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22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第四次工作组会议闭幕式上,辽宁省正式接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辽宁将在2019年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和2020年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两年辽宁将是两场重要国际会议的主场,这对正在走向复兴的辽宁来讲是向世界展现自己,推动辽宁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对于深化辽宁与“16+1地方合作”参与国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6+1合作”是中国处理与欧盟关系的新形式,开创了中-欧关系合作的新模式,提供了处理对欧关系的新思路。在“16+1合作”的伙伴国中既有欧盟国家,也有非欧盟国家,它体现了中-欧合作的广泛性,实现了合作伙伴的五湖四海,从而实现了中-欧合作的多元化。从2012年华沙会晤以来,“16+1合作”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16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的合作中获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于推动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整个欧洲的影响。特别是在2016年6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章程》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获得通过,为“16+1合作”的具体落实又打开了一个新路径,拓展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层级,使“16+1合作”从国家层面走向了地方合作,使合作主体更加多样化,合作范围更加具体化,合作效率更高,合作成果的落实更加明确。特别是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中指出,“各方确定2018年为地方合作年。各方继续支持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首都和各省、区、市间建立友城关系,促进地方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鼓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继续开展直接合作”。这样就为地方政府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开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对于辽宁来讲,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创始会员,能够成功当选新任中方主席省,并承担两场重要会议,这不仅表现了“16+1地方合作”各方对辽宁的兴趣和信任,也是辽宁克服目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新机遇。
辽宁作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体之一,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新机遇,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拓宽原有的合作领域,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创新中找寻新启示,这是辽宁面临的重要任务。当选新任中方主席省,并承担两场重要会议为辽宁实现经济转型与创新搭建了新平台,辽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换思路,展示自我,实现对外合作的华丽转身,开拓对外合作的新方式和新路径,实现产业转型,融入到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全球产业新趋势的发展大方向中。在这里,我们尝试探讨一下辽宁如何充分把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合作中的新机遇,助力实现辽宁的再一次全面振兴。
首先,深挖思想积淀,
打造新时代的精神符码
辽宁是中国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地区,具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工业储备。以往的很多时候,人们经常注意到的是辽宁工业的硬实力,譬如辽宁曾经创造出中国工业建设的N个第一,往往忽略辽宁工业文化的软实力,也就是辽宁能够创造出这些第一的内在推动力。这是辽宁地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新时代辽宁实现振兴的最重要的资源。
作为工业大省,辽宁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辽宁工业文化的深厚积淀。这种积淀是辽宁工人阶级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建国以来涌现出的辽宁劳动模范是它的优秀承载者。它表现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勤俭节约的创富精神、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一心为国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曾经使辽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新时代重拾优秀的辽宁精神是辽宁振兴的必要因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振兴存在的四个短板,其中思想短板是四个短板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机制体制性问题以外,缺乏本地域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是辽宁思想短板的表现。要想推动辽宁振兴,需要思想先行。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继承和创新新时代的辽宁精神有助于打造遼宁的全新形象,推动辽宁的软实力建设。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是实现辽宁振兴的必由之路。实现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不仅只靠固有的硬实力,而且要拥有具有吸引力的软实力。要使外来的投资者来到辽宁,爱上辽宁,扎根辽宁就要打造传承地域工业文化的辽宁精神,就必须依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辽宁精神。这是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内在驱动力。
辽宁担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并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是深化辽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充分展示辽宁风采,提高“16+1地方合作”伙伴国对辽宁的认知,增强辽宁的吸引力,就要注重展示辽宁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涵。
解密精神符码,打造辽宁精神,这是辽宁对外开放的重要文化内涵,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辽宁一定会增加辽宁的吸引力,把辽宁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大省强省。
其次,发挥区位优势,
建成对外开放的新中心
就地缘区位而言,辽宁在东北亚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具有发达的陆路交通,而且拥有条件优越的良港。如果说东北是东北亚的中心,那么辽宁则是中心的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辽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辽宁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辽宁的对欧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借助“16+1合作”的东风进一步密切对欧合作,推动辽宁的物流产业进军欧洲。
从陆路物流运输看,目前“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条国际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已经建成。2017年11月,大连港出发的首列直达斯洛伐克的中欧班列抵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多瑙河港站,实现了中欧大联运辽宁货运枢纽建设的常态化。相比通过中亚地区的其他中欧班列,由辽宁始发的中欧班列只经过俄罗斯、白俄罗斯或乌克兰等国,经行国家数量要少于其他路线,通关手续相对简化,运行时间相对缩短,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物流成本,这些优势是需要向“16+1合作”地方领导人大力推介的。 从海运来说,辽宁的地缘区位决定了它利用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港口规模,大连港在与东北航道相近的北方港口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就区位而言,大连港是中国北方距离东北航道最近的港口之一。从大连港出发经东北航道至欧洲,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运输时间,特别是规避了现有海上通道所具有的安全不确定性。从港口规模来说,大连港是中国继上海之后, 国家确定建设的第二个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港正在成为中国全球运输网络体系中海陆运输的战略节点。
