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取暖,各有妙招。有借火之热气取暖,也有借水温取暖,更不知所谓者于妙妓怀中御寒气,将红袖添香变为红袖添暖,大煞风景。
读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深深地感受到古代冬天的严寒。不禁想,古代还没有温室效应,冬天比现在更寒冷而漫长,然而古人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他们是如何取暖?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撷取天火暖人间
自从祝融将天火从光明宫带到人间,火就成了驱寒利器。古人取暖主要方法就是烤火,不过,仅靠“火盆”太不“给力”,于是,烤火也分出三六九等来,乞丐有堆火就好,贫寒人家用土坑烧炭取暖,条件稍好者用泥盆装做饭的“灶灰”取暖,富贵人家有熏笼、手炉,烧好炭,帝王之家更为考究精致……
《甄嬛传》里,失宠的安陵容被欺负,丫头宝娟就抱怨:“这大冬天,没有地龙,可要冻死了。”这地龙,是明清宫廷最佳供暖设备。为了不冻着皇室贵人,古代宫廷建筑师煞费苦心,将宫廷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火道,添火的灶口设置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灶口烧上木炭火,热力就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了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还设置了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妃子、贵人的炕床下面,形成“暖炕”和“暖阁”,使得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得准备火力旺、无烟无味的优质炭。最好的炭是西凉国进贡的“瑞炭”,长尺余,坚硬如铁,每条可烧十日,无焰有火,热气逼人。重要如斯,宫廷专门设置了冬季供暖的“惜薪司”,其官员还可直达皇帝御前,有“近侍牌子”之称。可见,烧火丫头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短短20字,就把冬日飞雪的夜晚与朋友围炉对酒的情趣写得活灵活现。
这个火炉,又叫熏笼,是在泥盆上编一个竹罩笼,装上炭火,可以烤火,也可熏香、熏被,兼具双职,所以竹笼在编织时,不像竹篓编那么板实,而是稀疏有孔洞,便于热力发散。在严冬,一家人围笼而坐,熏笼上罩上一床薄被,喝茶聊天,还可在炭火中烧点红薯、花生,格外温馨。日本榻榻米上的暖桌大约是从此借鉴而来的吧。
熏笼有大有小,小者可以手提为手炉,暖脚则为脚炉,大者可高1米。《红楼梦》中,“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睡也在熏笼上。后来麝月出去,晴雯想吓唬她,没加衣服就下了熏笼,被寒风一吹,又赶紧回到熏笼上,一冷一热病倒,才有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熏笼能坐还能睡,可见巨大。
暖手者还有小手炉。相传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放进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
借个汤婆睡到明
苏东坡一日调侃佛印,问:“你有妻子没?”佛印笑答:“有,两个。”东坡吃了一惊,佛印笑着说:“我夏日拥抱‘竹夫人’,冬日怀揣‘汤婆子’,可不就是两个妻子。”苏东坡只好大笑。
“汤”是江南方言,指煮开的水,“婆子”自然是女人之意,可同床而眠,还能送来丝丝暖意,于是有了这戏谑的名字。
汤婆子,宋时已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黄庭坚有诗云:“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到明。”其实,它就是古代热水袋,一般为黄铜制扁圆南瓜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冬夜临睡前灌满热水,套上布套放于被窝,一夜到天亮都是暖烘烘的,早上起床,还可以倒出来洗脸刷牙,一点都不浪费,实在居家旅行必备利器,难怪方外人佛印也忍不住“娶”了一个。
铜制汤婆子不易损坏,往往可传几代人。旧时百姓居家不同,但汤婆子每家必有。遇族中人家婚嫁,还是必送之礼,且为五只,取“五子登科”的好意头。
古装剧中,汤婆子也甚为常见。《步步惊心》中,八爷被罚跪后走路回家,明慧扶他回卧房盖上锦被后又放入汤婆子驱寒,温暖中格外显得夫妻情深。在《金枝欲孽》中,失宠的如妃,眼看着女儿死去无可奈何,为了复宠,她将几个汤婆子围在公主身边,暖热了公主身子,抱去求见皇帝,让公主在皇帝手上一点点变冷,不免让观者打个冷颤。
如今汤婆子已经从商店中销声匿迹,虽受怀旧风影响也在网上热卖,终再难有家家户户抱汤婆的盛况。
妙妓怀中御寒气
寒冬深夜,一公子在家研习学问,听到救命声,只见雪地躺着一衣衫单薄被冻僵的少女。救人心切,公子不顾“男女授受不亲”,将少女抱回房内,抱着用身体为其取暖,成功救回少女。这个公子,就是以体温暖人而名传千古的“坐怀不乱”柳下惠。
