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问邓安连会长是件让人兴奋的事。几次的走访,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石界早期有趣的和不为人知的事,这让从彼岸来的我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钟情于石
邓安连先生1929年生,台北人,自小于艋舺妈祖宫内的私塾受汉文基础启蒙教育,完成六年义务教育后进入日本人创设的学校。在只讲日文不讲汉语的日本学校里,邓安连学习了4年土木测量。毕业后,1948年经考试被台湾地政局荒地勘测总队录用,担任测量员。测量工作让他扛着重仪器走遍了全台山野,锻炼了耐力和体力,也让他比常人更了解各地的山脉、溪流会出什么样的石头,为今后的赏石生涯铺垫道路。斗转星移,邓安连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25年就可申请退休)。退休前,邓先生就开始考虑,要培养什么兴趣爱好来填补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呢? 1975年,他开始收集邮票。大概持续了三四年,邓先生发现,也许是台湾湿气太重,邮票在收藏一段时间后就发黄了,不仅影响品质,还会赔钱,于是转而收藏古钱币。从便宜的开始,越玩越疯狂,藏品也越来越高档。到最后,古钱币收藏花费太高,已不是一个公务员的收入所负担得起的,虽然邓先生当时是六职等科厅长级干部,薪水在两、三千元之间,比起普通工作人员的一、两千元还是比较宽裕的。而他做了一辈子的公务员,并不善于买卖。1976年,邓先生去光华商场买钱币时被一颗玫瑰石吸引。石头很漂亮,一问价要500元,比当时钱币的几千元到上万元便宜很多,于是购买了第一颗石头。
觅石苦中乐
邓先生随后得到了一本1969年出版的《树石艺术》刊物,介绍水石(冬山石)是怎样玩赏的,于是对此有了兴趣。刊物上有名册,他便按照名册结交石友。从那时起,他一直往宜兰跑,和石友见面,并介绍一些台北的石友相互认识。
据他介绍,大概在70年代,自己的玩石早期,还是很辛苦的。当时已有了赏石的民间团体。在台北石友会,每星期五晚都举办固定的聊石头聚会,后来还组织捡石活动。而邓先生也会在展览期间留下对石头有兴趣的参观者的信息,需要推广时带领他们去河床里捡石头。回忆过往,邓先生感慨:“现在讲起来才发现,那时的我们有点可笑和不知害怕与危险。当时组织大家去河床捡石,一部游览车可乘坐42人,有30人每人交点费用就够成本了。有时能赚点,便放到协会里当基金,如果不够就从会里资金抽取。办了很多次这样的活动,初时去关西、竹东。当时河床很大又很深,有的石友又不守秩序的下水游泳而且还要游过河,捡到石头再游回来,真是危险。河中寻石一般要备水镜,把头伸到河水里才能看到漂亮的石头。当初又没有买保险的观念,若有人不小心掉到河里受伤那该怎么办?后果真不堪设想。”
印象最深的还是当时的梨皮石大热。关西虽然也有梨皮石,却没龙泉溪的好。土城的龙泉溪河宽五六米,一段一段的有几百公尺长,这里的梨皮石最漂亮。第一次去,只看到几颗小石头。一年后一次台风过后,石头全部露出来了,而且全都是梨皮的。为怕产地公开,好石头被捡光,大家说好保守密秘。不出所料,不久在台北社教馆办的一次展览上,大家展出了上次拣的梨皮石,竹东的石友看后吓了一大跳,大呼怎么会有这样的石头。大家不敢如实相告,便说是三峡的。龙泉溪的梨皮石即刻引起了轰动,一个杂志社的记者来采访,其中的一个石友便如实透露了产地。随后发生的事都在他们意料之中,梨皮石开采几近疯狂:一二百公尺高的一堆石头和几百公尺长的河岸,后来全成了平地。有的能捡的背了就走,有的开小货车去搬运,搬没了还请人挖,甚至连大树都挖倒了。连当地人都害怕了,派人站岗,不许任何人再进去采石。当时所有捡石的人都很高兴,为表感谢之情,逢八月份当地人的酬神演戏,邓会长和几个石友合资出钱给他们又加演了一场。
同一段时间也有一部分人跑去捡蜡石。当时梨皮石多,蜡石较少。随着梨皮石火热起来,捡蜡石的也跑回来捡梨皮石,捡不到的则去农夫家里买。当时石头没有一个统一行情,不像商品有进货成本可参考,可讨价还价太离谱也不行,就需要一个标淮。于是大致是一块石头的车费、餐费、工钱加在一起为一个基数,再乘以所费天数便是标准了。如七天能找到一个类似的石头,就将基数乘以七为标准。这都是三十年前的估价方法。早期没有专门的石店,都是在盆栽园里兼卖石头。
理论探索之路
奇石不像雕刻、绘画等艺术,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早期的玩石人都是在未知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没有老师,没有专业书籍,只能借鉴绘画方面的一些理论,无法借鉴的就只能是谁的嘴巴厉害听谁的了。当时的日本赏石也和台湾一样,在名古屋有一个日本石友,将西方的黄金比例融入赏石观念里来,以此方法找出石中最有美感的东西。
