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小时候,我们把他们当作完全不能自理、没有生活知识、不具备独立人格的婴幼儿来“养”。我们养孩子、疼孩子、宠孩子,把孩子看作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跟孩子不分你我。
孩子到了八九岁,突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敢对家长说“不”,敢与家长对着干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家长一时没能醒悟、适应过来,还想让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于是,双方便有了冲突,家长开始抱怨: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越大越不可爱了呢?
孩子不听话,不与家长配合,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家长就开始絮叨、责备,心情越来越坏。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就好比他的心里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长年累月都被泼冷水,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当然就燃烧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热情。
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就是这样由不理解、不宽容引起的。其中打和骂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家庭暴力”。现在,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家庭教育理念增强了,打骂孩子的现象比以前减少许多。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家庭中还存在第三种“家庭暴力”,那就是家长的“强词夺理”!
我经常打比方说,讲道理和揉面有相同的道理,面揉得太多了,就容易成死疙瘩。所以,当面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把面放一会儿,搭上一条湿毛巾让面醒一醒,我们叫做“醒面”。而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光揉不醒,两只手不停地揉,没有片刻醒面的工夫,所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毫无朝气的“死疙瘩”。因此,我们在跟孩子交流时应该照如下方式去做:
一、不要滥用语言的力量
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话,我们成年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造成了孩子对我们的反感和厌倦。
很多家长“训”孩子,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实际上每一次说教都是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的,白白地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甚至反教育。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看来应说可怜天下孩子心才对。我们父母“训”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孩子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地位。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束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了委屈到哪儿去发泄?如果憋着肯定会出毛病,如果转移给别的孩子,这叫做黑色能量的转移,会造成孩子反社会。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有这方面的警觉:是不是滥用了一些天然的优势,是不是把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行为方式强加给孩子了?我们不能欺负了孩子,还让他有苦无处诉。
二、去掉98%的批评
中国不少家长都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我们敏锐地看着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地都想加以批评。我认为,与赞扬、表扬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了!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批评都是没有必要的。
有差不多50%的批评属于絮叨,就是“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翻过来掉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多说一遍,孩子多一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评我建议“压缩”成一个月、至多一个星期说一次为好。
大概30%的批评属于抱怨。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但不是故意没有做好,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有得名次,家门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过失中往往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对此,家长该做的是实际地帮助孩子,而不是一味抱怨。
大约10%的批评属于迁怒。家长工作不顺利,在单位受了点儿气,跟爱人闹了矛盾等等,就找个什么理由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用批评孩子发泄怒气。
可能还有5%的批评属于“敲打”,就是“警告性批评”。本来孩子做得不错,应该受表扬,但家长为了不使孩子骄傲自满,便“正话反说”,给孩子一番不应有的批评,也许还有3%的批评实属莫名其妙。
去掉上述98%的批评,只剩下2%的批评是合理的有教育意义的,我这样说,并非做了精确统计,而是表达一个这样的意思,在我们平时批评孩子的话里,有不少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如果真能那样,中国孩子就幸福啦!