由此可见,人体取暖效果颇佳。于是,达官贵人就打上了这个主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那句“岐王宅里寻常见”的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贵为皇胄,手冷是不会近火的,他“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就是把手放到妙龄女郎怀中,以体温暖手。若今日某男敢在冬日将冷手放于女友怀中,想来不被揍个半死也会被打残,切切不可模仿。
唐玄宗另外一个弟弟申王,更上层楼,一到冬日,就让宫女们密密地围坐在他周围,以肉体热气抵御寒气,并戏称“妓围”,温暖之余添加几分香艳。如此看来,红袖不但可以添香,还能添暖。
更夸张的是杨国忠,火炉燃烧的是用蜜和炭屑捏成的双凤鸟,在家仍要“妓围”。寒冬出行,还从婢妾中选身形肥大者,排成一行走在他前面,为他遮风,同时从走得气喘吁吁之人的热气中得到温暖,并称之为“肉阵”。
史料没有明说,这些充当取暖的美女是否赤身裸体。从“妓围”、“肉阵”的名称看来,一丝不挂可能性较高。倒不觉香艳,只觉残酷了。
椒房暖画梅消寒
常看汉宫剧的人都知道椒房殿。椒房殿是以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和泥涂墙壁,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椒房取花椒芳香、多子之意,也是长乐宫的取暖设备。椒泥芬芳而热辣,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晚唐诗人张孜之诗《雪》将贵胄之家的取暖情景描摹得淋漓尽致:“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热红炉,周回下罗幕。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椒泥涂墙,火炉烧得通红,防寒的帘幕挂了一重又一重,如此温暖环境中弹琴饮酒,醉醺醺地唱歌,舞女跳得香汗淋漓……
远古流传下《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即从冬至开始,九天为一个单位,连续数九个,直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才算过去。
取暖无力的古人,只好掰着手指头数着“一九、二九”熬严冬。不过,文人雅致,熬冬都要熬出点文气来,他们发明了一种九九消寒图,其中最清雅的要数画梅。一入冬,就画素梅一支,梅开9朵,每朵9瓣,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瓣梅花,染尽红梅,则寒消九九尽,春暖花儿开。
读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深深地感受到古代冬天的严寒。不禁想,古代还没有温室效应,冬天比现在更寒冷而漫长,然而古人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他们是如何取暖?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撷取天火暖人间
自从祝融将天火从光明宫带到人间,火就成了驱寒利器。古人取暖主要方法就是烤火,不过,仅靠“火盆”太不“给力”,于是,烤火也分出三六九等来,乞丐有堆火就好,贫寒人家用土坑烧炭取暖,条件稍好者用泥盆装做饭的“灶灰”取暖,富贵人家有熏笼、手炉,烧好炭,帝王之家更为考究精致……
《甄嬛传》里,失宠的安陵容被欺负,丫头宝娟就抱怨:“这大冬天,没有地龙,可要冻死了。”这地龙,是明清宫廷最佳供暖设备。为了不冻着皇室贵人,古代宫廷建筑师煞费苦心,将宫廷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火道,添火的灶口设置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灶口烧上木炭火,热力就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了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还设置了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妃子、贵人的炕床下面,形成“暖炕”和“暖阁”,使得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得准备火力旺、无烟无味的优质炭。最好的炭是西凉国进贡的“瑞炭”,长尺余,坚硬如铁,每条可烧十日,无焰有火,热气逼人。重要如斯,宫廷专门设置了冬季供暖的“惜薪司”,其官员还可直达皇帝御前,有“近侍牌子”之称。可见,烧火丫头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短短20字,就把冬日飞雪的夜晚与朋友围炉对酒的情趣写得活灵活现。
这个火炉,又叫熏笼,是在泥盆上编一个竹罩笼,装上炭火,可以烤火,也可熏香、熏被,兼具双职,所以竹笼在编织时,不像竹篓编那么板实,而是稀疏有孔洞,便于热力发散。在严冬,一家人围笼而坐,熏笼上罩上一床薄被,喝茶聊天,还可在炭火中烧点红薯、花生,格外温馨。日本榻榻米上的暖桌大约是从此借鉴而来的吧。