三十年前对奇石普遍称呼为水石,这是沿用日本人的称谓,石友们也习惯性地沿袭了日本的赏玩路线。其实日本深受中国唐、宋文化影响,吟诗作画深受文人雅士推崇,尤其对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更是尊崇有加。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日本石界自然而然地倾向赏玩山水景观类奇石。又由于地域、时间等因素,这种影响渐渐传播到韩国,甚至是台湾地区。
在台湾,要找适合作为山水景观石赏玩的资源很少,难度很大。于是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跟随日本的流行,开始赏玩切底石。但经过一段时间,石友们认为切底石的玩法背离了山水景观原石赏玩的一些规律,因此切底石玩法慢慢被石友们遗弃。
关于奇石的记载古已有之,宋时比较多,明朝也有一些,台湾能见到的最早的石谱是《素园石谱》。这本对海峡两岸赏石学术研讨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理论著作,正是邓安连先生发现的。说到《素园石谱》,邓会长娓娓讲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看的《素园石谱》是日文版的,上面记载着文人(明朝末期)看石的感受。我看完吓了一跳,这本书太好了,便让儿子到图书馆查找此书信息,又打电话去日本杂志社询问。杂志社的人为我的诚心所感,告知此书的主人名叫春成溪水,住在大阪。于是通过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并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去日本拜访他。最初还担心从未见过面,如此的冒昧会被拒绝。不久却接到他表示欢迎的回信,高兴之余就马上出发了。那是1982年10月,春成会长亲自来机场接我,带我到招待所,饭后他们的会员问我关于台湾的奇石产地,和石友的玩法、心态及看法等等,春成会长默不作声,只坐在旁边倾听。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的赏石观,后来都被记录整理发表在日本刊物上。我问他《素园石谱》是否可影印一份给我,他说不行,此书不对外,除非我们是会员才行。因此我便申请入会,交了近两万日元入会费、年费及影印资料的工本费。”
《素园石谱》原是明朝林有麟编著的,一套共有四本,是人工刻字于木头上印刷的。书中全是汉字,没有一个逗点。或七字一句,或五字一句,没有规律,需要慢慢斟酌。其中资料大部分来自宋朝,都是用画的,多数以山水景观为主,也有图案石。日本很重视文化资产的价值。上世纪初,他们把有关文化遗产的东西全部带到了日本。日本石友也是照原样翻印下来的。邓会长感叹说:“原本是中华文化的东西,却好像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好不容易,终于得到了。”会长开心的哈哈大笑。
文化就像一条巨流,集聚了无数支流,最终汇入大海。起缘于唐、宋的赏石文化,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演变,经过排斥、分歧、消融,最终都将归入文化巨流中。台湾石界以古人的精神朝着高雅文化的方向摸索,并把对书画的理论运用于石的赏玩,不断寻找和探索最理想和最美的石头,虽困难重重,却挡不住前进的脚步。正是像邓先生这样的赏石前辈为石界开辟理论先河,才为后来者提供思路,解决疑惑,引导他们如何赏玩。当时在台北春秋雅石会都有固定时间办讲座及研讨会,也有非固定时间的聊天室。当时一些石友缺乏全象概念,各地又都认为自己的石种最好,而产生矛盾以致无法沟通。雅石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让新石友速快入门,这些都需要探讨改善,也都是邓会长一直思索的问题。邓会长认为,根本上还要提升赏石群体的文化水平,提升赏石者的审美理念。过去的赏石活动都注重探讨奇石的“艺术美”,而忽略了赏者自身“人生美”的修为,致使石文化的发展有些偏离轨道。加强对“人生美”的认知,应注重“礼”的修养,学习古人的清高人格与素养心性的自我修为。向古代具有文人气质的赏石家靠拢,将道德的至善和艺术的至美融合在一起,达到“人生美”和“艺术美” 并重的审美最高境界。希望在未来能看到一个和谐、融洽、自然的赏石乐园。
看着会长那大叠大叠发黄的照片,拿着一张张他参加各国石展的介绍,真看不出讲起石头意气风发、绘声绘色的会长已年过八旬。听着他讲不完的故事,岁月似走马飙弓般在无形中消逝,而他眼光中流露出的对石头的热情和喜爱始终未变。
