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方案的诞生
洪都从一开始就贯穿了“立足于仿制,着眼于自行设计”的指导思想。1963年底,当“上游”一号试制工作展开之后,洪都四〇办公室提出了在“上游”号基础上进行改型的设想,立即得到厂领导的赞同。厂党委书记吴清明、厂长冯安国亲自布置了任务。为此,四0办公室立即成立了新方案论证组(409组)。
1964年2月,三机部(全称“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航空)副部长刘鼎在洪都检查工作时,也要求洪都在抓紧吃透“上游”一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于是,方案设计工作加快了步伐。
当时,曾提出空舰、岸舰、舰舰等多种方案。在外访中,海军提出希望将“上游”号搬到岸上,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于是,岸舰“海鹰”一号导弹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在总体方案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海军、五机部(主管兵器)、四机部(主管电子)、七机部(1964年以国防部五院为基础增设第七机械工业部,主管洲际导弹和航天)、十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1964年底,洪都上报了初步总体方案。1965年2月,三机部正式下达了岸舰“海鹰”二号的研制任务。方案设计中,主要是针对射程加大后,引起总体、系统、结构等方面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考虑。
当时抗美援越的战备形势逼人,美国的战争升级将战火引向北越,直接威胁着我国南大门。中央及时提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并成立了中央军委专委专门抓导弹研制生产。
1965年4月,刘鼎专程到洪都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导弹设计改型问题,中央提出要千方百计设法动员工厂、研究单位科技人员,搞出给敌人空海军优势狠狠打击的东西。现在工办赵尔陆主任亲自出马,要三机部、七机部把方案都拿出来。”
1965年4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岸舰飞航式导弹“海鹰”二号武器系统技术方案审定会议(代号423会议)。在国防工办和七机部主持下,4月21~26日先在七机都三院开了预备会议。接着在京西宾馆召开了有42个单位参加的正式会议,于5月6日胜利完成了岸舰“海鹰”二号研制方案的审订任务。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七机部副部长刘有光、三机部副部长刘鼎、四机部副部长王诤、海装技术部部长远征等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由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主持。
赵尔陆传达了国家主席刘少奇要“尽快拿出岸舰导弹,打击敌人的海空优势”的指示。
会议按照要更快更好地拿出岸舰导弹的要求,对七机部三院和洪都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最后确定以洪都厂提出的1966年底进靶场进行飞行试验的方案为标杆,安排进度。
会议以设计、生产、使用三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经过讨论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相对于“上游”一号要采取18项措施,其中加大航程的措施7项,保证导弹命中概率的措施7项,提高作战威力的措施2项。如射程加大后,为了减轻主发动机的负担,要求重新研制助推器,将其总冲提高到55吨秒。282厂主动挑起了这副担子。驾驶仪系统要求将航向的稳定精度提高30%,由119厂负责研制。又如地面跟踪雷达,原想把“上游”一号的“浪谷”雷达搬到岸上,786厂在会上介绍了炮瞄雷达性能,一致认为比原方案好。发射架的研制由六机部(主管造船)提供。
会议确定由七机部三院负责整个武器系统抓总,洪都厂负责弹体和弹上分系统设计及技术协调。
根据423会议确定的进度,洪都厂进行了“海鹰”二号的风洞试验,回路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和弹道计算,及时确定了控制和制导系统参数,在弹道各特征点上,尽量使其控制指标和稳定指标,接近或优于“上游”一号。11月份,召开了武器系统协调会议,进一步落实签订了技术协议。
由于三院对分工问题持异议,1965年6月6日,三院政委郁文、副院长梁守槃、三院三部政委黄毅、副主任杨晋等一行8人来洪都厂商谈“海鹰”二号试制中有关问题。三院就分工问题提出了10个问题,结果8个问题未取得一致意见。
1965年9月,三机部转发的国防工办(65)办七字449号文确定的关于“海鹰”二号产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三机部负责导弹及相应测试设备的设计、试制和总装,并负责与弹上配套成件的技术协调。同文决定,七机部三院也开展“海鹰”三号的研制。1966年,“海鹰”二号正式改名为“海鹰”一号,“海鹰”三号改名为“海鹰”二号。研制经过