三、从食指变成大拇指
首先,家长应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孩子是一个生命体,他有自己成长发育的历程。如果你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你就会发现他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奇迹。孩子的前途就在家长的眼光里。你看他是个天才,他就会成长为天水你看他是个笨蛋,他就会成长为笨蛋。
孩子都希望看到家长充满笑容的圆脸,我们就应把愁容变成笑容。很多家长都信奉“给好心,不给好脸”,或者“给好心,不给好话”的传统观念。我要说的是,孩子可没有成年人那么深沉、世故,他们很难透过家长“苦脸、坏话”的现象去理解家长“好心”的本质。家长教育孩子,好心、好脸、好话,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给孩子“好脸、好话”就是给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再次,就是要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孩子身上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神奇色彩,他们的很多错误都是我们的误解造成的。我们看孩子的心态变了以后,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自然而然地就会从用食指对孩子戳戳点点变成用大拇指鼓励、表扬孩子。
从食指变成大拇指,并不是要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错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从食指变成大拇指是育儿观的一场深刻变革,批评、惩罚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还有比这更高的一个层次,那就是赏识孩子、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惩罚也好,孩子都会乐意接受。只有接受了,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应改变“强势家长”的形象,让自己的姿态低一点儿、弱一点儿、“傻”一点儿,变得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高一点儿、强一点儿、聪明一点儿。还有就是停止絮叨,减少“说理”的次数,只在孩子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与孩子做朋友式的交谈,并尽量扮演建议者,让孩子做决策者。
四、督促孩子不要操之过急
孩子对家长的好心帮助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接受的,他们的思想转变有一个“延滞效应”,需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教育就如同播种子,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都齐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有的孩子似乎很“乖”,一听家长督促,没有什么延滞,马上就做出配合的反应,让家长很舒服。但是,这其实是不牢靠的:往往是孩子在讨好家长,而不是他主动地意识到了、觉悟到了什么。
家长对孩子做人做事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但时间不必那么急。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有了冲突,暂时解决不了,可以悬置起来,暂缓一下;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因为双方的不冷静,而引起更大的矛盾,造成更坏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非原则性、非品质性问题家长可记在心头,等待时机解决。短则一两天,长则三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当时、当日解决,可是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情愿、不配合、不接受。许多家长不知道“悬置法”,一味穷追猛打,结果孩子急了,家长也急了——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产生了。
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上帝创造的人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孩子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流水问题”,即可以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而自然解决、自然流逝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孩子爱动手“打人”,有的孩子不爱与人说话,有的学习粗心大意,有的吃东西爱偏食、挑食——很多都是“流水问题’,流水宜疏不宜堵,就是让它往前走,不要停滞下来。
“流水问题”也是问题,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但是,所有大惊小怪、批评过度、伤害孩子自尊的处理,都等于把这股水堵住,阻滞下来。本来,水遇到了暗礁,也许打一个漩儿就过去了,但如果过度处理,这水就会被阻塞,而不能往前走。成长的问题要靠成长来解决。对于“流水问题”,我认为最认真的态度、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同时静观其变,耐心等待这股“水”慢慢流过去。
孩子到了八九岁,突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敢对家长说“不”,敢与家长对着干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家长一时没能醒悟、适应过来,还想让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于是,双方便有了冲突,家长开始抱怨: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越大越不可爱了呢?
孩子不听话,不与家长配合,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家长就开始絮叨、责备,心情越来越坏。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就好比他的心里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长年累月都被泼冷水,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当然就燃烧不起来,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热情。
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就是这样由不理解、不宽容引起的。其中打和骂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家庭暴力”。现在,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家庭教育理念增强了,打骂孩子的现象比以前减少许多。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家庭中还存在第三种“家庭暴力”,那就是家长的“强词夺理”!
我经常打比方说,讲道理和揉面有相同的道理,面揉得太多了,就容易成死疙瘩。所以,当面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把面放一会儿,搭上一条湿毛巾让面醒一醒,我们叫做“醒面”。而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光揉不醒,两只手不停地揉,没有片刻醒面的工夫,所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毫无朝气的“死疙瘩”。因此,我们在跟孩子交流时应该照如下方式去做:
一、不要滥用语言的力量
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话,我们成年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造成了孩子对我们的反感和厌倦。
很多家长“训”孩子,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实际上每一次说教都是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的,白白地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甚至反教育。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看来应说可怜天下孩子心才对。我们父母“训”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孩子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地位。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束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受了委屈到哪儿去发泄?如果憋着肯定会出毛病,如果转移给别的孩子,这叫做黑色能量的转移,会造成孩子反社会。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有这方面的警觉:是不是滥用了一些天然的优势,是不是把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行为方式强加给孩子了?我们不能欺负了孩子,还让他有苦无处诉。
二、去掉98%的批评
中国不少家长都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我们敏锐地看着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地都想加以批评。我认为,与赞扬、表扬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了!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批评都是没有必要的。
有差不多50%的批评属于絮叨,就是“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翻过来掉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多说一遍,孩子多一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评我建议“压缩”成一个月、至多一个星期说一次为好。
大概30%的批评属于抱怨。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但不是故意没有做好,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有得名次,家门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过失中往往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对此,家长该做的是实际地帮助孩子,而不是一味抱怨。
大约10%的批评属于迁怒。家长工作不顺利,在单位受了点儿气,跟爱人闹了矛盾等等,就找个什么理由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用批评孩子发泄怒气。
可能还有5%的批评属于“敲打”,就是“警告性批评”。本来孩子做得不错,应该受表扬,但家长为了不使孩子骄傲自满,便“正话反说”,给孩子一番不应有的批评,也许还有3%的批评实属莫名其妙。
去掉上述98%的批评,只剩下2%的批评是合理的有教育意义的,我这样说,并非做了精确统计,而是表达一个这样的意思,在我们平时批评孩子的话里,有不少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如果真能那样,中国孩子就幸福啦!
