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业养殖业向科技化、环境保护型以及规模化养殖等方向发展,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知识结构薄弱、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等人才匮乏成为我国农业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补足的重要短板。结合我国农业养殖业的现状,破解人才匮乏困境应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立体体系、发展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基础、推动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
关键词:农业养殖;人才困境;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业养殖在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农业养殖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急需补足的短板,破解农业养殖业人才匮乏对于我国农业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趋势
农业养殖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日益提升,科技化、环境保护型以及规模化养殖等是我国农业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科技化养殖。农业科技在农业种植方面作用显著,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灾害能力,提供农作物产量和农户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农业发展科技化养殖,本身也是科技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实践,2016年国家专项安排26亿元资金应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方面,为科技型农业人才培育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低污染养殖。农业养殖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有的养殖场由于环境保护不达标导致关停的现象。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养殖业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2016年11月国家深改组会议通过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也提出相关农业资金安排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倾斜。
第三,规模化养殖。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是制约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瓶颈。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的不断创新,为发展农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制度基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为农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组织基础,国家向大型养殖场强化补贴以及达到规模化养殖场的,可以申请国家养殖示范区、加入“菜篮子”工程等做法也为农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激励机制。
二、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现状和政策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经历巨大变革,农业发展的目标从保证农作物产品向提高农作物质量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正从传统的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经营方式正从传统区域性经营向网络化营销模式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取代小农户等传统农业主体。同时,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就是农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人才短板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补足的主要短板:第一,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超过50%的务农人口仅具有中专学历,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人口务农人口数量不足10%;其次,农村务农人口总体在农业生产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的缺口更加显著;最后,农村人力资源缺乏回流机制,大量年轻人进程打工,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缺乏有效补充机制。
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匮乏以及农村人口在农业技能、农业管理等方面的缺失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破解农业发展的人才障碍成为实现我国农业加速发展的关键路径。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社会化服务组织;2016年,中央财政资金专项安排13.9亿元人民币作为专项农民培育经费,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7年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
三、我国农业养殖业人才现状分析
从实践层面分析,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知识结构薄弱、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等人才匮乏成为我国农业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补足的重要短板:
第一,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青年农民工选择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总量不断缩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养殖的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以及薪酬限制等问题,缺乏对优质的农业养殖业人才的吸引力,即使专业学习农业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存在转行的现象,造成农业养殖高端人才严重匮乏。
第二,农业养殖人才知识结构薄弱。国家农业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务农人口的学历层次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体,务农人口的知识结构较为薄弱,甚至在农村中普遍存在农业养殖户对饲料和兽药的使用缺乏基本常识,完全依靠饲料和兽药的销售人员指导的情况,农业养殖人才知识结构的薄弱不仅制约了养殖业的质量和效益,更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使用。
第三,农业养殖管理人才匮乏。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是制约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瓶颈,农业养殖规模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不仅体现在农业养殖作业面积的扩大,也体现农业企业等组织规模的扩大,这就需要农业人才从单纯的技术人才,向农产品加工、农业经营和管理、销售服务等“产后”环节扩展。
第四,农业养殖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国畜牧业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养殖户技术水平有限和畜牧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很重要的原因。以农业养殖业急需的农业兽医为例,目前我国各类型农业兽医接近30万人,但是仍难以农业发展的需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薪酬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一线养殖经验的缺乏都成为制约农业兽医等农业养殖技术人才发展的短板。 四、 破解我国农业养殖业人才困境的对策
破解人才匮乏困境应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立体体系、发展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基础、推动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
1.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立体体系。首先,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农业养殖人力资源的立法体系建设,夯实农业养殖人力資源培育和开发的法律制度保障;其次,在纵向层面,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试验站、企业农业实训基地等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平台;在横向方面,建立农业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及相关涉农机构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发挥不同主体在农业养殖人才培育方面的协同效应。
2.发展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发展社会化农业养殖人才教育和培训结构,承接部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助于实现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的专业化目标,从而面向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不同教育对象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教育培训。公共政策应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激励机制,例如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形式支持社会化机构的发展。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高校大学生是发展农业养殖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丰富农业养殖业的人才来源。例如,可以建立政府、大学生村官、企业三方合作机制,政府负责大学生村官引入,企业为聘期考核优良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又如,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建大学生村官农业养殖创业示范园,打造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
4.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基础。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大部分务农人口仅具有中专学历,另一方面,居住分散,始终是农村的一大特点。集中居住,在丘区、山区很难形成规模。这种务农人口知识基础条件和分布特征形成了对发展农村学校教育的需求,通过农村学校提高农户知识基础,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也为发展农业养殖现代化提供动力。
5.推动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首先,建立农业高等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养殖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乡镇农技推广员等共同组成的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其次,开展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的评价认定工作,对通过认定的农户颁发相应资质证书;最后,实施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例如对通过认定的农户开办家庭农场等予以现金奖励,对于聘用通过认定的农户达到一定比例的农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参考文献:
[1]王雄瑾,陈守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探析——以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1,08:18-20.
[2]王志丹,吴敬学,毛世平,不同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2:135-140.
[3]岳 奎,黄 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双重困境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基于对全国6000 位农民的调查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13-117.
[4]薛晓阳,霍华德社会城市理论及其教育遗产——关于小城镇伦理建构及其新农民教育的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95-102.
