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复合负压吸引装置对静脉淤血皮瓣治疗的研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89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多管复合负压吸引装置与单管负压吸引装置对静脉淤血皮瓣治疗的效果。

方法

新西兰白兔15只,每只做2个下腹部皮瓣,共30个,制成静脉淤血皮瓣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个皮瓣分为3组,每组共10个,即多管复合负压吸引装置组(A组)、单管负压吸引装置组(B组)、无负压吸引装置组(C组),分别进行不同负压装置处理观察。每组内10个皮瓣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取材皮瓣6个,非取材皮瓣4个。取材皮瓣分别于术前、术后4、8、24 h和3、7 d共6个时相点,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皮瓣组织S期细胞比率和细胞早期凋亡率;非取材皮瓣分别于术后相同各时相点观察皮瓣颜色、肿胀程度、指压反应等大体变化及测定皮瓣温度,并于制成静脉淤血皮瓣模型后第7天,进行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的测量。

结果

皮瓣表面温度、皮瓣成活面积、皮瓣组织S期细胞比率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皮瓣组织细胞早期凋亡率(P<0.05),A组<B组<C组。

结论

使用多管复合负压吸引装置治疗静脉淤血皮瓣,能促进皮瓣组织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静脉淤血皮瓣成活的面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逆行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耳周皮瓣静脉淤滞的有效解决方法。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5例眶周病变患者,均以颞浅动脉额支逆行耳周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转移至受区后再吻合颞浅静脉顶支与颞中静脉。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切取皮瓣面积为2 cm×3 cm~2 cm×8 cm,所有皮瓣术后均存活,无静脉淤滞出现,皮瓣色泽满意。其中有3例后期进行了皮瓣修薄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前臂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尺、桡骨大段骨缺损22例,对其中6例伴有皮肤缺损者,采用腓骨骨皮瓣修复。尺骨缺损范围4~12 cm,桡骨缺损范围5~14 cm。移植腓骨长度13~24 cm,切取皮瓣面积为12 cm×6 cm~20 cm×11 cm。结果移植腓骨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切口一期愈合,6例皮瓣均成活,质地柔软。患
期刊
目的研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 tetrachl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胎鼠腭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3,TGF-β3)、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TGF-β3、Dnmts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将
目的探索应用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爪形手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对13例(20只手)小儿烫伤后形成的爪形手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除瘢痕、矫正畸形,创面6 cm×6 cm~10 cm×17 cm,均位于手背部和近节指背部。以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覆盖创面,取自体刃厚皮覆于异体真皮基质上,二者形成复合皮。克氏针和石膏固定制动。术后2周打开植皮包堆纱布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及CT血管造影定位双小腿腓动脉穿支,根据创面位置、面积及形状选择1条穿深筋膜点口径≥0.8 mm者为供血血管。筋膜皮瓣中纳入邻近的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链。按皮肤松弛程度确定全厚切取部分的宽度,令其可覆盖穿鞋摩擦部位,其余部分仅切取深筋膜和皮下组织。切取筋膜皮瓣移
期刊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瓣联合离断耳廓组织复合移植在急诊修复耳廓完全性离断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科急诊收治6例耳廓大面积完全性离断患者。彻底清创后,将离体耳廓的耳软骨支架与皮肤软组织完整剥离,耳软骨解剖复位,颞浅筋膜瓣带蒂转移覆盖软骨,皮肤修薄成全厚皮片后回植修复。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再植耳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随访,5例部分耳廓离断患者再造耳廓轮廓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