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粮食安全调查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1828次饥荒,平均每0.9年一次。从2006年9月开始到现在,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飙涨,许多国家出现粮荒,而一些粮食出口国把粮食作为一种战略武器来攫取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用占全球1/10的耕地养活世界1/5的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山西的煤、电、铝全国飘红,而山西的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则鲜为人关注。其实山西既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有鲜明特色的农业省份。这里有曾经全国闻名的“大寨”经验,有运城临汾的“晋南粮仓”,有晋西北的“杂粮王国”。但由于复杂的地理和气候关系,山西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粮食生产条件十分脆弱,农民难以走出成本高、卖出低的“高进低出”的怪圈。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粮食产量已从70亿公斤迈上了100亿公斤的台阶,2004年到2008年连续5年粮食大丰收,但因品种和地区失衡、耕地缩减、农资涨价,山西的城乡居民口粮自给率只有50%,远低于国家坚守的95%的红线,全省的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最近,笔者因工作关系,较为详细地对山西省的粮食产量问题进行了调查。
  山西的粮食安全最突出的几个问题是:
  
  一个不足:
  粮食产不足需
  
  山西粮食消费年缺口为10到20亿公斤。其中口粮消费呈递减状,减幅为3.6亿公斤;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则增幅为8.3亿公斤和6亿公斤,食品副食及酿造用粮基本稳定在4.5亿公斤。在其品种中,稻谷、小麦缺口大,玉米则富余。
  从未来趋势看,山西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生产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粮食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两个失衡:
  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失衡
  
  山西的粮食产需品种严重不平衡,产粗吃细,小麦不足,稻谷、食油几乎全部靠外调,而玉米有余(玉米年平均产量为60.2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59%)。由于小麦、稻谷主要用于口粮消费,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玉米产量的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粮食供需间的矛盾。
  从地区结构看,全省11个市粮食产量由南到北呈由高向低明显变化趋势,尤其是小麦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有一部分,北部几乎为零。而这几年南部的运城和临汾产麦区小麦产量连年减少,全省35个固定贫困县,其中有14个县人均产量不足175公斤,属贫困地区中的基本都是缺粮县。
  
  三个偏高:生产成本、
  流通成本和价格水平偏高
  
  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脆弱,浇灌费用高,加上农业生产资料涨价,一定程度抵消了国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使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山西省的粮食外采购量大,采购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较低,造成粮食流通领域成本偏高。据统计,每年光小麦、稻谷和食用油的外采就增加流通成本7亿元以上。
  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偏高必然导致粮油价格水平整体偏高,这就不仅削弱了山西粮食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挤压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
  
  四个滞后:基础设施、
  流通方式、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滞后
  
  山西省粮食供需矛盾突出,通过流通调剂余缺,保障有效供给的任务很重。2003年到2007年,全省年均调入粮油36.7亿公斤,调出粮食20亿公斤,省际间粮油流通量很大。但山西的粮食基础设施和流通方式发展滞后,以散装、散卸、散存、散运为特征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缓慢,运行效率低,流通成本高,已很难适应保障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粮库迫切需要维修改造。信息化水平低,全省没有形成网络,信息渠道不畅通,粮食流通有很大的盲目性。全省现代网上交易方式才开始起步,多数地方和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效率低,成本高。
  山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起步较晚,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到位,一些企业存在以减代改、以卖代改的问题,触及深层问题、配套性强的改制工作刚刚起步,国有粮食企业整体效益欠佳。现全省共有粮油加工企业178个,这些企业科技含量低,名牌产品少,总产值仅为21亿元,利润总额才5113万元,在全国排名20多位。
  
  两个堪忧:
  农户存粮和粮食质量卫生状况堪忧
  
  近年来山西省农户存粮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口粮储存急剧下降。在农户储粮总量中,种子、饲料和商品粮占大多数,呈上升趋势。另外,传统产粮县的存粮也明显下降,临猗县2007年农民人均储存小麦仅62.5公斤,只能满足3个月的需要。从粮油质量卫生状况看,一些隐患已经渗透到粮食生产、储存、加工、流通等各个方面。据2007年山西原粮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小麦质量卫生状况较好,玉米质量卫生合格率较低。玉米185个样品合格的仅为102个,合格率为55.1%;另据2008年12月山西省储粮检测中心对部分市县成品粮油抽样检测,351个采集样品合格率为64.9%。小麦粉、大米的主要问题是水分指标超标严重,部分小麦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超国家卫生标准4倍,部分食用油溶剂残留超国家卫生标准6.7倍。
  
  加强山西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对山西的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一手抓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一手抓粮食流通能力建设;一手抓粮食供给数量保障,一手抓粮食质量卫生保证;一手抓粮食市场完善,一手抓粮食宏观调控强化,着力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总体要求,山西要继续强化政府对粮食工作的领导,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下的粮食市长负责制,明确和分解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目标。把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粮油质量卫生、粮食储备、粮食现代物流、粮食总量平衡、粮食流通秩序、粮食企业改革等粮食安全指标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目标责任主体。
  山西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实现粮食自给是基本方针。这就必须大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提高粮食流通效率。还必须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健全粮油质量保障体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金融危机蔓延的今天,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历史经验表明,粮荒可能带来全球性的政治社会动荡。据预测,今后几年,全球的粮食价格还要上涨,我们要实现全民族的小康,粮食是稳定的基石。山西的工业要上新台阶,粮食也要自给有余,这是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作者系山西省粮食局局长)
其他文献
由于左心室是心脏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很多对心脏的研究进而可转化为对左心室的研究分析。传统的静态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又使基于四维图像的左心室运动分析成为了研究热点,尤其是
超声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和医学的无损检测方法。超声相控阵探伤方法是相控阵技术在超声检测中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控制相控探头各个阵元的激励延迟时间来控制波束的偏
可进化硬件(Evolvable HardWare,EHW)是指硬件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动态地和自适应地改变和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行为,可进化硬件具备自适应、自组织、自修复的特点。作为可进
近几年,随着机器视觉、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领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以智能冰箱的发展最为显著。智能冰箱期望实现食材的保鲜周期、种类、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