三、从食指变成大拇指
首先,家长应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孩子是一个生命体,他有自己成长发育的历程。如果你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你就会发现他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奇迹。孩子的前途就在家长的眼光里。你看他是个天才,他就会成长为天水你看他是个笨蛋,他就会成长为笨蛋。
孩子都希望看到家长充满笑容的圆脸,我们就应把愁容变成笑容。很多家长都信奉“给好心,不给好脸”,或者“给好心,不给好话”的传统观念。我要说的是,孩子可没有成年人那么深沉、世故,他们很难透过家长“苦脸、坏话”的现象去理解家长“好心”的本质。家长教育孩子,好心、好脸、好话,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给孩子“好脸、好话”就是给他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再次,就是要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孩子身上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神奇色彩,他们的很多错误都是我们的误解造成的。我们看孩子的心态变了以后,对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自然而然地就会从用食指对孩子戳戳点点变成用大拇指鼓励、表扬孩子。
从食指变成大拇指,并不是要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错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从食指变成大拇指是育儿观的一场深刻变革,批评、惩罚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还有比这更高的一个层次,那就是赏识孩子、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惩罚也好,孩子都会乐意接受。只有接受了,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应改变“强势家长”的形象,让自己的姿态低一点儿、弱一点儿、“傻”一点儿,变得能让孩子感觉自己高一点儿、强一点儿、聪明一点儿。还有就是停止絮叨,减少“说理”的次数,只在孩子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与孩子做朋友式的交谈,并尽量扮演建议者,让孩子做决策者。
四、督促孩子不要操之过急
孩子对家长的好心帮助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接受的,他们的思想转变有一个“延滞效应”,需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教育就如同播种子,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都齐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有的孩子似乎很“乖”,一听家长督促,没有什么延滞,马上就做出配合的反应,让家长很舒服。但是,这其实是不牢靠的:往往是孩子在讨好家长,而不是他主动地意识到了、觉悟到了什么。
家长对孩子做人做事的要求一定要坚持,但时间不必那么急。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有了冲突,暂时解决不了,可以悬置起来,暂缓一下;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因为双方的不冷静,而引起更大的矛盾,造成更坏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非原则性、非品质性问题家长可记在心头,等待时机解决。短则一两天,长则三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当时、当日解决,可是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情愿、不配合、不接受。许多家长不知道“悬置法”,一味穷追猛打,结果孩子急了,家长也急了——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产生了。
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上帝创造的人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孩子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流水问题”,即可以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而自然解决、自然流逝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孩子爱动手“打人”,有的孩子不爱与人说话,有的学习粗心大意,有的吃东西爱偏食、挑食——很多都是“流水问题’,流水宜疏不宜堵,就是让它往前走,不要停滞下来。
“流水问题”也是问题,当然也要认真对待。但是,所有大惊小怪、批评过度、伤害孩子自尊的处理,都等于把这股水堵住,阻滞下来。本来,水遇到了暗礁,也许打一个漩儿就过去了,但如果过度处理,这水就会被阻塞,而不能往前走。成长的问题要靠成长来解决。对于“流水问题”,我认为最认真的态度、最合适的办法就是点到为止,同时静观其变,耐心等待这股“水”慢慢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