随着沈阳-大连经济密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大连逐步建设成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这会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目前大连港拥有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111条,其中国际航线86条,国内航线25条,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2016年,海港货物吞吐量4.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58.3万标箱。而且大连港也是最早试水东北航道的港口之一。2013年中国货轮“永盛号”从大连出发,经过白令海峡,途经北极航线,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历时27天。航程比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缩短了9天。试航的成功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东北航道积累了经验。试水“冰上丝绸之路”为辽宁进一步深化对欧合作开创了新机遇。
依托“一带一路”,发挥区域优势,创新合作对象与合作方式,利用时代机遇,内引外联,拓展对欧合作的新领域,把辽宁打造成东北亚地区对欧物流合作的新中心。
第三,开展内外互动,
实现产业转型
辽宁是一个资源大省,各种资源相对丰富,但多年来形成的惯性思维,硬资源开发得多,软资源利用得少,这在产业多元发展的今天制约了辽宁的产业转型。在“16+1地方合作”的框架下,深入开发辽宁的各种资源,实现对欧合作的多元化,助力辽宁的产业转型。
相对于“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辽宁的文旅产业资源丰富,这是辽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出优势。有效地利用海外游客拉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是推动辽宁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辽宁的人文文旅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从历史资源看,既有史前的红山文化,还有辽金文化和清文化,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谱系,其中的历史之谜是开发旅游资源的最好切入点。从民俗资源看,辽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形成和保留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的具有体验参与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好资源。“16+1地方合作”会议的举办是辽宁向中东欧合作伙伴推广文旅资源的最佳机遇。以此为契机,开展与“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在文旅产业领域的合作,对于加深了解,推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辽宁相比,“16+1地方合作”的一些參与国在新兴科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亟需产业转型的情况下,辽宁要利用自身优势,实现跨越性发展,就需要引进以AI为基础的高新科技。把传统产业与AI产业相结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打造智能型发展。建设新型的数字化大省,打造东北亚地区的高新中心区,为产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拓展新路径。
各方合作可以互为窗口,打通中欧合作的新领域。辽宁可以把“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作为进入欧盟市场的路桥,通过合作了解欧盟的相关法律等市场准入机制,为辽宁与欧盟的全面合作提供实践。与此同时,为“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提供进入东北亚地区的商业机会,助力相关国家进入亚洲市场,实现全产业的合作共赢。辽宁与“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在产业合作方面有诸多的契合点,合作双方需要内引外联,增加了解,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达到对发展成果的共享。
辽宁省担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并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和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是辽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契机,是辽宁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对于辽宁的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辽宁一定要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全球化、国际化的新辽宁。(本研究得到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资助)
“16+1合作”是中国处理与欧盟关系的新形式,开创了中-欧关系合作的新模式,提供了处理对欧关系的新思路。在“16+1合作”的伙伴国中既有欧盟国家,也有非欧盟国家,它体现了中-欧合作的广泛性,实现了合作伙伴的五湖四海,从而实现了中-欧合作的多元化。从2012年华沙会晤以来,“16+1合作”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16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的合作中获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于推动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整个欧洲的影响。特别是在2016年6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章程》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获得通过,为“16+1合作”的具体落实又打开了一个新路径,拓展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层级,使“16+1合作”从国家层面走向了地方合作,使合作主体更加多样化,合作范围更加具体化,合作效率更高,合作成果的落实更加明确。特别是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中指出,“各方确定2018年为地方合作年。各方继续支持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首都和各省、区、市间建立友城关系,促进地方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鼓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继续开展直接合作”。这样就为地方政府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开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对于辽宁来讲,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创始会员,能够成功当选新任中方主席省,并承担两场重要会议,这不仅表现了“16+1地方合作”各方对辽宁的兴趣和信任,也是辽宁克服目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新机遇。
辽宁作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体之一,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新机遇,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拓宽原有的合作领域,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创新中找寻新启示,这是辽宁面临的重要任务。当选新任中方主席省,并承担两场重要会议为辽宁实现经济转型与创新搭建了新平台,辽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换思路,展示自我,实现对外合作的华丽转身,开拓对外合作的新方式和新路径,实现产业转型,融入到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全球产业新趋势的发展大方向中。在这里,我们尝试探讨一下辽宁如何充分把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合作中的新机遇,助力实现辽宁的再一次全面振兴。
首先,深挖思想积淀,
打造新时代的精神符码
辽宁是中国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地区,具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工业储备。以往的很多时候,人们经常注意到的是辽宁工业的硬实力,譬如辽宁曾经创造出中国工业建设的N个第一,往往忽略辽宁工业文化的软实力,也就是辽宁能够创造出这些第一的内在推动力。这是辽宁地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新时代辽宁实现振兴的最重要的资源。
