 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建区以来,帮助社区修建及维护村组级公路和生产便道120处,累计达120多公里,解决人畜饮水及农田水利工程86处,修建水窖40口,维修村委办公楼、村卫生院及其他活动场所26处,改善村寨环境卫生,修建垃圾池22个,排污沟450米等基础设施建设。
2.3 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能力
累计举办水稻、玉米高产作物栽培技术,早桃、大板栗等水果类栽培技术,家禽、家畜养殖技术,旅游工艺产品,农家乐接待管理及服务等培训100余次,受训人数10000余人次。特别是注重开展一些特色培训,如竹编工艺培训,茂兰保护区充分利用区内可再生资源——竹子,在国际竹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选送青年群众40人次到四川青神县进行为期半年的竹编工艺培训。培训回来后,相续举办竹编培训7期448人次,成立了竹编专业合作社,培养了300多名竹編技术能手。
2.4 积极申请社区发展项目,创造生态红利
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指导群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时减少一些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对喀斯特森林的破坏。2001年~2002年,得到IUCN荷兰委员会的资助,在尧兰、尧古两个村实施“少数民族社区参与喀斯特森林湿地管理”项目,改变农业结构,促进民族手工艺品的商品化,为社区生活寻找替代性能源,培养群众生产技能,提高社区社会意识,使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自然资源的保护中来,实现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项目实施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开展世行项目帮助社区解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金,建立社区发展基金,让群众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了更好的发展方向;板兰根、铁皮石斛、金线莲等中草药种植项目经过项目验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正着力进行推广种植。近年来以项目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种养殖等绿色产业。
2.5 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
茂兰保护区于1995年开始谋划生态旅游,编制形成《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初步规划》,茂兰保护区在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以来,引导区内适宜开展旅游接待的农户,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开发等活动。截至2014年区内参与旅游接待的人数增加到了1160人,带动社区综合收入千万元。
2.6 多渠道帮扶社区
保护区管理局在开展社区工作时,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感情,面对区内贫困儿童上学难的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争取爱心资助。截至2014年底,已通过网络平台结对资助山区留守儿童2858人,其中:单亲家庭孩子787人,孤儿159人,残疾人家庭孩子362人,残疾孩子31人,留守儿童1519人。募集助学善款达178.22万元,并会在每年的2月和8月底,由资助者续存到受助人账户,为区内贫困学子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开展社区工作,改善了社区生活状况,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群众从对抗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再从支持到参与,这一过程,逐渐认识到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金山银山,现在已基本形成了社区共管的模式。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森林蓄积量较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了198725立方米之多。 3 社区发展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保护的制约,一些生硬宽泛的条例,不适合社区发展
例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6条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这些规定意味着保护区的建立阻碍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同时又没有替代性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短期内当地居民必须要承受因保护区的规定而造成的诸多不便。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好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工作。
3.2 补偿、补助机制不健全
例如野生动物损害庄稼,虽然贵州省政府下拨一定经费,但是还没有建立常态化的补偿机制,群众得不到足额补偿,建议将野生动物危害的补偿建立常态化机制,列入财政预算。另外保护区内禁止砍柴、采石等规定,已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建议在生活用电、自建房采石等方面给予补助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建立、完善补偿、补助机制让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群众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减少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3.3 区内、区外生态补偿标准存在差异
保护区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这些都离不开区内群眾的支持与保护。但区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为每年5元/亩,而区外为每年15元/亩。很大程度上打击群众保护积极性。建议提高保护区内生态补偿标准,让生活在保护区的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享受到保护带来的实惠,有助于发挥好群众在生态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4 新常态下保护区社区发展的途径
4.1 以项目的实施带动经济发展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等绿色产业。
4.2 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旅游开发,反哺社区发展
一方面编制具有远瞻性、可行性的旅游总规,依规依法开展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旅游总规上报、批复需要一个过程,以茂兰保护区为例,旅游总规自从?年到2015年为止,新编的旅游总规正式批复还没有下来,我们可以先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的旅游项目上做精、做细。深挖旅游资源,做强旅游品牌,丰富生态旅游内涵。
4.3 抓好技能培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新常态下,国家重视林业经济发展,群众积极性高涨,但在发展种养殖业及旅游业等产业方面欠缺技术,保护区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开展相关技能方面的培训,引导当地群众规范、科学发展种养殖等事业。
4.4 积极争取生态移民项目
把自然保护区内的群众,特别是在核心区的群众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移民,以减少保护区资源消耗和生态保护压力,同时移民后的村寨也给小城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5 结语
新常态,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务林人要抢抓机遇,适应新常态,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新发展。新常态下除了要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希武.社区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动力[J].人与生物圈,2011,(03).
