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影响,以及产生的负面作用,以及农业文明为我们生活带来影响的反思。
[关键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存基础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211
初读书名,我便陷入沉思,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有农民和土地,有耕作和汗水,有憨厚的笑容,越去品味,越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基础”进行探索,是源于一份格外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思考,是一种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感情。这也让我开始思索,当农业文明遭遇工业文明,到底应该出现怎样的一幅图景。
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源泉。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农业文明日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结合《生存的基础》一书作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农业文明是中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具有典型的农业特点并蕴含着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其特点是满足个人温饱,表现为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工业文明是指工业社会文明,在工业文明中,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其特点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消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ZW(]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25号,“关于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案”(民革中央),2008年。[ZW)]
“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方式是导致“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的关键。作为在中国存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农业是农民的生产方式又是生活方式,农业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发端,只有研究农业的社会学特性,才不会使得对农业的研究发生分离,走向片面或极端。在书中,作者围绕“农业”、“农民”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农业的社会本质,尝试着回答农业的社会学性质,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对农业和农民问题做出分析,尝试着挑战主流的工业文明应该改变甚至取代农业文明的观点。下面,笔者针对本书中自己较为认同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作为工业化标志性特征的“机械取代人工劳动”未必是劳动方式的最优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主张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但这仅仅是从经济效用上来分析,而非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却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必然,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已经不再愿意留在农村务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外出务工,由此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业从业者老龄化”问题严重和“土地的粗放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很多传统的农业文化也缺乏应有的继承者,很多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也无法再得以传承。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在效率提高的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没有人能够算得清楚。
其次,劳动分工精细化所驱动的农业专业化未必是农民所需要的。虽然农业的专业化使得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其经济价值更高了,但是其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却是使得通才减少,这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流失。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农民需要什么就会种什么,而现在却是什么挣钱农民种什么,早已经背离了最初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是一体的模式,而转变成了将农业生产作为一种挣钱的工具,已经无法再靠土地“自给自足”地生活了。这种歪曲已经使得原始的农业文明被经济同化,使得原有的农业文明掺杂了过多的工业色彩,其对农业文明的破坏是不可言喻的。笔者认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应该是企业的事情,而不是农民的事情,农民应该依靠对土地的经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而非单纯地依据市场的经济规律,只种植价格高的作物。
再次,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导致科技的滥用、产业结构的盲目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等,不仅破坏了原始的农业,也对整个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区,多年前,这里曾经是茂密的热带雨林,气候温和,水土丰肥,动植物品种丰富。但自从当地百姓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橡胶,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现在的西双版纳,即使是在纳版河流域的自然保护区中,也都是密密麻麻的橡胶林。橡胶的种植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但是对当地产生的不利影响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在经济上,橡胶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买房成本提高等。在环境方面,第一,橡胶的大片种植导致原有的种植结构被破坏,2008年爆发的白粉病,使得整个西双版纳地区的橡胶几乎绝收;第二,橡胶臭气、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也导致了西双版纳的气候变化。在政府管理方面,因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国有林、集体林被非法侵占增加了政府执政的压力;在资源利用方面,部分老百姓不合理、不科学的橡胶种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树种的单一造成了对病虫害、灾害抵御能力的减弱。在社会影响方面,橡胶种植造成了当地农民贫富差距扩大;对割胶劳动力的需要造成外来人口增加,外来资本的涌入对本地居民的生活也产生一定的冲击,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乡土文化流失、农民创新意识日渐降低,不想另寻出路等。
最后,城市化使得农民在农村都快没有生存的地方了!农民就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其实直白来说,城市化是要把农民赶尽杀绝。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安土重迁的农民——人上楼了,心没上去。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农民的土地,使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而之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着自然环境。地方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导致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ZW(]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25号,“关于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案”(民革中央),2008年。[ZW)]。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农民是一种职业并且农民生活在农村。“有了土地,便有了生存的依托,人们便知足知止地停顿下来。正是泥土的安稳与厚重赋予了人们安土重迁与落叶归根的心态。”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农业、农村、农民甚至一切沾有“农”字的误解和排挤,使得农民的农业意愿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劳动力逐渐远离土地流向资本,很多农民的收入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失去的东西和所要承受的东西却更多。由于远离了土地,农民对于自然风险的忍耐力日趋下降,激进的行为也日益加剧。
朱启臻教授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重视农业、关心农民和关注农村的风气,也在于探究农业的发展规律,为政府施政和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作者的所有论述,其背后都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在工业文明日渐昌盛的今天来捍卫它。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同样产生了共鸣,我们应当反思,农业文明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被工业文明继续侵蚀下去,那么它最终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某一阶段消失,对此,我们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应忘记,在土地上劳作,是农民的工作,也是农民的生活,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练绪宁.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地方经济,2009(54).