423会议后,洪都厂上报的试制总方案,吸取了“上游”一号仿制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物质条件,使创造寓于继承之中。这也是开展“海鹰”一号研制的基础与原则。新研制的助推器,借用“上游”一号的约30%零件:弹体零组件有79.5%与“上游”一号相同,从而大大地缩短了研制周期。
与“上游”一号相比,弹上系统设计更改主要有弹身长度增加了760毫米,动力装置推进剂增加64%,主发动机工作时间由150秒增至275秒,第二级推力增至590千克,助推器总冲不小于55吨秒,由于弹身长度及重量的增加,对弹翼位置进行了相应调整。为满足发射条件的改变,弹上控制系统参数相应改变,取消了驾驶仪的倾斜随动系统。根据武器系统设计要求,将滑块由凸块截面改为凹槽截面。取消了剪切销,地面分离插头由一个63孔的改为两个39孔。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咨询,如三院梁守槃副院长提出,由于弹体长度加长可能引起刚度变化的问题。所以,较仔细进行了全弹结构刚度以及全弹地面共振试验。由于当初对发射架与导弹之间的强迫振动问题缺乏认识,抓总单位只提出弹与武器系统的精度分配及结构电器协调要求,从未提及弹架刚度协调要求,从而形成弹、架设计工作各干各的局面。致使这样一个复杂的强迫振动问题,成了无人过问的“边缘”问题,结果导致“海鹰”一号导弹飞行试验,经历了四年艰苦、曲折的历程,才取得成功。
同样,对“海鹰”一号雷达天线回调角设计也有个认识过程。开始只认识到“海鹰”一号与“上游”一号有差异,加之更改回调角需涉及到雷达的变动,故仍按“上游”一号未动。结果,在飞行试验中出现过近弹。于是才下决心改变了回调角范围,增加了回调角装定机构,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洪都厂零批10发产品于1965年7月投产,1966年2月顺利完成了全弹静力试验。至1966年11月底,按423会议确定的进度,经过19个月的奋战,产品准时进入靶场。
首次飞行试验,第一发弹飞行正常,但雷达没有捕捉目标,飞了最大航程。第二发弹也是如此。
突破关键,取得成功
1967年7月,由国防科委与工办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研制工作汇报会,主要是进行故障分析,并要求加快研制过程,力争1967年定型。
会后,采取了截短发射架导轨,在雷达减振器上增加限动片等措施。1967年9月,继续进行试验,结果仅一发命中,有一发因天线回调角问题成了近弹,另一发又出现了雷达不捕捉目标的故障。当时正值“文革”动乱,大部分科技人员被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严重削弱了设计研制力量,影响了故障分析工作。 结果1968年10月试验的两发弹又因雷达出现了以前的故障而未命中。
弹架强迫振动,涉及到冲击与振动测量数据处理,弹架涉及振动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等方面,在当时这些方面的工作在国内还刚开始,在实验与理论研究上尚需时间。但首当其冲的是成件与振动环境的协调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办法来解决。
经过1967-1969年14发弹的飞行试验,发现弹体自由状态垂直弯曲振动频率散布较大,有的成件安装间隙也偏小。因此,决定增加弹体刚度,加大成件的安装间隙,并取消雷达减震器限动片等。
1970年9至10月,进行了7发弹的飞行试验,结果7发4中,虽有3发未中,但雷达的重复故障已消除,说明采取的措施有效。
1972年5月,小批生产的“海鹰”一号中抽出3发弹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3发均直接命中目标。
通过零批至二批导弹的生产和8次飞行试验,生产所需的技术资料已齐全,完成了重大设计更改8项。其中包括将氧化剂过载箱后移,以改善氧化剂系统供油条件:增加末制导雷达天线回调角装定机构;地面电气连接插头由一个改为两个等。
1973年10月,定型检查组到洪都厂检查,认为图纸、资料、工装等均已具备设计定型条件。虽未建独立生产线,设备和生产面积也需补充,但可以先生产定型,待后逐步完善。关于雷达抗干扰能力较差,以及导弹平飞段掉高、标准化和采用茧式包装等问题,可在定型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1973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导弹设计、生产定型会议。定型组组长、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1974年8月,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以(74)海定字第314号文正式批准“海鹰”一号岸舰导弹设计、生产定型。
通过研制“海鹰”一号,使科研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导弹武器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要有个过程,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通过“海鹰”一号的研制,锻炼了研制队伍,为新品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舰用“海鹰”一号研制获成功