[2] 贾亚娟,高林安.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J]. 湖北林业科技,2008,(04).
[3] 姚正明,兰洪波,冉景丞,蒙惠理,欧忠喜.茂兰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
[4] 董伟,麻友立,王军.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陕西林业,2008,(04).
[5] 莫家伟,兰洪波,杨仕涛.茂兰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6]何鹏举,司开创,张金良.周至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见成效[J].林业与社会,2000,(03).
[7]冯炜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08年,(26).
[8]房艳刚,刘继生.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01).
[9]贺昭和,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7,(01).
[10]彭惠军.广西乐业大石围岩溶天坑群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
[11]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12]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13]黄晓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14]成江,陈正仁.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及变化原因与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2002,(02).
[15]李伯兴.关于开发红水河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1,(04).
作者简介:姚芊,苗族,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保护区社区发展及保护宣教等。
关键词: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常态;社区;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3.061
1 保护区基本情况
1.1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其中核心区8305公顷,缓冲区8130公顷,实验区485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4%,核心区达92%。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种子植物164科、698属、182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1种,二级保护植物147种,茂兰特有种40种。有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茂兰特有种5种。还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仅昆虫就已发现1300余种,有150余种为茂兰特有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1.2 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涉及4个乡(镇)、14个行政村、85个自然寨(92个村民小组)、2862户共有11084人,是贵州省内保护区中区内居住人口最多的保护区。其中有2个自然寨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16个自然寨分布在缓冲区、67个自然寨分布在实验区;社区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旅游服务业和劳务输出为辅,人均年收入3171元左右。近几年,生态旅游区及周边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并加工生产一些旅游商品出售,参与旅游接待户数逐年增加,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经营得好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为全长50公里的四级柏油路,95%村寨已通简易公路, 85%的村寨有饮用自来水,无线通信网络覆盖95%的区域,仅5%的核心区域无通信覆盖,所有村寨均通电。
2 保护区社区工作开展情况
茂兰保护区自1984年成立以来,奉行“社区发展促进资源保护”的发展理念,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区工作。
2.1 鼓励和引导社区群众利用农村新能源,缓和农村砍伐薪材矛盾
区内建造沼气池433口、节柴灶节柴炉300余口,改造56个村民小组村寨输电线路,共计15000米。通过开展农村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后,年可少砍薪材1970立方米木材,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单一状况,减少了薪材的消耗量,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2 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建区以来,帮助社区修建及维护村组级公路和生产便道120处,累计达120多公里,解决人畜饮水及农田水利工程86处,修建水窖40口,维修村委办公楼、村卫生院及其他活动场所26处,改善村寨环境卫生,修建垃圾池22个,排污沟450米等基础设施建设。
2.3 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能力
累计举办水稻、玉米高产作物栽培技术,早桃、大板栗等水果类栽培技术,家禽、家畜养殖技术,旅游工艺产品,农家乐接待管理及服务等培训100余次,受训人数10000余人次。特别是注重开展一些特色培训,如竹编工艺培训,茂兰保护区充分利用区内可再生资源——竹子,在国际竹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选送青年群众40人次到四川青神县进行为期半年的竹编工艺培训。培训回来后,相续举办竹编培训7期448人次,成立了竹编专业合作社,培养了300多名竹編技术能手。
2.4 积极申请社区发展项目,创造生态红利
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指导群众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时减少一些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对喀斯特森林的破坏。2001年~2002年,得到IUCN荷兰委员会的资助,在尧兰、尧古两个村实施“少数民族社区参与喀斯特森林湿地管理”项目,改变农业结构,促进民族手工艺品的商品化,为社区生活寻找替代性能源,培养群众生产技能,提高社区社会意识,使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自然资源的保护中来,实现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项目实施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开展世行项目帮助社区解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金,建立社区发展基金,让群众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了更好的发展方向;板兰根、铁皮石斛、金线莲等中草药种植项目经过项目验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正着力进行推广种植。近年来以项目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种养殖等绿色产业。
2.5 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
茂兰保护区于1995年开始谋划生态旅游,编制形成《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初步规划》,茂兰保护区在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以来,引导区内适宜开展旅游接待的农户,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开发等活动。截至2014年区内参与旅游接待的人数增加到了1160人,带动社区综合收入千万元。
