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针对新形势,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进而提高教育效果,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b)-0000-00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有利于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大学生人数的迅猛增长,也使得他们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由此所产生的心
  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不断增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一项工作重点。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主要表现为强迫、自闭、孤独、偏执、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根据对我院2010级某专业的442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2.44%,心理痛苦程度已达到中等程度以上,应当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1 产生高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1 自身原因。
  经调查,学生普遍存在独立性差、学习适应性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同程度的心理表现。
  目前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在中学时学习、生活大都由老师和家长包办,一旦离开父母进入大学,衣食主行、学习及人际关系均需自己处理,此时很容易造成他们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由高中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学习的内容由高中的少量,变为现在的大量学习。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学习的方法不能很快适应,学习的主动性下降,对如何学习变得很迷茫,容易产生急躁、抑郁、失落等心理问题。
  新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发现许多学生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从而会导致一些学生自信心受挫,产生心灰意冷的自卑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由此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
  1.2 社会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和家庭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面对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心灵的成长,从而使得孩子在进入大学后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
  (2)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使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矛盾,心理压力增加,当遇到某种诱因会导致心理障碍产生。
  (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完善。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不具备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还属于薄弱环节。没有或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很少,许多辅导员、班主任包括教师不具备心理健康知识,因此这方面的工作很薄弱。当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教师不能及时疏导。
  2 解决高职学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高校的重点关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开展探索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工作的思考与研究。
  2.1 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学校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选修课,聘请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讲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和心理卫生知识,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心理疾病。
  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教会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在与别人的交流沟通中认识他人,反省自己,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和应对压力和危机的能力,增强抗挫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2.2 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在广大学生中我们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板报、橱窗、网络、讲座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既可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又可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也可利用网络,开设网上心理咨询服务,更便于学生将自己的烦恼说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
  2.3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是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的是学生的思想状况,虽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工作,但是它们的工作目标和根本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他们的互补作用。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和抓住一些苗头性的思想和行为,区分出是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将思想工作和心理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2.4 分阶段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干预。
  每年的新生入学、毕业生就业时期都是学生心理易出现问题的高发期,针对这些重点时段,我们要有目的、有针对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干预。对新生,我们首先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针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进行疏导,并坚持跟踪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班主任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新生军训,加强新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新生感受老师的温暖,以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因进入陌生环境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针对毕业生,通过开展就业指导,主题班如探讨就业及就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来消除学生对前途的迷茫。并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等与学生谈心,积极主动帮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面对压力,尽可能减少学生因就业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2.5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扩大人际交往的平台,如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召开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框架,通过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出身体健康、人格完善、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谭海清.试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国农业教育.2005(1).
  [2]王仁清. 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与职业.2005(1).
  
  
  
  
其他文献
俄语动词中存在大量的同义现象,即它们所表达的言语意义相近或相同,但在结构和修辞色彩上又存在着差别。俄语动词人称形式、时间形式及动词式等方面的同义现象使俄语动词的结构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虽然没有对消费理论及休闲消费进行过专门、系统的阐述,但散见于他的著作中的关于休闲消费的内容是极丰富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产生稳定性因素的就是汽轮机阀门流量的特性,通过电网的建立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系统的模型,可以了解和研究关于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通过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综放灭火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综放工作面的灭火工作不仅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关系着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煤矿综放工作面的灭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煤矿综放工作面因煤层较厚并且容易自燃发火,因此煤矿的防灭火工作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并由此引发严重的火灾,不仅给煤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直接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介绍综放煤的特点,重点阐述综放煤的灭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