1967年3月,六机部在北京召开了四型舰艇设计技术协调会,确定将“海鹰”一号改为舰载,为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舰)列装。同年7月,三机部下达了“海鹰”一号正式装舰任务。
1968年3月,由三院主持召开了051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论证会。根据会议对导弹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总体方案论证,并进行了补充吹风试验和弹道计算,验证导弹在大攻角、大侧滑角下的飞行和进行横向发射的可行性。
舰舰“海鹰”一号与岸舰“海鹰”一号的差别,在于受舰面雷达视距限制,将导弹最大有效射程减小,对雷达个别分机线路及部分参数进行了更改,驾驶仪增加了倾斜随动系统,弹体滑块增加侧止档和剪切销装置以及弹上电气系统的相应更改。
另外,051舰导弹使用环境、温湿度范围要求高,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仍先沿用“海鹰”一号有关要求,待经过实际测量及摸底试验后再进行更改。
按照研制程序,先在改装的202舰上发射模型弹。1968年底202舰改装完毕,在旅顺发射了两发舰用“海鹰”一号模拟弹,验证了导弹可以实施横向发射的分析结论。
1971年9月,国产051首舰为考核发射装置性能,在大连成功地发射了两发模拟弹。
1973年9月,051首舰(舷号105)导弹武器系统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分别对固定、活动靶各发射一发,齐射两发,结果取得了4发4中的好成绩。
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李德生等领导,专程从北京去锦西观看了飞行试验,并且在葫芦岛码头接见了全体参试人员,勉励大家搞好“三结合”,设计出新产品。
接着,在051舰装弹航行运载试验中,发现弹上带减震器的成件,在低频5.5~15赫兹频段响应较大,最大响应发生在舰速24节时。为此,采取换装减震器的措施,提高了成件自振频率,避开了共振。
1975年8~10月,先后在青岛和锦西,进行导弹低海情运输振动测量和飞行试验,两发直接命中,一发提前落水,证明减震器改装措施可行,舰用“海鹰”一号可以在14N28节舰速下运载和发射。
舰用“海鹰”一号导弹,从1968~1975年,先后进行了5次试验,共发射了13发导弹,较顺利地达到了试验目的,取得了预计的结果。
1975年12月,海定委在南昌主持召开了“海鹰”一号舰用导弹设计定型审查会,同意设计定型。对于使用环境(温度、湿度、海情、冲击等)要求暂按现行指标定型。关于高海情下雷达抗海浪问题以及-30%~50℃的环境温度要求和运输试验等11个问题,会议同意作为遗留问题会后继续不断改进完善。
197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同意“海鹰”一号舰用导弹设计定型。
早在1971年,海军就提出,为了减少型号,部队使用维护方便,有利战备,希望将岸舰“海鹰”一号及舰舰“海鹰”一号统改为舰用“海鹰”一号。1974年在军委批复051舰导弹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指标时又提出了通用要求,主要是雷达、驾驶仪、滑块以及电气等方面的协调一致。经过几年努力,1978年开始,工厂生产的舰用“海鹰”一号已完全达到了岸舰与舰舰通用。
“三改”结硕果研制舰用“海鹰”一号甲
为提高“海鹰”一号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满足新条件下的海战需要,上级机关在1981年召开的“815”会议上,就提出提高抗电子干扰及抗海浪杂波干扰能力、导弹平飞高度降至50米以下、增加扇面发射功能,即“三改”的要求。
1983年5月,总参、国防科工委下达通知,要求各工业部门对051舰技术改造进行论证,力争1986年第一艘051改造完成。
为贯彻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的通知精神,落实舰用“海鹰”一号的三项改进(降低导弹平飞高度,装频率捷变雷达,扩大导弹的射界)要求。1983年7月,航空工业部和海军主持召开了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导弹方案论证和技术协调会。
会上,洪都厂介绍了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研制总方案,导弹扇面发射方案:781厂介绍了频率捷变雷达设计研制试验情况:119厂介绍了自动驾驶仪改进方案的准备情况。会议认真讨论了改进研制总方案,进行了专业对口技术协调和进度协调,签订了频率捷变雷达和自动驾驶仪、发动机及武器系统等技术协议。
会议确定了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导弹研制试验方案和进度。1984年四季度完成4发弹研制性飞行试验,1985年三季度完成3发弹鉴定性飞行试验,并确定了频率捷变雷达、自动驾驶仪和全弹地面试验项目。
为了保证研制试验进度要求和节省经费,研制性飞行试验确定在北海舰队109舰上进行(该舰已换装能装订导弹扇面发射角功能的指挥仪)。
航控联(1985)1541号文确定,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导弹命名为舰用“海鹰”一号甲导弹。