2.6 多渠道帮扶社区
保护区管理局在开展社区工作时,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感情,面对区内贫困儿童上学难的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争取爱心资助。截至2014年底,已通过网络平台结对资助山区留守儿童2858人,其中:单亲家庭孩子787人,孤儿159人,残疾人家庭孩子362人,残疾孩子31人,留守儿童1519人。募集助学善款达178.22万元,并会在每年的2月和8月底,由资助者续存到受助人账户,为区内贫困学子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开展社区工作,改善了社区生活状况,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群众从对抗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再从支持到参与,这一过程,逐渐认识到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金山银山,现在已基本形成了社区共管的模式。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森林蓄积量较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了198725立方米之多。 3 社区发展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保护的制约,一些生硬宽泛的条例,不适合社区发展
例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6条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这些规定意味着保护区的建立阻碍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同时又没有替代性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短期内当地居民必须要承受因保护区的规定而造成的诸多不便。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好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工作。
3.2 补偿、补助机制不健全
例如野生动物损害庄稼,虽然贵州省政府下拨一定经费,但是还没有建立常态化的补偿机制,群众得不到足额补偿,建议将野生动物危害的补偿建立常态化机制,列入财政预算。另外保护区内禁止砍柴、采石等规定,已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建议在生活用电、自建房采石等方面给予补助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建立、完善补偿、补助机制让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群众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减少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3.3 区内、区外生态补偿标准存在差异
保护区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可估量,这些都离不开区内群眾的支持与保护。但区内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为每年5元/亩,而区外为每年15元/亩。很大程度上打击群众保护积极性。建议提高保护区内生态补偿标准,让生活在保护区的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享受到保护带来的实惠,有助于发挥好群众在生态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4 新常态下保护区社区发展的途径
4.1 以项目的实施带动经济发展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业等绿色产业。
4.2 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旅游开发,反哺社区发展
一方面编制具有远瞻性、可行性的旅游总规,依规依法开展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旅游总规上报、批复需要一个过程,以茂兰保护区为例,旅游总规自从?年到2015年为止,新编的旅游总规正式批复还没有下来,我们可以先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的旅游项目上做精、做细。深挖旅游资源,做强旅游品牌,丰富生态旅游内涵。
4.3 抓好技能培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新常态下,国家重视林业经济发展,群众积极性高涨,但在发展种养殖业及旅游业等产业方面欠缺技术,保护区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开展相关技能方面的培训,引导当地群众规范、科学发展种养殖等事业。
4.4 积极争取生态移民项目
把自然保护区内的群众,特别是在核心区的群众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移民,以减少保护区资源消耗和生态保护压力,同时移民后的村寨也给小城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5 结语
新常态,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务林人要抢抓机遇,适应新常态,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新发展。新常态下除了要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希武.社区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动力[J].人与生物圈,2011,(03).
[2] 贾亚娟,高林安.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J]. 湖北林业科技,2008,(04).
[3] 姚正明,兰洪波,冉景丞,蒙惠理,欧忠喜.茂兰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
[4] 董伟,麻友立,王军.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陕西林业,2008,(04).
[5] 莫家伟,兰洪波,杨仕涛.茂兰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6]何鹏举,司开创,张金良.周至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见成效[J].林业与社会,2000,(03).
[7]冯炜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08年,(26).
[8]房艳刚,刘继生.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01).
[9]贺昭和,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7,(01).
[10]彭惠军.广西乐业大石围岩溶天坑群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
[11]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12]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13]黄晓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14]成江,陈正仁.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及变化原因与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2002,(02).
[15]李伯兴.关于开发红水河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1,(04).
作者简介:姚芊,苗族,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保护区社区发展及保护宣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