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社会普遍关注的下岗再就业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再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 下岗 再就业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失业问题是当代世界性难题,下岗再就业是当下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利用,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问题也就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十分严峻。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过量的失业人口引发社会矛盾,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失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失业人员下岗后的现状
(一)下岗以后的心态。
通过调查发现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如下心态:首先是因为失业后再找工作比较困难,所以逐渐产生了依赖政府和原单位帮助的心理。其次是有的下岗职工认为自己为原单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产生了对原单位的抱怨心理。再有就是有的下岗职工对职业类别存在偏见,不是自己喜欢的或是擅长的不去就业。特别是对服务行业存在偏见,一直未再就业,再就业受到了影响。年轻的失业人员对再就业比较乐观,比较积极的投入到再就业的行列中,而年纪较大者抱怨较多,对服务业存在偏见较大,说明年轻的下岗职工对下岗再就业有较好的心态。
(二)失业再就业的现状及特征。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也日趋严重,而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目前下岗失业现状呈现为以下特征:
1、矛盾突出。
首先是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与劳动力需求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加上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全我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到2200多万人。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扶持及政府和企业不断帮助的条件下,每年还有一半下岗失业人员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我国的传统行业中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由于自身技术条件等方面原因,再就业较困难,而新兴产业中的一些技术岗位,需要素质较高的人员,这一方面又供不应求。劳动力技术素质与劳动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的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失业就业问题的解决更为艰巨。
2、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不断攀高。
目前,达到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性增加,特别是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城镇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长,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失业率一路攀升。当前失业人数的持续升高,使得城镇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失业再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3、城镇失业人员年龄偏高、文化技术偏低。
目前,在城镇失业人员中,年龄偏大者和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者占一定比例。城市贫困人口中大部分属于就业困难群众,其中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或停产企业职工等。这部分人再就业困难,有思想观念问题,也有技术能力和素质问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难以实现再就业。
4、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收入较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处于城市贫困边缘的许多人大部分人没有必需的收入保障,在原单位所享有的医疗等福利均无法再享受。这部分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城镇居民,因为生活和其他方面原因,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失业再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片面,影响再就业。
目前,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下岗人员再就业极少的反差明显。社会对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如环境卫生、家政服务、保险业务、市场营销、保安、旅游业等,但下岗人员再就业人数却相对较少。主要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存在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观念障碍。有些失业人员不愿做一些脏、苦、累的工作,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不少下岗人员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的机会。有些人对再就业认识片面,绝大部分下岗人员认为从事个体经营仍属失业,只有政府重新安排的工作才是就业。另一方面,有的企业领导对再就业没有足够和清醒的认识。领导对下岗就业问题避而不谈,造成职工对企业起死回生抱有幻想,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技能单一,影响再就业。
绝大多数下岗人员由于自身局限性面临再就业困难。他们当中有的或文化偏低或年龄偏大,无专长或专业单一、技术面窄、缺乏再就业资金、再就业信息不灵等各种情况,都需要社会和政府部门给予帮助和支持。而当前政府对下岗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对规范社会办学的力度不够,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培训良莠不齐,下岗人员即使花钱也未必能学到真本领。目前还缺乏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的再就业信息渠道,社会舆论导向还没有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良好的氛围,再就业中介服务的欠缺也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障碍。
(三)教育或技术水平低,影响再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下岗职工受教育水平在初中文化的占绝大多数,而拥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比例较少,大学本科及大学以上文化的几乎没有,同时占相当比例的职工在下岗前没有任何职称或技术级别。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是由于文化水平低,适应不了社会和岗位竞争而下岗的,由此可见,下岗人员的个人教育、职能技术、健康,最终形成他们的人力资本,导致他们不能尽快找到工作。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是影响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适应性、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职工失业后,往往面临着转换行业、职业或工种的问题,原有的技能用不上,新的技能又不具备,这种状况使他们在寻求就业岗位时难免力不从心,缺乏竞争就业的技术实力,使他们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再就业。
(四)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再就业。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这也是制约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下岗人员往往认为从事个体经营,没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在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所以影响了再就业。
二、政府针对失业再就业的调控对策
控制失业提高就业率涉及到社会、政府、企业和失业者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政府部门的就业政策引导更为重要。要使各行各业多用人,提高就业率,使得提高效率和增加就业并重。政府必须是实施间接的调控,灵活运用好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来控制失业下岗。
(一)转变下岗人员的就业观念。
要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关键是先要转变下岗人员的思想观念,当前社会上大部分下岗人员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即要求高工资,又要求工作舒适轻松、相对稳定。政府在解决再就业问题时,就是要从根本的思想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大部分人从所持有的不切实际地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和择业的竞争意识。并树立自主择业观念。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失业、部分人临时性地下岗分流这一正常现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键是下岗后要及时调整心态,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积极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认识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灵活和竞争的择业就业观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能力。
