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 工程概况
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项目NZ-JCGS-B1标是我局承接的局重点工程,其为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中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重点节点,由机场高速主线和东西集散车道跨秦淮新河主桥及南北引桥组成。工程总投资2.15亿元,总工期882个工作日。
二、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
2.1 拌和
用两台装载机作为上料机械,用调试好的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数量为每次2T,干拌8S以后,进行热拌45S,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70-180℃之间。
取热拌后的第三、四锅热拌料用离心式抽提仪进行抽提,测算沥青用量,将粗细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与理论配合比相比较。差异较大时进行调整。若合格,连续5锅拌和料,每锅均进行试验,测算沥青用量及筛分试验,如与理论配合比差别较大,继续调整,直至合适为止,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的±0.2%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2 摊铺
2.2.1测量
测量高程点的控制断面最大间距为10m。松铺系数暂定为1.05,高程控制线用钢丝线拉紧。(上面层的高程及摊铺厚度用摊铺机平衡梁自动找平系统控制)
2.2.2运输
根据沥青砼拌合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采用足够数量的较大吨位的自卸车,运料时均以苫布覆盖,且派专人检查。运输前车厢清扫干净,车厢侧板与底板可涂薄层油水(油:水=1:3)混合液,且车厢底部无剩余混合液。沥青砼的出厂温度计划控制在180-190℃之间。
运输路线:从搅拌站到现场提前设定并计算好运输时间。
2.2.3透层洒布
底面层施工前要洒布乳化沥青结合油,洒布采用沥青洒布车,剂量为1.0kg/m2。
2.2.4摊铺
采用ABG423型自动找平摊铺机,采用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撬式摊鋪厚度控制方式,运料至施工地点时温度不低于170℃,摊铺温度不低于165℃;摊铺用两台摊铺机半幅连机作业.摊铺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测计量摊铺宽度、厚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摊铺机于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每天开始摊铺前坚持对熨平板加热。摊铺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摊铺系数据经验暂时按1.27进行试铺,并用水准仪及时检测压实系数。
摊铺沥青混合料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过程中中途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根据下式确定为:第一层1.35 m/min、第二层1.69 m/min、第三层2.25 m/min。
式中:V—摊铺机摊铺速度m/min
Q—拌合机产量(t/h)
C--效率系数(取定为0.7)
D—压实成型后的沥青混合料密度(t/m3)
W—摊铺宽度(m)
T—摊铺成型后的平均厚度
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施送料器应不停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端面上不发生离析。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振捣量使用三级振捣,使其尽可能的密实。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得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用人工局部找平或变更混合料。
2.3 碾压
2.3.1碾压组合
对碾压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摊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碾压时力求 速度均衡、行走要直、工作面长度不要大于50m;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压,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km/h。复压完毕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
2.3.2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应严格控制压实温度,实践证明,在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即使反复碾压也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因此,保持碾压温度是压实质量控制的关键。通常初压温度不低于160℃,复压温度不低于120℃,终压温度不低于80℃。
2.3.3为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压路机折返严禁刹车急停,应慢开起步,以免引起摊铺层表面的推移,两端折回处的位置应呈阶梯状,随碾压路段向前推进,以免影响面层的整体平整度。
2.3.4开始碾压前,应加满水,在水箱喷完水前应及时加水,切忌由于缺水而发生粘轮现象。更换碾压道、调头停车等待加水应在已冷却的成型地段进行。
2.3.5在近路缘石处司机要小心驾驶,速度放慢避免出现缘石被压坏或移位现象,但亦应防止漏压。
2.3.6应重视纵坡较大路段、弯道等特殊路段的碾压,在上述路段,碾压速度应放慢,并加大往返重叠宽度,在急弯路段我们要求重叠1/2轮宽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
2.3.7在路面温度冷却至50℃以前,严禁车辆进入。
2.4 接缝处理
面层工作缝均采用平接缝,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全幅摊铺,尽可能减少纵缝。
