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手机信息传播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红段子”传播现状,并从以受众对受众的自我净化机制、内容创作的草根性与时代性有机结合机制、以创业促进持续发展的信息传播长效机制、信息传播形式上的多媒体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红段子”对手机新媒体传播机制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红段子” 手机新媒体 信息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2-1189/G4(2010)09
目前,手机在新媒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截止2009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7.47亿,当年净增1.06亿,增长率达到16.5%;其中,仅中国移动2009年的短信业务量就达到7713亿条,同比增长10.2%。[1]特别是随着去年3G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猛增到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上网手机同比增长率为98.5%;手机网民中,10—29岁年龄段占到了73.2%。[2]
一、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及引发的问题
手机是新媒体中发展潜力最大、前景最为可观的媒体平台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有着其他媒体所拥有的便利,更有着自己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首先,相比于我国目前1亿多部电脑,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7.47亿,手机网民的规模更是在去年开始爆发式增长,已经超过了2.33亿,未来会可观,在终端数量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手机中存储着大量的“自己人”,更方便信息进行“病毒式”传播,使传播效果更加突出;再次,手机多媒体是真正的广域网,只要有信号的地方,随时随地可以接入互联网,也就是说,手机既可以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播,也可以实现多点散发的传播,在传播的覆盖范围和有效性上同时具有作用;最后,在手机的使用方面,特别是接入互联网后,基本上没有把关人的存在。因此,信息的传播呈现鱼龙混杂、复杂多变的特点。
正是因为有着以上的特点,在给使用者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出现。手机便捷的互联网接入功能和监管力量的缺失,使得手机信息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黄色、黑色内容,庞大的用户数量和“自己人”效应又使得不良信息的传播既范围广大又颇有效果。种种问题,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手机这一新媒体。
二、“红段子”传播现状
手机新媒体中大量不良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和民众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2009年3G网络开通后,青少年手机涉黄、涉黑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红段子”现象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处于这一背景之下。
“红段子”是针对“黄段子”、“黑段子”而言,最早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于2005年提出,并已连续五年举办“红段子”创作大赛。“红段子”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为励志短句、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管理格言、哲理箴言、警句良言等等,宣扬的是一种健康向上、正面积极的信息。根据中国移动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0年1月31日,其短信彩信内容库已累计引入优秀短信15万条,优秀彩信5300条;全国参与中国移动“红段子”传播活动的人数超过6000万,转发信息超过20亿条;其中,作为发源地的广东省参与者超过1000万人,转发“红段子”信息总量达8亿条。现在,红段子活动已从广东拓展至重庆、浙江、上海、山西、福建、陕西、山东、河南、云南、甘肃等全国多个省市。“红段子”现象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弘扬中国主流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更为我们研究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三、“红段子”现象昭示的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机制
“红段子”现象的出现并取得良好效果,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1、以受众对受众的自我净化机制
传统大众媒体中,有层层把关人对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和选择。这种做法,虽然存在传媒机构主观控制信息传播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具有非常明显和直接的管制作用;在这一阶段,政府和大众传媒机构在信息传递方面有着强势的地位,而作为信息使用者的受众则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信息流传途径越来越多,把关机制功能逐渐式微,受众在整个传播系统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突出体现在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选择权上,手机信息传播也具有相同的特点。不良信息的传播终端,仍然是受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发挥受众自身的净化功能,主动终止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则是最有效的把关行为。“自组织、原生态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网络生态的自我净化”。[3]因此,在组织策划模式上,“红段子”有着鲜明的特点:政府提出指导性意见,运营商提供平台,受众参与。在这一模式下,传统传播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管理者和大众媒介开始退居幕后,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受众。普通受众把自己的作品发送到信息平台上,如果其作品被其他受众认可,那么下载量就会提升,随着下载者数量的增加,传递量也急剧增加,最终流向大量的其他普通受众。在这一传播过程的开始,是受众自己进行创作,创作的灵感可以是所见所闻,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属于自我传播层次;创作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正面信息;信息上传到信息平台,进入大众传播层次;被其他受众接触到并进行再次传播,大部分进入人际传播渠道。在手机新媒体中,由于受众拥有主动选择权,因此,他可以选择接收正面信息,也可以选择接收负面信息。“红段子”所做的,正是通过以普通受众创作正面信息,引起其他受众的共鸣,促使其在更加广大的范围内继续传递正面信息,从而完成从个人到大众的过程,通过净化、提升受众的精神世界,使正面信息替代负面信息成为传播的主流;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和运营商并不提供具体内容,而是由受众自我创作、自我选择、自主进行传播,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净化系统。
2、内容创作的草根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机制
