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上海民办学校的一起事件,让人忧心忡忡。上海民办新和中学运营艰难,学校面临关闭,1000多名学生和近百位教职员工陷入困境。2007年至2009年间,上海民办学校由202所萎缩到134 所,沪上个别民办学校的骨干教师流失率近50%,而这种现象,绝非上海一地的孤案。
而在此事件中暴露得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差距在逐渐拉大,使得民办学校教师资源非常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这种公办与民办之间的“两极分化”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又如何突围呢?就此,本刊记者调查了广州民办学校的教师待遇情况,试图求解。
公办与民办的天壤之别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广州教师告诉记者,很多民办学校登记为“非企业单位法人”,待遇编制上民办老师基本就是“企业编制”,各种福利待遇依靠学校自身的经营状况,没有切实保障;而公办老师是“事业编制”,不但工资待遇有国家财政拨款保障,在职称评定、教师评优、生活补贴、医疗保险、退休养老、子女就学等方面都享受政策倾斜。而在去年争论得异常热烈的“事业单位退休金转制”中,就显示出了在退休金方面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巨大“贫富差距”,公办学校的教师退休后,高级教师月薪为4500元至5000元间,一级教师月薪为4000元至4500元间,而民办教师退休金一律只有2000元。
尽管2009年1月开始实行教师“绩效工资”,规定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标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仅仅是考虑到了公办学校教师,而将民办中小学教师排除在了“教师”待遇提升之外。
根据记者走访调查,从广东省一些民办教育学校提供的数据表明:现在广东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一般为起薪1000元,如果是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达到起薪1300元。
以2009年12月份为例,广州市某小学共有108名教师,最高工资 2659元,最低工资1084元(未转正),平均1938元;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 班主任津贴 其他补贴(包括年休、代课、跟车等)。
广州市某中学共有48名教师,最高工资3149元,最低工资1534元(未转正);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 课酬 其他补贴(包括年休、代课、跟车等);福利方面包括五险交齐,节假日补贴,午餐补贴,子女入读折扣,省内旅游等。这样的中小学教师待遇,在广东的民办学校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突围之径在哪里?
如果是编制在作怪,那是否能够在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编制上有所变动吗?
广州市政协委员贺惠山曾提出过一个提案:将民办学校确立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对民办学校的教师身份与公办学校的教师身份应予统一;允许教师在公办与民办校之间合理流动,工龄连续计算。据悉,这种做法在湖南省、浙江宁波、云南昆明等地已展开尝试。
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教授张铁明长期致力民办学校发展研究,他认为把民办学校教师转为跟公办学校教师待遇相同,才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安心教学。否则像现在这样,民办教师就是“有知识的外来工”。
广州市政协委员杨晓认为,从性质上讲,民办学校属于社会组织,这跟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的性质一样,与事业单位不同属一个分类范畴,这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同时,因涉及出资人的问题,公办学校的出资人是国家,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是民间资本,是分属于两套不同的管理体系。
“现在连事业单位都要企业化,把民办学校事业化是不是一种倒退?”杨晓指出,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事业单位这个“名称”,关键在于民办学校办的是教育,国家在税收上还是应该区别于企业来对待,他认为可以制定减免税的政策。同时,对于民办教师这个特殊群体,政府应该在教师待遇上进行政策性倾斜,让他们享受公办教师的待遇。
既然编制转换被视为一种改革的倒退,那么还有其他方法吗?
