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具有“企业情境”模式的创设,利于形成校企合作互动的教育模式,实现本科应用型人才教育与行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文章从本科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提高、与企业深化合作、制度保障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企业情境;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与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以企业信息化培养为主线的基础理论教学决定了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知识应用为主的实验教学开设的相关实验项目,并通过零散的实践环节来实施,导致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弱。通过“企业情境”的创设来试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1 结合制造业行业发展制定专业方向
深入了解市场发展需求,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是本科教育的依据,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根据行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这样学生所学专业才能更对口,更好的服务制造业企业,实现企业需要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为此,学院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调研目前的岗位和专业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与短长期规划对专业进行设置与调整,结合省级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政策和目标,设置并培养专业。
通过不断的调研、论证及探索,制造业信息化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团队精神、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初步养成工程意识,能适应制造业产品设计制造信息化需求,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二次开发工作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2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
学院专业培养方向为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实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工作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较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深专家入校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机械专业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深入融合,并能熟练掌握行业应用软件。
2.2 依托国家教育发展方略与政策
“企业情境”的创设需要紧紧围绕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略进行,并依托国家给予高校的扶持政策和办学方针进行。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苏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把人才培养与工程教育作为重点建设内容,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2012年制造业信息化专业成功申报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继续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6年的教学教改实践,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顺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2.3 细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江苏省软件类“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要求,学院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2个培养阶段,校内阶段学习3年,企业阶段学习1年。
校内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企业的先进技术,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此时的培养方式按照“企业情境”来完成,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教师团队均按照企业模型进行,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
企业阶段学习一年即预就业毕业实践,是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后,在四年级经过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一年。在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同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3 制造业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有“企业情境”的教学改革,可以确定专业所需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从而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模块。学生在校除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外,为了达到能力需求培养的目标和情境教学,在专业必修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进行改革,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与企业积极合作,在培养方案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专业为强化机械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和能力所设置的校内选修课;合作企业所增设的针对性的培养;顶岗实践所要完成的企业实训任务;“真刀真枪”的企业毕业设计。图1所示为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
4 具有实战项目的实践课程及企业体验环节
4.1 “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
信息化技术本身要求的专业综合性、实践操作性非常强,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所学基本知识难以得到深入理解和巩固,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系统讲述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完成实践项目的教学。 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实践培养体系。具有“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实践、综合实践教学和企业毕业设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实践主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通过操作项目案例,根据具体问题要求分析并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教学是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多门课程的综合理解与应用,完成较大项目的实训。综合实训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锻炼学生融合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毕业设计,学生基于参与信息化项目,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主学习实践岗位所需的新知识,观察、思考,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在学校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图2总结了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
4.2 企业体验环节的创设
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体现校企共建的特点,在企业提供相对完备的实践条件的基础上,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领域的特长,与企业共同对实践场所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共同开发既符合企业需求又适应教学规律的企业实训体验项目,使之充分适应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学院目前开设主要的体验环节包括:
企业体验环节:由企业介绍企业的发展策略、市场定位、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平台战略思路等;到企业学习1年的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指导教师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指导,使学生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体验环节:由企业领导、有关部门主管人员作为主讲人,向预备工程师宣讲企业文化、价值观、社会责任;
轮岗环节:学生在企业各主要岗位的体验式学习,包括:在企业的各部门,即项目策划部、市场营销部、技术研发部、生产管理部、生产部、质检部、行政管理部之间进行轮岗体验与学习,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和运行机制,熟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定岗环节:根据轮岗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意愿、企业需求与评价,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学习。学习的岗位将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管理等部门。
5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之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联系并吸引企业专业工程师和领域专家来校开展实践讲座,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设计、制造实践项目,同时制定并鼓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校内教学任务,提升企业人员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分批安排专任老师下企业锻炼,采取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岗位置换,教师到企业顶岗,以“一师双岗”模式,使得专任教师持续达到双师素质。积极倡导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到企业兼职,采取项目咨询、技术支持、作为骨干参与项目开发,使教师保持与生产过程的紧密接触,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与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团队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1)学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活跃在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情境”模式的相关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的融合。
(2)企业实践教师的培养。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和校内教学法的培训工作,由我院资深教授为其专门开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及时掌握国内外最近教育理念的动向及教育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工程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另外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各种高级别教学研讨会,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
(3)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不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通过现场实践教学观摩活动激发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热情。实行互相听课,集体备课等制度,坚持长期相互听课。学院骨干教师长期坚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并定期听课,负责对青年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通过工程实践及互相听课,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
(4)基地内部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践教师共享其丰富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有益的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更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6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保障措施
创设具有“企业情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工作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要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安全、报酬、奖惩等权益问题。首先,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该遵守劳动法的规定,避免出现劳动纠纷等事件。其次,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的职责与权力。主要包括:学校、企业各方的职责与权力;学生在企业的理论学习与毕设设计环节;企业为学生提供的企业文化教育及思想教育工作;企业技术的保密要求;学生安全保障;企业导师的激励政策;学生生活的后勤保障;生活补贴等。第三,对在企业的实习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实践学生的评价,设立校企共同评价制度,企业应定期向学院反馈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信息,及时与学院商讨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
7 总结
6年来,学院在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和精神指导下,以“企业情境”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对面向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知识结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颜敏,贺金社,周会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4):114-119.
[2]王志明,刘化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江苏高教,2005(3):74-76.