希望这篇访谈能激起更多台湾石友对石界的关心和支持,也让两岸石友加强彼此的沟通交融,从而有益石界及未来历史文化的发展。
钟情于石
邓安连先生1929年生,台北人,自小于艋舺妈祖宫内的私塾受汉文基础启蒙教育,完成六年义务教育后进入日本人创设的学校。在只讲日文不讲汉语的日本学校里,邓安连学习了4年土木测量。毕业后,1948年经考试被台湾地政局荒地勘测总队录用,担任测量员。测量工作让他扛着重仪器走遍了全台山野,锻炼了耐力和体力,也让他比常人更了解各地的山脉、溪流会出什么样的石头,为今后的赏石生涯铺垫道路。斗转星移,邓安连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25年就可申请退休)。退休前,邓先生就开始考虑,要培养什么兴趣爱好来填补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呢? 1975年,他开始收集邮票。大概持续了三四年,邓先生发现,也许是台湾湿气太重,邮票在收藏一段时间后就发黄了,不仅影响品质,还会赔钱,于是转而收藏古钱币。从便宜的开始,越玩越疯狂,藏品也越来越高档。到最后,古钱币收藏花费太高,已不是一个公务员的收入所负担得起的,虽然邓先生当时是六职等科厅长级干部,薪水在两、三千元之间,比起普通工作人员的一、两千元还是比较宽裕的。而他做了一辈子的公务员,并不善于买卖。1976年,邓先生去光华商场买钱币时被一颗玫瑰石吸引。石头很漂亮,一问价要500元,比当时钱币的几千元到上万元便宜很多,于是购买了第一颗石头。
觅石苦中乐
邓先生随后得到了一本1969年出版的《树石艺术》刊物,介绍水石(冬山石)是怎样玩赏的,于是对此有了兴趣。刊物上有名册,他便按照名册结交石友。从那时起,他一直往宜兰跑,和石友见面,并介绍一些台北的石友相互认识。
据他介绍,大概在70年代,自己的玩石早期,还是很辛苦的。当时已有了赏石的民间团体。在台北石友会,每星期五晚都举办固定的聊石头聚会,后来还组织捡石活动。而邓先生也会在展览期间留下对石头有兴趣的参观者的信息,需要推广时带领他们去河床里捡石头。回忆过往,邓先生感慨:“现在讲起来才发现,那时的我们有点可笑和不知害怕与危险。当时组织大家去河床捡石,一部游览车可乘坐42人,有30人每人交点费用就够成本了。有时能赚点,便放到协会里当基金,如果不够就从会里资金抽取。办了很多次这样的活动,初时去关西、竹东。当时河床很大又很深,有的石友又不守秩序的下水游泳而且还要游过河,捡到石头再游回来,真是危险。河中寻石一般要备水镜,把头伸到河水里才能看到漂亮的石头。当初又没有买保险的观念,若有人不小心掉到河里受伤那该怎么办?后果真不堪设想。”
印象最深的还是当时的梨皮石大热。关西虽然也有梨皮石,却没龙泉溪的好。土城的龙泉溪河宽五六米,一段一段的有几百公尺长,这里的梨皮石最漂亮。第一次去,只看到几颗小石头。一年后一次台风过后,石头全部露出来了,而且全都是梨皮的。为怕产地公开,好石头被捡光,大家说好保守密秘。不出所料,不久在台北社教馆办的一次展览上,大家展出了上次拣的梨皮石,竹东的石友看后吓了一大跳,大呼怎么会有这样的石头。大家不敢如实相告,便说是三峡的。龙泉溪的梨皮石即刻引起了轰动,一个杂志社的记者来采访,其中的一个石友便如实透露了产地。随后发生的事都在他们意料之中,梨皮石开采几近疯狂:一二百公尺高的一堆石头和几百公尺长的河岸,后来全成了平地。有的能捡的背了就走,有的开小货车去搬运,搬没了还请人挖,甚至连大树都挖倒了。连当地人都害怕了,派人站岗,不许任何人再进去采石。当时所有捡石的人都很高兴,为表感谢之情,逢八月份当地人的酬神演戏,邓会长和几个石友合资出钱给他们又加演了一场。
同一段时间也有一部分人跑去捡蜡石。当时梨皮石多,蜡石较少。随着梨皮石火热起来,捡蜡石的也跑回来捡梨皮石,捡不到的则去农夫家里买。当时石头没有一个统一行情,不像商品有进货成本可参考,可讨价还价太离谱也不行,就需要一个标淮。于是大致是一块石头的车费、餐费、工钱加在一起为一个基数,再乘以所费天数便是标准了。如七天能找到一个类似的石头,就将基数乘以七为标准。这都是三十年前的估价方法。早期没有专门的石店,都是在盆栽园里兼卖石头。
理论探索之路
奇石不像雕刻、绘画等艺术,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早期的玩石人都是在未知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没有老师,没有专业书籍,只能借鉴绘画方面的一些理论,无法借鉴的就只能是谁的嘴巴厉害听谁的了。当时的日本赏石也和台湾一样,在名古屋有一个日本石友,将西方的黄金比例融入赏石观念里来,以此方法找出石中最有美感的东西。