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是为了使其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增加他们再就业的本领和自身素质。使他们认识到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本领,多一门技能,就多一种选择,多一条出路。政府和社会也要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和制度的建设,为下岗职工加强职业培训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职业培训特别是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工作,还较薄弱,还须大力加强,现阶段,我国有大量政府办的培训机构,如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培训任务并不饱满,应切实转变培训重点,根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开展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能力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开展创业技术培训及信息咨询,提高其创业能力。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劳动择业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对下岗人员培训服务。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针对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医疗及其它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失业率的不断攀升,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必然影响失业者的心态,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以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搞好再就业工作是十分关键的和必要的。建立劳动就业基金保障制度,共建劳动就业基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失业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把建立就业基金问题,纳入城市长期发展的基金政策当中,建立和健全劳动就业基金保障制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到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实现再就业解决后顾之忧,提供有效保障。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支持非国有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社会及政府劳动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失业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是我们创造就业机会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全力为提高本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努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我们改善就业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支持和发展非国有经济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出路之一。近几年来,非国有企业在吸纳劳动者解决就业方面作用越来越强。随着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不再是就业者就业的唯一选择,而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服务业和非国有企业吸纳就业功能的不断增强,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失业问题与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失业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它涉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一定时期内失业问题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其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政府、社会及个人等各方面都行动起来,这是治理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的根本途径。政府和劳动部门应该把握好宏观调控力度,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采取有效的方略措施,改革就业制度,调整就业结构,完善市场经营机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更多劳动力就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政策和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人们就业能力的不断增强,下岗失业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青岛城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下岗 再就业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失业问题是当代世界性难题,下岗再就业是当下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利用,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问题也就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十分严峻。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过量的失业人口引发社会矛盾,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失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失业人员下岗后的现状
(一)下岗以后的心态。
通过调查发现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如下心态:首先是因为失业后再找工作比较困难,所以逐渐产生了依赖政府和原单位帮助的心理。其次是有的下岗职工认为自己为原单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产生了对原单位的抱怨心理。再有就是有的下岗职工对职业类别存在偏见,不是自己喜欢的或是擅长的不去就业。特别是对服务行业存在偏见,一直未再就业,再就业受到了影响。年轻的失业人员对再就业比较乐观,比较积极的投入到再就业的行列中,而年纪较大者抱怨较多,对服务业存在偏见较大,说明年轻的下岗职工对下岗再就业有较好的心态。
(二)失业再就业的现状及特征。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也日趋严重,而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目前下岗失业现状呈现为以下特征:
1、矛盾突出。
首先是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与劳动力需求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加上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全我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到2200多万人。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扶持及政府和企业不断帮助的条件下,每年还有一半下岗失业人员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我国的传统行业中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由于自身技术条件等方面原因,再就业较困难,而新兴产业中的一些技术岗位,需要素质较高的人员,这一方面又供不应求。劳动力技术素质与劳动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的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失业就业问题的解决更为艰巨。
2、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不断攀高。
目前,达到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性增加,特别是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城镇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长,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失业率一路攀升。当前失业人数的持续升高,使得城镇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失业再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3、城镇失业人员年龄偏高、文化技术偏低。
目前,在城镇失业人员中,年龄偏大者和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者占一定比例。城市贫困人口中大部分属于就业困难群众,其中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或停产企业职工等。这部分人再就业困难,有思想观念问题,也有技术能力和素质问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难以实现再就业。
4、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收入较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处于城市贫困边缘的许多人大部分人没有必需的收入保障,在原单位所享有的医疗等福利均无法再享受。这部分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城镇居民,因为生活和其他方面原因,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失业再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片面,影响再就业。