新媒体给传播机制带来的改变之一,就是传播权力的普及和平等,“受者的被动地位消失,接收信息转为主动式,它不仅是媒体对受众的传播,也可以是受众对媒体的传播和受众之间的传播”。[4]在内容作者方面,红段子倡导“草根创作,大众参与”,因此,其主要内容植根于大众、来源于大众、反映了大众,同时,充分应用手机新媒体交互性与平等性的“草根”特点,推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的网络文化发展,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在内容形式方面,“红段子”也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色彩,它没有脱离大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教谕式的口吻,而是取材于创作者自己的生活感悟、精神探寻,同时融入社会、时代的主流文化路线和新时代精神内涵,可以是励志宣言,也可以是情感表达,可以是愿望传递,也可以是理性思考,具有群众艺术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内容传播方面,由于创作者与接收者都是普通受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人”效应,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3、以创业促进持续发展的信息传播长效机制
“红段子”现象的又一显著特点,就是它设立了一个创业机制,将参与者的精神享受和物质奖励高度统一起来,把“红段子”信息传播推上了长效发展的轨道。该机制最初的运行模式是:当创作者的作品被其他用户下载、转载的时候,运营商统计数据,并在产生的资费中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给原创者、甚至转发者一定报酬。目前,这一机制已发展成为创业常设机制,为有创作潜力和成功欲望的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无风险、低门槛的创业平台,帮助其实现“一毛钱”创业。这一模式使运营商获得了版权、充实了内容库、增加了营收,同时也给创作者以物质奖励,促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信息。在广东,2009年就有超过5万人通过“红段子”网络创业平台获得经济收益,总额超过813万元。在手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创业机制成功地把一个阶段性的群众活动,转化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这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4、信息传播形式上的多媒体机制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网络应(上接第84页)用的加强,手机的功能不断被开发,以往单纯的文本信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在表现形式上,已经有了短信、彩信、彩铃、动漫、视频、游戏等多种载体,且新的应用往往首先流行于青少年人群。[5]要保持“红段子”长久而广泛的影响力,也必须要注意使其能够及时紧跟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目前,“红段子”彩信、彩铃等形式已经出现且得到相当范围的传播,但是在作为未来手机主流应用方式之一的视频方面,资源量严重不足,需要投入更多力量促使其快速发展。
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国务院也于2010年1月13日为我国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列定了时间表。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时代,信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传播并对社会起到相应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红段子”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不仅迎合、引导了受众的需求,也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更有效地传播、强化着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向。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2010年2月3日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47/13011909.htm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15日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1/15/5767.htm
[3]宋铮.互动、自组织和自我净化[J].青年记者,2008,(15):12
[4]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状况对青年的影响及应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38):112-116
[5]刘洋,手机媒体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07,11:29-30
关键词:“红段子” 手机新媒体 信息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2-1189/G4(2010)09
目前,手机在新媒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截止2009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7.47亿,当年净增1.06亿,增长率达到16.5%;其中,仅中国移动2009年的短信业务量就达到7713亿条,同比增长10.2%。[1]特别是随着去年3G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猛增到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上网手机同比增长率为98.5%;手机网民中,10—29岁年龄段占到了73.2%。[2]
一、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及引发的问题
手机是新媒体中发展潜力最大、前景最为可观的媒体平台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有着其他媒体所拥有的便利,更有着自己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首先,相比于我国目前1亿多部电脑,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7.47亿,手机网民的规模更是在去年开始爆发式增长,已经超过了2.33亿,未来会可观,在终端数量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手机中存储着大量的“自己人”,更方便信息进行“病毒式”传播,使传播效果更加突出;再次,手机多媒体是真正的广域网,只要有信号的地方,随时随地可以接入互联网,也就是说,手机既可以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播,也可以实现多点散发的传播,在传播的覆盖范围和有效性上同时具有作用;最后,在手机的使用方面,特别是接入互联网后,基本上没有把关人的存在。因此,信息的传播呈现鱼龙混杂、复杂多变的特点。
正是因为有着以上的特点,在给使用者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出现。手机便捷的互联网接入功能和监管力量的缺失,使得手机信息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黄色、黑色内容,庞大的用户数量和“自己人”效应又使得不良信息的传播既范围广大又颇有效果。种种问题,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手机这一新媒体。
二、“红段子”传播现状
手机新媒体中大量不良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和民众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2009年3G网络开通后,青少年手机涉黄、涉黑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红段子”现象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处于这一背景之下。
“红段子”是针对“黄段子”、“黑段子”而言,最早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于2005年提出,并已连续五年举办“红段子”创作大赛。“红段子”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为励志短句、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管理格言、哲理箴言、警句良言等等,宣扬的是一种健康向上、正面积极的信息。根据中国移动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0年1月31日,其短信彩信内容库已累计引入优秀短信15万条,优秀彩信5300条;全国参与中国移动“红段子”传播活动的人数超过6000万,转发信息超过20亿条;其中,作为发源地的广东省参与者超过1000万人,转发“红段子”信息总量达8亿条。现在,红段子活动已从广东拓展至重庆、浙江、上海、山西、福建、陕西、山东、河南、云南、甘肃等全国多个省市。“红段子”现象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弘扬中国主流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更为我们研究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三、“红段子”现象昭示的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机制
