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怎样才能由老师的教变为自己的学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重视完成认知目标、情感意志、态度观念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层次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使他们学会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 空间
1、为学生创设“说理”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那样做,由于缺少了对学生心理的一种顾及,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并非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大讲特讲”,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和开拓学生“说理”的空间。
以前每次数学教研活动后,每位教师对所上的课进行点评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中总觉得老师讲的要比学生说的多,一些本该由学生说的,全都由教师代替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且可以回答得很好,可是却被老师剥夺了权利。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尝试着去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复习旧知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也让学生说收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上台讲应用题列式的理由:讲评作业时,激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对老师讲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我再给予讲解。
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少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为了不削弱少讲所发挥的功能,教学中配以无声的体态语也显得十分重要,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肢体语言中有所反应,产生一种心领神会、心灵相通的感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少声胜多声,无声胜有声。
2、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一致。
首先,从问题质量的角度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低劣的问题则是浪费时间。如:“对不对?”、“是不是?”等等,如此的问题纯粹是一种语言浪费,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对!”“不对!”“是!”“不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也容易滋生惰性。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自问自答”式的提问,或“连环炮”式的提问。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共同点在于:教师“边问边答”或“问”得过多,且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不发问,但并不是问得越多越好。日本的一些教育家就曾将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重要的提问”是必须的,因为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我们需要减少的是“徒劳的提问”,直至没有。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多问”的空间。
3、为学生创设“书写”的空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但这种板书应该既有教师的,又有学生的,不能使黑板仅成为展示教师“教路”的“屏幕”,也应让学生在其上展示“学路”。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在一盒教学录像带中看到过名师吴正宪老师的一堂课:学习分数时,吴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上黑板来表示1/2,学生中有用线段图的、有画各种实物图的等等,直观上,板书乱七八糟,打乱甚至挤掉了老师的板书设计,可吴老师并没有擦掉这些,而是很欣赏的用红笔把学生们的“杰作”圈起来。这种做法无疑比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要好得多,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创意的一种保护,对学生的一份真诚,表明她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是从心底里做起的,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在课堂教学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不同的班级用相同的时间,分别由我和一个优秀学生对同样一个思考题进行讲解和书写步骤,到单元考试时,这道题的正确率结果是学生讲的班级比我讲的班级高,这说明了学生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讲的,而我是以成人认知角度出发,讲的重点不一样(或许还有学生对学生讲的新鲜感吧)而导致这样的结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概括结论,并提供黑板由他们去书写,有时甚至课题也让学生去书写。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这比教师自己操办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4、为学生创设“操作”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演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创设“说理”、“提问”、“书写”、“操作”的空间,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的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忘记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 空间
1、为学生创设“说理”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那样做,由于缺少了对学生心理的一种顾及,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并非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大讲特讲”,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和开拓学生“说理”的空间。
以前每次数学教研活动后,每位教师对所上的课进行点评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中总觉得老师讲的要比学生说的多,一些本该由学生说的,全都由教师代替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且可以回答得很好,可是却被老师剥夺了权利。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尝试着去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复习旧知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也让学生说收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上台讲应用题列式的理由:讲评作业时,激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对老师讲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我再给予讲解。
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少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为了不削弱少讲所发挥的功能,教学中配以无声的体态语也显得十分重要,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肢体语言中有所反应,产生一种心领神会、心灵相通的感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少声胜多声,无声胜有声。
2、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一致。
首先,从问题质量的角度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低劣的问题则是浪费时间。如:“对不对?”、“是不是?”等等,如此的问题纯粹是一种语言浪费,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对!”“不对!”“是!”“不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也容易滋生惰性。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自问自答”式的提问,或“连环炮”式的提问。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共同点在于:教师“边问边答”或“问”得过多,且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不发问,但并不是问得越多越好。日本的一些教育家就曾将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重要的提问”是必须的,因为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我们需要减少的是“徒劳的提问”,直至没有。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多问”的空间。
3、为学生创设“书写”的空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但这种板书应该既有教师的,又有学生的,不能使黑板仅成为展示教师“教路”的“屏幕”,也应让学生在其上展示“学路”。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在一盒教学录像带中看到过名师吴正宪老师的一堂课:学习分数时,吴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上黑板来表示1/2,学生中有用线段图的、有画各种实物图的等等,直观上,板书乱七八糟,打乱甚至挤掉了老师的板书设计,可吴老师并没有擦掉这些,而是很欣赏的用红笔把学生们的“杰作”圈起来。这种做法无疑比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要好得多,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创意的一种保护,对学生的一份真诚,表明她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是从心底里做起的,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在课堂教学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不同的班级用相同的时间,分别由我和一个优秀学生对同样一个思考题进行讲解和书写步骤,到单元考试时,这道题的正确率结果是学生讲的班级比我讲的班级高,这说明了学生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讲的,而我是以成人认知角度出发,讲的重点不一样(或许还有学生对学生讲的新鲜感吧)而导致这样的结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概括结论,并提供黑板由他们去书写,有时甚至课题也让学生去书写。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这比教师自己操办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4、为学生创设“操作”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演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创设“说理”、“提问”、“书写”、“操作”的空间,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的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忘记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