作为工业大省,辽宁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辽宁工业文化的深厚积淀。这种积淀是辽宁工人阶级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建国以来涌现出的辽宁劳动模范是它的优秀承载者。它表现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勤俭节约的创富精神、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一心为国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曾经使辽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新时代重拾优秀的辽宁精神是辽宁振兴的必要因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振兴存在的四个短板,其中思想短板是四个短板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机制体制性问题以外,缺乏本地域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是辽宁思想短板的表现。要想推动辽宁振兴,需要思想先行。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继承和创新新时代的辽宁精神有助于打造遼宁的全新形象,推动辽宁的软实力建设。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是实现辽宁振兴的必由之路。实现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不仅只靠固有的硬实力,而且要拥有具有吸引力的软实力。要使外来的投资者来到辽宁,爱上辽宁,扎根辽宁就要打造传承地域工业文化的辽宁精神,就必须依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辽宁精神。这是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内在驱动力。
辽宁担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并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是深化辽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充分展示辽宁风采,提高“16+1地方合作”伙伴国对辽宁的认知,增强辽宁的吸引力,就要注重展示辽宁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涵。
解密精神符码,打造辽宁精神,这是辽宁对外开放的重要文化内涵,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辽宁一定会增加辽宁的吸引力,把辽宁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大省强省。
其次,发挥区位优势,
建成对外开放的新中心
就地缘区位而言,辽宁在东北亚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具有发达的陆路交通,而且拥有条件优越的良港。如果说东北是东北亚的中心,那么辽宁则是中心的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辽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辽宁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辽宁的对欧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借助“16+1合作”的东风进一步密切对欧合作,推动辽宁的物流产业进军欧洲。
从陆路物流运输看,目前“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条国际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已经建成。2017年11月,大连港出发的首列直达斯洛伐克的中欧班列抵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多瑙河港站,实现了中欧大联运辽宁货运枢纽建设的常态化。相比通过中亚地区的其他中欧班列,由辽宁始发的中欧班列只经过俄罗斯、白俄罗斯或乌克兰等国,经行国家数量要少于其他路线,通关手续相对简化,运行时间相对缩短,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物流成本,这些优势是需要向“16+1合作”地方领导人大力推介的。 从海运来说,辽宁的地缘区位决定了它利用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港口规模,大连港在与东北航道相近的北方港口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就区位而言,大连港是中国北方距离东北航道最近的港口之一。从大连港出发经东北航道至欧洲,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运输时间,特别是规避了现有海上通道所具有的安全不确定性。从港口规模来说,大连港是中国继上海之后, 国家确定建设的第二个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港正在成为中国全球运输网络体系中海陆运输的战略节点。
随着沈阳-大连经济密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大连逐步建设成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这会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目前大连港拥有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111条,其中国际航线86条,国内航线25条,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2016年,海港货物吞吐量4.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58.3万标箱。而且大连港也是最早试水东北航道的港口之一。2013年中国货轮“永盛号”从大连出发,经过白令海峡,途经北极航线,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历时27天。航程比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缩短了9天。试航的成功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东北航道积累了经验。试水“冰上丝绸之路”为辽宁进一步深化对欧合作开创了新机遇。
依托“一带一路”,发挥区域优势,创新合作对象与合作方式,利用时代机遇,内引外联,拓展对欧合作的新领域,把辽宁打造成东北亚地区对欧物流合作的新中心。
第三,开展内外互动,
实现产业转型
辽宁是一个资源大省,各种资源相对丰富,但多年来形成的惯性思维,硬资源开发得多,软资源利用得少,这在产业多元发展的今天制约了辽宁的产业转型。在“16+1地方合作”的框架下,深入开发辽宁的各种资源,实现对欧合作的多元化,助力辽宁的产业转型。
相对于“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辽宁的文旅产业资源丰富,这是辽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出优势。有效地利用海外游客拉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是推动辽宁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辽宁的人文文旅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从历史资源看,既有史前的红山文化,还有辽金文化和清文化,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谱系,其中的历史之谜是开发旅游资源的最好切入点。从民俗资源看,辽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形成和保留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的具有体验参与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好资源。“16+1地方合作”会议的举办是辽宁向中东欧合作伙伴推广文旅资源的最佳机遇。以此为契机,开展与“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在文旅产业领域的合作,对于加深了解,推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辽宁相比,“16+1地方合作”的一些參与国在新兴科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亟需产业转型的情况下,辽宁要利用自身优势,实现跨越性发展,就需要引进以AI为基础的高新科技。把传统产业与AI产业相结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打造智能型发展。建设新型的数字化大省,打造东北亚地区的高新中心区,为产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拓展新路径。
各方合作可以互为窗口,打通中欧合作的新领域。辽宁可以把“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作为进入欧盟市场的路桥,通过合作了解欧盟的相关法律等市场准入机制,为辽宁与欧盟的全面合作提供实践。与此同时,为“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提供进入东北亚地区的商业机会,助力相关国家进入亚洲市场,实现全产业的合作共赢。辽宁与“16+1地方合作”的参与国在产业合作方面有诸多的契合点,合作双方需要内引外联,增加了解,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达到对发展成果的共享。
辽宁省担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并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和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是辽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契机,是辽宁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对于辽宁的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辽宁一定要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全球化、国际化的新辽宁。(本研究得到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