纵缝、横缝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接缝处结合强度不够而产生松散裂纹;接缝隙处不平整、出现跳车。故对于横缝处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处理横缝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2.4.1切缝
在摊铺作业快结束时,随着摊铺机料斗内混合料越来越少,熨平板将沿着纵波呈下降趋势,摊铺厚度逐渐变薄,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横缝接头,必须进行切缝。采用3m直尺检定来确定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并停止摊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拢齐并修成斜坡,所用碾压压路机应碾过斜坡,当碾压完毕,以3m直尺垂直接头每隔1m测量一次,并记下每尺测量的压实层端部开始下塌的位置,以最内侧的塌点为基准,画垂直路线方向的横端直线,此直线即为切缝位置。处理好的横缝接头必须做到端头平顺,且断面要涂一层乳化沥青,并注意保护摊铺下段时不被破坏。
2.4.2横缝碾压
首先应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160℃左右最好,然后再碾压。碾压时尽量骑缝碾压。骑缝碾压时,可沿横缝顺向碾压,亦可与横缝隙45度角做斜向碾压。顺向碾压时,碾压先伸入新铺层15cm往返2次,再逐步向新铺层过渡,每次伸入15—20cm直到约2/3轮宽进入新铺层为止,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平,并向新铺层驶进,当碾压轮的一半直入新铺层后,即退出;然后错动10—20cm,调头再从中央带一侧做斜向碾压;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横缝经碾压完毕后,要用3m直尺检验是否平整,如有凹凸,要趁混合料末冷却前采取措施整修后重新压实。但应减慢碾压速度,严格控制碾压质量,并用3m直尺实时检测平整度。
2.5 检测
2.5.1据生产配合比马歇尔空隙率及现场空隙率的空隙率要求,确定其最小压实度(97%)。
2.5.2碾压完成后对松铺系数进行计算分析。
2.5.3出厂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随时检测记录。
2.5.4对油石比、压实度等均取芯进行室内试验检测。
2.5.5其他各项指标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检测。
6 结语
南京南站机场高速跨秦淮河大桥现已通车,桥面施工中采用的改性沥青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以后的桥梁桥面施工技术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何月方男200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现任南京南站项目总工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建筑施工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 工程概况
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项目NZ-JCGS-B1标是我局承接的局重点工程,其为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中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重点节点,由机场高速主线和东西集散车道跨秦淮新河主桥及南北引桥组成。工程总投资2.15亿元,总工期882个工作日。
二、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
2.1 拌和
用两台装载机作为上料机械,用调试好的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数量为每次2T,干拌8S以后,进行热拌45S,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70-180℃之间。
取热拌后的第三、四锅热拌料用离心式抽提仪进行抽提,测算沥青用量,将粗细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与理论配合比相比较。差异较大时进行调整。若合格,连续5锅拌和料,每锅均进行试验,测算沥青用量及筛分试验,如与理论配合比差别较大,继续调整,直至合适为止,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的±0.2%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2 摊铺
2.2.1测量
测量高程点的控制断面最大间距为10m。松铺系数暂定为1.05,高程控制线用钢丝线拉紧。(上面层的高程及摊铺厚度用摊铺机平衡梁自动找平系统控制)
2.2.2运输
根据沥青砼拌合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采用足够数量的较大吨位的自卸车,运料时均以苫布覆盖,且派专人检查。运输前车厢清扫干净,车厢侧板与底板可涂薄层油水(油:水=1:3)混合液,且车厢底部无剩余混合液。沥青砼的出厂温度计划控制在180-190℃之间。
运输路线:从搅拌站到现场提前设定并计算好运输时间。
2.2.3透层洒布
底面层施工前要洒布乳化沥青结合油,洒布采用沥青洒布车,剂量为1.0kg/m2。
2.2.4摊铺
采用ABG423型自动找平摊铺机,采用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撬式摊鋪厚度控制方式,运料至施工地点时温度不低于170℃,摊铺温度不低于165℃;摊铺用两台摊铺机半幅连机作业.摊铺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测计量摊铺宽度、厚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摊铺机于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每天开始摊铺前坚持对熨平板加热。摊铺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摊铺系数据经验暂时按1.27进行试铺,并用水准仪及时检测压实系数。