会后,洪都厂针对三项设计改进进一步进行了试验、计算和技术协调工作。为满足无线电高度表测高范围和测高精度
洪都从一开始就贯穿了“立足于仿制,着眼于自行设计”的指导思想。1963年底,当“上游”一号试制工作展开之后,洪都四〇办公室提出了在“上游”号基础上进行改型的设想,立即得到厂领导的赞同。厂党委书记吴清明、厂长冯安国亲自布置了任务。为此,四0办公室立即成立了新方案论证组(409组)。
1964年2月,三机部(全称“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航空)副部长刘鼎在洪都检查工作时,也要求洪都在抓紧吃透“上游”一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于是,方案设计工作加快了步伐。
当时,曾提出空舰、岸舰、舰舰等多种方案。在外访中,海军提出希望将“上游”号搬到岸上,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于是,岸舰“海鹰”一号导弹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在总体方案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海军、五机部(主管兵器)、四机部(主管电子)、七机部(1964年以国防部五院为基础增设第七机械工业部,主管洲际导弹和航天)、十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1964年底,洪都上报了初步总体方案。1965年2月,三机部正式下达了岸舰“海鹰”二号的研制任务。方案设计中,主要是针对射程加大后,引起总体、系统、结构等方面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考虑。
当时抗美援越的战备形势逼人,美国的战争升级将战火引向北越,直接威胁着我国南大门。中央及时提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并成立了中央军委专委专门抓导弹研制生产。
1965年4月,刘鼎专程到洪都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导弹设计改型问题,中央提出要千方百计设法动员工厂、研究单位科技人员,搞出给敌人空海军优势狠狠打击的东西。现在工办赵尔陆主任亲自出马,要三机部、七机部把方案都拿出来。”
1965年4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岸舰飞航式导弹“海鹰”二号武器系统技术方案审定会议(代号423会议)。在国防工办和七机部主持下,4月21~26日先在七机都三院开了预备会议。接着在京西宾馆召开了有42个单位参加的正式会议,于5月6日胜利完成了岸舰“海鹰”二号研制方案的审订任务。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七机部副部长刘有光、三机部副部长刘鼎、四机部副部长王诤、海装技术部部长远征等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由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主持。
赵尔陆传达了国家主席刘少奇要“尽快拿出岸舰导弹,打击敌人的海空优势”的指示。
会议按照要更快更好地拿出岸舰导弹的要求,对七机部三院和洪都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最后确定以洪都厂提出的1966年底进靶场进行飞行试验的方案为标杆,安排进度。
会议以设计、生产、使用三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经过讨论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相对于“上游”一号要采取18项措施,其中加大航程的措施7项,保证导弹命中概率的措施7项,提高作战威力的措施2项。如射程加大后,为了减轻主发动机的负担,要求重新研制助推器,将其总冲提高到55吨秒。282厂主动挑起了这副担子。驾驶仪系统要求将航向的稳定精度提高30%,由119厂负责研制。又如地面跟踪雷达,原想把“上游”一号的“浪谷”雷达搬到岸上,786厂在会上介绍了炮瞄雷达性能,一致认为比原方案好。发射架的研制由六机部(主管造船)提供。
会议确定由七机部三院负责整个武器系统抓总,洪都厂负责弹体和弹上分系统设计及技术协调。
根据423会议确定的进度,洪都厂进行了“海鹰”二号的风洞试验,回路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和弹道计算,及时确定了控制和制导系统参数,在弹道各特征点上,尽量使其控制指标和稳定指标,接近或优于“上游”一号。11月份,召开了武器系统协调会议,进一步落实签订了技术协议。
由于三院对分工问题持异议,1965年6月6日,三院政委郁文、副院长梁守槃、三院三部政委黄毅、副主任杨晋等一行8人来洪都厂商谈“海鹰”二号试制中有关问题。三院就分工问题提出了10个问题,结果8个问题未取得一致意见。
1965年9月,三机部转发的国防工办(65)办七字449号文确定的关于“海鹰”二号产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三机部负责导弹及相应测试设备的设计、试制和总装,并负责与弹上配套成件的技术协调。同文决定,七机部三院也开展“海鹰”三号的研制。1966年,“海鹰”二号正式改名为“海鹰”一号,“海鹰”三号改名为“海鹰”二号。研制经过