作者简介:方妙英(1981-9—),女,汉族,广东东莞人,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珠三角产业生态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WZJD0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的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12AGL001)成果。
关键词:农业养殖;人才困境;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业养殖在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农业养殖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急需补足的短板,破解农业养殖业人才匮乏对于我国农业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趋势
农业养殖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日益提升,科技化、环境保护型以及规模化养殖等是我国农业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科技化养殖。农业科技在农业种植方面作用显著,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灾害能力,提供农作物产量和农户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农业发展科技化养殖,本身也是科技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实践,2016年国家专项安排26亿元资金应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方面,为科技型农业人才培育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低污染养殖。农业养殖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有的养殖场由于环境保护不达标导致关停的现象。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养殖业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2016年11月国家深改组会议通过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也提出相关农业资金安排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倾斜。
第三,规模化养殖。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是制约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瓶颈。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的不断创新,为发展农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制度基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为农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组织基础,国家向大型养殖场强化补贴以及达到规模化养殖场的,可以申请国家养殖示范区、加入“菜篮子”工程等做法也为农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激励机制。
二、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现状和政策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经历巨大变革,农业发展的目标从保证农作物产品向提高农作物质量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正从传统的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经营方式正从传统区域性经营向网络化营销模式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取代小农户等传统农业主体。同时,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就是农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人才短板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补足的主要短板:第一,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超过50%的务农人口仅具有中专学历,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人口务农人口数量不足10%;其次,农村务农人口总体在农业生产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特别是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的缺口更加显著;最后,农村人力资源缺乏回流机制,大量年轻人进程打工,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缺乏有效补充机制。
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匮乏以及农村人口在农业技能、农业管理等方面的缺失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破解农业发展的人才障碍成为实现我国农业加速发展的关键路径。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社会化服务组织;2016年,中央财政资金专项安排13.9亿元人民币作为专项农民培育经费,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7年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
三、我国农业养殖业人才现状分析
从实践层面分析,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知识结构薄弱、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等人才匮乏成为我国农业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补足的重要短板:
第一,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农业养殖人才总量匮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青年农民工选择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总量不断缩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养殖的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以及薪酬限制等问题,缺乏对优质的农业养殖业人才的吸引力,即使专业学习农业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存在转行的现象,造成农业养殖高端人才严重匮乏。
第二,农业养殖人才知识结构薄弱。国家农业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务农人口的学历层次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体,务农人口的知识结构较为薄弱,甚至在农村中普遍存在农业养殖户对饲料和兽药的使用缺乏基本常识,完全依靠饲料和兽药的销售人员指导的情况,农业养殖人才知识结构的薄弱不仅制约了养殖业的质量和效益,更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使用。
第三,农业养殖管理人才匮乏。农业发展缺乏规模化是制约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瓶颈,农业养殖规模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不仅体现在农业养殖作业面积的扩大,也体现农业企业等组织规模的扩大,这就需要农业人才从单纯的技术人才,向农产品加工、农业经营和管理、销售服务等“产后”环节扩展。
第四,农业养殖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国畜牧业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养殖户技术水平有限和畜牧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很重要的原因。以农业养殖业急需的农业兽医为例,目前我国各类型农业兽医接近30万人,但是仍难以农业发展的需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薪酬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一线养殖经验的缺乏都成为制约农业兽医等农业养殖技术人才发展的短板。 四、 破解我国农业养殖业人才困境的对策
破解人才匮乏困境应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立体体系、发展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基础、推动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
1.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立体体系。首先,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农业养殖人力资源的立法体系建设,夯实农业养殖人力資源培育和开发的法律制度保障;其次,在纵向层面,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试验站、企业农业实训基地等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平台;在横向方面,建立农业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及相关涉农机构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发挥不同主体在农业养殖人才培育方面的协同效应。
2.发展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发展社会化农业养殖人才教育和培训结构,承接部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助于实现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的专业化目标,从而面向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不同教育对象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教育培训。公共政策应建立农业养殖人才培育社会机构激励机制,例如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形式支持社会化机构的发展。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高校大学生是发展农业养殖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工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丰富农业养殖业的人才来源。例如,可以建立政府、大学生村官、企业三方合作机制,政府负责大学生村官引入,企业为聘期考核优良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又如,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建大学生村官农业养殖创业示范园,打造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
4.发展农村学校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基础。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大部分务农人口仅具有中专学历,另一方面,居住分散,始终是农村的一大特点。集中居住,在丘区、山区很难形成规模。这种务农人口知识基础条件和分布特征形成了对发展农村学校教育的需求,通过农村学校提高农户知识基础,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也为发展农业养殖现代化提供动力。
5.推动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首先,建立农业高等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养殖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乡镇农技推广员等共同组成的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其次,开展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的评价认定工作,对通过认定的农户颁发相应资质证书;最后,实施农业养殖现代职业农民激励机制,例如对通过认定的农户开办家庭农场等予以现金奖励,对于聘用通过认定的农户达到一定比例的农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参考文献:
[1]王雄瑾,陈守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探析——以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1,08:18-20.
[2]王志丹,吴敬学,毛世平,不同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2:135-140.
[3]岳 奎,黄 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双重困境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基于对全国6000 位农民的调查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13-117.
[4]薛晓阳,霍华德社会城市理论及其教育遗产——关于小城镇伦理建构及其新农民教育的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95-102.
作者简介:方妙英(1981-9—),女,汉族,广东东莞人,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珠三角产业生态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WZJD0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的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12AGL00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