摊铺沥青混合料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过程中中途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根据下式确定为:第一层1.35 m/min、第二层1.69 m/min、第三层2.25 m/min。
式中:V—摊铺机摊铺速度m/min
Q—拌合机产量(t/h)
C--效率系数(取定为0.7)
D—压实成型后的沥青混合料密度(t/m3)
W—摊铺宽度(m)
T—摊铺成型后的平均厚度
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施送料器应不停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端面上不发生离析。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振捣量使用三级振捣,使其尽可能的密实。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得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用人工局部找平或变更混合料。
2.3 碾压
2.3.1碾压组合
对碾压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摊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碾压时力求 速度均衡、行走要直、工作面长度不要大于50m;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压,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km/h。复压完毕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
2.3.2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应严格控制压实温度,实践证明,在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即使反复碾压也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因此,保持碾压温度是压实质量控制的关键。通常初压温度不低于160℃,复压温度不低于120℃,终压温度不低于80℃。
2.3.3为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压路机折返严禁刹车急停,应慢开起步,以免引起摊铺层表面的推移,两端折回处的位置应呈阶梯状,随碾压路段向前推进,以免影响面层的整体平整度。
2.3.4开始碾压前,应加满水,在水箱喷完水前应及时加水,切忌由于缺水而发生粘轮现象。更换碾压道、调头停车等待加水应在已冷却的成型地段进行。
2.3.5在近路缘石处司机要小心驾驶,速度放慢避免出现缘石被压坏或移位现象,但亦应防止漏压。
2.3.6应重视纵坡较大路段、弯道等特殊路段的碾压,在上述路段,碾压速度应放慢,并加大往返重叠宽度,在急弯路段我们要求重叠1/2轮宽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
2.3.7在路面温度冷却至50℃以前,严禁车辆进入。
2.4 接缝处理
面层工作缝均采用平接缝,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全幅摊铺,尽可能减少纵缝。
纵缝、横缝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接缝处结合强度不够而产生松散裂纹;接缝隙处不平整、出现跳车。故对于横缝处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处理横缝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2.4.1切缝
在摊铺作业快结束时,随着摊铺机料斗内混合料越来越少,熨平板将沿着纵波呈下降趋势,摊铺厚度逐渐变薄,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横缝接头,必须进行切缝。采用3m直尺检定来确定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并停止摊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拢齐并修成斜坡,所用碾压压路机应碾过斜坡,当碾压完毕,以3m直尺垂直接头每隔1m测量一次,并记下每尺测量的压实层端部开始下塌的位置,以最内侧的塌点为基准,画垂直路线方向的横端直线,此直线即为切缝位置。处理好的横缝接头必须做到端头平顺,且断面要涂一层乳化沥青,并注意保护摊铺下段时不被破坏。
2.4.2横缝碾压
首先应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160℃左右最好,然后再碾压。碾压时尽量骑缝碾压。骑缝碾压时,可沿横缝顺向碾压,亦可与横缝隙45度角做斜向碾压。顺向碾压时,碾压先伸入新铺层15cm往返2次,再逐步向新铺层过渡,每次伸入15—20cm直到约2/3轮宽进入新铺层为止,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平,并向新铺层驶进,当碾压轮的一半直入新铺层后,即退出;然后错动10—20cm,调头再从中央带一侧做斜向碾压;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横缝经碾压完毕后,要用3m直尺检验是否平整,如有凹凸,要趁混合料末冷却前采取措施整修后重新压实。但应减慢碾压速度,严格控制碾压质量,并用3m直尺实时检测平整度。
2.5 检测
2.5.1据生产配合比马歇尔空隙率及现场空隙率的空隙率要求,确定其最小压实度(97%)。
2.5.2碾压完成后对松铺系数进行计算分析。
2.5.3出厂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随时检测记录。
2.5.4对油石比、压实度等均取芯进行室内试验检测。
2.5.5其他各项指标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检测。
6 结语
南京南站机场高速跨秦淮河大桥现已通车,桥面施工中采用的改性沥青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以后的桥梁桥面施工技术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何月方男200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现任南京南站项目总工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建筑施工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