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应侧重人文性。本文从人文性的本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要性及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
“人文性”有三层意义:
(1)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及自由,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2)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及多样性。
(3)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课程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树立人本观念,注重个性生命生长,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是有个性有过失的,教师要学会保护和宽容。教育首先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老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有人讲 “没有尊重,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家长老师相比,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呵护,需要尊重,需要爱心。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就是对学生的爱。陶行知先生讲“爱满天下”。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人文教育所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
比如说让很多老师头痛的学生不写作业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便狂轰乱炸般批评一通,有的老师甚至暴跳如雷,恶语相加。有的就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我认为,这些做法都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前提是尊重,是客观、公平与冷静,而冲动的言行是做不到尊重的。出现了这种问题,你可以找学生单独分析原因:可能是他忘记做了;也可能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也可能是他根本不会做,又不想抄袭,还没来得及问你;或者是他根本不喜欢你或你教的课,不想做……总之,只有找清楚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任何过激的行为都无济于事,并且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与“以人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
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父子骑驴》,说的是父子俩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一个跛子说,有了毛驴不骑,要它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一个老头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不像话!”老人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着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老人就把儿子拉上了驴背,一同骑着走。一个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父子俩只好抬着毛驴走。
因为每个人各自的情况、经历和处境不同,因而他们对骑驴这件事的认识与态度自然会不同。同样的道理,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直是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而存在的,击败夏洛克的鲍西娅则是人人称赞的智者。对此,我在课堂上并没有作直接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有新的认识和见解。因此,有的学生就说夏洛克爱自己的女儿,他是一位好父亲;有的同学说夏洛克是法庭阴谋的牺牲品,值得同情;有的说夏洛克作为犹太人,面对基督徒的歧视与侮辱,怀着满腔的愤怒,是一种敢于反抗压迫的表现;有的说鲍西娅巧舌如簧,是一个十足的诡辩者……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活跃的思维,精彩的发言,完全冲破了思想的樊篱。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体验时,要唤醒学生的童心,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
再次,在目标价值的导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根本宗旨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些学生一些约定俗成的成语赋予了新的意义。如“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是个“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狐假虎威”中的那只狐狸成了“聪明、机智,化险为夷”的楷模。对此,一些教师不但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对这种解读大加赞赏,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对于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
教育的根本目是要让学生懂得爱,懂得自由,懂得创造,真心热爱自己的祖国,理解和乐于去创造美好的世界,同时学会鉴赏生活、鉴赏人、鉴赏艺术,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写作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
(许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
“人文性”有三层意义:
(1)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及自由,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2)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及多样性。
(3)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课程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树立人本观念,注重个性生命生长,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首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是有个性有过失的,教师要学会保护和宽容。教育首先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老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有人讲 “没有尊重,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家长老师相比,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呵护,需要尊重,需要爱心。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就是对学生的爱。陶行知先生讲“爱满天下”。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人文教育所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
比如说让很多老师头痛的学生不写作业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便狂轰乱炸般批评一通,有的老师甚至暴跳如雷,恶语相加。有的就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我认为,这些做法都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前提是尊重,是客观、公平与冷静,而冲动的言行是做不到尊重的。出现了这种问题,你可以找学生单独分析原因:可能是他忘记做了;也可能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也可能是他根本不会做,又不想抄袭,还没来得及问你;或者是他根本不喜欢你或你教的课,不想做……总之,只有找清楚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任何过激的行为都无济于事,并且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与“以人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
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父子骑驴》,说的是父子俩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一个跛子说,有了毛驴不骑,要它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一个老头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不像话!”老人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着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老人就把儿子拉上了驴背,一同骑着走。一个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父子俩只好抬着毛驴走。
因为每个人各自的情况、经历和处境不同,因而他们对骑驴这件事的认识与态度自然会不同。同样的道理,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直是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而存在的,击败夏洛克的鲍西娅则是人人称赞的智者。对此,我在课堂上并没有作直接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有新的认识和见解。因此,有的学生就说夏洛克爱自己的女儿,他是一位好父亲;有的同学说夏洛克是法庭阴谋的牺牲品,值得同情;有的说夏洛克作为犹太人,面对基督徒的歧视与侮辱,怀着满腔的愤怒,是一种敢于反抗压迫的表现;有的说鲍西娅巧舌如簧,是一个十足的诡辩者……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活跃的思维,精彩的发言,完全冲破了思想的樊篱。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体验时,要唤醒学生的童心,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
再次,在目标价值的导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根本宗旨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些学生一些约定俗成的成语赋予了新的意义。如“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是个“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狐假虎威”中的那只狐狸成了“聪明、机智,化险为夷”的楷模。对此,一些教师不但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对这种解读大加赞赏,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对于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
教育的根本目是要让学生懂得爱,懂得自由,懂得创造,真心热爱自己的祖国,理解和乐于去创造美好的世界,同时学会鉴赏生活、鉴赏人、鉴赏艺术,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写作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
(许昌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