广东民办教育家、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认为,民办教师待遇工资低,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每个学生的人均费用补贴上不够公平。比如说,上海生均经费6000元,广东生均经费4000元,但都是针对公办学校的,而民办学校的孩子不但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拨款,还要自己贴钱读书。孩子们的读书投入下降,靠孩子们所缴纳的学费来发工资的教师们怎么可能有高收入呢?再加上公办学校根本不具有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而是已经变身成为了赤裸裸的收费型学校,不断收取高昂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这些笔费用再加上国家补贴,使得很多公办学校资金充裕,公办教师的工资便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受教育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差距的问题,还是应该让政府在给每个孩子发放生均教育经费补贴或教育券的时候,不能只关照公办学校的孩子,忽略了民办学校的孩子。与此同时,孩子是平等的,教师也是平等的,至少应对民办教师的社保福利问题给予解决,从这个渠道缩小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待遇差距,实现教师一体化。再通过对民办学校减税、给优惠政策等,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让民办学校更有能力为教师提供较好的环境、提高教师待遇。
而在此事件中暴露得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差距在逐渐拉大,使得民办学校教师资源非常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这种公办与民办之间的“两极分化”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又如何突围呢?就此,本刊记者调查了广州民办学校的教师待遇情况,试图求解。
公办与民办的天壤之别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广州教师告诉记者,很多民办学校登记为“非企业单位法人”,待遇编制上民办老师基本就是“企业编制”,各种福利待遇依靠学校自身的经营状况,没有切实保障;而公办老师是“事业编制”,不但工资待遇有国家财政拨款保障,在职称评定、教师评优、生活补贴、医疗保险、退休养老、子女就学等方面都享受政策倾斜。而在去年争论得异常热烈的“事业单位退休金转制”中,就显示出了在退休金方面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巨大“贫富差距”,公办学校的教师退休后,高级教师月薪为4500元至5000元间,一级教师月薪为4000元至4500元间,而民办教师退休金一律只有2000元。
尽管2009年1月开始实行教师“绩效工资”,规定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标准,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仅仅是考虑到了公办学校教师,而将民办中小学教师排除在了“教师”待遇提升之外。
根据记者走访调查,从广东省一些民办教育学校提供的数据表明:现在广东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一般为起薪1000元,如果是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达到起薪1300元。
以2009年12月份为例,广州市某小学共有108名教师,最高工资 2659元,最低工资1084元(未转正),平均1938元;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 班主任津贴 其他补贴(包括年休、代课、跟车等)。
广州市某中学共有48名教师,最高工资3149元,最低工资1534元(未转正);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 课酬 其他补贴(包括年休、代课、跟车等);福利方面包括五险交齐,节假日补贴,午餐补贴,子女入读折扣,省内旅游等。这样的中小学教师待遇,在广东的民办学校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突围之径在哪里?
如果是编制在作怪,那是否能够在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的编制上有所变动吗?
广州市政协委员贺惠山曾提出过一个提案:将民办学校确立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对民办学校的教师身份与公办学校的教师身份应予统一;允许教师在公办与民办校之间合理流动,工龄连续计算。据悉,这种做法在湖南省、浙江宁波、云南昆明等地已展开尝试。
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教授张铁明长期致力民办学校发展研究,他认为把民办学校教师转为跟公办学校教师待遇相同,才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安心教学。否则像现在这样,民办教师就是“有知识的外来工”。
广州市政协委员杨晓认为,从性质上讲,民办学校属于社会组织,这跟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的性质一样,与事业单位不同属一个分类范畴,这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同时,因涉及出资人的问题,公办学校的出资人是国家,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是民间资本,是分属于两套不同的管理体系。
“现在连事业单位都要企业化,把民办学校事业化是不是一种倒退?”杨晓指出,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事业单位这个“名称”,关键在于民办学校办的是教育,国家在税收上还是应该区别于企业来对待,他认为可以制定减免税的政策。同时,对于民办教师这个特殊群体,政府应该在教师待遇上进行政策性倾斜,让他们享受公办教师的待遇。
既然编制转换被视为一种改革的倒退,那么还有其他方法吗?
广东民办教育家、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认为,民办教师待遇工资低,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每个学生的人均费用补贴上不够公平。比如说,上海生均经费6000元,广东生均经费4000元,但都是针对公办学校的,而民办学校的孩子不但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拨款,还要自己贴钱读书。孩子们的读书投入下降,靠孩子们所缴纳的学费来发工资的教师们怎么可能有高收入呢?再加上公办学校根本不具有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而是已经变身成为了赤裸裸的收费型学校,不断收取高昂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这些笔费用再加上国家补贴,使得很多公办学校资金充裕,公办教师的工资便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受教育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差距的问题,还是应该让政府在给每个孩子发放生均教育经费补贴或教育券的时候,不能只关照公办学校的孩子,忽略了民办学校的孩子。与此同时,孩子是平等的,教师也是平等的,至少应对民办教师的社保福利问题给予解决,从这个渠道缩小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待遇差距,实现教师一体化。再通过对民办学校减税、给优惠政策等,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让民办学校更有能力为教师提供较好的环境、提高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