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成功是……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爸爸妈妈又不偷不抢,有什么好嫌弃的!”冬日里,浙江宁波的谈女士和丈夫被儿子这句话暖哭了。泪目的不止他们夫妻俩,看到这段视频的网友们,纷纷为孩子的言行点赞,留言“養出这样三观正的孩子,这对打工夫妻的教育真成功”。
  当日,浙江宁波的谈女士和丈夫从工地干完活儿,来不及换衣服,两人身上都是灰尘,穿着脏衣服去学校接孩子的他们有点担心给孩子“丢脸”,“怕其他小孩子笑话他”,想不到得到了这样满满正能量、满满爱的一句话,还得到全网点赞,甚至上了新闻联播。“有点想哭,孩子还是非常体谅我们的。”谈女士说。
  在盛行“鸡娃”的当下,评价一个家庭教育是不是成功,标准越来越“量化”——成绩单上的分数明码标价。家长们攀比“我儿子念的是精英名校”“我女儿又得了几个证书”,而孩子也会攀比“我爸爸开名车”“我妈妈的包包是爱马仕”。
  为了让孩子进入精英名校,一掷千金购置学区房,或者重金参加“占坑班”,做不到如此程度的,也会换好车接送孩子,给孩子撑门面,换上体面的服饰参加各种学校活动,重金投入到课后补习培训中。很多孩子只在乎父母是否看上去光鲜得可以支撑他们的虚荣,并不关心父母是不是为这些面子工程付出了什么。因为父母告诉他们,要成功、要有钱、要有地位、要成精英,这样才会赢得他人的关注和尊敬。好吧,孩子也是这样评判他们的父母的。
  在这些家庭看来,只有财力充足,供养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更贵的补习班,才能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至于孩子是不是拥有正确的三观、高洁的品性,他们似乎无暇顾及。更对孩子是否有感恩之心,是否真的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没有要求。
  “我把所有的金钱、时间、精力都给了他,我那么爱他,为什么孩子还不满足、还和我较劲儿?”我在无数家庭关系调节栏目看到这样的场景。然而这份所谓的爱,本质是控制、溺爱;只向往“人上人”的成功,往往收获的是苦涩的亲子关系。
  谈女士和丈夫,靠劳动挣钱,干干净净、本本分分,每一分钱都是汗水换来的,身上的灰尘正是勋章,他们是社会上值得尊重的人,为何会觉得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没有面子”,这才应该是我们为一个“三观皆正”的孩子点赞的同时要思考的——他的同学们是不是多数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中什么样的爸妈才值得尊重?
  这样懂事的孩子,最近火爆网络的还有冉俊超——重庆“棒棒”冉光辉的儿子。十年前,一张照片中,冉光辉赤裸上身,一手扶着肩上的货一手牵着儿子,他用肩膀扛的是整个家庭。十年后,儿子冉俊超长大了,主动承担起部分家务活,用懂事回报父亲。冉俊超说:“爸爸是很伟大的人,他凭自己的力气挣钱,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取笑的职业,未来我也想成为和爸爸一样伟大的人。”
  当我们羡慕别人拥有这么懂事的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告诉了孩子,“劳动最光荣”“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这些被遗忘许久的正能量价值观了呢?
  【原载《工人日报》】
  插图 / 家长攀比 / 佚 名
其他文献
“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是一句非常明白易懂的话,却道出了几乎人人都有的感觉。所谓“当时”者,指人生过去的某一个阶段。处在这个阶段中时,觉得过日子也不过如此,是很寻常的。过了一二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回头一看,当时实在有不寻常者在。因此有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在回忆中生活。   在中国,这种情况更突出。魏晋时代的人喜欢做羲皇上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鸡犬之聲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真就那么好吗?人类最
期刊
《雜文选刊》2021年4月精彩推荐
期刊
一个人,应该有两副长相:肉体的和精神的。可惜的是,生活中人们更关注肉体长相,而忽略精神长相。现如今多数人都是颜值控,爱以貌取人,别的且不说,单看影视剧里那些流量小生的拥趸之众就知道了。帅哥美女养眼,喜欢他们,无可厚非,但不能走极端。比如有人看影视剧,只关注角色丑俊,不管人好坏,“只要反派长得好,三观跟着五官跑”,这就有些不妙了。让人想起早些年看香港83版的金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有女孩子特迷杨康
期刊
有两个人,一个人突然瘫痪在床,另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几百万元的巨奖。在世人眼里:这真是一个在地狱,一个在天堂呀!然而,一年以后,一位心理学家对他们进行了访问,发现他们都在聆听让人宁静的轻音乐,其精神状态竟完全一样,他们既不兴奋也不忧虑,都处于平和之中。  还有两个人,一位是喜欢写作的中国老人,他孜孜矻矻地写了一辈子,没有一篇被人称道的作品;另一位是印度的著名作家泰戈尔,他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别人眼里
期刊
为何还有这种人,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大钱挣不了,小钱看不上,总想天上掉餡饼。  为何还有这种人,天天抬头望着天,巴望天上掉馅饼,等到天上真的掉馅饼,却不愿伸手去捡捡。  为何还有这种人,不干活不劳动,天天叫嚷要低保,等到国家真的给低保,却又抱怨国家给得少。
期刊
以前想吃猪(肉),现在想吃猪吃的(玉米、红苕);   以前裤子破了补上再穿,现在好好的裤子弄几个破洞再穿;   以前向往城里的高楼大厦,現在喜欢乡下的独门独院;   以前骑个单车骄傲不已,现在满街小车无人艳羡。
期刊
保健品——城市乡村全面覆盖。   薅羊毛——线上线下方兴未艾。   做灰产——黑白之间擦边耍赖。   作传销——东躲西藏逍遥法外。   卖假药——医患双方深受其害。   行騙者——手法多样无处不在。
期刊
2021终于来了!一见面,我就發现,他的“个人”简介,竟是那样的简单:“公元2021年,公历平年,共三百六十五天,五十三周。农历辛丑年(牛年),无闰月,共三百五十四天,春节是2月12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端,2020年代的第二年。”  你为什么才来?因为2020走得太慢。  你说,是不是还要继续戴口罩?  过去的一年,我们与口罩发生了太多的牵连。先是紧缺,后是涨价,再后是有些人戴着不舒服要摘
期刊
鸡冠花:可笑官迷醉酒眼花,误把花冠认作乌纱;   罂粟花:瘾君寻乐自己惹祸,怎怨姐妹勾魂攝魄;   牵牛花:弱女自有妙术在手,无须扬鞭蛮牛俯首;   狗尾花:别嫌名俗稍逊风雅,有意续貂锦上添花。
期刊
一则新闻耐人寻味:一位四十几岁的女性,单身,与父母合住。她月薪近万元,每年都出国旅游几次,父母照应她的起居,吃住都不用掏钱,真是赚钱只为买花戴。这听起来,是许多年轻女孩子梦想的“一辈子不结婚”的模样。  但是,她弟弟把她告上了法庭。因为父母已经把房子写到了弟弟名下,弟弟是房主,他有权利不让闲杂人等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其次,她长期一毛不拔,不做家务,就像一件不合体也不保暖的小棉袄,父母也不愿意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