目前,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下岗人员再就业极少的反差明显。社会对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如环境卫生、家政服务、保险业务、市场营销、保安、旅游业等,但下岗人员再就业人数却相对较少。主要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存在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观念障碍。有些失业人员不愿做一些脏、苦、累的工作,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不少下岗人员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的机会。有些人对再就业认识片面,绝大部分下岗人员认为从事个体经营仍属失业,只有政府重新安排的工作才是就业。另一方面,有的企业领导对再就业没有足够和清醒的认识。领导对下岗就业问题避而不谈,造成职工对企业起死回生抱有幻想,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技能单一,影响再就业。
绝大多数下岗人员由于自身局限性面临再就业困难。他们当中有的或文化偏低或年龄偏大,无专长或专业单一、技术面窄、缺乏再就业资金、再就业信息不灵等各种情况,都需要社会和政府部门给予帮助和支持。而当前政府对下岗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对规范社会办学的力度不够,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培训良莠不齐,下岗人员即使花钱也未必能学到真本领。目前还缺乏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的再就业信息渠道,社会舆论导向还没有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形成良好的氛围,再就业中介服务的欠缺也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障碍。
(三)教育或技术水平低,影响再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下岗职工受教育水平在初中文化的占绝大多数,而拥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比例较少,大学本科及大学以上文化的几乎没有,同时占相当比例的职工在下岗前没有任何职称或技术级别。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是由于文化水平低,适应不了社会和岗位竞争而下岗的,由此可见,下岗人员的个人教育、职能技术、健康,最终形成他们的人力资本,导致他们不能尽快找到工作。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是影响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适应性、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职工失业后,往往面临着转换行业、职业或工种的问题,原有的技能用不上,新的技能又不具备,这种状况使他们在寻求就业岗位时难免力不从心,缺乏竞争就业的技术实力,使他们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再就业。
(四)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再就业。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这也是制约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下岗人员往往认为从事个体经营,没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在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所以影响了再就业。
二、政府针对失业再就业的调控对策
控制失业提高就业率涉及到社会、政府、企业和失业者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政府部门的就业政策引导更为重要。要使各行各业多用人,提高就业率,使得提高效率和增加就业并重。政府必须是实施间接的调控,灵活运用好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来控制失业下岗。
(一)转变下岗人员的就业观念。
要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关键是先要转变下岗人员的思想观念,当前社会上大部分下岗人员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即要求高工资,又要求工作舒适轻松、相对稳定。政府在解决再就业问题时,就是要从根本的思想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大部分人从所持有的不切实际地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和择业的竞争意识。并树立自主择业观念。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失业、部分人临时性地下岗分流这一正常现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键是下岗后要及时调整心态,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积极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认识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灵活和竞争的择业就业观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能力。
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是为了使其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增加他们再就业的本领和自身素质。使他们认识到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本领,多一门技能,就多一种选择,多一条出路。政府和社会也要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和制度的建设,为下岗职工加强职业培训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职业培训特别是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工作,还较薄弱,还须大力加强,现阶段,我国有大量政府办的培训机构,如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培训任务并不饱满,应切实转变培训重点,根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开展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能力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开展创业技术培训及信息咨询,提高其创业能力。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劳动择业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对下岗人员培训服务。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针对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医疗及其它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失业率的不断攀升,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必然影响失业者的心态,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以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搞好再就业工作是十分关键的和必要的。建立劳动就业基金保障制度,共建劳动就业基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失业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把建立就业基金问题,纳入城市长期发展的基金政策当中,建立和健全劳动就业基金保障制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到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实现再就业解决后顾之忧,提供有效保障。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支持非国有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社会及政府劳动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失业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是我们创造就业机会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全力为提高本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努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我们改善就业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支持和发展非国有经济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出路之一。近几年来,非国有企业在吸纳劳动者解决就业方面作用越来越强。随着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不再是就业者就业的唯一选择,而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服务业和非国有企业吸纳就业功能的不断增强,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失业问题与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失业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它涉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一定时期内失业问题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其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政府、社会及个人等各方面都行动起来,这是治理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的根本途径。政府和劳动部门应该把握好宏观调控力度,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采取有效的方略措施,改革就业制度,调整就业结构,完善市场经营机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更多劳动力就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政策和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人们就业能力的不断增强,下岗失业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青岛城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