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当有“如水境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3-02
  水博爱、无争、灵动、宽容、坚韧……水的精神丰富精奥,水之精神正是教师应注重锤炼的职业精神。教师在教坛耕耘、播种、呵护、收获,需要不断升华自己的德、才、学、识等为师修养。汲取、借鉴水的精神指导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教师提升教育修养大有裨益。
  一、学水之“静”,修公正、清廉之师德
  平静乃水之常态,“静”是一种从容的涵养、深厚的定力和超脱的境界。教师之心只有如湖水之平静,才能有冷静理智的思维来洞悉教育现象;只有心态平和,才会洒脱自在、看淡功名利禄。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教师更需能坚守平静、无争无尤、致力事业。学水之平静,才能少一份躁动、欲念,也就不易受名缰利索、声色犬马所诱,不易被灯红酒绿、世俗琐事所惑,永葆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师者本色,在平静中升华师者品格,将公正、清廉固化于心,践行于教育事业中。
  二、学水之“志”,修坚定、无惧之意识
  水从不因为障碍重重而停滞不前,依然百折不回、心向大海。同理,教师也应顺时应势、心恒志专、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实践着“教育初心”的誓言,坚持水滴石穿的教育精神,坚持百折不挠的教育毅力,秉持忠诚教育事业之心,不屈服于工作中的困难挫折,不萦怀于个人的荣辱得失,始终保持乐观、奋进心态,自强不息、愈挫愈勇,在体现人生价值的教育圣坛中努力奉献个人的智慧和才华。在教育目标的推进下,教师要注重取长补短、反思提高,即使坎坷险阻重重,也要积极地克服、战胜困难。要做优秀的教师,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我们就必须拥有高度的自信和毅力,一曝十寒并非难,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再加上如水一般的坚定、无惧精神,我们的工作定能获得成效。
  三、学水之“能”,修圆融、多变之智慧
  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总能冲破各种障碍,保持一往无前的斗志。水遇阻滞之处或洄旋、分流,或冲击、渗透,刚柔并济,前后逢源。而且水变化无穷,或成雨结云,或凝冰化雾,形态各异但不离水之本质。同理,教师也应锤炼圆融、多变之智慧。所谓教书育人,必先跟得上教育形势发展,内修其功,专攻其术,有接受挑战、历练成长的耐力,有包容差异、合作沟通的弹力,不苛求环境优劣,注重改变、塑造自我。
  四、学水之“流”,修谦和、乐群之品性
  水正因为流向低处,才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促成了水之深广。人的眼光能向下看也是一种谦和、乐群的品性。眼光向下看是教师应该培养的风度、姿态、谋略与智慧。教师的眼光向下看,能看到学生真正的诉求和需要,能帮助我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用学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地在学生中吸取有益于教学实践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总把当成高高在上的教师,要以谦和之态融入学生的成长环境,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便于教师获取学生的信任,便于与学生沟通配合,更容易掌握教学实际,寻求到优化教育教学的新路。
  五、学水之“爱”,修平等博爱之情操
  水哺育万物,却从无所求,无贵贱高低之分,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感谢有水,草才能绿、花才能香;感谢有水,鹰才能飞、鹿才能跑。教师托起的是家长的希望、学生的明天、社会的未来,使命不可谓不重,责任不可谓不光荣。为人师者亦当常怀平等博爱之心,无论是高官子弟,还是平民子女,无论是可造良材,还是愚笨庸者,都应践行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原则,力行博爱之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呵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质。教师要将平等博爱浸润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的每一个罅隙,融化学生心头的冰霜,使学生尝到被爱的快乐,进而使其遵师教导、增强自信、奋发向上。
  六、学水之“容”,修包容、接纳之心胸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水最善包容,因此才有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能量。学生毕竟年纪小、阅历少、知识和心智欠缺,怎能事事皆按教师理想化道路成长,孰能无过,贵在过而能改,我们绝不该用激烈的批评、处罰手段来泯灭学生争取上进的愿望。教师也须锤炼包容、接纳之心胸,心胸宽容才能容难容之事,才能包容、接纳特点各异的学生,既利于学生教育,也利于自己工作开展。宽以待人、诚信从教,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高个人修养,以水为师,像水一样融化、溶解教育工作中各种问题,像水一样,沉淀心中的杂质污垢,凈化自己的理性思维,以包容、接纳之心胸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做事。
  总之,教师应成为水之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水的启迪何其多也,悟水之精神,集水之美德,成就教师品性风范。教师如果能做到像水一样纯净、公正、无惧、包容、博爱,必将成为一位受群众欢迎的好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传统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可视化的概念、体系构建、评价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探讨,将可视化体系的融入,使学习变得轻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可视化 医学院校 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27-02  引言  《高等数学》不仅在理工类院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医学院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传
期刊
【摘要】医用化学是一项专业基础、文化教学课程,与临床医学实践有着直接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医用化学是临床医学与化学的综合,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医用化学研究中还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倾向临床医学实践,进而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医用化学教学中的不足  (一)学生方面  据调查,多数学生都表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知
期刊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当前急需解决的两个重要的问题: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利用概率统计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改革教学内容、模式、评价方式3个方面来阐述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改革 医学院校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2016年硕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校工科、理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在生活、工作、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这门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突出的僵局,促进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本文立足当前高校该课程教学的现状,从翻转课堂教学基础学习形式的组建、基础学习资源的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三个方面提出应用的策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 
期刊
【摘要】“无创新无以求发展”,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孕育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各种要素,通过课堂教学演示构建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构想。  【关键词】创新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37-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1999年6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期刊
【摘要】数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基础作用以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个方面。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尤其缺乏,理工科学生学习数学识必需的教学安排,但是社科类或者文史类却在数学教育中缺位了。  【关键词】数学教育 高等教育 基础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52-01
期刊
【摘要】物理诊断学在医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为其从基础到临床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样也是学习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对于物理诊断学的技能掌握程度,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具有直接的影  一、物理诊断学教学价值  在医学教育内容中,物理诊断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物理诊断学是医学院学生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课程学习的过渡科目,是临床医学的基石。在物理诊断学的实际内容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领域中最古老的解题方法,主要归结于“数”与“形”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数字及图形的相辅相成,将抽象的问题以简单形象化的办法达到简化数学题目,对易化老师的讲课难度,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现如今,“数形结合”已贯穿整个中学数学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了巨大的能量。“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的运用主要以几大类型的几何问题及方程组与图形结合的问题为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非常重要。教师要用自身浓厚的“数学情”去感染学生,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要学会挖掘教材本质,并努力在课堂教學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情”,使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善于思考,以便将来更好地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有效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更要适当、适时地利用多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的化学课堂是没有预知的,是随课堂情形不断生成的,因而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易为学生接受的课堂。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不教而教的,因为老师的不教,才能体现学生的多学,而学生的学需要与学习伙伴的交流。  【关键词】生本教育 化学课堂 情境创设 差异性  【课题项目】本文为校级课题:“微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实践与探索——以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 15QN09。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