熏笼有大有小,小者可以手提为手炉,暖脚则为脚炉,大者可高1米。《红楼梦》中,“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睡也在熏笼上。后来麝月出去,晴雯想吓唬她,没加衣服就下了熏笼,被寒风一吹,又赶紧回到熏笼上,一冷一热病倒,才有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熏笼能坐还能睡,可见巨大。
暖手者还有小手炉。相传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放进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
借个汤婆睡到明
苏东坡一日调侃佛印,问:“你有妻子没?”佛印笑答:“有,两个。”东坡吃了一惊,佛印笑着说:“我夏日拥抱‘竹夫人’,冬日怀揣‘汤婆子’,可不就是两个妻子。”苏东坡只好大笑。
“汤”是江南方言,指煮开的水,“婆子”自然是女人之意,可同床而眠,还能送来丝丝暖意,于是有了这戏谑的名字。
汤婆子,宋时已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黄庭坚有诗云:“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到明。”其实,它就是古代热水袋,一般为黄铜制扁圆南瓜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冬夜临睡前灌满热水,套上布套放于被窝,一夜到天亮都是暖烘烘的,早上起床,还可以倒出来洗脸刷牙,一点都不浪费,实在居家旅行必备利器,难怪方外人佛印也忍不住“娶”了一个。
铜制汤婆子不易损坏,往往可传几代人。旧时百姓居家不同,但汤婆子每家必有。遇族中人家婚嫁,还是必送之礼,且为五只,取“五子登科”的好意头。
古装剧中,汤婆子也甚为常见。《步步惊心》中,八爷被罚跪后走路回家,明慧扶他回卧房盖上锦被后又放入汤婆子驱寒,温暖中格外显得夫妻情深。在《金枝欲孽》中,失宠的如妃,眼看着女儿死去无可奈何,为了复宠,她将几个汤婆子围在公主身边,暖热了公主身子,抱去求见皇帝,让公主在皇帝手上一点点变冷,不免让观者打个冷颤。
如今汤婆子已经从商店中销声匿迹,虽受怀旧风影响也在网上热卖,终再难有家家户户抱汤婆的盛况。
妙妓怀中御寒气
寒冬深夜,一公子在家研习学问,听到救命声,只见雪地躺着一衣衫单薄被冻僵的少女。救人心切,公子不顾“男女授受不亲”,将少女抱回房内,抱着用身体为其取暖,成功救回少女。这个公子,就是以体温暖人而名传千古的“坐怀不乱”柳下惠。
由此可见,人体取暖效果颇佳。于是,达官贵人就打上了这个主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那句“岐王宅里寻常见”的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贵为皇胄,手冷是不会近火的,他“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就是把手放到妙龄女郎怀中,以体温暖手。若今日某男敢在冬日将冷手放于女友怀中,想来不被揍个半死也会被打残,切切不可模仿。
唐玄宗另外一个弟弟申王,更上层楼,一到冬日,就让宫女们密密地围坐在他周围,以肉体热气抵御寒气,并戏称“妓围”,温暖之余添加几分香艳。如此看来,红袖不但可以添香,还能添暖。
更夸张的是杨国忠,火炉燃烧的是用蜜和炭屑捏成的双凤鸟,在家仍要“妓围”。寒冬出行,还从婢妾中选身形肥大者,排成一行走在他前面,为他遮风,同时从走得气喘吁吁之人的热气中得到温暖,并称之为“肉阵”。
史料没有明说,这些充当取暖的美女是否赤身裸体。从“妓围”、“肉阵”的名称看来,一丝不挂可能性较高。倒不觉香艳,只觉残酷了。
椒房暖画梅消寒
常看汉宫剧的人都知道椒房殿。椒房殿是以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和泥涂墙壁,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椒房取花椒芳香、多子之意,也是长乐宫的取暖设备。椒泥芬芳而热辣,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晚唐诗人张孜之诗《雪》将贵胄之家的取暖情景描摹得淋漓尽致:“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热红炉,周回下罗幕。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椒泥涂墙,火炉烧得通红,防寒的帘幕挂了一重又一重,如此温暖环境中弹琴饮酒,醉醺醺地唱歌,舞女跳得香汗淋漓……
远古流传下《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即从冬至开始,九天为一个单位,连续数九个,直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才算过去。
取暖无力的古人,只好掰着手指头数着“一九、二九”熬严冬。不过,文人雅致,熬冬都要熬出点文气来,他们发明了一种九九消寒图,其中最清雅的要数画梅。一入冬,就画素梅一支,梅开9朵,每朵9瓣,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瓣梅花,染尽红梅,则寒消九九尽,春暖花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