423会议后,洪都厂上报的试制总方案,吸取了“上游”一号仿制中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物质条件,使创造寓于继承之中。这也是开展“海鹰”一号研制的基础与原则。新研制的助推器,借用“上游”一号的约30%零件:弹体零组件有79.5%与“上游”一号相同,从而大大地缩短了研制周期。
与“上游”一号相比,弹上系统设计更改主要有弹身长度增加了760毫米,动力装置推进剂增加64%,主发动机工作时间由150秒增至275秒,第二级推力增至590千克,助推器总冲不小于55吨秒,由于弹身长度及重量的增加,对弹翼位置进行了相应调整。为满足发射条件的改变,弹上控制系统参数相应改变,取消了驾驶仪的倾斜随动系统。根据武器系统设计要求,将滑块由凸块截面改为凹槽截面。取消了剪切销,地面分离插头由一个63孔的改为两个39孔。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咨询,如三院梁守槃副院长提出,由于弹体长度加长可能引起刚度变化的问题。所以,较仔细进行了全弹结构刚度以及全弹地面共振试验。由于当初对发射架与导弹之间的强迫振动问题缺乏认识,抓总单位只提出弹与武器系统的精度分配及结构电器协调要求,从未提及弹架刚度协调要求,从而形成弹、架设计工作各干各的局面。致使这样一个复杂的强迫振动问题,成了无人过问的“边缘”问题,结果导致“海鹰”一号导弹飞行试验,经历了四年艰苦、曲折的历程,才取得成功。
同样,对“海鹰”一号雷达天线回调角设计也有个认识过程。开始只认识到“海鹰”一号与“上游”一号有差异,加之更改回调角需涉及到雷达的变动,故仍按“上游”一号未动。结果,在飞行试验中出现过近弹。于是才下决心改变了回调角范围,增加了回调角装定机构,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洪都厂零批10发产品于1965年7月投产,1966年2月顺利完成了全弹静力试验。至1966年11月底,按423会议确定的进度,经过19个月的奋战,产品准时进入靶场。
首次飞行试验,第一发弹飞行正常,但雷达没有捕捉目标,飞了最大航程。第二发弹也是如此。
突破关键,取得成功
1967年7月,由国防科委与工办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研制工作汇报会,主要是进行故障分析,并要求加快研制过程,力争1967年定型。
会后,采取了截短发射架导轨,在雷达减振器上增加限动片等措施。1967年9月,继续进行试验,结果仅一发命中,有一发因天线回调角问题成了近弹,另一发又出现了雷达不捕捉目标的故障。当时正值“文革”动乱,大部分科技人员被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严重削弱了设计研制力量,影响了故障分析工作。 结果1968年10月试验的两发弹又因雷达出现了以前的故障而未命中。
弹架强迫振动,涉及到冲击与振动测量数据处理,弹架涉及振动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等方面,在当时这些方面的工作在国内还刚开始,在实验与理论研究上尚需时间。但首当其冲的是成件与振动环境的协调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办法来解决。
经过1967-1969年14发弹的飞行试验,发现弹体自由状态垂直弯曲振动频率散布较大,有的成件安装间隙也偏小。因此,决定增加弹体刚度,加大成件的安装间隙,并取消雷达减震器限动片等。
1970年9至10月,进行了7发弹的飞行试验,结果7发4中,虽有3发未中,但雷达的重复故障已消除,说明采取的措施有效。
1972年5月,小批生产的“海鹰”一号中抽出3发弹进行了考核试验,结果3发均直接命中目标。
通过零批至二批导弹的生产和8次飞行试验,生产所需的技术资料已齐全,完成了重大设计更改8项。其中包括将氧化剂过载箱后移,以改善氧化剂系统供油条件:增加末制导雷达天线回调角装定机构;地面电气连接插头由一个改为两个等。
1973年10月,定型检查组到洪都厂检查,认为图纸、资料、工装等均已具备设计定型条件。虽未建独立生产线,设备和生产面积也需补充,但可以先生产定型,待后逐步完善。关于雷达抗干扰能力较差,以及导弹平飞段掉高、标准化和采用茧式包装等问题,可在定型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1973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海鹰”一号导弹设计、生产定型会议。定型组组长、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1974年8月,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以(74)海定字第314号文正式批准“海鹰”一号岸舰导弹设计、生产定型。
通过研制“海鹰”一号,使科研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导弹武器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要有个过程,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通过“海鹰”一号的研制,锻炼了研制队伍,为新品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舰用“海鹰”一号研制获成功