“红段子”现象的出现并取得良好效果,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1、以受众对受众的自我净化机制
传统大众媒体中,有层层把关人对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和选择。这种做法,虽然存在传媒机构主观控制信息传播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具有非常明显和直接的管制作用;在这一阶段,政府和大众传媒机构在信息传递方面有着强势的地位,而作为信息使用者的受众则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信息流传途径越来越多,把关机制功能逐渐式微,受众在整个传播系统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突出体现在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选择权上,手机信息传播也具有相同的特点。不良信息的传播终端,仍然是受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发挥受众自身的净化功能,主动终止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则是最有效的把关行为。“自组织、原生态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网络生态的自我净化”。[3]因此,在组织策划模式上,“红段子”有着鲜明的特点:政府提出指导性意见,运营商提供平台,受众参与。在这一模式下,传统传播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管理者和大众媒介开始退居幕后,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受众。普通受众把自己的作品发送到信息平台上,如果其作品被其他受众认可,那么下载量就会提升,随着下载者数量的增加,传递量也急剧增加,最终流向大量的其他普通受众。在这一传播过程的开始,是受众自己进行创作,创作的灵感可以是所见所闻,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属于自我传播层次;创作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正面信息;信息上传到信息平台,进入大众传播层次;被其他受众接触到并进行再次传播,大部分进入人际传播渠道。在手机新媒体中,由于受众拥有主动选择权,因此,他可以选择接收正面信息,也可以选择接收负面信息。“红段子”所做的,正是通过以普通受众创作正面信息,引起其他受众的共鸣,促使其在更加广大的范围内继续传递正面信息,从而完成从个人到大众的过程,通过净化、提升受众的精神世界,使正面信息替代负面信息成为传播的主流;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和运营商并不提供具体内容,而是由受众自我创作、自我选择、自主进行传播,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净化系统。
2、内容创作的草根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机制
新媒体给传播机制带来的改变之一,就是传播权力的普及和平等,“受者的被动地位消失,接收信息转为主动式,它不仅是媒体对受众的传播,也可以是受众对媒体的传播和受众之间的传播”。[4]在内容作者方面,红段子倡导“草根创作,大众参与”,因此,其主要内容植根于大众、来源于大众、反映了大众,同时,充分应用手机新媒体交互性与平等性的“草根”特点,推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的网络文化发展,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在内容形式方面,“红段子”也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色彩,它没有脱离大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教谕式的口吻,而是取材于创作者自己的生活感悟、精神探寻,同时融入社会、时代的主流文化路线和新时代精神内涵,可以是励志宣言,也可以是情感表达,可以是愿望传递,也可以是理性思考,具有群众艺术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内容传播方面,由于创作者与接收者都是普通受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人”效应,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3、以创业促进持续发展的信息传播长效机制
“红段子”现象的又一显著特点,就是它设立了一个创业机制,将参与者的精神享受和物质奖励高度统一起来,把“红段子”信息传播推上了长效发展的轨道。该机制最初的运行模式是:当创作者的作品被其他用户下载、转载的时候,运营商统计数据,并在产生的资费中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给原创者、甚至转发者一定报酬。目前,这一机制已发展成为创业常设机制,为有创作潜力和成功欲望的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无风险、低门槛的创业平台,帮助其实现“一毛钱”创业。这一模式使运营商获得了版权、充实了内容库、增加了营收,同时也给创作者以物质奖励,促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信息。在广东,2009年就有超过5万人通过“红段子”网络创业平台获得经济收益,总额超过813万元。在手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创业机制成功地把一个阶段性的群众活动,转化成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这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4、信息传播形式上的多媒体机制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网络应(上接第84页)用的加强,手机的功能不断被开发,以往单纯的文本信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在表现形式上,已经有了短信、彩信、彩铃、动漫、视频、游戏等多种载体,且新的应用往往首先流行于青少年人群。[5]要保持“红段子”长久而广泛的影响力,也必须要注意使其能够及时紧跟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目前,“红段子”彩信、彩铃等形式已经出现且得到相当范围的传播,但是在作为未来手机主流应用方式之一的视频方面,资源量严重不足,需要投入更多力量促使其快速发展。
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国务院也于2010年1月13日为我国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列定了时间表。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时代,信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传播并对社会起到相应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红段子”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不仅迎合、引导了受众的需求,也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更有效地传播、强化着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向。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2010年2月3日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47/13011909.htm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15日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1/15/5767.htm
[3]宋铮.互动、自组织和自我净化[J].青年记者,2008,(15):12
[4]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状况对青年的影响及应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38):112-116
[5]刘洋,手机媒体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07,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