[3]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5-87.
作者简介:王伟(1981-),男,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
关键词:企业情境;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与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以企业信息化培养为主线的基础理论教学决定了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知识应用为主的实验教学开设的相关实验项目,并通过零散的实践环节来实施,导致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弱。通过“企业情境”的创设来试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1 结合制造业行业发展制定专业方向
深入了解市场发展需求,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是本科教育的依据,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根据行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这样学生所学专业才能更对口,更好的服务制造业企业,实现企业需要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为此,学院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调研目前的岗位和专业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与短长期规划对专业进行设置与调整,结合省级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政策和目标,设置并培养专业。
通过不断的调研、论证及探索,制造业信息化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团队精神、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初步养成工程意识,能适应制造业产品设计制造信息化需求,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二次开发工作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2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
学院专业培养方向为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实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工作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较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深专家入校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机械专业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深入融合,并能熟练掌握行业应用软件。
2.2 依托国家教育发展方略与政策
“企业情境”的创设需要紧紧围绕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略进行,并依托国家给予高校的扶持政策和办学方针进行。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苏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把人才培养与工程教育作为重点建设内容,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2012年制造业信息化专业成功申报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继续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6年的教学教改实践,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顺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2.3 细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江苏省软件类“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要求,学院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2个培养阶段,校内阶段学习3年,企业阶段学习1年。
校内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企业的先进技术,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此时的培养方式按照“企业情境”来完成,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教师团队均按照企业模型进行,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
企业阶段学习一年即预就业毕业实践,是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后,在四年级经过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一年。在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同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3 制造业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有“企业情境”的教学改革,可以确定专业所需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从而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模块。学生在校除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外,为了达到能力需求培养的目标和情境教学,在专业必修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进行改革,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与企业积极合作,在培养方案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专业为强化机械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和能力所设置的校内选修课;合作企业所增设的针对性的培养;顶岗实践所要完成的企业实训任务;“真刀真枪”的企业毕业设计。图1所示为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
4 具有实战项目的实践课程及企业体验环节
4.1 “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
信息化技术本身要求的专业综合性、实践操作性非常强,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所学基本知识难以得到深入理解和巩固,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系统讲述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完成实践项目的教学。 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实践培养体系。具有“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实践、综合实践教学和企业毕业设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实践主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通过操作项目案例,根据具体问题要求分析并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教学是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多门课程的综合理解与应用,完成较大项目的实训。综合实训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锻炼学生融合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毕业设计,学生基于参与信息化项目,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主学习实践岗位所需的新知识,观察、思考,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在学校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图2总结了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
4.2 企业体验环节的创设
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体现校企共建的特点,在企业提供相对完备的实践条件的基础上,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领域的特长,与企业共同对实践场所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共同开发既符合企业需求又适应教学规律的企业实训体验项目,使之充分适应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学院目前开设主要的体验环节包括:
企业体验环节:由企业介绍企业的发展策略、市场定位、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平台战略思路等;到企业学习1年的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指导教师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指导,使学生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体验环节:由企业领导、有关部门主管人员作为主讲人,向预备工程师宣讲企业文化、价值观、社会责任;
轮岗环节:学生在企业各主要岗位的体验式学习,包括:在企业的各部门,即项目策划部、市场营销部、技术研发部、生产管理部、生产部、质检部、行政管理部之间进行轮岗体验与学习,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和运行机制,熟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定岗环节:根据轮岗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意愿、企业需求与评价,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学习。学习的岗位将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管理等部门。
5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之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联系并吸引企业专业工程师和领域专家来校开展实践讲座,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设计、制造实践项目,同时制定并鼓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校内教学任务,提升企业人员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分批安排专任老师下企业锻炼,采取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岗位置换,教师到企业顶岗,以“一师双岗”模式,使得专任教师持续达到双师素质。积极倡导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到企业兼职,采取项目咨询、技术支持、作为骨干参与项目开发,使教师保持与生产过程的紧密接触,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与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团队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1)学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活跃在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情境”模式的相关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的融合。
(2)企业实践教师的培养。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和校内教学法的培训工作,由我院资深教授为其专门开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及时掌握国内外最近教育理念的动向及教育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工程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另外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各种高级别教学研讨会,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
(3)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不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通过现场实践教学观摩活动激发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热情。实行互相听课,集体备课等制度,坚持长期相互听课。学院骨干教师长期坚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并定期听课,负责对青年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通过工程实践及互相听课,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
(4)基地内部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践教师共享其丰富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有益的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更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6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保障措施
创设具有“企业情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工作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要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安全、报酬、奖惩等权益问题。首先,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该遵守劳动法的规定,避免出现劳动纠纷等事件。其次,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的职责与权力。主要包括:学校、企业各方的职责与权力;学生在企业的理论学习与毕设设计环节;企业为学生提供的企业文化教育及思想教育工作;企业技术的保密要求;学生安全保障;企业导师的激励政策;学生生活的后勤保障;生活补贴等。第三,对在企业的实习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实践学生的评价,设立校企共同评价制度,企业应定期向学院反馈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信息,及时与学院商讨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
7 总结
6年来,学院在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和精神指导下,以“企业情境”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对面向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知识结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颜敏,贺金社,周会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4):114-119.
[2]王志明,刘化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江苏高教,2005(3):74-76.
[3]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5-87.
作者简介:王伟(1981-),男,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