[关键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存基础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211
初读书名,我便陷入沉思,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有农民和土地,有耕作和汗水,有憨厚的笑容,越去品味,越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基础”进行探索,是源于一份格外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思考,是一种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感情。这也让我开始思索,当农业文明遭遇工业文明,到底应该出现怎样的一幅图景。
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源泉。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农业文明日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结合《生存的基础》一书作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农业文明是中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具有典型的农业特点并蕴含着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其特点是满足个人温饱,表现为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工业文明是指工业社会文明,在工业文明中,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其特点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消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ZW(]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25号,“关于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案”(民革中央),2008年。[ZW)]
“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方式是导致“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的关键。作为在中国存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农业是农民的生产方式又是生活方式,农业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发端,只有研究农业的社会学特性,才不会使得对农业的研究发生分离,走向片面或极端。在书中,作者围绕“农业”、“农民”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农业的社会本质,尝试着回答农业的社会学性质,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对农业和农民问题做出分析,尝试着挑战主流的工业文明应该改变甚至取代农业文明的观点。下面,笔者针对本书中自己较为认同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作为工业化标志性特征的“机械取代人工劳动”未必是劳动方式的最优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主张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但这仅仅是从经济效用上来分析,而非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却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必然,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已经不再愿意留在农村务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外出务工,由此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业从业者老龄化”问题严重和“土地的粗放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很多传统的农业文化也缺乏应有的继承者,很多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也无法再得以传承。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在效率提高的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没有人能够算得清楚。
其次,劳动分工精细化所驱动的农业专业化未必是农民所需要的。虽然农业的专业化使得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其经济价值更高了,但是其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却是使得通才减少,这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流失。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农民需要什么就会种什么,而现在却是什么挣钱农民种什么,早已经背离了最初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是一体的模式,而转变成了将农业生产作为一种挣钱的工具,已经无法再靠土地“自给自足”地生活了。这种歪曲已经使得原始的农业文明被经济同化,使得原有的农业文明掺杂了过多的工业色彩,其对农业文明的破坏是不可言喻的。笔者认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应该是企业的事情,而不是农民的事情,农民应该依靠对土地的经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而非单纯地依据市场的经济规律,只种植价格高的作物。
再次,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导致科技的滥用、产业结构的盲目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等,不仅破坏了原始的农业,也对整个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区,多年前,这里曾经是茂密的热带雨林,气候温和,水土丰肥,动植物品种丰富。但自从当地百姓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橡胶,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现在的西双版纳,即使是在纳版河流域的自然保护区中,也都是密密麻麻的橡胶林。橡胶的种植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但是对当地产生的不利影响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在经济上,橡胶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买房成本提高等。在环境方面,第一,橡胶的大片种植导致原有的种植结构被破坏,2008年爆发的白粉病,使得整个西双版纳地区的橡胶几乎绝收;第二,橡胶臭气、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也导致了西双版纳的气候变化。在政府管理方面,因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国有林、集体林被非法侵占增加了政府执政的压力;在资源利用方面,部分老百姓不合理、不科学的橡胶种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树种的单一造成了对病虫害、灾害抵御能力的减弱。在社会影响方面,橡胶种植造成了当地农民贫富差距扩大;对割胶劳动力的需要造成外来人口增加,外来资本的涌入对本地居民的生活也产生一定的冲击,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乡土文化流失、农民创新意识日渐降低,不想另寻出路等。
最后,城市化使得农民在农村都快没有生存的地方了!农民就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其实直白来说,城市化是要把农民赶尽杀绝。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安土重迁的农民——人上楼了,心没上去。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农民的土地,使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而之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着自然环境。地方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导致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ZW(]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25号,“关于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案”(民革中央),2008年。[ZW)]。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农民是一种职业并且农民生活在农村。“有了土地,便有了生存的依托,人们便知足知止地停顿下来。正是泥土的安稳与厚重赋予了人们安土重迁与落叶归根的心态。”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农业、农村、农民甚至一切沾有“农”字的误解和排挤,使得农民的农业意愿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劳动力逐渐远离土地流向资本,很多农民的收入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失去的东西和所要承受的东西却更多。由于远离了土地,农民对于自然风险的忍耐力日趋下降,激进的行为也日益加剧。
朱启臻教授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重视农业、关心农民和关注农村的风气,也在于探究农业的发展规律,为政府施政和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作者的所有论述,其背后都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在工业文明日渐昌盛的今天来捍卫它。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同样产生了共鸣,我们应当反思,农业文明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被工业文明继续侵蚀下去,那么它最终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某一阶段消失,对此,我们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应忘记,在土地上劳作,是农民的工作,也是农民的生活,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练绪宁.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地方经济,2009(54).