1967年3月,六机部在北京召开了四型舰艇设计技术协调会,确定将“海鹰”一号改为舰载,为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舰)列装。同年7月,三机部下达了“海鹰”一号正式装舰任务。
1968年3月,由三院主持召开了051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论证会。根据会议对导弹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总体方案论证,并进行了补充吹风试验和弹道计算,验证导弹在大攻角、大侧滑角下的飞行和进行横向发射的可行性。
舰舰“海鹰”一号与岸舰“海鹰”一号的差别,在于受舰面雷达视距限制,将导弹最大有效射程减小,对雷达个别分机线路及部分参数进行了更改,驾驶仪增加了倾斜随动系统,弹体滑块增加侧止档和剪切销装置以及弹上电气系统的相应更改。
另外,051舰导弹使用环境、温湿度范围要求高,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仍先沿用“海鹰”一号有关要求,待经过实际测量及摸底试验后再进行更改。
按照研制程序,先在改装的202舰上发射模型弹。1968年底202舰改装完毕,在旅顺发射了两发舰用“海鹰”一号模拟弹,验证了导弹可以实施横向发射的分析结论。
1971年9月,国产051首舰为考核发射装置性能,在大连成功地发射了两发模拟弹。
1973年9月,051首舰(舷号105)导弹武器系统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分别对固定、活动靶各发射一发,齐射两发,结果取得了4发4中的好成绩。
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李德生等领导,专程从北京去锦西观看了飞行试验,并且在葫芦岛码头接见了全体参试人员,勉励大家搞好“三结合”,设计出新产品。
接着,在051舰装弹航行运载试验中,发现弹上带减震器的成件,在低频5.5~15赫兹频段响应较大,最大响应发生在舰速24节时。为此,采取换装减震器的措施,提高了成件自振频率,避开了共振。
1975年8~10月,先后在青岛和锦西,进行导弹低海情运输振动测量和飞行试验,两发直接命中,一发提前落水,证明减震器改装措施可行,舰用“海鹰”一号可以在14N28节舰速下运载和发射。
舰用“海鹰”一号导弹,从1968~1975年,先后进行了5次试验,共发射了13发导弹,较顺利地达到了试验目的,取得了预计的结果。
1975年12月,海定委在南昌主持召开了“海鹰”一号舰用导弹设计定型审查会,同意设计定型。对于使用环境(温度、湿度、海情、冲击等)要求暂按现行指标定型。关于高海情下雷达抗海浪问题以及-30%~50℃的环境温度要求和运输试验等11个问题,会议同意作为遗留问题会后继续不断改进完善。
197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同意“海鹰”一号舰用导弹设计定型。
早在1971年,海军就提出,为了减少型号,部队使用维护方便,有利战备,希望将岸舰“海鹰”一号及舰舰“海鹰”一号统改为舰用“海鹰”一号。1974年在军委批复051舰导弹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指标时又提出了通用要求,主要是雷达、驾驶仪、滑块以及电气等方面的协调一致。经过几年努力,1978年开始,工厂生产的舰用“海鹰”一号已完全达到了岸舰与舰舰通用。
“三改”结硕果研制舰用“海鹰”一号甲
为提高“海鹰”一号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满足新条件下的海战需要,上级机关在1981年召开的“815”会议上,就提出提高抗电子干扰及抗海浪杂波干扰能力、导弹平飞高度降至50米以下、增加扇面发射功能,即“三改”的要求。
1983年5月,总参、国防科工委下达通知,要求各工业部门对051舰技术改造进行论证,力争1986年第一艘051改造完成。
为贯彻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的通知精神,落实舰用“海鹰”一号的三项改进(降低导弹平飞高度,装频率捷变雷达,扩大导弹的射界)要求。1983年7月,航空工业部和海军主持召开了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导弹方案论证和技术协调会。
会上,洪都厂介绍了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研制总方案,导弹扇面发射方案:781厂介绍了频率捷变雷达设计研制试验情况:119厂介绍了自动驾驶仪改进方案的准备情况。会议认真讨论了改进研制总方案,进行了专业对口技术协调和进度协调,签订了频率捷变雷达和自动驾驶仪、发动机及武器系统等技术协议。
会议确定了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导弹研制试验方案和进度。1984年四季度完成4发弹研制性飞行试验,1985年三季度完成3发弹鉴定性飞行试验,并确定了频率捷变雷达、自动驾驶仪和全弹地面试验项目。
为了保证研制试验进度要求和节省经费,研制性飞行试验确定在北海舰队109舰上进行(该舰已换装能装订导弹扇面发射角功能的指挥仪)。
航控联(1985)1541号文确定,舰用“海鹰”一号改进型导弹命名为舰用“海鹰”一号甲导弹。
会后,洪都厂针对三项设计改进进一步进行了试验、计算和技术协调工作。为满足无线电高度表测高范围和测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