三十年前对奇石普遍称呼为水石,这是沿用日本人的称谓,石友们也习惯性地沿袭了日本的赏玩路线。其实日本深受中国唐、宋文化影响,吟诗作画深受文人雅士推崇,尤其对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更是尊崇有加。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日本石界自然而然地倾向赏玩山水景观类奇石。又由于地域、时间等因素,这种影响渐渐传播到韩国,甚至是台湾地区。
在台湾,要找适合作为山水景观石赏玩的资源很少,难度很大。于是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跟随日本的流行,开始赏玩切底石。但经过一段时间,石友们认为切底石的玩法背离了山水景观原石赏玩的一些规律,因此切底石玩法慢慢被石友们遗弃。
关于奇石的记载古已有之,宋时比较多,明朝也有一些,台湾能见到的最早的石谱是《素园石谱》。这本对海峡两岸赏石学术研讨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理论著作,正是邓安连先生发现的。说到《素园石谱》,邓会长娓娓讲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看的《素园石谱》是日文版的,上面记载着文人(明朝末期)看石的感受。我看完吓了一跳,这本书太好了,便让儿子到图书馆查找此书信息,又打电话去日本杂志社询问。杂志社的人为我的诚心所感,告知此书的主人名叫春成溪水,住在大阪。于是通过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并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去日本拜访他。最初还担心从未见过面,如此的冒昧会被拒绝。不久却接到他表示欢迎的回信,高兴之余就马上出发了。那是1982年10月,春成会长亲自来机场接我,带我到招待所,饭后他们的会员问我关于台湾的奇石产地,和石友的玩法、心态及看法等等,春成会长默不作声,只坐在旁边倾听。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的赏石观,后来都被记录整理发表在日本刊物上。我问他《素园石谱》是否可影印一份给我,他说不行,此书不对外,除非我们是会员才行。因此我便申请入会,交了近两万日元入会费、年费及影印资料的工本费。”
《素园石谱》原是明朝林有麟编著的,一套共有四本,是人工刻字于木头上印刷的。书中全是汉字,没有一个逗点。或七字一句,或五字一句,没有规律,需要慢慢斟酌。其中资料大部分来自宋朝,都是用画的,多数以山水景观为主,也有图案石。日本很重视文化资产的价值。上世纪初,他们把有关文化遗产的东西全部带到了日本。日本石友也是照原样翻印下来的。邓会长感叹说:“原本是中华文化的东西,却好像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好不容易,终于得到了。”会长开心的哈哈大笑。
文化就像一条巨流,集聚了无数支流,最终汇入大海。起缘于唐、宋的赏石文化,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演变,经过排斥、分歧、消融,最终都将归入文化巨流中。台湾石界以古人的精神朝着高雅文化的方向摸索,并把对书画的理论运用于石的赏玩,不断寻找和探索最理想和最美的石头,虽困难重重,却挡不住前进的脚步。正是像邓先生这样的赏石前辈为石界开辟理论先河,才为后来者提供思路,解决疑惑,引导他们如何赏玩。当时在台北春秋雅石会都有固定时间办讲座及研讨会,也有非固定时间的聊天室。当时一些石友缺乏全象概念,各地又都认为自己的石种最好,而产生矛盾以致无法沟通。雅石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让新石友速快入门,这些都需要探讨改善,也都是邓会长一直思索的问题。邓会长认为,根本上还要提升赏石群体的文化水平,提升赏石者的审美理念。过去的赏石活动都注重探讨奇石的“艺术美”,而忽略了赏者自身“人生美”的修为,致使石文化的发展有些偏离轨道。加强对“人生美”的认知,应注重“礼”的修养,学习古人的清高人格与素养心性的自我修为。向古代具有文人气质的赏石家靠拢,将道德的至善和艺术的至美融合在一起,达到“人生美”和“艺术美” 并重的审美最高境界。希望在未来能看到一个和谐、融洽、自然的赏石乐园。
看着会长那大叠大叠发黄的照片,拿着一张张他参加各国石展的介绍,真看不出讲起石头意气风发、绘声绘色的会长已年过八旬。听着他讲不完的故事,岁月似走马飙弓般在无形中消逝,而他眼光中流露出的对石头的热情和喜爱始终未变。
希望这篇访谈能激起更多台湾石友对石界的关心和支持,也让两岸石友加强彼此的沟通交融,从而有益石界及未来历史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