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个人教育收益率计算方法的比较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fdf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世纪以来,对于各种估算教育收益率方法的准确程度及有效性是学者们一直争论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几种常用估算方法的介绍(包括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匹配法和固定效应法),并比较其优缺点和实证检验结果,作者认为,传统的OLS估算法仍是比较可靠且易于操作的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并建议根据不同数据库,选择适用的估算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对2000年人口普查所反映的生育水平、出生性别比和人口年龄结构等主要人口指标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梳理,并运用概率人口预测方法系统讨论了中国未来人口变动趋势过程中相关人口变量的不确定性问题。结果显示,当前对中国生育率水平、出生性别比和低龄儿童人口数量的估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中国人口目前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明中叶以后,华南沿海及其腹地在海外贸易、山区开发等因素推动下,市场的整合度越来越高,一些沿海的商业聚落应运而生。位于粤西高州府有着“小佛山”之称的梅蒹镇即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探讨了从明清之交地方动乱到清中叶以后社会秩序重组期间梅莱镇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化轨迹,揭示出不同人群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所结成的社会网络以及梅莱与更大区域之间的复杂关联,由此可使我们加深对明清时期的市场网络和华南市镇社会史的理解。
期刊
期刊
期刊
文章就中国1978~2007年的家庭模式变化对碳排放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扩展的STIRPAT模型进行修正,将总人口环境压力模型转变为家庭户环境压力模型,分析了家庭规模、总户数、居民消费水平、能源强度等变量对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碳排放的情景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家庭规模与总户数对于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力;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好地解释碳排放。家庭户单位体现出对人均单位未能包括的家庭消费行为模式的包容,从而可能成为更合适的居民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的分析单位。
期刊
文章将某一人口由于数量增长转变、年龄结构转变导致的学龄人口入学率和预期受教育年数提高,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机遇称之为“人口教育机会视窗”或“人口教育红利”。研究表明,无论何种生育政策,在近一二十年内中国人口教育视窗都将开启。迁移将降低迁入省份预期受教育年数,提高迁出省份预期受教育年数,一段时间内有助于缩小省际教育差别。应针对不同类型省份人口教育视窗变动趋势、开启闭合的不同特征,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口教育视窗开启的机遇,促使人力资源质量提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年国内生育率研究中不断出现以人口调查中35~39岁妇女的平均曾生子女数作为当前时期生育水平估计的做法。文章通过人口统计原理的讨论和实际统计结果证明,这种队列累计的平均子女数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队列多年积累的生育量,既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的总和生育率,也不能进一步用来估计同一调查中的出生漏报程度。因此,在生育转变中用这类队列平均子女数作为当前真实生育水平估计在方法上是错误的,并将误导我们对当前生育形势的认识。
由于行政区与经济区的人口分布不同,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间的人口布局存在着行政区自然布局与经济布局的滞差效应。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例,分析了温州、台州等地存在两种布局矛盾而构成的“人口流动悖论”,进而说明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发达的块状经济对人口布局具有巨大的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